CN218021838U -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838U
CN218021838U CN202222321476.8U CN202222321476U CN218021838U CN 218021838 U CN218021838 U CN 218021838U CN 202222321476 U CN202222321476 U CN 202222321476U CN 218021838 U CN218021838 U CN 218021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wall structure
main body
piec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14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林
程森锋
王亚微
李永前
李剑
牛寅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14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主体件以及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对间隔设于主体件上。其中,每一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连接部沿第一方向连接于主体件的一侧,弯折部连接于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相对于连接部沿远离主体件的方向弯折。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本申请中的连接支架,连接件中的连接部和弯折部能够增加连接支架用于连接的面积,在使用连接支架时,主体件与连接件配合作用,易于从多个连接位置对外部部件进行固定,进而在应用至侧围结构中时,通过连接支架提升侧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Description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侧翻是客车的主要交通事故类型之一,在发生侧翻时,客车的侧围结构作为承受冲击载荷的主要结构,受限于轻量化设计需求,难以保证侧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以解决侧围结构刚度和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支架,包括:
主体件;以及
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对间隔设于主体件上;
其中,每一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连接部沿第一方向连接于主体件的一侧,弯折部连接于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相对于连接部沿远离主体件的方向弯折;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与弯折部呈直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件与两个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支架还包括固定件;
固定件连接于主体件沿第二方向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支架还包括支撑件;
支撑件连接于固定件与主体件之间;
其中,支撑件分别与固定件和主体件呈角度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的延伸方向与主体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主体件与两个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侧围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立柱和上述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连接于第一横梁与立柱之间;和/或
包括第二横梁、立柱和上述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连接于第二横梁与立柱之间;和/或
包括第三横梁、立柱和上述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连接于第三横梁与立柱之间。
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侧围结构。
上述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连接支架至少包括主体件和两个连接件,连接件中的连接部和弯折部能够增加连接支架用于连接的面积,在使用连接支架时,主体件与连接件配合作用,易于从多个连接位置对外部部件进行固定,从而通过连接支架提升侧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覆盖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支架;110、主体件;120、连接件;121、连接部;121a、第二塞焊孔;122、弯折部;122a、第三塞焊孔;130、固定件;130a、第一塞焊孔;140、支撑件;200、第一横梁;300、立柱;400、第二横梁;500、第三横梁;600、覆盖件;700、上支撑梁;800、下支撑梁;1000、侧围结构;2000、顶盖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详细展开说明之前,首先对相关技术中的连接支架进行阐述。
正如背景技术所言,客车等车辆的事故中,侧翻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侧翻是指车辆绕其纵轴旋转90度以上的翻转,以至于车身同地面接触。由于侧翻过程中,车辆的侧围结构承受较大冲击力,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侧围结构受力发生变形的位置主要集中于侧围结构中立柱之间的连接处和立柱的底部。其中,立柱之间连接处为变形局部化,变形局部化是指本体破坏时其应变(或变形)集中于某局部窄小区域(或称为剪切带)的一种现象,其极易引起塑性铰,加剧整体变形。而立柱底部发生的侧向弯曲变形,也加剧了侧围结构变形。
为缓解上述缺陷,发明人尝试在立柱的连接处和底部增设加强结构,提升侧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然而增加的加强结构占用了较大的车内空间,其中,连接处的加强结构影响车内壁厚,设置在顶部位置会占用风道部分空间,在底部增加的加强结构由于占用了使用者的部分脚部空间,影响舒适性,而且,增设的加强结构影响着车内其他结构的布置,更不利于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需求。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在满足轻量化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提升侧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连接支架。
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100,包括主体件110以及两个连接件120。两个连接件120相对间隔设于主体件110上。其中,每一连接件120包括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连接部121沿第一方向连接于主体件110的一侧,弯折部122连接于连接部1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相对于连接部121沿远离主体件110的方向弯折。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本申请中的连接支架100,连接件120中的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能够增加连接支架100用于连接的面积,在使用连接支架100时,主体件110与连接件120配合作用,易于从多个连接位置对外部部件进行固定,进而在应用至侧围结构1000中时,通过连接支架100提升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即为图1中示出的y轴方向,第二方向即为图1中示出的z轴方向。
