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7493U -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7493U
CN217507493U CN202221172173.8U CN202221172173U CN217507493U CN 217507493 U CN217507493 U CN 217507493U CN 202221172173 U CN202221172173 U CN 202221172173U CN 217507493 U CN217507493 U CN 21750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fer
groove
radius
pressure relief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21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林
陈圣旺
李全坤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21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7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端盖包括盖本体和凹槽。盖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凹槽设置于盖本体,以在盖本体设置凹槽的区域形成泄压区,凹槽从第一表面沿盖本体的厚度方向凹陷,凹槽的槽侧面包括位于凹槽的拐角位置的拐角面。拐角面与第一表面通过第一倒角面相连。第一倒角面的设置削弱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位置的强度,均化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降低泄压区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风险,能够很好的保护泄压区,提高了端盖的抗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上。
在电池技术中,不仅需要考虑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还要考虑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端盖的抗冲击能力直接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高端盖的抗冲击能力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端盖的抗冲击能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包括盖本体和凹槽;盖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凹槽设置于盖本体,以在盖本体设置凹槽的区域形成泄压区,凹槽从第一表面沿盖本体的厚度方向凹陷,凹槽的槽侧面包括位于凹槽的拐角位置的拐角面;其中,拐角面与第一表面通过第一倒角面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拐角面与第一表面通过第一倒角面相连,第一倒角面的设置削弱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位置的强度,均化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降低泄压区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风险,能够很好的保护泄压区,提高了端盖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凹槽的周向,第一倒角面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这种结构使得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位置的强度从第一倒角面的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为R1,满足:0.5mm≤R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槽侧面还包括与拐角面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表面通过第二倒角面相连;其中,第二倒角面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第二倒角面的设置使得第一侧面能够更为圆滑地过渡至第一表面,避免第一侧面与第一表面直接相连形成尖角。第二倒角面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能够均化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凹槽的周向,第二倒角面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倒角面,第二倒角面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这种结构使得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位置的强度从第二倒角面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增强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的中间位置的强度,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与第二倒角面相连于第一连接位置,第一倒角面位于在第一连接位置的半径等于第二倒角面位于第一连接位置的半径。这种结构使得第一倒角面能够更为平缓的过渡至第二倒角面,使得第一倒角面和第二倒角面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倒角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的最大半径为R2,满足:0.1mm≤R2≤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槽侧面还包括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位于凹槽的不同方位,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通过拐角面相连,第二侧面与第一表面通过第三倒角面相连;其中,第三倒角面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第三倒角面的设置使得第二侧面能够更为圆滑地过渡至第一表面,避免第二侧面与第一表面直接相连形成尖角。第三倒角面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能够均化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凹槽的周向,第三倒角面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倒角面,第三倒角面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这种结构使得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位置的强度从第三倒角面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增强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的中间位置的强度,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与第三倒角面相连于第二连接位置,第一倒角面位于在第二连接位置的半径等于第三倒角面位于第二连接位置的半径。这种结构使得第一倒角面能够更为平缓的过渡至第三倒角面,使得第一倒角面和第三倒角面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倒角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的最大半径为R3,满足:0.1mm≤R3≤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槽侧面包括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二侧面,两个第一侧面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面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这样,两个第一侧面与两个第二侧面位于不同的方位,使得凹槽大致呈矩形,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侧面沿第一方向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两个第二侧面沿第二方向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这样,使得凹槽大致呈长方形,泄压区也大致呈长方形,具有较大的泄压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盖本体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盖本体的宽度方向。