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4925U -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4925U
CN218414925U CN202222314407.4U CN202222314407U CN218414925U CN 218414925 U CN218414925 U CN 218414925U CN 202222314407 U CN202222314407 U CN 202222314407U CN 218414925 U CN218414925 U CN 218414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ressure relief
relief device
stag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44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林
郑挺
刘文忠
杨开焕
李全坤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4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4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4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with a fracturing member, e.g. fracturing diaphragm, glass, fusible joint
    • F16K17/403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with a fracturing member, e.g. fracturing diaphragm, glass, fusible joint with a fracturing valv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01M50/143Fireproof; Explosion-pro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部、至少一级沉槽及至少一级刻痕槽。泄压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一级沉槽和至少一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其中,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的槽底壁具有开启区,刻痕槽沿着开启区的边缘设置,开启区被配置为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为边界打开。在成型时,可以逐级成型泄压槽和刻痕槽,从而降低了泄压部受到的成型力,降低泄压部产生裂纹的风险,泄压装置不易因在设置刻痕槽的位置产生裂纹而失效,提高了泄压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Description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21年08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21/11576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等。
在电池技术中,为保证电池单体的安全性,一般会在电池单体中设置泄压装置,在电池单体内部或温度达到阈值时,泄压装置在设置刻痕槽的位置破裂,以泄放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对于一般的泄压装置而言,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时也可能会出现泄压的情况,长期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泄压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部、至少一级沉槽及至少一级刻痕槽;泄压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一级沉槽和至少一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其中,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的槽底壁具有开启区,刻痕槽沿着开启区的边缘设置,开启区被配置为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为边界打开。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级沉槽和至少一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在成型时,可以逐级成型泄压槽和刻痕槽,从而降低了泄压部受到的成型力,降低泄压部产生裂纹的风险,泄压装置不易因在设置刻痕槽的位置产生裂纹而失效,提高了泄压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包括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相对设置,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均与第三槽段相交,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沿着开启区的边缘设置。这样,开启区能够以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为边界打开,增大了泄压部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有第四槽段,第四槽段位于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第四槽段与第三槽段相交。第四槽段与第三槽段相交处应力更为集中,更容易破裂,使得泄压部在泄压过程中从第三槽段与第四槽段相交的位置沿着第三槽段破裂,并在第三槽段破裂后沿着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破裂,以实现快速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槽段与第三槽段相交于相交位置,在第三槽段的延伸方向上,相交位置到第一槽段的距离等于相交位置到第二槽段的距离。这样,使得泄压部能够在第四槽段与第三槽段相交的位置沿着第三槽段破裂后,沿着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同步破裂,使得开启区能够更为快速地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有第五槽段,在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中,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底面设置有第五槽段。泄压部在设置第五槽段的位置更加薄弱,更容易破裂,使得泄压部在泄压时,先沿着设置有第五槽段的槽段破裂,然后再沿着未设置第五槽段的槽段破裂,提高了泄压及时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共同界定出至少一个开启区。开启区由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共同界定,开启区能够以翻转的方式打开,开启区打开后始终与泄压部的其他区域相连,不易脱落,降低开启区打开后发生飞溅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界定出两个开启区,两个开启区分别位于第三槽段的两侧。泄压部在泄压过程中,泄压部在两个开启区的部分能够以对开的方式打开泄压,增大了泄压面积,可有效提高泄压部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还包括第六槽段,第六槽段与第三槽段相对设置,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均与第六槽段相交,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和第六槽段共同界定出开启区。这样,开启区为由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和第六槽段界定出的封闭区域,泄压部在泄压过程中,泄压部能够沿着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和第六槽段破裂,使得开启区能够以脱离的方式打开,增大了泄压部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为沿首尾两端不相连的非封闭轨迹延伸的非封闭槽。这样,开启区能够以翻转的方式打开,开启区打开后始终与泄压部的其他区域相连,不易脱落,降低开启区打开后发生飞溅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为圆弧形。圆弧形刻痕槽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在泄压时,泄压部能够沿着圆弧形刻痕槽快速破裂,以使开启区快速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为沿首尾两端相连的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槽。泄压部在泄压过程中,泄压部能够沿着刻痕槽破裂,使得开启区能够以脱离的方式打开,增大了泄压部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为圆环形。圆环形刻痕槽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在泄压时,泄压部能够沿着圆环形刻痕槽快速破裂,以使开启区快速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一级沉槽,沉槽设置于第一表面。泄压部设置一级沉槽,成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一级刻痕槽,刻痕槽设置于沉槽的底面。泄压部设置一级刻痕槽,成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多级刻痕槽,多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中,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的底面,最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设置于沉槽的底面。多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可以降低每级刻痕槽的成型深度,从而降低在成型每级刻痕槽时泄压部所受到的成型力,降低了泄压部产生裂纹的风险。在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逐级加工多级刻痕槽的过程中,每加工一级刻痕槽,泄压部设置刻痕槽的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就随之增加,提高泄压部设置多级刻痕槽后残留部分的硬度,使得长期可靠性更好,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受到外力冲击破损的概率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两级或三级刻痕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多级沉槽,多级沉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沉槽中,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的底面;其中,沿厚度方向,最外侧的一级沉槽设置于第一表面。泄压部设置多级沉槽,能够使得每级沉槽的成型深度相对较浅,能够降低在成型每级沉槽时泄压部所受到的成型力,降低泄压部产生裂纹的风险。在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逐级加工多级沉槽时,每加工一级沉槽,泄压部设置沉槽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就随之增加,使得泄压部在刻痕槽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进一步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一级刻痕槽,沿厚度方向,刻痕槽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的底面。