具体至如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21及弯折部122的外廓形状均呈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外廓形状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1与弯折部122呈直角设置。如此,呈直角设置确保了连接部121与弯折部122均能够与外部部件的紧密贴合,避免了因未完全贴合导致的承力不均。而且,通过呈直角设置的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也避免了占用额外的空间,不对其他部件的布置造成干扰或影响。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件110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连接件120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主体件110的长度尺寸更大,可以理解地,即为主体件110至少部分凸出于连接件120,如此,能够使得主体件110能够更大面积地与在后述一些实施例中的立柱300表面相贴合,从而进一步地提升连接刚度和连接强度。进一步地,主体件110呈方形板状。如此,能够更为容易地与外部部件的外廓形状相适配。而且,可以理解地,“板状”表面为不具有任何凹部或凸部的平面,以保证与外部部件的可靠贴合。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主体件110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件110与两个连接件120为一体式结构。如此,一体式结构能够使得主体件110与两个连接件120之间的固定更为可靠,避免因需要额外的连接关系而降低连接支架100的自身刚度和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100还包括固定件130,固定件130连接于主体件1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如此,能够借助于固定件130与外部部件进行固定,而不影响主体件110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升连接可靠性。具体至如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30的外廓形状呈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外廓形状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制。结合下述一些实施例,具体地,固定件130上开设有第一塞焊孔130a,用于与侧围结构1000中的立柱300塞焊连接。
塞焊属于焊接的一种工艺,是指两个零件上下排连,用熔化焊的方式将两个零件焊透。当两个零件相叠时,需要在其中一个零件上开设塞焊孔,在塞焊孔的中间焊接两个零件并填满塞焊孔。由于焊接空间较小,借助于塞焊孔能够更为容易地使得连接支架100可靠焊接于立柱300。除此之外,通过塞焊的方式还能避免在立柱300上额外攻孔,提升了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更具体地,固定件130具有中部区域和环绕中部区域设置的边部区域,第一塞焊孔130a位于中部区域。具体至如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塞焊孔130a的外廓形状呈圆形。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1开设有第二塞焊孔121a。如此,借助于第二塞焊孔121a能够进一步提升焊接的容易程度。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122开设有第三塞焊孔122a。如此,借助于第三塞焊孔122a能够进一步提升焊接的容易程度。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21和/或弯折部122可借助于螺栓组件分别与立柱300和横梁相连。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21和/或弯折部12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在此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100还包括支撑件140,支撑件140连接于固定件130与主体件110之间。其中,支撑件140分别与固定件130和主体件110呈角度设置。结合下述一些实施例,由于侧围结构1000中的立柱300与横梁之间的连接平面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如此,借助于支撑件140的连接,能够保证主体件110和固定件130均能够与侧围结构1000中对应的部件可靠贴合,从而进一步减少所占用的空间。具体至如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0的外廓形状呈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外廓形状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30的延伸方向与主体件11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结合下述一些实施例,由于侧围结构1000中的立柱300和横梁的表面通常为平面,固定件130与主体件110相互平行,能够在主体件110贴合于立柱300表面的同时,确保固定件130也能够与横梁的表面贴合,从而避免连接支架100凸起导致占用更大空间,甚至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0、主体件110与两个连接件120为一体式结构。如此,通过一体式结构能够使得支撑件140、主体件110与两个连接件120之间的固定更为可靠,避免因需要额外的连接关系而降低连接支架100的自身刚度和强度。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1000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侧围结构1000,如图2和图3所示,结合图1,侧围结构1000包括第一横梁200、立柱300和上述的连接支架100。连接支架100连接于第一横梁200与立柱300之间。通过使用连接支架100将第一横梁200与立柱300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借助于连接支架100自身更高的刚度和强度,提升第一横梁200和立柱300的连接可靠性,而连接件120中的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能够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对立柱300和第一横梁200进行固定,也即是从多个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升了第一横梁200和立柱300连接处的刚度和强度,进而提升了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100中的两个连接部121分别连接于立柱300沿第三方向的两侧。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互垂直。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向即为图1中示出的x轴方向。侧围结构1000用于与外部梁体相连,具体地,外部梁体与立柱300相连,示例性地,外部梁体可以为顶盖横梁2000。更具体地,连接支架100的主体件110凸出于连接部121的凸出部与第一横梁200焊接,进一步地,借助于凸出部在第三方向上的端面与第一横梁200焊接。再进一步地,连接支架100的固定件130与第一横梁200的内表面借助于第一塞焊孔130a塞焊,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连接部121与立柱300的侧表面借助于第二塞焊孔121a塞焊,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弯折部122与第一横梁200的下表面借助于第三塞焊孔122a塞焊。如此,能够使得连接支架100更为稳靠地固定第一横梁200和立柱300。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梁200为窗上梁。连接支架100的固定件130与第一横梁200的内表面借助于第一塞焊孔130a塞焊,也即为连接支架100设于侧围结构1000的内侧,能够避免占用侧围结构1000外部的风道空间。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1000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覆盖件600的安装示意图。
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围结构1000包括第二横梁400、立柱300和上述的连接支架100。连接支架100连接于第二横梁400与立柱300之间。通过使用连接支架100将第二横梁400与立柱300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借助于连接支架100自身更高的刚度和强度,提升第二横梁400和立柱300的连接可靠性,而连接件120中的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能够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对立柱300和第二横梁400进行固定,也即是从多个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升了第二横梁400和立柱300连接处的刚度和强度,进而提升了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100中的两个连接部121分别连接于立柱300沿第三方向的两侧。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互垂直。具体地,连接支架100的主体件110凸出于连接部121的凸出部与第二横梁400焊接,进一步地,借助于凸出部在第三方向上的端面与第二横梁400焊接。结合图5所示,侧围结构1000还包括安装于立柱300上的覆盖件600,连接支架100的主体件110的外表面与覆盖件600的内表面贴合,固定件130与立柱300的外表面借助于第一塞焊孔130a塞焊,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连接部121与立柱300的侧表面借助于第二塞焊孔121a塞焊,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弯折部122与第二横梁400的下表面借助于第三塞焊孔122a塞焊。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横梁400为窗下梁。连接支架100的固定件130与立柱300的外表面借助于第一塞焊孔130a塞焊,也即为连接支架100设于侧围结构1000的外侧,而且主体件110的外表面与覆盖件600的内表面贴合,能够避免占用侧围结构1000内部空间的同时,避免影响覆盖件600的安装。