在端盖内侧受到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时,泄压区在凹槽的短边位置更容易被破坏,在端盖外侧受到冲击力时,泄压区在凹槽的长边位置更容易被破坏,从而使得泄压区在两种不同的工况下容易被破坏的位置不同,增强了端盖的抗冲击能力,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设有泄压刻痕,泄压刻痕位于泄压区。盖本体设置泄压刻痕的区域更为薄弱,使得泄压区在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达到起爆压力时在设置泄压刻痕的位置裂开,以从泄压区进行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刻痕为沿首尾相连的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槽。这种结构使得泄压区在泄压刻痕限定的区域能够在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达到起爆压力时打开,具有较大的泄压面积,提高泄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还包括保护件,保护件连接于盖本体,并覆盖凹槽。保护件覆盖凹槽,保护件对泄压区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外物对泄压区造成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件连接于第一表面。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更为方便地实现保护件的安装;另一方面,保护件能够覆盖各个倒角面,对泄压区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本体设置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连通凹槽内部和盖本体外部。排气通道的设置使得凹槽内部与外界连通,以平衡凹槽内部与外界的气压,降低因凹槽内部气压升高,而造成保护件脱落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为设置于盖本体的排气槽,排气槽贯穿第一表面。这种结构的排气通道能够有效地将凹槽内部与外界连通,易于成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盖;壳体具有开口;盖本体封闭开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和第二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具有底壁,端盖设置于电池单体面向底壁的一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三方面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端盖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端盖的爆炸图;
图8为图6所示的端盖去除保护件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壳体;2-电极组件;21-正极耳;22-负极耳;3-端盖;31-盖本体;311-凸台;3111-第一表面;312-泄压区;313-泄压刻痕;314-排气通道;32-凹槽;321-拐角面;322-第一倒角面;323-第一侧面;324-第二倒角面;325-第二侧面;326-第三倒角面;33-保护件;4-电极端子;4a-正电极端子;4b-负电极端子;5-集流构件;10-电池单体;20-箱体;201-第一部分;202-第二部分;100-电池;200-控制器;300-马达;1000-车辆;a-第一连接位置;b-第二连接位置;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此外,电极组件可以是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片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
对于电池单体来说,为保证安全性,可以在电池单体的端盖上设置泄压结构,比如,比如,在端盖上设有凹槽,使得端盖在设置凹槽的位置较为薄弱,以形成泄压区,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通过泄压区来泄放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降低电池单体爆炸、起火的风险,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发明人注意到,电池单体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端盖的泄压区容易出现电池单体未发生热失控就异常打开的情况,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人研究发现,对于端盖来说,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位置的强度小于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位置的强度,在端盖受到冲击力时,由于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位置的强度相对较小,使得应力集中在凹槽的边部位置,造成凹槽的边部位置发生变形较大,凹槽的拐角位置变形较小,从而导致泄压区异常打开,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端盖包括盖本体和凹槽。盖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凹槽设置于所述盖本体,以在所述盖本体设置所述凹槽的区域形成泄压区,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盖本体的厚度方向凹陷,所述凹槽的槽侧面包括位于所述凹槽的拐角位置的拐角面。所述拐角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一倒角面相连。
在这样的端盖中,拐角面与第一表面通过第一倒角面相连,第一倒角面的设置削弱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位置的强度,均化了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在端盖受到冲击力时,泄压区在凹槽的边部位置的变形量与泄压区在凹槽的拐角位置的变形量相差不会过大,降低泄压区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风险,能够很好的保护泄压区,提高了端盖的抗冲击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设备不做特殊限制。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用电设备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
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爆炸图,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10和箱体20,箱体20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