泄压部设置一级刻痕槽,成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多级刻痕槽,多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中,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的底面,最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的底面。多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可以降低每级刻痕槽的成型深度,从而降低在成型每级刻痕槽时泄压部所受到的成型力,降低了泄压部产生裂纹的风险。在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逐级加工多级刻痕槽的过程中,每加工一级刻痕槽,泄压部设置刻痕槽的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就随之增加,提高泄压部设置多级刻痕槽后残留部分的硬度,使得长期可靠性更好,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受到外力冲击破损的概率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两级或三级刻痕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两级或三级沉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置多级刻痕槽,多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中,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的最小宽度。在成型时,可以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成型各级刻痕槽,便于各级刻痕槽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沉槽为矩形槽或圆形槽。沉槽结构简单,易于成型,能够为开启区的打开提供更多避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设置有凸缘,凸缘环绕在设置于第一表面的沉槽的周围。凸缘能够加强泄压部,提高泄压部的泄压区域的抗变形能力。此外,凸缘的设置便于安装保护件,以保护开启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局部从第二表面向背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凸出形成凸部;凸部包括槽底壁和加强部,加强部连接于第二表面,并围设于槽底壁的周围。加强部连接于第二表面,能够对槽底壁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槽底壁的抗变形能力,降低槽底壁设置刻痕槽的位置受力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环绕凸部设置。凹槽的设置能吸收泄压部受力传递到凸部的能量,即使泄压部变形也不易被传递到设置刻痕槽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厚度方向,凸部凸出于第二表面的高度为H1,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满足:H1≥H2。这样,使得凸部凸出于第二表面的高度较大,增强加强部对槽底壁的加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为端盖,端盖用于封闭壳体的开口。使得端盖具有泄压功能,通过在端盖上设置刻痕槽的方式来形成泄压结构,泄压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长期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为端盖背离壳体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装置为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壳体包括多个壁部,多个壁部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极组件,至少一个壁部为泄压部。这种结构的泄压装置既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容纳功能,又具有泄压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周壁和底壁,周壁围设于底壁的边缘,周壁与底壁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周壁与底壁相对的一端形成开口,底壁为泄压部。使得泄压装置的底壁具有泄压功能,便于泄放容纳空间内部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为壁部的外表面。这样,可以在壁部的外侧加工成型沉槽和刻痕槽,便于在底壁上加工沉槽和刻痕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第三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轴测图;
图5为图4所示泄压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泄压装置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泄压装置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泄压装置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7所示的泄压装置的D-D剖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所示泄压装置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泄压装置的F-F剖视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轴测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泄压装置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8所示的泄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1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轴测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泄压装置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泄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4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的轴测图;
图25为图24所示的泄压装置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壳体;2-电极组件;21-正极极耳;22-负极极耳;3-端盖;31-正极电极端子;32-负极电极端子;4-集流构件;5-绝缘件;6-泄压装置;61-泄压部;611-第一表面;6111-凸缘;612-第二表面;6121-凸部;6121a-加强部;6122-凹槽;613-槽底壁;6131-开启区;62-沉槽;63-刻痕槽;631-第一槽段;632-第二槽段;633-第三槽段;634-第六槽段;64-第四槽段;65-第五槽段;66-缺口槽;67-周壁;68-底壁;10-电池单体;20-箱体;201-第一部分;202-第二部分;100-电池;200-控制器;300-马达;1000-车辆;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此外,电极组件可以是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片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
电池单体上的泄压装置对电池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发生短路、过充等现象时,可能会导致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从而压力或温度骤升。这种情况下通过泄压机构致动可以将内部压力及温度向外释放,以防止电池单体爆炸、起火。
发明人发现,在一般的电池单体中,泄压装置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也会出现泄压的情况,导致电池单体失效。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泄压装置一般是在泄压部设置刻痕槽,为保证泄压装置在电池单体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能够正常泄压,需要将刻痕槽加工较深,泄压部上的刻痕槽成型后,容易产生裂纹,出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处于正常范围(未达到阈值)内泄压装置泄压的情况。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泄压装置,在泄压装置的泄压部上从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一级沉槽及至少一级刻痕槽,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沉槽的槽底壁具有开启区,刻痕槽沿着开启区的边缘设置,开启区被配置为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级刻痕槽为边界打开。
在这样的泄压装置中,至少一级沉槽和至少一级刻痕槽沿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在成型时,可以逐级成型泄压槽和刻痕槽,从而降低了泄压部受到的成型力,降低泄压部产生裂纹的风险,泄压装置不易因在设置刻痕槽的位置产生裂纹而失效,提高了泄压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泄压装置适用于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设备不做特殊限制。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用电设备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
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10和箱体20,箱体20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
其中,箱体20是容纳电池单体10的部件,箱体20为电池单体10提供收容空间,箱体20可以是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相互盖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的收容空间。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第一部分201可以是一侧开放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202也可以是一侧开放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202的开放侧盖合于第一部分201的开放侧,则形成具有收容空间的箱体20。也可以是第一部分201为一侧开放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202为板状结构,第二部分202盖合于第一部分201的开放侧,则形成具有收容空间的箱体20。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可以通过密封元件来实现密封,密封元件可以是密封圈、密封胶等。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1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电池单体10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1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1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20内。也可以是所有电池单体10之间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所有电池单体1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实现电连接,以实现多个电池单体10的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汇流部件可以是金属导体,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等。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0的爆炸图。电池单体10包括壳体1、电极组件2、端盖3、绝缘件5和泄压装置6(图3未示出)。
