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9268U -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 Google Patents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9268U
CN218429268U CN202220634999.5U CN202220634999U CN218429268U CN 218429268 U CN218429268 U CN 218429268U CN 202220634999 U CN202220634999 U CN 202220634999U CN 218429268 U CN218429268 U CN 218429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hole
bottom plate
groove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49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学
黄立
邹斌
金方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ali Technology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349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9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9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9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玻璃孔加工夹具。该夹具包括底板和吸附台,吸附台凸出于底板的表面,吸附台上设有避空孔,避空孔贯穿于吸附台和底板,避空孔与3D玻璃的待加工孔位相对应。在采用该夹具在3D玻璃上加工孔时,将3D玻璃的待加工孔位与避空孔相对应,此时通过钻头和磨头等工具在3D玻璃上加工孔位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进入避空孔中。由于避空孔贯穿于吸附台和底板,这样可以使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从避空孔中流出,进而将玻璃碎屑排出,有利于提高玻璃碎屑的清除效果,减小玻璃碎屑的残留量,降低玻璃碎屑对玻璃产生二次磨削的风险,进而有利于降低3D玻璃孔加工时出现孔崩和孔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玻璃孔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在对3D玻璃进行孔加工时,常常采用先热弯再加工出孔位的方法。具体地,先将平面玻璃进行热弯处理得到3D玻璃,然后将得到的3D玻璃固定在夹具上。当3D玻璃被固定之后,通过钻头和磨头等工具的加工以在3D玻璃上形成满足要求的孔。在该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玻璃碎屑,而使用传统的孔加工夹具时,玻璃碎屑难以及时排出,这样可能会出现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运动而对玻璃进行二次磨削的问题,进而使得3D玻璃的孔加工出现孔崩和孔裂等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孔崩和孔裂风险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D玻璃孔加工夹具,包括底板和吸附台,所述吸附台凸出于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吸附台上设有避空孔,所述避空孔贯穿于所述吸附台和所述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台上还设有第一吸气槽,所述第一吸气槽围绕所述避空孔的外缘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槽的宽度为0.6mm~2mm;和/或,
所述第一吸气槽与所述避空孔之间的距离为1mm~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台上还设有第二吸气槽,所述第二吸气槽与所述第一吸气槽位于所述吸附台的同一表面,且所述第二吸气槽与所述第一吸气槽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台上还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第二吸气槽相连通,所述抽气孔用于供与抽气件连接进而对所述第一吸气槽和所述第二吸气槽抽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空孔垂直贯穿于所述吸附台和所述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玻璃孔加工夹具还包括靠角定位件,所述靠角定位件凸出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吸附台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靠角定位件具有长边定位部和短边定位部,所述长边定位部用于供靠角的长边定位,所述短边定位部用于供靠角的短边定位;所述长边定位部凸出于所述吸附台的长侧面以用于与该长侧面配合形成弧边避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边定位部凸出于所述吸附台的短侧面以用于与该短侧面配合形成直边避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绕设于所述靠角定位件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的宽度为2mm~6mm;和/或,
所述让位槽的深度为0.3mm~1mm。
