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0162U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0162U
CN207360162U CN201721295882.4U CN201721295882U CN207360162U CN 207360162 U CN207360162 U CN 207360162U CN 201721295882 U CN201721295882 U CN 201721295882U CN 207360162 U CN207360162 U CN 207360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ing plate
plate
adjusting mechanism
forward pass
spring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58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958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0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0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0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属于汽车座椅配件领域,其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弹簧片下端活动安装在头枕杆上端;安装座固定在头枕杆上端;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安装板前端,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弹簧片上;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前轴销上,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后轴销上;壳体包覆在上述部件上。该调节机构设计紧凑,强度更高,能够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同时有向前和向后的限位装置,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头枕前后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头枕杆顶部直端的轴心旋转,无极调节或棘轮式有级前后旋转调节。缺点是随着头枕调节角度的变化,改变了头枕与乘员头部的接触部位的高度和接触面积,和头枕对头部支撑力的方向和角度,在车辆后撞的鞭挞中将会使人体头部在与头枕撞击使产生不利于颈椎的发作用力,从而使人体颈椎受到较大的外力损伤。
第二种是平行四边形四连杆装置实现头枕的前后平移,缺点是使用棘轮装置实现有级调节,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且,其只能实现从后向前的单方向调节,操作体验不人性化。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紧凑,强度更高,能够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同时有向前和向后的限位装置,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同时,也将使得驾乘者在车内休息时通过调节头枕前后位置使头颈得到更加舒适的承托和支撑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
所述弹簧片下端活动套设在所述头枕杆上端;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头枕杆上端,且所述安装座活动安装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所述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所述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前轴销上,所述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轴销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安装座、所述左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所述前传动板、所述后传动板和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地,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两个传动板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均设有前限位部,两个所述前限位部位于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之间;当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移动到前极限位置时,两个所述前限位分别抵接在所述前传动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后传动板左右两端均设有后限位部,两个所述后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后方;当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移动到后极限位置时,两个所述后限位部分别抵接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前轴销和所述后轴销左右两端均设有止退挡圈,左端的所述止退挡圈位于所述左安装板左侧,右端的所述止退挡圈位于所述右安装板右侧。
优选地,所述头枕杆上套设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设置在所述头枕杆和所述弹簧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簧片下端为U型。
优选地,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通过一下轴销铰接在所述安装板前端,所述下轴销左右两端设有止退挡圈。
优选地,所述头枕杆下端从所述壳体下端伸出,所述壳体上设有容所述头枕杆下端伸出的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在乘员靠在头枕上,尤其以半躺姿势休息的时候通过调整头枕前后位置,使人体的颈椎保持最自然放松舒适的弧度,确保头部的血管、神经以及肌腱等保持放松和通畅,保证了乘员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防止颈部酸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2、结构上,设计较为紧凑,强度更高,同时有向前和向后的限位装置,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使得驾乘者在车内休息时通过调节头枕前后位置使头颈得到更加舒适的承托和支撑;
3、产品方面,易于实现平台化,不同的头枕杆直径只需更改安装座这一个冲压件即可,确保头枕杆直径不同的头枕骨架都能升级到此功能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前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前极限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后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后极限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1、头枕杆,11、塑料套,
2、壳体,
3、安装座,
4a、左安装板,4b、右安装板,41、固定板,42、前限位部,
5a、前传动板,5b、后传动板,52、后限位部,
6、弹簧片,
7a、前轴销,7b、后轴销,7c、下轴销,
8、止退挡圈,
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包括:头枕杆1、壳体2、安装座3、左安装板4a、右安装板 4b、前传动板5a、后传动板5b和弹簧片6
如图1至图6所示,弹簧片6下端U型机构,通过一塑料套11 套设在头枕杆1上端,其中,塑料套11设置在头枕杆1和弹簧片6 之间;弹簧片6上设有螺栓9,可根据弹簧片6的松紧扭矩要求拧紧。且安装座3活动安装在头枕杆1上端,且安装座3是套设在弹簧片6上。然后,前传动板5a下端铰接在安装板前端,后传动板 5b下端通过螺栓9固定在弹簧片6上;同时,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左右相对设置,这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7a和后轴销 7b两个轴销连接。且,前传动板5a上端活动连接在前轴销7a上,后传动板5b上端活动连接在后轴销7b上。
进一步,前传动板5a和后传动板5b前后相对设置,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分别设置在前传动板5a和后传动板5b两个传动板的左右两侧。同时,在前轴销7a和后轴销7b左右两端均设有止退挡圈8;其中,左端的止退挡圈8位于左安装板4a左侧,右端的止退挡圈8位于右安装板4b右侧。同时,前传动板5a下端通过一下轴销7c铰接在安装板前端,在下轴销7c左右两端也设有止退挡圈8。这些止退挡圈8能很好的限制销轴上各部件的活动范围,安全性好。
如图1至图6所示,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均设有固定板 41;壳体2包覆在安装座3、左安装板4a、右安装板4b、前传动板 5a、后传动板5b和弹簧片6上,且壳体2固定在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的两个固定板41上。本实施中,壳体2是与固定板41 压合在一起,使壳体2和两个安装板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头枕杆 1下端是从壳体2下端伸出,在壳体2上设有容头枕杆1下端伸出的长孔,确保壳体2能够相对头枕杆1无障碍的前后调节。