壳体1是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的部件,壳体1可以是一端形成开口的空心结构。壳体1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壳体1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钢、铝合金等。
壳体1内的电极组件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如图所示,电极组件2为多个,多个电极组件2层叠布置于壳体1内。
电极组件2是电池单体1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电极组件2可以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电极组件2可以是由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通过卷绕形成的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由正极极片、隔离膜和负极极片通过层叠布置形成的层叠式结构。
正极极片可以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相对的两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片可以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相对的两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电极组件2具有正极极耳21和负极极耳22,正极极耳21可以是正极极片上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负极极耳22可以是负极极片上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
端盖3是盖合于壳体1的开口以将电池单体10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绝的部件。端盖3盖合于壳体1的开口,端盖3与壳体1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的密封空间。端盖3的形状可以与壳体1的形状相适配,比如,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端盖3为与壳体1相适配的矩形板状结构,再如,壳体1为圆柱体结构,端盖3为与壳体1相适配的圆形板状结构。端盖3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钢、铝合金等,端盖3的材质与壳体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端盖3上可以设置电极端子,电极端子用于与电极组件2电连接,以输出电池单体10的电能。电极端子可以包括正极电极端子31和负极电极端子32,正极电极端子31用于与正极极耳21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32用于与负极极耳22电连接。正极电极端子31与正极极耳21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负极电极端子32与负极极耳22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示例性的,正极电极端子31通过一个集流构件4与正极极耳21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32通过另一个集流构件4与负极极耳22电连接。
绝缘件5是将壳体1与电极组件2分隔的部件,通过绝缘件5来实现壳体1与电极组件2的绝缘隔离。绝缘件5为绝缘材质,绝缘件5可以是诸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质。示例性的,绝缘件5周向包覆于电极组件2的外周,可理解的,在电极组件2为多个的情况下,绝缘件5周向包覆于多个电极组件2整体的外周。
泄压装置6是泄放电池单体10内部的压力的部件,在电池单体1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通过泄压装置6泄放电池单体10内部的压力。泄压装置6可以是设置于端盖3上的部件,也可以是壳体1作为泄压装置6,也可以是端盖3作为泄压装置6。以下结合附图对泄压装置6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照图4-图6,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轴测图,图5为图4所示泄压装置6的俯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A-A剖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泄压装置6,包括泄压部61、至少一级沉槽62及至少一级刻痕槽63。泄压部61在其厚度方向Z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至少一级沉槽62和至少一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61。其中,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具有开启区6131,刻痕槽6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开启区6131被配置为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为边界打开。
泄压部61可以是安装于端盖3上的部件,比如,泄压部61为安装于端盖3上的防爆片;泄压部61也可以整体作为端盖3;泄压部61可以是壳体1的一部分,比如,泄压部61可以是壳体1的一个壁部或是一个壁部的一部分。
泄压部61的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为泄压部61在其厚度方向Z上相对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611与第二表面612之间的距离为泄压部61的厚度。以泄压部61为端盖3为例,第一表面611可以是端盖3的外表面,面向电池单体10的外部,第二表面612可以是端盖3的内表面,面向电池单体10的内部。
泄压部61上可以设置一级沉槽62,也可以设置多级沉槽62。若泄压部61上设置多级沉槽62,多级沉槽62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61,各级沉槽62的底面的轮廓逐级减小。沉槽62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矩形、圆形等。泄压部61上的沉槽6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工成型,比如冲压成型、铣削加工成型等。
泄压部61上可以设置一级刻痕槽63,也可以设置多级刻痕槽63。若泄压部61上设置多级刻痕槽63,多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61。刻痕槽63可以是多种形状的槽,比如,圆弧形、H形、U形、环形等。泄压部61上的刻痕槽6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工成型,比如冲压成型、铣削加工成型等。以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成型至少一级沉槽62及至少一级刻痕槽63为例,可沿着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在泄压部61上依次冲压成型出至少一级沉槽62及至少一级刻痕槽63。比如,如图6所示,泄压部61上设置一级刻痕槽63和一级沉槽62,且刻痕槽63和沉槽62均冲压成型,可以先在第一表面611上冲压成型沉槽62,再在沉槽62的底面上冲压成型出刻痕槽63。
至少一级沉槽62和至少一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泄压部61,在成型时,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可以先在泄压部61上成型所有沉槽62,然后再成型所有刻痕槽63。可理解的,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底面。若泄压部61中仅设置一级刻痕槽63,该一级刻痕槽63既是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也是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若泄压部61中仅设置一级沉槽62,该一级沉槽62既是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又是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
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即为泄压部61在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底面以下的部分,在泄压部61成型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以后,泄压部61设置该一级沉槽62的区域的残留部分即为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如图6所示,以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为例,泄压部61在该沉槽62的底面以下的部分即为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
开启区6131为泄压部61泄压的区域,对于电池单体10而言,在电池单体10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开启区6131将以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为边界打开,以实现泄压。开启区6131形成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开启区6131为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中在泄压时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为边界打开的部分。开启区6131可以以脱离的方式打开,也可以以翻转的方式打开。刻痕槽6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可理解的,若泄压部61上设置有多级刻痕槽63,使得每级刻痕槽63的形状基本一致,并均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级沉槽62和至少一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泄压部61,在成型时,可以逐级成型泄压槽和刻痕槽63,从而降低了泄压部61受到的成型力,降低泄压部61产生裂纹的风险,泄压装置6不易因在设置刻痕槽63的位置产生裂纹而失效,提高了泄压装置6的长期可靠性。
在泄压部61成型沉槽62和刻痕槽63时,可以先在泄压部61上成型沉槽62,再在泄压部61上成型刻痕槽63,使得每级槽的成型深度相对较浅,使得泄压部61受到的成型力较小,既可以降低泄压部61产生裂纹的风险,又可以提高第一表面611的平面度。在泄压部61上成型沉槽62后,使得泄压部61在设置沉槽62的区域整体减薄,提高了该区域残留部分的硬度,使得最终成型刻痕槽63后泄压部61在刻痕槽63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增大,使得长期可靠性更好,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受到外力冲击破损的概率降低。