其中,箱体20是容纳电池单体10的部件,箱体20为电池单体1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2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相互盖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空间。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第一部分201可以是一侧开放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202也可以是一侧开放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202的开放侧盖合于第一部分201的开放侧,则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20。也可以是第一部分201为一侧开放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202为板状结构,第二部分202盖合于第一部分201的开放侧,则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20。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可以通过密封元件来实现密封,密封元件可以是密封圈、密封胶等。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1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电池单体10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1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1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20内。也可以是所有电池单体10之间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所有电池单体1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实现电连接,以实现多个电池单体10的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汇流部件可以是金属导体,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等。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0的爆炸图。电池单体10包括壳体1、电极组件2、端盖3、电极端子4和集流构件5。
壳体1是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的部件,壳体1可以是一端形成开口的空心结构,壳体1可以是相对的两端形成开口的空心结构。壳体1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壳体1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钢、铝合金等。
电极组件2是电池单体1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电极组件2可以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电极组件2可以是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卷绕形成的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层叠布置形成的叠片式结构。电极组件2具有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正极耳21可以是正极片上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负极耳22可以是负极片上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
端盖3是封闭壳体1的开口以将电池单体10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绝的部件。端盖3与壳体1共同限定出容纳电极组件2、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的密封空间。端盖3的形状可以与壳体1的形状相适配,比如,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端盖3为与壳体1相适配的矩形结构。端盖3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钢、铝合金等。端盖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
电池单体10中,端盖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若壳体1是一端形成开口的空心结构,则可以将端盖3对应设置一个。若壳体1是两端形成开口的空心结构,则可以将端盖3对应设置两个,两个端盖3分别封闭壳体1的两个开口。
电极端子4是电池单体10与其他部件相连,以输出电池单体10的电能的部件。电极端子4设置于端盖3上,电极端子4用于与电极组件2的正极耳21或负极耳22电连接。在电池单体10中,电极端子4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电极端子4分别为正电极端子4a和负电极端子4b,正电极端子4a用于与正极耳21电连接,负电极端子4b用于与负极耳22电连接。在电池单体10中的端盖3为两个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正电极端子4a和负电极端子4b设置在同一端盖3上,也可以将正电极端子4a和负电极端子4b分别设置在两个端盖3上。如图3所示,在电池单体10中的端盖3为一个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正电极端子4a和负电极端子4b设置在同一端盖3上。
集流构件5为实现极耳与电极端子4电连接的部件。如图3所示,以电池单体10中的端盖3为一个,且正电极端子4a和负电极端子4b均设置于端盖3上为例,正电极端子4a可以通过一个集流构件5与正极耳21连接,负电极端子4b可以通过另一个集流构件5与负极耳22连接。
请参照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端盖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3,包括盖本体31和凹槽32。盖本体31具有第一表面3111。凹槽32设置于盖本体31,以在盖本体31设置凹槽32的区域形成泄压区312,凹槽32从第一表面3111沿盖本体31的厚度方向Z凹陷,凹槽32的槽侧面包括位于凹槽32的拐角位置的拐角面321。其中,拐角面321与第一表面3111通过第一倒角面322相连。
盖本体31用于与壳体1(图3中示出)连接,以实现端盖3封闭壳体1的开口,盖本体31与端盖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示例性的,盖本体31为长方形结构。
第一表面3111可以是盖本体31在厚度方向Z上最外侧的表面,即盖本体31背离壳体1最外侧的表面。比如,盖本体31为平板结构,第一表面3111则可以是盖本体31在厚度方向Z上背离壳体1的外表面。再如,如图4所示,盖本体31局部沿其厚度方向Z背离壳体1凸出形成凸台311,第一表面3111则可以是凸台311在盖本体31的厚度方向Z上背离壳体1的外表面。盖本体31在面向壳体1的一侧与凸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陷空间,凹陷空间能够容纳电池单体10内部的部件,比如,集流构件5、电极组件2的极耳等,从而提高电池单体10的能量密度。此外,这种结构还可以提高盖本体31的抗弯强度,提高端盖3的抗冲击能力。
凹槽3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成型,比如,冲压成型、铣削成型等。凹槽32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示例性的,在图5中,凹槽32大致呈矩形。
凹槽32的槽侧面即为凹槽32四周的面,槽侧面围绕凹槽32在第一表面3111所形成开口分布,凹槽32的槽侧面和凹槽32的槽底面共同界定出凹槽32的内部空间。以凹槽32大致呈矩形为例,凹槽32的槽侧面具有位于不同方位四个侧面,四个侧面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边,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通过拐角面321相连,拐角面321对应凹槽32的拐角位置,侧面对应凹槽32的边部位置。
泄压区312为盖本体31与凹槽32相对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在盖本体31上设置凹槽32后,盖本体31在凹槽32所在位置剩余的部分即为泄压区312。泄压区312较盖本体31的其他区域更为薄弱,泄压区312为端盖3用于泄压的部分,在电池单体10内部压力达到起爆压力时,泄压区312可以通过局部破裂、局部或整体脱落等方式打开,以形成电池单体10内部的排放物向外流出的通道,达到泄压的目的。
拐角面321为槽侧面位于凹槽32的拐角位置的部分,拐角面321可以是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心线可以沿盖本体31的厚度方向Z延伸。以凹槽32大致为矩形为例,凹槽32具有四个位于不同方位的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通过拐角面321相连,使得相邻的两个侧面通过拐角面321圆滑过渡。