上述3D玻璃孔加工夹具包括底板和吸附台,吸附台凸出于底板的表面,吸附台上设有避空孔,避空孔贯穿于吸附台和底板,避空孔与3D玻璃的待加工孔位相对应。在采用该夹具在3D玻璃上加工孔时,将3D玻璃的待加工孔位与避空孔相对应,此时通过钻头和磨头等工具在3D玻璃上加工孔位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进入避空孔中。由于避空孔贯穿于吸附台和底板,这样可以使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从避空孔中流出,进而将玻璃碎屑排出,有利于提高玻璃碎屑的清除效果,减小玻璃碎屑的残留量,降低玻璃碎屑对玻璃产生二次磨削的风险,进而有利于降低3D玻璃孔加工时出现孔崩和孔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3D玻璃孔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对应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对应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上放置3D玻璃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对应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对应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上放置3D玻璃和靠角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00、3D玻璃孔加工夹具;101、底板;1011、让位槽;102、吸附台;1021、避空孔;1022、第一吸气槽;1023、第二吸气槽;1024、抽气孔;103、靠角定位件;1031、长边定位部;1032、短边定位部;200、3D玻璃;2001、3D玻璃孔位;300、靠角;3001、靠角的长边;3002、靠角的短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玻璃孔加工夹具100。该3D玻璃孔加工夹具100包括底板101和吸附台102,吸附台102凸出于底板101的表面,吸附台102上设有避空孔1021,避空孔1021贯穿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在采用该夹具在3D玻璃200上加工孔时,将3D玻璃的待加工孔位(3D玻璃孔位2001)与避空孔1021相对应,此时通过钻头和磨头等工具在3D玻璃200上加工孔位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进入避空孔1021中。由于避空孔1021贯穿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这样可以使玻璃碎屑随着磨削液从避空孔1021中流出,进而将玻璃碎屑排出,有利于提高玻璃碎屑的清除效果,减小玻璃碎屑的残留量,降低玻璃碎屑对玻璃产生二次磨削的风险,进而有利于降低3D玻璃200孔加工时出现孔崩和孔裂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在3D玻璃200上加工孔时,钻头和磨头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磨损,进而产生一定的颗粒,比如金刚砂颗粒等。此时,这些颗粒的存在也可能会对玻璃造成二次磨削,导致出现孔崩和孔裂的风险。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夹具时,这些颗粒也可以随着磨削液从避空孔1021中排出,有效降低了这些颗粒残留对玻璃开孔的影响,降低出现孔崩和孔裂的风险。
作为避空孔1021的一个具体形式的示例,避空孔1021垂直贯穿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避空孔1021垂直贯穿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此时,避空孔1021的轴线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垂直,便于对避空孔1021进行加工,得到满足加工需要的避空孔1021。可以理解的是,避空孔1021还可以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之间是其他的位置关系。比如,避空孔1021可以斜向贯穿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即避空孔1021的轴线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方便将磨削液和玻璃碎屑排出。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吸附台102和底板10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台102和底板101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在使用之前,将吸附台102安装到底板101上组成3D玻璃孔加工夹具100。
在图1~图2所示中,避空孔1021的数量为5个,其中直径较大的避空孔1021有3个,直径较小的避空孔1021有2个,并且直径较大的3个避空孔1021排成一列,直径较小的2个避空孔1021排成另一列,两列避空孔1021平行设置。进一步地,避空孔1021的形状为圆形。当然,避空孔1021的形状和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避空孔1021与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相对应,对于已经设定好待加工孔位的3D玻璃200,可以根据设定好的待加工孔位在吸附台102上开设对应的避空孔1021。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避空孔1021的直径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4mm~0.6mm。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比如,考虑到孔的倒角0.1mm,以及磨头倒角部分需要比玻璃倒角部分稍微大一点,比如0.1mm,以及3D玻璃200放置在夹具上的偏差值,可以将避空孔1021的直径设置为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4mm~0.6mm。