由于刻痕槽6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且开启区6131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为边界打开,增大了泄压部61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61的泄压速率。此外,由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具有开启区6131,沉槽62能够为开启区6131打开的过程中提供避让空间,即使第一表面611被障碍物所遮挡,开启区6131仍然能够打开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图7为图5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刻痕槽63包括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相对设置,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均与第三槽段633相交,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
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均可以是直线形槽,第一槽段631可以与第二槽段632平行,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可以与第三槽段633垂直。第一槽段631与第三槽段633相交的位置可以位于第三槽段633的一端,也可以位于偏离第三槽段633的一端的位置,使得第三槽段633的一端沿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超出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与第三槽段633相交的位置可以位于第三槽段633的另一端,也可以位于偏离第三槽段633的另一端的位置,使得第三槽段633的另一端沿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超出第二槽段632。第三槽段633可以位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的端部,比如,第一槽段631、第三槽段633和第二槽段632依次连接形成U形。第三槽段633也可以位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的中间位置,比如,如图7所示,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形成H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泄压部61设置有多级刻痕槽63的实施例中,可理解的,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一槽段631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一槽段631的底面,且相邻的两级第一槽段631的延伸方向相同;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二槽段632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二槽段632的底面,且相邻的两级第二槽段632的延伸方向相同;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三槽段633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三槽段633的底面,且相邻的两级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开启区能够以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为边界打开,增大了泄压部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放大图。泄压部61设置有第四槽段64,第四槽段64位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之间,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
第四槽段64可以是直线形槽。第四槽段64与刻痕槽63对应设置,若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则泄压部61对应设置一级第四槽段64;若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则泄压部61对应设置多级第四槽段64,一级刻痕槽63对应设置一级第四槽段64。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在相邻的两级第四槽段64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第四槽段64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第四槽段64的底面,使得多级第四槽段64的宽度逐级减小。
第四槽段64可以平行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且垂直于第三槽段633。
示例性的,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于第四槽段64的中点位置以及第三槽段633的中点位置。第四槽段64的长度小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的长度。
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处应力更为集中,更容易破裂,使得泄压部61在泄压过程中从第三槽段633与第四槽段64相交的位置沿着第三槽段633破裂,并在第三槽段633破裂后沿着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破裂,以实现快速泄压。
在本实施例中,开启区6131能够以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为边界打开,增大了泄压部61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61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于相交位置,在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上,相交位置到第一槽段631的距离等于相交位置到第二槽段632的距离。
在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上,相交位置到第一槽段631的距离即为第三槽段633在第四槽段64与第一槽段631之间的部分的长度。在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上,相交位置到第二槽段632的距离即为第三槽段633在第四槽段64与第二槽段632之间的部分的长度。以第三槽段6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为例,第四槽段64设置于第三槽段633的中间位置,则实现相交位置到第一槽段631的距离等于相交位置到第二槽段632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位置到第一槽段631的距离等于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位置到第二槽段632的距离,使得泄压部61能够在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的位置沿着第三槽段633破裂后,沿着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同步破裂,使得开启区6131能够更为快速地打开。
请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放大图,泄压部61设置有第五槽段65,在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底面设置有第五槽段65。
可理解的,第五槽段65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底面。示例性的,在图9中,在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中的第三槽段633的底面设置有第五槽段65。
泄压部61在设置第五槽段65的位置更加薄弱,更容易破裂,使得泄压部61在泄压时,先沿着设置有第五槽段65的槽段破裂,然后再沿着未设置第五槽段65的槽段破裂,提高了泄压及时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7-图9,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至少一个开启区6131。
开启区6131由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刻痕槽63并不是封闭结构。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界定出的开启区613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比如,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形成U形结构,开启区6131则为一个;再如,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形成H形结构,开启区6131则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开启区6131由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开启区6131能够以翻转的方式打开,开启区6131打开后始终与泄压部61的其他区域相连,不易脱落,降低开启区6131打开后发生飞溅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7-图9,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界定出两个开启区6131,两个开启区6131分别位于第三槽段633的两侧。
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两个开启区6131,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可以构成H形结构。第三槽段633与第一槽段631可以相交于第一槽段631的中点位置,第三槽段633与第二槽段632可以相交于第二槽段632的中点位置。
两个开启区6131分别位于第三槽段633的两侧,使得两个开启区6131以第三槽段633分界,泄压部61在第三槽段633的位置破裂后,两个开启区6131将沿着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以对开的形式打开,以实现泄压,增大了泄压面积,可有效提高泄压部61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图10,图10为图6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开启区6131设置有的缺口槽66,在第一槽段631的延伸方向上,缺口槽66与第三槽段633存在距离。
缺口槽66可以完全位于开启区6131,也可以部分位于开启区6131。
示例性的,缺口槽66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背离第一表面611的表面。
缺口槽66可以沿着第三槽段633的延伸方向延伸,使得缺口槽66平行于第三槽段633。
在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一个开启区6131的实施例中,可以对应设置一个缺口槽66。如图9所示,在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两个开启区6131的实施例中,可以对应设置两个缺口槽66,一个开启区6131对应设置一个缺口槽66。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槽66在第一槽段631的延伸方向上与第三槽段633存在距离,且缺口槽66设置于开启区6131,使得泄压部61在泄压过程,泄压部61位于开启区6131的一部分能够以泄压部61位于缺口槽66的位置为轴翻转,更加容易打开泄压部6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图1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放大图。刻痕槽63还包括第六槽段634,第六槽段634与第三槽段633相对设置,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均与第六槽段634相交,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第三槽段633和第六槽段634共同界定出开启区6131。