第一倒角面322连接拐角面321和第一表面3111,实现拐角面321与第一表面3111的圆滑过渡。第一倒角面322沿着拐角面321所在的圆弧轨迹延伸,第一倒角面32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第一倒角面322可以是变径结构,即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沿第一倒角面322的延伸方向是变化的;第一倒角面322也可以是等径结构,即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沿第一倒角面322的延伸方向并未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拐角面321与第一表面3111通过第一倒角面322相连,第一倒角面322的设置削弱了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拐角位置的强度,均化了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降低泄压区312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风险,能够很好的保护泄压区312,提高了端盖3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沿凹槽32的周向,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
凹槽32的周向即为凹槽32的槽侧面的延伸方向。第一倒角面322在凹槽32的周向上的两端即为第一倒角面322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倒角面322的延伸方向与拐角面321所在的圆弧轨迹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倒角面322在两端位置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可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322为变径结构。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盖本体31在第一倒角面322的中间位置的厚度更小,在第一倒角面322的两端位置的厚度更大,盖本体31在第一倒角面322位置的厚度,从第一倒角面322的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使得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拐角位置的强度从第一倒角面322的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为R1,满足:0.5mm≤R1≤2mm。
在第一倒角面322为等径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322在其延伸方向上任意位置的半径均为R1;在第一倒角面322为变径结构的实施例中,以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为例,第一倒角面322中间位置的半径为R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槽侧面还包括与拐角面321相连的第一侧面323,第一侧面323与第一表面3111通过第二倒角面324相连。其中,第二倒角面324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
第一侧面323为槽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以凹槽32为长方形为例,第一侧面323为平面,第一侧面323可以是槽侧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也可以是槽侧面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侧面。
第二倒角面324连接第一侧面323和第一表面3111,实现第一侧面323与第一表面3111的圆滑过渡。第二倒角面324沿着第一侧面323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倒角面324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第二倒角面324可以是变径结构,即第二倒角面324的半径沿第二倒角面324的延伸方向是变化的;第二倒角面324也可以是等径结构,即第二倒角面324的半径沿着第二倒角面324的延伸方向并未发生变化。在第二倒角面324为等径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324在其延伸方向上任意位置的半径均与第二倒角面324的最大半径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324的设置使得第一侧面323能够更为圆滑地过渡至第一表面3111,避免第一侧面323与第一表面3111直接相连形成尖角。第二倒角面324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能够均化了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沿凹槽32的周向,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倒角面322,第二倒角面324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
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在凹槽32的周向上的两端即为第二倒角面324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第二倒角面3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323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倒角面324在两端位置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示例性的,在图5中,第二倒角面324在两端位置的半径相等。
在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且第二倒角面324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的情况下,可理解的,第二倒角面324两端的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中间位置的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324为变径结构。第二倒角面324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盖本体31在第二倒角面324的中间位置的厚度更大,在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位置的厚度更小,盖本体31在第二倒角面324位置的厚度,从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使得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边部位置的强度从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增强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边部的中间位置的强度,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第一倒角面322与第二倒角面324相连于第一连接位置a,第一倒角面322位于在第一连接位置a的半径等于第二倒角面324位于第一连接位置a的半径。
第一连接位置a为第一倒角面322与第二倒角面324相连的位置。在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倒角面322的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324的两端对应形成两个第一连接位置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322位于在第一连接位置a的半径等于第二倒角面324位于第一连接位置a的半径,使得第一倒角面322能够更为平缓的过渡至第二倒角面324,使得第一倒角面322和第二倒角面324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倒角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324的最大半径为R2,满足:0.1mm≤R2≤0.5mm。
在第二倒角面324为等径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二倒角面324在其延伸方向上任意位置的半径均为R2;在第二倒角面324为变径结构的实施例中,以第二倒角面324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为例,第二倒角面324两端中的至少一端的半径为R2
在一些实施例中,槽侧面还包括第二侧面325,第二侧面325与第一侧面323位于凹槽32的不同方位,第二侧面325与第一侧面323通过拐角面321相连,第二侧面325与第一表面3111通过第三倒角面326相连。其中,第三倒角面326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