进一步地,侧围结构1000还包括上支撑梁700,上支撑梁700与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连接部121焊接。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侧围结构1000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围结构1000包括第三横梁500、立柱300和上述的连接支架100。连接支架100连接于第三横梁500与立柱300之间。通过使用连接支架100将第三横梁500与立柱300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借助于连接支架100自身更高的刚度和强度,提升第三横梁500和立柱300的连接可靠性,而连接件120中的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能够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对立柱300和第三横梁500进行固定,也即是从多个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升了第三横梁500和立柱300连接处的刚度和强度,进而提升了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100中的两个连接部121分别连接于立柱300沿第三方向的两侧。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互垂直。具体地,连接支架100的主体件110凸出于连接部121的凸出部与第三横梁500焊接,进一步地,借助于凸出部在第三方向上的端面与第三横梁500焊接。结合图5所示,侧围结构1000还包括安装于立柱300上的覆盖件600,连接支架100的主体件110的外表面与覆盖件600的内表面贴合,固定件130与立柱300的外表面借助于第一塞焊孔130a塞焊,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连接部121与立柱300的侧表面借助于第二塞焊孔121a塞焊,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弯折部122与第三横梁500的上表面借助于第三塞焊孔122a塞焊。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横梁500为侧围搁梁。连接支架100的固定件130与立柱300的外表面借助于塞焊孔塞焊,也即为连接支架100设于侧围结构1000的外侧,而且主体件110的外表面与覆盖件600的内表面贴合,能够避免占用侧围结构1000内部空间的同时,避免影响覆盖件600的安装。除此之外,还能够强化侧向抗弯能力,且利于结构轻量化。进一步地,侧围结构1000还包括下支撑梁800,下支撑梁800与连接支架100中连接件120的连接部121焊接。其中,连接支架100可通过调整尺寸及厚度,适应不同载重车型,适用范围广。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侧围结构1000。使用了上述侧围结构1000的车辆,由于侧围结构1000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了提升,在车辆发生侧翻时,侧围结构1000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更强,从而提升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100、侧围结构1000和车辆,连接支架100至少包括主体件110以及两个连接件120。连接件120中的连接部121和弯折部122能够增加连接支架100用于连接的面积,在使用连接支架100时,主体件110与连接件120配合作用,易于从多个连接位置对外部部件进行固定,进而在应用至侧围结构1000中时,通过连接支架100提升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而且,连接支架100占用空间较小,满足轻量化设计需求,且适用性广。使用了连接支架100的侧围结构1000和车辆,提高了侧围结构1000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在车辆发生侧翻时,借助于更为安全可靠的侧围结构1000,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件;以及
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间隔设于所述主体件上;
其中,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沿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主体件的一侧,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沿远离所述主体件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弯折部呈直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与两个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主体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主体件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主体件呈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所述主体件与两个所述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9.一种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立柱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立柱之间;和/或
包括第二横梁、立柱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立柱之间;和/或
包括第三横梁、立柱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立柱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围结构。
CN202222321476.8U 2022-09-01 2022-09-01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021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1476.8U CN218021838U (zh) 2022-09-01 2022-09-01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1476.8U CN218021838U (zh) 2022-09-01 2022-09-01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838U true CN218021838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1476.8U Active CN218021838U (zh) 2022-09-01 2022-09-01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4637A (zh) 一种车身后舱框架总成及车辆
CN113443011A (zh) 车辆用车身
CN218021838U (zh)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9382265U (zh) 座椅靠背锁扣安装加强结构及车辆
CN116198599A (zh) 一种轻量化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5921866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的机舱横梁结构以及电动车辆
CN210652659U (zh) 汽车水箱安装框架、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
US20150083872A1 (en) Seat mounting structure
CN210941439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安装横梁
CN211223619U (zh)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KR20230067363A (ko) 차량 플로어구조
CN218966616U (zh) 减震塔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14928920U (zh) 车辆
CN110126770A (zh) 一种前下防护结构及装置
CN219687269U (zh) 用于车辆的雨刮支架及车辆
CN220430283U (zh) 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19506106U (zh) 一种转向安装座分体结构的横梁
CN218198208U (zh) 雨刮臂安装总成以及车辆
CN219927809U (zh) 一种汽车前轮罩总成
CN21875105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601175U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CN217022164U (zh) 电机组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483428U (zh) 一种焊接式挡泥板支架总成
CN219312571U (zh) 座椅后横梁和车辆
CN215398059U (zh) 一种后减震器支架与汽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