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7520U -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7520U
CN218287520U CN202222509256.8U CN202222509256U CN218287520U CN 218287520 U CN218287520 U CN 218287520U CN 202222509256 U CN202222509256 U CN 202222509256U CN 218287520 U CN218287520 U CN 218287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handrail
sleeve
ang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92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轩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92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7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7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7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所述扶手本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架的正上方,且扶手本体呈跑道圆状结构;还包括:限位插杆,其插合安装在所述座椅支架的上端内部,且所述限位插杆的上端处还固定连接有后部轴柱,并且后部轴柱上嵌套设置有衔接套件;前部轴柱,其嵌套连接在所述衔接套件的前端内部,且所述前部轴柱的前端还固定设置有锯齿杆,并且锯齿杆的外侧嵌套设置有调节套筒。该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能够快速调整汽车座椅扶手的朝向、角度和长度,使得乘客手臂依靠在扶手上时更为舒适,同时能有效提升扶手的抗压和缓冲能力,以避免手臂支撑而导致扶手变形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扶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通常在大型客车等汽车座椅上,会安装上用于支撑手肘的座椅扶手,座椅扶手不仅能加强乘客乘坐的稳固和安全性,还能为乘客提供手肘空间,以加强乘客长时间乘坐汽车的舒适性,现有汽车座椅扶手在保护乘客安全性的同时,更应加强乘客与扶手之间的人机交互性,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的乘车环境。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国专利CN211710682U所公开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上盖体、发泡本体、下盖体、支座总成和角度调节机构,上盖体的下表面与发泡本体通过发泡工艺一体成型;发泡本体与下盖体卡接后用螺钉固定连接;下盖体一侧铰接有支座总成,支座总成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总成上;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下盖体内部,角度调节机构用于实现下盖体在汽车座椅靠背与汽车座椅坐垫之间的无级角度调节;旋转手轮,可带动汽车座椅扶手内角度调节机构的联动螺杆旋转,改变汽车座椅扶手固定位置的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扶手无法调整角度和角度调节不能无级的问题;
上述结构虽能通过扶手内置的螺杆旋转的方式,改变汽车座椅扶手的角度,但是上述汽车座椅扶手的可调节范围有限,只能实现单向角度的调整,因此不利于提升汽车座椅扶手的受用舒适性。
根据中国专利CN216886386U所公开的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支架,包括固定框和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插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该可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支架,通过第一轴杆和扇形连接座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活动框,使活动框绕着连接轴转动中,当转动到合适的角度时,按压第一轴杆,使第一轴杆卡到调节孔中,固定活动框的位置,从而起到了方便调节扶手支架不同偏转角度的作用,达到了提高扶手支架适用性的目的;
上述结构虽能通过第一轴杆和扇形连接座配合转动的方式,调整扶手的偏转角度,但是上述结构在对扶手进行调节时,所需操作步骤较多,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不利于乘客快速将扶手调整到适宜位置,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汽车座椅扶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使用的汽车座椅扶手,扶手可调节的范围有限,且乘客对扶手进行调节时所需操作步骤较多,不利于在乘车过程中快速调整好扶手支撑角度,不利于提升汽车座椅扶手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
所述扶手本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架的正上方,且扶手本体呈跑道圆状结构;
还包括:
限位插杆,其插合安装在所述座椅支架的上端内部,且所述限位插杆的上端处还固定连接有后部轴柱,并且后部轴柱上嵌套设置有衔接套件;
前部轴柱,其嵌套连接在所述衔接套件的前端内部,且所述前部轴柱的前端还固定设置有锯齿杆,并且锯齿杆的外侧嵌套设置有调节套筒。
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汽车座椅扶手能通过衔接套件沿前部轴柱和后部轴柱转动的方式,快速将扶手沿作为展开或折叠收纳,并且通过调节套筒沿锯齿杆啮合滑动的方式,能准确且稳固的控制扶手延展长度,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多样的手肘支撑选择。
优选的,所述衔接套件通过后部轴柱与座椅支架组成转动结构,且衔接套件在后部轴柱上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并且后部轴柱、衔接套件和前部轴柱构成一体化结构,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扶手在汽车座位上的折叠收纳以及延展调节都更为简便和稳定,能方便乘客快速打开或收起扶手。