比如,可以将避空孔1021的直径设置为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4mm,或者可以将避空孔1021的直径设置为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45mm,或者可以将避空孔1021的直径设置为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5mm,或者可以将避空孔1021的直径设置为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55mm,或者可以将避空孔1021的直径设置为比3D玻璃200的待加工孔位的直径大0.6mm。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吸附台102上还设有第一吸气槽1022,第一吸气槽1022围绕避空孔1021的外缘设置。通过第一吸气槽1022的设置,当将3D玻璃200放置在吸附台102上时,可以增大避空孔1021周围的真空吸附力,进而增大对3D玻璃200的吸附效果,减小孔加工时玻璃的振动,使玻璃能够更加稳定地被吸附在吸附台102上,进而减少孔崩和孔裂。
作为第一吸气槽1022的一些尺寸示例,第一吸气槽1022的宽度为0.6mm~2mm。比如,第一吸气槽1022的宽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6mm、0.7mm、0.8mm、0.9mm、1mm、1.5mm、2mm。第一吸气槽1022的宽度太小则吸附效果欠佳,第一吸气槽1022的宽度太大则可能会与避空孔1021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干涉,影响避空孔1021的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吸气槽1022与避空孔1021之间的距离为1mm~2mm。可选地,第一吸气槽1022与避空孔1021之间的距离为1mm、1.2mm、1.5mm、1.8mm或2mm。第一吸气槽1022与避空孔1021之间的距离过小可能会与避空孔1021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干涉,影响避空孔1021的设置,第一吸气槽1022与避空孔1021之间的距离过大则难以在相邻的避空孔1021之间有效地排布第一吸气槽1022。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3D玻璃孔加工夹具100还包括靠角定位件103,靠角定位件103凸出于底板101且位于吸附台102和底板101之间;靠角定位件103具有长边定位部1031和短边定位部1032,长边定位部1031用于供靠角的长边3001定位,短边定位部1032用于供靠角的短边3002定位;长边定位部1031凸出于吸附台102的长侧面以用于与该长侧面配合形成弧边避空区。
进一步地,短边定位部1032凸出于吸附台102的短侧面以用于与该短侧面配合形成直边避空区。
可以理解的是,3D玻璃200通常是具有两个弧边和两个直边,两个弧边相对设置,两个直边相对设置。还可以理解的是,玻璃的整体形状通常为长方形,此时,弧边可以是长边,也可以是短边,直边可以是长边,也可以是短边。还可以理解的是,玻璃的整体形状还可以是正方形,此时,弧边和直边分别表示玻璃相邻的两个边。
进一步地,在对3D玻璃200进行孔加工时,通常会使用靠角300来对玻璃进行辅助定位。比如,如图5所示,采用靠角300分别对玻璃的弧边和直边进行定位,使玻璃能够准确地放置在夹具上。
长边定位部1031凸出于吸附台102的长侧面以用于与该长侧面配合形成弧边避空区,短边定位部1032凸出于吸附台102的短侧面以用于与该短侧面配合形成直边避空区。通过弧边避空区或直边避空区的形成,可以有效避免在加工过程中,玻璃的侧边与夹具之间形成不必要的干涉,进而避免该不必要的干涉对玻璃的孔加工造成不利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01、吸附台102以及靠角定位件10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当然,底板101、吸附台102以及靠角定位件103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得到夹具。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底板101上设有让位槽1011,让位槽1011绕设于靠角定位件103的外缘。让位槽1011的设置可以作为加工过程中玻璃碎屑、钻头磨头等产生的颗粒等杂质的收纳空间,避免这些杂质在靠角300与底板101的接触面和/或靠角300与长边定位部1031的接触面和/或靠角300与短边定位部1032的接触面积留或粘附,进而对玻璃的定位造成不利影响。即通过让位槽1011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玻璃的定位精度。
具体地,让位槽1011的宽度为2mm~6mm。比如,让位槽1011的宽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或6mm等。让位槽1011的宽度过大时靠角300定位时容易倾斜,导致玻璃定位不准,让位槽1011的宽度过小时让位槽1011容易被杂质填满,可能会导致靠近难以靠到定位件,导致玻璃定位不准。更具体地,加工让位槽1011时精加工的平底刀的直径通常为6mm,此时,让位槽1011的宽度为6mm。可以理解的是,让位槽1011还可以通过锥形刀和球形刀等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让位槽1011的深度为0.3mm~1mm。让位槽1011的深度太小则容纳杂质的效果欠佳,让位槽1011的深度太大则会造成开槽处底板101的厚度太薄,容易出现底板101变形的问题。可选地,让位槽1011的深度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1mm等。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吸附台102上还设有第二吸气槽1023,第二吸气槽1023与第一吸气槽1022位于吸附台102的同一表面,且第二吸气槽1023与第一吸气槽1022相连通。第二吸气槽1023可以将玻璃更加稳定地吸附在吸附台102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台102上还设有抽气孔1024,抽气孔1024与第二吸气槽1023相连通,抽气孔1024用于供与抽气件连接进而对第一吸气槽1022和第二吸气槽1023抽气。