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5243U -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5243U
CN218425243U CN202222905790.0U CN202222905790U CN218425243U CN 218425243 U CN218425243 U CN 218425243U CN 202222905790 U CN202222905790 U CN 202222905790U CN 218425243 U CN218425243 U CN 218425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stamping
compression spring
driving whee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57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KY PRECISION COMPONENTS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KY PRECISION COMPONENTS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KY PRECISION COMPONENTS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HOKY PRECISION COMPONENTS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57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5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5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5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送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应用于冲压模具上,用于冲压模具自动送料,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座、电机、主动轮、支撑座、第一摆臂、从动轮和第一压缩弹簧;安装座设置在下模座上,电机设置在安装座的一侧,电机的主轴穿过安装座,主动轮设置在电机的主轴上;支撑座设置在安装座的一侧,支撑座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台,用于支撑被输送的料带;第一摆臂转动连接在支撑座的一侧,从动轮设置在第一摆臂的一端,且位于主动轮的上方,第一压缩弹簧用于推动第一摆臂,使从动轮压在主动轮的上端;上模座的底部具有相向推动第一摆臂摆动的推动部,使从动轮远离主动轮。

Description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送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加工是钣金件定位到冲击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间,由上模与下模合模完成钣金件的冲压加工。对于外形尺寸较小的五金件冲压,则通常是采用一卷金属料带自动输送到模具中完成冲压加工。并且目前为了完成自动送料,有采用冲压设备自身的动力驱动输送轮将料带逐步地输送到冲压模具内。例如公开号为CN114951397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一种高精度电机定子高速冲压成型设备。而通过冲压设备自身的动力输送,输送和定位的精度低,只能满足与低精度的五金件冲压加工。
对于精密冲压加工,则通常是通过设置高精度的自动送料设备,从而保证五金件的冲压精度。例如公开号为CN216606974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冲床滚轮送料装置,具体公开了:通过设计的第一滚筒、挡片、皮带、电机、转杆和固定片,两个连接片内部均安装有两个轴承,轴承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转杆,后端转杆左侧安装有电机,两个转杆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挡片,挡片中部均安装有皮带,转杆外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筒,滚筒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固定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后端转杆转动,后端转杆带动皮带和前端转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滚筒转动,将需要加工的钣金件放在第一滚筒上端,第一滚筒转动可将钣金件向后输送,便于钣金件的送料。
上述专利公开的送料设备技术方案中,是通过第二滚筒将金属料带压紧在第一滚筒上,第一滚筒连接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第一滚筒旋转,实现自动送料。而对于冲压而言,在冲压的过程中,是需要通过模具内的顶针对金属料带上的工艺孔精定位的。所以,在模具的顶针定位到料带的工艺孔内时,往往会拉动料带细微的位移,导致金属料带会拉动第一滚筒转动,进而带动电机细微转动,因此会造成电机转动形成一定的误差,并且随着误差的积累,从而不能精准地控制料带的输送长度,降低输送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解决目前的冲压料带输送设备会导致误差积累,而影响料带的输送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应用于冲压模具上,用于冲压模具自动送料,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座、电机、主动轮、支撑座、第一摆臂、从动轮和第一压缩弹簧;安装座设置在下模座上,电机设置在安装座的一侧,电机的主轴穿过安装座,主动轮设置在电机的主轴上;支撑座设置在安装座的一侧,支撑座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台,用于支撑被输送的料带;第一摆臂转动连接在支撑座的一侧,从动轮设置在第一摆臂的一端,且位于主动轮的上方,第一压缩弹簧用于推动第一摆臂,使从动轮压在主动轮的上端;上模座的底部具有相向推动第一摆臂摆动的推动部,使从动轮远离主动轮。