第六槽段634可以与第三槽段633平行设置。可以是第一槽段631、第三槽段633、第二槽段632和第六槽段634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当然,第一槽段631的两端可以分别超出第三槽段633和第六槽段634,第二槽段632的两端可以分别超出第三槽段633和第六槽段634,第三槽段633的两端可以分别超出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第六槽段634的两端可以分别超出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示例性的,在图11中,第一槽段631、第三槽段633、第二槽段632和第六槽段634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矩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泄压部61上可以设置第四槽段64,也可以不设置第四槽段64。
开启区6131为由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第三槽段633和第六槽段634界定出的封闭区域,泄压部61在泄压过程中,泄压部61能够沿着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第三槽段633和第六槽段634破裂,使得开启区6131能够以脱离的方式打开,增大了泄压部61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61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2,图12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放大图。刻痕槽63为沿首尾两端不相连的非封闭轨迹延伸的非封闭槽。
在本实施例中,刻痕槽63的形状可以是多种,比如,圆弧形、U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刻痕槽63为沿首尾两端不相连的非封闭轨迹延伸的非封闭槽,开启区6131能够以翻转的方式打开,开启区6131打开后始终与泄压部61的其他区域相连,不易脱落,降低开启区6131打开后发生飞溅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2,刻痕槽63为圆弧形。圆弧形刻痕槽63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在泄压时,泄压部61能够沿着圆弧形刻痕槽63快速破裂,以使开启区6131快速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图13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放大图。刻痕槽63为沿首尾两端相连的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槽。
在本实施例中,刻痕槽63的形状可以是多种,比如,圆环形,矩形环等。
泄压部61在泄压过程中,泄压部61能够沿着刻痕槽63破裂,使得开启区6131能够以脱离的方式打开,增大了泄压部61的泄压面积,提高了泄压部61的泄压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3,刻痕槽63为圆环形。圆环形刻痕槽63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在泄压时,泄压部61能够沿着圆环形刻痕槽63快速破裂,以使开启区6131快速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图14为图7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D-D剖视图。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
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该一级沉槽62即为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开启区6131形成于该一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可理解的,沉槽62从第一表面611沿面向第二表面612的方向凹陷。在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上可以设置一级刻痕槽63,也可以设置多级刻痕槽63。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成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4,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刻痕槽63设置于沉槽62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该一级刻痕槽63即为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刻痕槽63设置于沉槽62的底面,可理解的,刻痕槽63从沉槽62的底面向背离第一表面611的方向凹陷。
在本实施例中,在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成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5-图17,图1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俯视图;图16为图15所示泄压装置6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图16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F-F剖视图。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多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底面,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沉槽62的底面。
在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两级、三级、四级或五级等刻痕槽63。如图17所示,以泄压部61设置两级刻痕槽63为例,第一级刻痕槽63(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沉槽62的底面,第二级刻痕槽63(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第一级刻痕槽63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多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可以降低每级刻痕槽63的成型深度,从而降低在成型每级刻痕槽63时泄压部61所受到的成型力,降低了泄压部61产生裂纹的风险。在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逐级加工多级刻痕槽63的过程中,每加工一级刻痕槽63,泄压部61设置刻痕槽63的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就随之增加,提高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后残留部分的硬度,使得长期可靠性更好,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受到外力冲击破损的概率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61设置两级或三级刻痕槽63。
可理解的,在泄压部61设置一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两级或三级刻痕槽63。
示例性的,在图17中,泄压部61设置两级刻痕槽6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8-图20,图1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轴测图;图19为图18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为图18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视图。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多级沉槽62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沉槽62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底面。其中,沿厚度方向Z,最外侧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
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两级、三级、四级或五级等沉槽62。最外侧的一级沉槽62从第一表面611向靠近第二表面612的方向凹陷。如图20所示,以泄压部61设置两级沉槽62为例,第一级沉槽62(最外侧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第二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级沉槽62的底面。开启区6131形成于第二级沉槽62的槽底壁613。
在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一级刻痕槽63,也可以设置多级刻痕槽63。
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能够使得每级沉槽62的成型深度相对较浅,能够降低在成型每级沉槽62时泄压部61所受到的成型力,降低泄压部61产生裂纹的风险。在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逐级加工多级沉槽62时,每加工一级沉槽62,泄压部61设置沉槽62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就随之增加,使得泄压部61在刻痕槽63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进一步增大。此外,在多级沉槽62中,越外侧的沉槽62的横截面(垂直于泄压部61的厚度方向Z)的轮廓尺寸越大,多级沉槽62能够为开启区6131的开启提供更多地避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18-图20,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沿厚度方向Z,刻痕槽63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底面。
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即为最内侧的一级沉槽62。
在本实施例中,在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该一级刻痕槽63即为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如图20所示,以泄压部61设置两级沉槽62为例,第一级沉槽62(最外侧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第二级沉槽62(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级沉槽62的底面,刻痕槽63设置于第二级沉槽62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设置一级刻痕槽63,成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情参照图21-图23,图21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轴测图;图22为图21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3为图22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局部剖视图。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多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底面,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底面。