优选的,所述锯齿杆通过前部轴柱与衔接套件组成转动结构,且锯齿杆在衔接套件前端处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汽车扶手的倾斜角度范围更大,能符合不同乘客手肘支撑的需求,以提升扶手使用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筒的左右两侧面上还对称开设有镂空的滑槽,且滑槽的后端处还固定嵌套设置有固定卡块,并且固定卡块与锯齿杆的外表面贴合滑动连接,同时调节套筒的后端内部还固定设置有调节齿轮,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扶手本体的前后位置调节更为方便快捷,能稳固且准确的调整至适宜位置,并能保持扶手本体定位后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调节齿轮与锯齿杆构成滚动啮合结构,且调节齿轮与固定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调节套筒的顶侧面前端处还固定连接有转轴柱,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扶手本体的前后位置调节更为紧密和牢固,并能实现扶手本体的旋转,从而符合不同的支撑需求。
优选的,所述转轴柱的外侧还嵌套设置有转轴套件,且转轴套件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衔接块,并且衔接块与扶手本体的前侧面底端固定连接,同时扶手本体通过转轴套件和衔接块与调节套筒组成转动结构,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扶手本体的可旋转调节范围更大,有效提升了汽车座椅扶手的使用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扶手本体的底侧面中央还设置有缓冲弹片,且缓冲弹片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衔接块和扶手本体固定连接,并且缓冲弹片呈下凹的弧形结构,同时扶手本体通过缓冲弹片与调节套筒组成弹性结构,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汽车座椅扶手在受到手肘施压时,不易弯折变形,能有效提升扶手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能够快速调整汽车座椅扶手的朝向、角度和长度,使得乘客手臂依靠在扶手上时更为舒适,同时能有效提升扶手的抗压和缓冲能力,以避免手臂支撑而导致扶手变形损坏的问题,其具体内容如下:
1.该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座椅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插杆、后部轴柱、衔接套件、前部轴柱、锯齿杆、调节套筒、滑槽、固定卡块和调节齿轮的结构,通过衔接套件沿后部轴柱和前部轴柱转动而实现翻折调节,并利用调节套筒内的调节齿轮沿锯齿杆啮合滚动,以及固定卡块沿滑槽滑动而限制调节套筒调节范围的方式,达到汽车座椅扶手能够便于加强扶手的可调节范围,并扩大扶手的调节角度的目的;
2.该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扶手本体上设置有转轴柱、转轴套件、衔接块和缓冲弹片的结构,通过转轴柱、转轴套件和衔接块构成的转轴机构带动扶手本体横向旋转,并通过扶手本体底部连接的下弧形缓冲弹片加强扶手的抗压能力,实现手肘支撑在扶手上时更为舒适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套筒与锯齿杆连接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弹片与扶手本体连接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支架;2、限位插杆;3、后部轴柱;4、衔接套件;5、前部轴柱;6、锯齿杆;7、调节套筒;8、滑槽;9、固定卡块;10、调节齿轮;11、转轴柱;12、转轴套件;13、衔接块;14、扶手本体;15、缓冲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4的尾端设置在座椅支架1的正上方,且扶手本体14呈跑道圆状结构,限位插杆2,其插合安装在座椅支架1的上端内部,且限位插杆2的上端处还固定连接有后部轴柱3,并且后部轴柱3上嵌套设置有衔接套件4,前部轴柱5,其嵌套连接在衔接套件4的前端内部,且前部轴柱5的前端还固定设置有锯齿杆6,并且锯齿杆6的外侧嵌套设置有调节套筒7;
在使用该汽车座椅扶手时,首先将扶手本体14通过衔接套件4围绕后部轴柱3转动的方式,快速将扶手本体14从座椅上展开,再将调节套筒7沿锯齿杆6前后滑动的方式,连带扶手本体14调整其在座椅上的前后位置,以便于手肘支撑更为舒适。
在进行扶手的角度调整时,具体的,根据图2和图3所示,衔接套件4通过后部轴柱3与座椅支架1组成转动结构,且衔接套件4在后部轴柱3上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并且后部轴柱3、衔接套件4和前部轴柱5构成一体化结构,此时将衔接套件4分别围绕后部轴柱3和前部轴柱5转动,进而将扶手本体14平稳放置在座椅两侧,使得扶手形成平直支撑结构;
若需要调整扶手的前后支撑位置时,具体的,根据图1和图5所示,锯齿杆6通过前部轴柱5与衔接套件4组成转动结构,且锯齿杆6在衔接套件4前端处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调节套筒7的左右两侧面上还对称开设有镂空的滑槽8,且滑槽8的后端处还固定嵌套设置有固定卡块9,并且固定卡块9与锯齿杆6的外表面贴合滑动连接,同时调节套筒7的后端内部还固定设置有调节齿轮10,调节齿轮10与锯齿杆6构成滚动啮合结构,且调节齿轮10与固定卡块9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调节套筒7的顶侧面前端处还固定连接有转轴柱11,此时将调节套筒7沿锯齿杆6前后滑动,而调节齿轮10与锯齿杆6啮合滚动的方式,能保持扶手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固定卡块9沿滑槽8滑动限位的方式,也能保持扶手在定位后处于稳定状态;
若需要调整扶手的旋转角度时,具体的,根据图4和图5所示,转轴柱11的外侧还嵌套设置有转轴套件12,且转轴套件12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衔接块13,并且衔接块13与扶手本体14的前侧面底端固定连接,同时扶手本体14通过转轴套件12和衔接块13与调节套筒7组成转动结构,扶手本体14的底侧面中央还设置有缓冲弹片15,且缓冲弹片1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衔接块13和扶手本体14固定连接,并且缓冲弹片15呈下凹的弧形结构,同时扶手本体14通过缓冲弹片15与调节套筒7组成弹性结构,此时将扶手沿衔接块13内的转轴套件12和转轴柱11旋转,即可快速带动扶手横向旋转,以便于符合乘客的使用需求,同时缓冲弹片15的下凹弧形结构能有效缓冲手肘支撑的压力,使得扶手本体14的使用寿命更长。
工作原理:使用本汽车座椅扶手时,根据图1-6所示,首先将扶手本体14的衔接套件4沿后部轴柱3和前部轴柱5转动,从而将扶手平放至座椅两侧,之后通过调节套筒7沿锯齿杆6滑动的方式,带动扶手本体14调整前后位置,最后可以通过衔接块13内的转轴柱11和转轴套件12,控制扶手本体14的横向旋转角度,并且利用缓冲弹片15保护扶手受压时的支撑稳定性,这就是该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汽车座椅扶手由座椅支架(1)和扶手本体(14)和构成,包括:所述扶手本体(14)的尾端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架(1)的正上方,且扶手本体(14)呈跑道圆状结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插杆(2),其插合安装在所述座椅支架(1)的上端内部,且所述限位插杆(2)的上端处还固定连接有后部轴柱(3),并且后部轴柱(3)上嵌套设置有衔接套件(4);