进一步,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摆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伸入第一定位孔内,另一端伸入第二定位孔内。
进一步,推动部包括连接块和顶杆,连接块连接在上模座的底端,连接块设置有安装孔,顶杆的上端滑动地伸入安装孔内,连接块的一侧还设置有锁紧螺钉,用于锁紧顶杆的上端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支撑台数量位两件,且相对地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形成的通道的两侧;支撑座的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轮,另一端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推动第二摆臂摆动,使压轮压在支撑台上;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上模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下压部,用于推动第二摆臂的设置有压轮的一端向上翘起。
进一步,两支撑台上均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支撑台之间形成有导向槽,用于料带限位和导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被输送的料带支撑在支撑台上,并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穿过;通过第一压缩弹簧推动第一摆臂摆动,使得从动轮压紧料带在主动轮上,再由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在从动轮的作用下,进而推动料带向冲压模具的下模与上模之间输送。在上模下模合模冲压料带时,可以通过上模座底部的推动部推动第一摆臂摆动,使得从动轮向上抬起,松开料带;所以在合模时,模具内的顶针对料带上的工艺孔精定位时,料带位移时而不会造成料带拉动主动轮旋转,进而避免导致电机转动错位的现象;因此能确保电机驱动主动轮正常地输送料带,保证料带是输送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设置在模具之间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应用于冲压模具上,用于冲压模具自动送料。请参照图1和图2,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座10和下模座20。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座100、电机200、主动轮 300、支撑座400、第一摆臂500、从动轮600和第一压缩弹簧700。安装座100 设置在下模座10上,电机200设置在安装座100的一侧;并且,电机200的主轴穿过安装座100,主动轮300设置在电机200的主轴上。支撑座400设置在安装座100的一侧,支撑座400靠近安装座10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台401,用于支撑被输送的料带。第一摆臂500转动连接在支撑座400的一侧,从动轮600设置在第一摆臂500的一端,且位于主动轮300的上方,第一压缩弹簧700用于推动第一摆臂500,使从动轮600压在主动轮300的上端。上模座10的底部具有相向推动第一摆臂500摆动的推动部11,使从动轮500远离主动轮300。具体地,在上模座10下压时,当上模座10底部的推动部11接触到第一摆臂500,使得第一摆臂500的一端克服第一压缩弹簧700的弹力向下摆动,而另一端则向上摆动,使得从动轮500与主动轮300错开。
被输送的料带支撑在支撑台401上,并从主动轮300与从动轮500之间穿过。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00推动第一摆臂500摆动,使得从动轮600压紧料带在主动轮300上,再由电机200驱动主动轮300旋转,并且在从动轮600的压紧作用下,可以推动料带向冲压模具的下模与上模之间输送。在上模与下模合模冲压料带时,可以通过上模座10底部的推动部11推动第一摆臂500摆动,使得从动轮600向上抬起,松开料带。所以在合模时,模具内的顶针对料带上的工艺孔精定位时,料带位移时而不会造成料带拉动主动轮300旋转,进而避免导致电机200转动错位的现象;因此能确保电机200驱动主动轮正常地输送料带,保证料带是输送精度。另外,在上模座10上升时,第一压缩弹簧700推动第一摆臂500,使得从动轮600继续将料带压紧在主动轮300上,保证正常的输送。
进一步,参照图2,支撑台4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摆臂50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压缩弹簧700的一端伸入第一定位孔内,另一端伸入第二定位孔内。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推动部11包括连接块110和顶杆120,所述连接块110连接在所述上模座10的底端,所述连接块110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杆 120的上端滑动地伸入所述安装孔内,连接块110的一侧还设置有锁紧螺钉,用于锁紧顶杆120的上端在所述安装孔内。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顶杆120在安装孔内的位置,可以调节顶杆120底端的位置,进而上模座10下压时,顶杆120与第一摆臂500接触的时间点。
另外,安装孔还可以是螺孔,顶杆120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顶杆120的外螺纹与螺孔连接。本实施例中,在上模座10下压时,由顶杆120的底部接触到第一摆臂500,因此可以通过顶杆120与螺孔配合,可以调节顶杆120底端的位置,进而上模座10下压时,顶杆120与第一摆臂500接触的时间点。