第二侧面325为槽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以凹槽32为长方形为例,第二侧面325为平面,第二侧面325可以是槽侧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也可以是槽侧面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侧面。
第三倒角面326连接第二侧面325和第一表面3111,实现第二侧面325与第一表面3111的圆滑过渡。第三倒角面326沿着第二侧面325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三倒角面326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第三倒角面326可以是变径结构,即第三倒角面326的半径沿第三倒角面326的延伸方向是变化的;第三倒角面326也可以是等径结构,即第三倒角面326的半径沿着第三倒角面326的延伸方向并未发生变化。在第三倒角面326为等径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326在其延伸方向上任意位置的半径均与第三倒角面326的最大半径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326的设置使得第二侧面325能够更为圆滑地过渡至第一表面3111,避免第二侧面325与第一表面3111直接相连形成尖角。第三倒角面326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能够均化了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拐角和边部位置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沿凹槽32的周向,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倒角面322,第三倒角面326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
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在凹槽32的周向上的两端即为第三倒角面326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第三倒角面326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侧面325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三倒角面326在两端位置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示例性的,在图5中,第三倒角面326在两端位置的半径相等。
在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且第三倒角面326的最大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的最大半径的情况下,可理解的,第三倒角面326两端的半径小于第一倒角面322中间位置的半径。
可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326为变径结构。第三倒角面326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盖本体31在第三倒角面326的中间位置的厚度更大,在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位置的厚度更小,盖本体31在第三倒角面326位置的厚度,从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使得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边部位置的强度从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增强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边部的中间位置的强度,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第一倒角面322与第三倒角面326相连于第二连接位置b,第一倒角面322位于在第二连接位置b的半径等于第三倒角面326位于第二连接位置b的半径。
第二连接位置b为第一倒角面322与第三倒角面326相连的位置。在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倒角面322的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326的两端对应形成两个第二连接位置b。
本实施例中,第一倒角面322位于在第二连接位置b的半径等于第三倒角面326位于第二连接位置b的半径,使得第一倒角面322能够更为平缓的过渡至第三倒角面326,使得第一倒角面322和第三倒角面326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倒角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326的最大半径为R3,满足:0.1mm≤R3≤0.5mm。
在第三倒角面326为等径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三倒角面326在其延伸方向上任意位置的半径均为R3;在第三倒角面326为变径结构的实施例中,以第三倒角面326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为例,第三倒角面326两端中的至少一端的半径为R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槽侧面包括两个第一侧面323和两个第二侧面325,两个第一侧面323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面325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
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垂直于盖本体31的厚度方向Z。
两个第一侧面323均为平面且平行设置,两个第二侧面325均为平面且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槽侧面大致呈矩形,则凹槽32也大致呈矩形,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两个第一侧面323沿第一方向X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两个第二侧面325沿第二方向Y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凹槽32大致为长方形,第一侧面323沿凹槽3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侧面325沿凹槽32的宽度方向延伸。可理解的,第一方向X为凹槽32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Y为凹槽32的长度方向,第一距离为凹槽32的宽度,第二距离为凹槽32的长度。
示例性的,第一侧面323在凹槽3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侧面325在凹槽3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第二倒角面324在凹槽3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三倒角面326在凹槽3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5所示,在第一倒角面322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第二倒角面324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且第三倒角面326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的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倒角面322与第二倒角面324相连的一端的半径大于第一倒角面322与第三倒角面326相连的一端的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2大致为长方形,泄压区312也大致呈长方形,具有较大的泄压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盖本体3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Y为盖本体31的宽度方向。