前部轴柱(5),其嵌套连接在所述衔接套件(4)的前端内部,且所述前部轴柱(5)的前端还固定设置有锯齿杆(6),并且锯齿杆(6)的外侧嵌套设置有调节套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套件(4)通过后部轴柱(3)与座椅支架(1)组成转动结构,且衔接套件(4)在后部轴柱(3)上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并且后部轴柱(3)、衔接套件(4)和前部轴柱(5)构成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杆(6)通过前部轴柱(5)与衔接套件(4)组成转动结构,且锯齿杆(6)在衔接套件(4)前端处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7)的左右两侧面上还对称开设有镂空的滑槽(8),且滑槽(8)的后端处还固定嵌套设置有固定卡块(9),并且固定卡块(9)与锯齿杆(6)的外表面贴合滑动连接,同时调节套筒(7)的后端内部还固定设置有调节齿轮(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齿轮(10)与锯齿杆(6)构成滚动啮合结构,且调节齿轮(10)与固定卡块(9)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调节套筒(7)的顶侧面前端处还固定连接有转轴柱(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柱(11)的外侧还嵌套设置有转轴套件(12),且转轴套件(12)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衔接块(13),并且衔接块(13)与扶手本体(14)的前侧面底端固定连接,同时扶手本体(14)通过转轴套件(12)和衔接块(13)与调节套筒(7)组成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4)的底侧面中央还设置有缓冲弹片(15),且缓冲弹片(1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衔接块(13)和扶手本体(14)固定连接,并且缓冲弹片(15)呈下凹的弧形结构,同时扶手本体(14)通过缓冲弹片(15)与调节套筒(7)组成弹性结构。
CN202222509256.8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Active CN218287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9256.8U CN218287520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9256.8U CN218287520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7520U true CN218287520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1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9256.8U Active CN218287520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75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9531A (zh) * 2023-04-23 2023-07-18 东莞市博一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式人体工学仿生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9531A (zh) * 2023-04-23 2023-07-18 东莞市博一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式人体工学仿生座椅
CN116439531B (zh) * 2023-04-23 2023-10-27 东莞市博一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式人体工学仿生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87520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JP416372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KR20150005657A (ko) 시트 경사 조정 기구, 차량 시트 및 차량 시트의 장착 방법
CN215705861U (zh) 座椅肩部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13501980U (zh) 汽车座椅的腿托联动机构
CN214713371U (zh) 按摩椅椅架
JP2001299499A (ja) 椅子の背凭れ構造
CN214631113U (zh) 折叠椅
CN20736016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CN220281559U (zh) 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
CN215474613U (zh) 一种汽车用可调节座椅
CN110103791A (zh)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
CN22014719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三折汽车座椅
CN21915430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座椅零重力结构
CN217227349U (zh) 消除座椅靠背腰部异物感的双侧解锁机构
CN219047879U (zh) 一种用于座背联动椅的座框连接结构
CN210630908U (zh) 一种调节机构及座具头靠调节装置
CN219544568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骨架
CN216969433U (zh) 一种座椅调节机构
CN2148743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CN220220498U (zh) 具有旋转阻尼的应对高速后碰的零重力座椅及汽车
JP3957420B2 (ja) 座席のオットマン機構
CN216153637U (zh) 便于翻转收纳的汽车座椅
JPH0411563Y2 (zh)
CN210591505U (zh) 汽车座椅用主调角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