如图1至图6所示,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上均设有前限位部42,两个前限位部42位于前传动板5a和后传动板5b之间。当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移动到前极限位置时(如图3和4),两个前限位部42分别抵接在前传动板5a的左右两端。同时,在后传动板5b左右两端也设有后限位部52,两个后限位部52分别位于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后方。当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移动到后极限位置时(如图5和6),两个后限位部52分别抵接在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上。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
本机构前后调节的原理为利用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同时,使用弹簧片与头枕杆装配形成带有一定扭矩范围的阻尼铰链机构,且扭矩大小通过装配螺栓的装配松紧进行调节,以达到预设扭矩范围利用U型弹簧片6与头枕杆1通过螺钉进行抱紧达到一定范围的扭矩以实现能够手动调节头枕并保持住角度从而对头部形成支撑。利用安装座3、左安装板4a、右安装板4b、前传动板5a、后传动板5b、弹簧片6,通过销轴和螺栓等组成四连杆机构,实现前后摆动调节。在四连杆机构的其中某一个铰链上施加阻尼机构,以实现前后无级调节。且四连杆机构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结构,也可以是非平行四边形结构;四连杆所用轴销两端可以使止退挡圈安装,也可以是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
在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时,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两个安装板的角度基本不变,即能保持壳体2的角度;即达到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在乘员靠在头枕上的时候调整头枕前后位置,使人体的颈椎保持最自然放松舒适的弧度,确保头部的血管、神经以及肌腱等保持放松和通畅,保证了乘员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防止颈部酸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
所述弹簧片下端活动套设在所述头枕杆上端;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头枕杆上端,且所述安装座活动安装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所述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所述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前轴销上,所述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轴销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安装座、所述左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所述前传动板、所述后传动板和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两个传动板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均设有前限位部,两个所述前限位部位于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之间;当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移动到前极限位置时,两个所述前限位分别抵接在所述前传动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后传动板左右两端均设有后限位部,两个所述后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后方;当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移动到后极限位置时,两个所述后限位部分别抵接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销和所述后轴销左右两端均设有止退挡圈,左端的所述止退挡圈位于所述左安装板左侧,右端的所述止退挡圈位于所述右安装板右侧。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杆上套设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设置在所述头枕杆和所述弹簧片之间。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下端为U型。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通过一下轴销铰接在所述安装板前端,所述下轴销左右两端设有止退挡圈。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杆下端从所述壳体下端伸出,所述壳体上设有容所述头枕杆下端伸出的长孔。
CN201721295882.4U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Active CN207360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5882.4U CN207360162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5882.4U CN207360162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0162U true CN207360162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7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5882.4U Active CN207360162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0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4380A (zh) * 2020-02-27 2020-06-16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急加速运动过程中的紧急锁止随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4380A (zh) * 2020-02-27 2020-06-16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急加速运动过程中的紧急锁止随动机构
CN111284380B (zh) * 2020-02-27 2021-01-29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急加速运动过程中的紧急锁止随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59185B1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S5849864Y2 (ja) シ−トクツシヨン座面の傾斜角調整装置
CN208682692U (zh) 用于汽车的零重力座椅
JP2008189303A (ja) シートキャリアが2つの側面部材を有するモーター付き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CA2739821A1 (en) Tiltable chair
CN20736016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CN207246701U (zh) 一种后壳座
CN213501980U (zh) 汽车座椅的腿托联动机构
CN215229976U (zh) 一种可预防近视的哺光仪
CN212878516U (zh) 腰部支撑单元的拉伸滑移机构
CN212878515U (zh) 护腰座椅
CN209574916U (zh) 一种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系统控制台的扶手托架机构
CN209750402U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床
CN108524124B (zh) 一种折叠锁定机构、扶手装置及轮椅
JPS58170638A (ja) 腰椎支持調節装置
CN208216544U (zh) 一种农机座椅底座高低、软硬调节机构
CN110103791A (zh)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
CN206055135U (zh) 台式电脑液晶显示器可调角度支架
CN219904147U (zh) 一种驾驶室座椅上的手臂支撑机构
CN216127249U (zh) 人体辅具及其支架总成
KR20030018365A (ko) 자동차의 콘솔에 장착하여 사용하는 포터블 스탠드
CN217938667U (zh) 一种受水器单元、眼科椅头枕
CN219331136U (zh) 一种调力机构及带椅背倾仰力调节的座椅
CN209583537U (zh) 肘托组件和站驾式叉车
JPH013092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