示例性的,盖本体31为长方形,凹槽32的宽度方向与盖本体31的长度方向一致,凹槽32的长度方向与盖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一致。
由于凹槽32的宽度方向与盖本体31的长度方向一致,凹槽32的长度方向与盖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一致,在端盖3内侧受到电池单体10内部的压力时,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短边位置更容易被破坏,在端盖3外侧受到冲击力时,泄压区312在凹槽32的长边位置更容易被破坏,从而使得泄压区312在两种不同的工况下容易被破坏的位置不同,增强了端盖3的抗冲击能力,提高电池单体1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盖本体31设有泄压刻痕313,泄压刻痕313位于泄压区312。
泄压刻痕313可以设置在凹槽32的槽底面上。泄压刻痕31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成型,比如,冲压成型、铣削成型等。
盖本体31设置泄压刻痕313的区域更为薄弱,使得泄压区312在电池单体10内部的压力达到起爆压力时在设置泄压刻痕313的位置裂开,以从泄压区312进行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泄压刻痕313为沿首尾相连的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槽。
封闭轨迹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示例性的,在图5中,封闭轨迹大致为长方形,泄压刻痕313限定出的区域也大致为长方形,泄压刻痕313限定出的区域的长度方向与凹槽32的长度方向一致。
示例性的,泄压刻痕313限定出的区域的面积是泄压区312的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刻痕313为封闭槽,在电池单体10内部压力达到起爆压力时,泄压区312在泄压刻痕313限定的区域能够脱离,以对应形成开口部,电池单体10内部的排放物能够通过开口部向外排出,具有较大的泄压面积,提高泄压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泄压刻痕313可以是非封闭槽,比如,泄压刻痕313为直线形、U形、C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端盖3的爆炸图。端盖3还包括保护件33,保护件33连接于盖本体31,并覆盖凹槽32。
保护件33可以是片状结构,保护件33的形状可以与凹槽32的形状相适配,比如,凹槽32为长方形,保护件33也为长方形。保护件33可以是金属材料,比如,铜、铁、铝、钢、铝合金等;保护件33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比如,橡胶、塑料等。保护件3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于盖本体31,比如,卡接、粘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件33覆盖凹槽32,保护件33对泄压区312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外物对泄压区312造成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6和图7,保护件33连接于第一表面3111。示例性的,保护件33粘接于第一表面3111。
在盖本体31形成有第一倒角面322、第二倒角面324和第三倒角面326的实施例中,保护件33完全覆盖第一倒角面322、第二倒角面324和第三倒角面326。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件33连接第一表面3111,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更为方便地实现保护件33的安装;另一方面,保护件33能够覆盖各个倒角面,对泄压区312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6和图7,盖本体31设置有排气通道314,排气通道314连通凹槽32内部和盖本体31外部。
排气通道314可以是设置于盖本体31的孔道,可以是孔道的一端贯穿凹槽32的槽侧面,另一端贯穿第一表面3111。排气通道314也可以是设置于盖本体31的槽。盖本体31上的排气通道31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排气通道314的设置使得凹槽32内部与外界连通,以平衡凹槽32内部与外界的气压,降低因凹槽32内部气压升高,而造成保护件33脱落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图8为图6所示的端盖3去除保护件33后的局部放大图,排气通道314为设置于盖本体31的排气槽,排气槽贯穿第一表面3111。
排气槽可以设置于凹槽32的边部位置,比如,排气槽对应凹槽32的第一侧面323或第二侧面325设置;排气槽也可以设置于凹槽32的拐角位置,比如,排气槽对应凹槽32的拐角面321设置。
示例性的,在图8中,排气槽对应第一侧面323设置,并且排气槽延伸至第二倒角面324。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314为设置于盖本体31的排气槽,排气通道314能够有效地将凹槽32内部与外界连通,易于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10,包括壳体1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端盖3。壳体1具有开口,盖本体31封闭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100,包括箱体20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0,电池单体10容纳于箱体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具有底壁,端盖3设置于电池单体10面向底壁的一侧。
底壁为箱体20常规使用下位于底部的壁。以箱体20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为例,在常规使用下,第二部分202盖合于第一部分201的顶部,第一部分201背离第二部分202的壁即为底壁。
端盖3设置于电池单体10面向底壁的一侧,使得电池单体10处于倒置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本体,具有第一表面;
凹槽,设置于所述盖本体,以在所述盖本体设置所述凹槽的区域形成泄压区,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盖本体的厚度方向凹陷,所述凹槽的槽侧面包括位于所述凹槽的拐角位置的拐角面;
其中,所述拐角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一倒角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的周向,所述第一倒角面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为R1,满足:0.5mm≤R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面还包括与所述拐角面相连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二倒角面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倒角面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的周向,所述第二倒角面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二倒角面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面与所述第二倒角面相连于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一倒角面位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位置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倒角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角面的最大半径为R2,满足:0.1mm≤R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面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凹槽的不同方位,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通过所述拐角面相连,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通过第三倒角面相连;