进一步地,抽气孔1024位于吸附台102的中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吸附台,所述吸附台凸出于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吸附台上设有避空孔,所述避空孔贯穿于所述吸附台和所述底板;所述吸附台上还设有第一吸气槽,所述第一吸气槽围绕所述避空孔的外缘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槽的宽度为0.6mm~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槽与所述避空孔之间的距离为1mm~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台上还设有第二吸气槽,所述第二吸气槽与所述第一吸气槽位于所述吸附台的同一表面,且所述第二吸气槽与所述第一吸气槽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台上还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第二吸气槽相连通,所述抽气孔用于供与抽气件连接进而对所述第一吸气槽和所述第二吸气槽抽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孔垂直贯穿于所述吸附台和所述底板。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角定位件,所述靠角定位件凸出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吸附台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靠角定位件具有长边定位部和短边定位部,所述长边定位部用于供靠角的长边定位,所述短边定位部用于供靠角的短边定位;所述长边定位部凸出于所述吸附台的长侧面以用于与该长侧面配合形成弧边避空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定位部凸出于所述吸附台的短侧面以用于与该短侧面配合形成直边避空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绕设于所述靠角定位件的外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玻璃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宽度为2mm~6mm;和/或,
所述让位槽的深度为0.3mm~1mm。
CN202220634999.5U 2022-03-21 2022-03-21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Active CN218429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4999.5U CN218429268U (zh) 2022-03-21 2022-03-21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4999.5U CN218429268U (zh) 2022-03-21 2022-03-21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9268U true CN218429268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4999.5U Active CN218429268U (zh) 2022-03-21 2022-03-21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9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7658B1 (ko) 절삭 삽입체
US9044813B2 (en) Tangential cutting insert
JP2012183636A (ja) 分離型切削チップおよび切屑処理構造を備えた切削インサート
CN113927110B (zh) 一种骨位薄片电极及其加工方法
KR20150123150A (ko) 스크라이브용 커터 휠 그리고 스크라이브 장치
CN218429268U (zh) 3d玻璃孔加工夹具
JP2011104738A (ja) 刃先交換式チップ
CN103692004B (zh) 封装基板铣外形成形方法、上下板装置
CN109773616B (zh) 一种板材超小孔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8514206U (zh) 一种薄片零件的端面磨削工艺系统
CN217702482U (zh) 一种机身薄板加工工装
CN216413035U (zh) 一种含Notch晶圆运用于精雕机的定位载台
JPH1192170A (ja) ガラス基板
CN215145057U (zh) 刀具
CN215480563U (zh) 切割刀轮
CN109108579A (zh) 钕铁硼斜瓦磁片的加工方法
CN209811261U (zh) 一种孔壁开槽刀
CN216860237U (zh) 用于晶体硅的切割设备、硅片以及电池片
CN215749402U (zh) 一种具有倒角结构的刀片
KR100597664B1 (ko) 절삭 인서트
CN218284654U (zh) 一种三角形靶材的机加工工装夹具
CN211265415U (zh) 半导体晶圆离子注入溅射工艺用的钨钼加工件
CN213916506U (zh) 一种可调叠片式径向剃齿刀
CN218503428U (zh) 一种涡旋盘专用铣刀
CN113727525B (zh) 树脂塞孔导气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hib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dal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Ltd.

Address before: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hib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LTD.

Patentee before: Wanjin Industrial (Chib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