在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两级、三级、四级或五级等刻痕槽63。如图23所示,以泄压部61设置两级刻痕槽63和两级沉槽62为例,第一级沉槽62(最外侧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第二级沉槽62(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设置于第一级沉槽62的底面,第一级刻痕槽63(最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第二级沉槽62的底面,第二级刻痕槽63(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设置于第一级刻痕槽63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多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可以降低每级刻痕槽63的成型深度,从而降低在成型每级刻痕槽63时泄压部61所受到的成型力,降低了泄压部61产生裂纹的风险。在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逐级加工多级刻痕槽63的过程中,每加工一级刻痕槽63,泄压部61设置刻痕槽63的区域的残留部分的硬度就随之增加,提高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后残留部分的硬度,使得长期可靠性更好,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受到外力冲击破损的概率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61设置两级或三级刻痕槽63。
可理解的,在泄压部61设置多级沉槽62的情况下,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两级或三级刻痕槽63。
示例性的,在图23中,泄压部61设置两级刻痕槽63。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61设置两级或三级沉槽62。
示例性的,在图23中,泄压部61设置两级沉槽6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23,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多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最小宽度。
可理解的,在泄压部61设置多级刻痕槽63的情况下,泄压部61可以设置一级沉槽62,也可以设置多级沉槽62。
在泄压部61的厚度方向Z上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最小宽度,也就是说,多级刻痕槽63的宽度沿着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逐级减小。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最大宽度并不限制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宽度是渐变的,在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宽度未沿着泄压部61的厚度方向Z变化的情况下,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宽度也可称之为最大宽度。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最小宽度并不限制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中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宽度是渐变的,在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宽度未沿着泄压部61的厚度方向Z变化的情况下,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宽度也可以称之为最小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刻痕槽63包括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的实施例中,对于相邻的两级刻痕槽63而言,可理解的,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第一槽段631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第一槽段631的最小宽度;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第二槽段632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第二槽段632的最小宽度;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第三槽段633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的第三槽段633的最小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各级刻痕槽63的宽度沿着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逐级减小,在成型时,可以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成型各级刻痕槽63,便于各级刻痕槽63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沉槽62为矩形槽或圆形槽。
若沉槽62为矩形槽,沉槽62的槽侧面的横截面为矩形。若沉槽62为圆形槽,沉槽62的槽侧面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中,横截面垂直于泄压部61的厚度方向Z。
示例性的,在图4-图23中,沉槽62为矩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沉槽62为矩形槽或圆形槽,沉槽62结构简单,易于成型,能够为开启区6131的打开提供更多避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图17、图20和图23,第一表面611设置有凸缘6111,凸缘6111环绕在设置于第一表面611的沉槽62的周围。
凸缘6111为沿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结构,凸缘6111可以是圆环形或矩形环结构。若沉槽62为矩形槽,可以将凸缘6111对应设置成矩形环结构;若沉槽62为圆形槽,可以将凸缘6111对应设置成圆环形结构。
示例性的,设置于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槽侧面与第一表面611相较于边缘线,边缘线位于凸缘6111内,并且边缘线与凸缘6111的内侧面存在距离。
凸缘6111能够加强泄压部61,提高泄压部61的泄压区域的抗变形能力。此外,凸缘6111的设置便于安装保护件,以保护开启区6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4、图17、图20和图23,泄压部61局部从第二表面612向背离第一表面611的方向凸出形成凸部6121。凸部6121包括槽底壁613和加强部6121a,加强部6121a连接于第二表面612,并围设于槽底壁613的周围。
凸部6121的外轮廓形状可以是多种,比如圆形、矩形等。可以是在泄压部61上通过冲压成型沉槽62时,使泄压部61局部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出于第二表面612的凸部6121。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位于凸部6121内,即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的底面较第二表面612更远离于第一表面611,使得加强部6121a围绕最远离于第一表面611的一级沉槽62设置。
在泄压部61设置有缺口槽66的实施例中,缺口槽66可以设置于凸部6121背离第二表面612的表面。
在泄压部61设置有凸缘6111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凸缘6111的内侧面沿泄压部61的厚度方向Z的投影位于凸部6121,进一步提升泄压部61的泄压区域的抗变形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6121a连接于第二表面612,能够对槽底壁613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槽底壁613的抗变形能力,降低槽底壁613设置刻痕槽63的位置受力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4、图17、图20和图23,第二表面612设置有凹槽6122,凹槽6122环绕凸部6121设置。
凹槽6122为沿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结构,凹槽6122的形状可以是多种,比如,圆环形、矩形环等。若凸部6121的外轮廓为圆形结构,可以将凹槽6122对应设置成圆环形;若凸部6121的外轮廓为矩形结构,则可以将凹槽6122对应设置成矩形环。
凹槽6122的设置能吸收泄压部61受力传递到凸部6121的能量,即使泄压部61变形也不易被传递到设置刻痕槽63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4、图17、图20和图23,沿厚度方向Z,凸部6121凸出于第二表面612的高度为H1,第一表面611与第二表面612之间的距离为H2,满足:H1≥H2
沿厚度方向Z,凸部6121凸出于第二表面612的高度为凸部6121背离第二表面612的表面与第二表面612之间的距离,第一表面611与第二表面612之间的距离为泄压部61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H1≥H2,使得凸部6121凸出于第二表面612的高度较大,增强加强部6121a对槽底壁613的加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23,泄压部61为端盖3,端盖3用于封闭壳体1的开口。
可以是第一表面611为端盖3的外表面,第二表面612为端盖3的内表面;也可以是第一表面611为端盖3的内表面,第二表面612为端盖3的外表面。端盖3的外表面即为端盖3背离壳体1的表面,端盖3的内表面即为端盖3面向壳体1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3具有泄压功能,通过在端盖3上设置刻痕槽63的方式来形成泄压结构,泄压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长期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611为端盖3背离壳体1的表面。端盖3背离壳体1的表面为端盖3的外表面,即使端盖3的外表面被障碍物遮挡,开启区6131仍然能够打开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4和图25,图2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的轴测图;图25为图24所示的泄压装置6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泄压装置6为壳体1,壳体1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壳体1包括多个壁部,多个壁部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至少一个壁部为泄压部61。
在壳体1中,可以是一个壁部为泄压部61,也可以是多个壁部为泄压部61。若多个壁部为泄压部61,壳体1则对应具有多个泄压部61。泄压部61的第一表面611可以是壁部的外表面,也可以是壁部的内表面。壁部的外表面即为壁部背离电极组件2的表面,壁部的内表面即为壁部面向电极组件2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装置6既具有容纳电极组件2的容纳功能,又具有泄压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24,壳体1包括周壁67和底壁68,周壁67围设于底壁68的边缘,周壁67与底壁68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周壁67与底壁68相对的一端形成开口,底壁68为泄压部61。
周壁67围设于底壁68的边缘,可以使得壳体1在底壁68相对的一端形成开口,端盖3用于盖合于开口。周壁67与底壁68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壳体1为圆柱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有两个壁部,一个壁部为底壁68另一个壁部为圆柱形周壁67。如图24所示,在壳体1为长方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有五个壁部,一个底壁68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周壁67。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壁68为泄压部61,使得泄压装置6的底壁68具有泄压功能,便于泄放容纳空间内部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611为壁部的外表面。