进一步,参照图2,支撑台401数量位两件,且相对地位于主动轮300与从动轮600形成的通道的两侧。支撑座400的靠近安装座100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摆臂800。第二摆臂80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轮810,另一端与支撑台401 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820,第二压缩弹簧820推动第二摆臂800摆动,使压轮810压在支撑台401上。从主动轮300与从动轮600之间穿过的料带再从支撑台401与压轮810之间穿过,并通过压轮810将料带压紧在支撑台401上。第二压缩弹簧820的弹力小于第一压缩弹簧700的弹力,因此在主动轮300与从动轮600将料带推送时,可以克服第二压缩弹簧820的弹力,使得料带能正常的向前推送。上模座10的底部还设置有下压部130,用于推动第二摆臂800 设置有压轮810的一端向上翘起。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压轮810对料带起到限位作用,并且还能起到整形的作用。另外,操作人员在将料带的端部从主动轮300和从动轮600之间穿过时,是需要将从动轮600向上抬起,在端部推送到压轮810的底端时,由压轮810将料带限位在支撑台401上,避免料带回退的现象,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两支撑台401上均设置有限位板402,限位板402与支撑台401之间形成有导向槽,用于料带限位和导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应用于冲压模具上,用于冲压模具自动送料,所述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座、电机、主动轮、支撑座、第一摆臂、从动轮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电机的主轴穿过所述安装座,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主轴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台,用于支撑被输送的料带;所述第一摆臂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摆臂,使所述从动轮压在所述主动轮的上端;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具有相向推动所述第一摆臂摆动的推动部,使所述从动轮远离所述主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摆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连接块和顶杆,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上模座的底端,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杆的上端滑动地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还设置有锁紧螺钉,用于锁紧所述顶杆的上端在所述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数量位两件,且相对地位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形成的通道的两侧;所述支撑座的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轮,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推动所述第二摆臂摆动,使所述压轮压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下压部,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摆臂的设置有所述压轮的一端向上翘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带冲压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台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有导向槽,用于料带限位和导向。
CN202222905790.0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Active CN218425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5790.0U CN21842524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5790.0U CN21842524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5243U true CN218425243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5790.0U Active CN21842524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5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1435B (zh) 一种三辊同步式剥料机
CN112024682B (zh) 一种机械冲压用间歇式下料机构
CN115178632B (zh)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自动进给上料的冲压设备
CN218425243U (zh) 一种料带冲压输送机构
CN211191512U (zh) 一种折弯角度可调节的折弯机
CN112893528A (zh) 一种柔性折弯中心压臂下压机构及压臂整体结构
CN210648012U (zh) 一种料带压紧夹持式送料装置
CN113477809B (zh) 一种端子稳定连续冲压模具
CN215544427U (zh) 用于片材冲压加工的回拉定位机构
CN214161013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五金模具
CN112893527A (zh) 一种柔性折弯中心压臂整体结构
CN214981540U (zh) 一种用于鞋底的打孔装置
CN217507892U (zh) 一种线缆铆压端子机
CN216370427U (zh) 一种用于异形光伏焊带的切断设备
CN114472615B (zh) 灯具加工壳体冲压装置
CN117816832B (zh) 一种型材冲压装置及光伏边框自动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214235768U (zh) 一种u形槽冲压装置
CN216328816U (zh) 一种平刀模切机拉料机构
CN212042154U (zh) 一种弹簧片加工压型机
CN217941644U (zh) 一种铝材片冲压装置
CN218838724U (zh) 一种直驱式曲柄压力机
CN212287946U (zh) 一种模切弹片导电膜用的压紧定位装置
CN217775370U (zh) 可自动调节来料高度的模内送料机构
CN116251884B (zh) 一种电容底垫冲压装置及冲压控制方法
CN216175650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打印机马达连接件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