其中,所述第三倒角面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面的最大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的周向,所述第三倒角面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三倒角面的半径从两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面与所述第三倒角面相连于第二连接位置,所述第一倒角面位于在所述第二连接位置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三倒角面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位置的半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倒角面的最大半径为R3,满足:0.1mm≤R3≤0.5mm。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面包括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侧面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面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两个所述第二侧面沿第二方向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盖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盖本体的宽度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设有泄压刻痕,所述泄压刻痕位于所述泄压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刻痕为沿首尾相连的封闭轨迹延伸的封闭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连接于所述盖本体,并覆盖所述凹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凹槽内部和盖本体外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为设置于所述盖本体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
2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开口;
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端盖,所述盖本体封闭所述开口。
2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底壁,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面向所述底壁的一侧。
2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池。
CN202221172173.8U 2022-05-16 2022-05-16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750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2173.8U CN217507493U (zh) 2022-05-16 2022-05-16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2173.8U CN217507493U (zh) 2022-05-16 2022-05-16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7493U true CN217507493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2173.8U Active CN217507493U (zh) 2022-05-16 2022-05-16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74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5445A (zh) * 2023-07-12 2023-08-0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防爆阀、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WO2023221464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464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565445A (zh) * 2023-07-12 2023-08-0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防爆阀、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CN116565445B (zh) * 2023-07-12 2023-09-0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防爆阀、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03232U (zh)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719870U (zh) 泄压装置、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4696016A (zh) 端盖组件、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15989104U (zh)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254617A1 (en) End cap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CN217507493U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158556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5989100U (zh) 壳体、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壳体的制造设备
CN217158476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887348U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158531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092820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cell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6231221B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35165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158424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158529U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199203A1 (en) Pressure relief apparatus,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117157816A (zh) 泄压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6325329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641563U (zh)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318769A1 (en) End cover,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apparatus
EP4300693A1 (en) End cover,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EP4307445A1 (en) End cap,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CN22098477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226528U (zh) 泄压装置、外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