可理解的,在底壁68为泄压部61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611则为底壁68的外表面。
在壁部上成型沉槽62和刻痕槽63时,可以在壁部的外侧加工成型刻痕槽63,成型更为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10,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100,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
用电设备可以是上述任一应用电池100的设备。
请参照图4-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3,端盖3在其厚度方向Z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端盖3设置一级沉槽62和一级刻痕槽63,沉槽62和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沉槽62的槽底壁613具有开启区6131,刻痕槽6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开启区6131被配置为能够以刻痕槽63为边界打开。沉槽62为矩形槽。刻痕槽63包括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相对设置,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均与第三槽段633相交,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形成H形,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两个开启区6131,两个开启区6131分别位于第三槽段633的两侧。
请参照图24和图2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1,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壳体1的底壁68上设置有一级沉槽62和两级刻痕槽63,一级沉槽62和两级刻痕槽63沿第一表面611到第二表面612的方向依次设置。沉槽62为矩形槽,沉槽62设置于第一表面611,沉槽62的槽底壁613具有开启区6131,刻痕槽6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开启区6131被配置为能够以最远离第一表面611的一级刻痕槽63为边界打开。刻痕槽63包括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相对设置,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均与第三槽段633相交,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沿着开启区6131的边缘设置,第一槽段631、第二槽段632和第三槽段633共同界定出两个开启区6131,两个开启区6131分别位于第三槽段633的两侧。泄压部61设置有第四槽段64,第四槽段64位于第一槽段631和第二槽段632之间,第四槽段64与第三槽段633相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泄压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至少一级沉槽及至少一级刻痕槽,所述至少一级沉槽和所述至少一级刻痕槽沿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泄压部;
其中,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沉槽的槽底壁具有开启区,所述刻痕槽沿着所述开启区的边缘设置,所述开启区被配置为能够以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为边界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包括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均与所述第三槽段相交,所述第一槽段、所述第二槽段和所述第三槽段沿着所述开启区的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有第四槽段,所述第四槽段位于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之间,所述第四槽段与所述第三槽段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槽段与所述第三槽段相交于相交位置,在所述第三槽段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相交位置到所述第一槽段的距离等于所述相交位置到所述第二槽段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有第五槽段,在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中,所述第一槽段、所述第二槽段和所述第三槽段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底面设置有所述第五槽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所述第二槽段和所述第三槽段共同界定出至少一个所述开启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所述第二槽段和所述第三槽段界定出两个所述开启区,两个所述开启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槽段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还包括第六槽段,所述第六槽段与所述第三槽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均与所述第六槽段相交,所述第一槽段、所述第二槽段、所述第三槽段和所述第六槽段共同界定出所述开启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为沿首尾两端不相连的非封闭轨迹延伸的非封闭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为圆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为沿首尾两端相连的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为圆环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一级所述沉槽,所述沉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一级所述刻痕槽,所述刻痕槽设置于所述沉槽的底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多级所述刻痕槽,多级所述刻痕槽沿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相邻的两级所述刻痕槽中,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的底面,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设置于所述沉槽的底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两级或三级所述刻痕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多级所述沉槽,多级所述沉槽沿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所述沉槽中,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沉槽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沉槽的底面;
其中,沿所述厚度方向,最外侧的一级所述沉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一级所述刻痕槽,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刻痕槽设置于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沉槽的底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多级所述刻痕槽,多级所述刻痕槽沿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所述刻痕槽中,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的底面,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设置于最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沉槽的底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两级或三级所述刻痕槽。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两级或三级所述沉槽。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置多级所述刻痕槽,多级所述刻痕槽沿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级所述刻痕槽中,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的最大宽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级所述刻痕槽的最小宽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为矩形槽或圆形槽。
24.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环绕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沉槽的周围。
25.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局部从所述第二表面向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凸出形成凸部;
所述凸部包括所述槽底壁和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并围设于所述槽底壁的周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凸部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满足:H1≥H2
28.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为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封闭壳体的开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端盖背离所述壳体的表面。
30.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为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包括多个壁部,多个所述壁部共同界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极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壁部为所述泄压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周壁和底壁,所述周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边缘,所述周壁与所述底壁共同界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周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底壁为所述泄压部。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壁部的外表面。
33.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泄压装置。
3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池单体。
3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池。
CN202222314407.4U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84149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21/115766 2021-08-31
PCT/CN2021/115766 WO2023028864A1 (zh) 2021-08-31 2021-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4925U true CN218414925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181.6A Pending CN116438702A (zh) 2021-08-31 2021-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80010076.5A Pending CN116783763A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22314334.9U Active CN218414924U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80009602.6A Pending CN116711134A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22326423.5U Active CN218769952U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80005459.3A Pending CN116075964A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22314407.4U Active CN218414925U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181.6A Pending CN116438702A (zh) 2021-08-31 2021-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80010076.5A Pending CN116783763A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22314334.9U Active CN218414924U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80009602.6A Pending CN116711134A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22326423.5U Active CN218769952U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2280005459.3A Pending CN116075964A (zh) 2021-08-31 2022-08-31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20230223644A1 (zh)
EP (4) EP4167368A4 (zh)
JP (4) JP7514380B2 (zh)
KR (4) KR20230035342A (zh)
CN (7) CN116438702A (zh)
CA (1) CA3183528A1 (zh)
WO (4) WO20230288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7434A (zh) * 2023-05-06 2023-06-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8702A (zh) * 2021-08-31 2023-07-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5892A (ja) 1999-03-31 2000-10-13 Toshiba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4386139B1 (ja) * 2008-08-20 2009-1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
JP5876794B2 (ja) * 2012-09-04 2016-03-02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ケース及び二次電池
JP6244152B2 (ja) 2013-09-26 2017-12-06 株式会社協豊製作所 密閉型電池の安全弁
US20160079578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inged vent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JP6088566B2 (ja) 2015-02-24 2017-03-01 東芝照明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封口板、封口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密閉型電池
CN207134411U (zh) * 2017-08-16 2018-03-23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爆破片
JP7025861B2 (ja) * 2017-08-22 2022-02-25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封口板
CN109920963B (zh) * 2017-12-13 2024-10-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111446388A (zh) * 2020-04-20 2020-07-2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及单体电池
CN212136523U (zh) * 2020-05-25 2020-12-11 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的大容量电池
CN212461953U (zh) * 2020-07-08 2021-02-02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防爆片、防爆阀和电池
CN213340640U (zh) * 2020-11-09 2021-06-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3546511U (zh) * 2020-11-17 2021-06-25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防爆阀、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15989102U (zh) * 2021-08-31 2022-03-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5989101U (zh) * 2021-08-31 2022-03-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438702A (zh) * 2021-08-31 2023-07-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4447514A (zh) * 2021-09-29 2022-05-06 上海砚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防爆电池壳及其生产工艺
CN217182358U (zh) * 2022-03-14 2022-08-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7434A (zh) * 2023-05-06 2023-06-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207434B (zh) * 2023-05-06 2024-02-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泄压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0399A1 (zh) 2023-03-09
EP4239777A1 (en) 2023-09-06
EP4167368A4 (en) 2024-05-15
KR20230084541A (ko) 2023-06-13
US20230327275A1 (en) 2023-10-12
JP2023542593A (ja) 2023-10-11
CN116075964A (zh) 2023-05-05
WO2023030405A1 (zh) 2023-03-09
WO2023028864A1 (zh) 2023-03-09
CN116711134A (zh) 2023-09-05
JP2023549906A (ja) 2023-11-29
CA3183528A1 (en) 2023-02-28
JP2023549795A (ja) 2023-11-29
WO2023030404A1 (zh) 2023-03-09
KR20230088460A (ko) 2023-06-19
CN218769952U (zh) 2023-03-28
JP7514380B2 (ja) 2024-07-10
CN116783763A (zh) 2023-09-19
JP2023549907A (ja) 2023-11-29
US20240154240A1 (en) 2024-05-09
KR20230088468A (ko) 2023-06-19
CN218414924U (zh) 2023-01-31
EP4287380A1 (en) 2023-12-06
US20230223644A1 (en) 2023-07-13
EP4340112A1 (en) 2024-03-20
US20230420793A1 (en) 2023-12-28
CN116438702A (zh) 2023-07-14
KR20230035342A (ko) 2023-03-13
EP4167368A1 (en) 2023-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89102U (zh)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414925U (zh)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254617A1 (en) End cap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CN215989104U (zh)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182358U (zh) 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903136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092820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cell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22104144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7507493U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US20230223642A1 (en) Pressure relief apparatus,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21854870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158529U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60256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220886A1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US20230198089A1 (en) Pressure relief apparatus,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CN117242624A (zh) 泄压机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8661320A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