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7873U -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7873U
CN218257873U CN202222566006.8U CN202222566006U CN218257873U CN 218257873 U CN218257873 U CN 218257873U CN 202222566006 U CN202222566006 U CN 202222566006U CN 218257873 U CN218257873 U CN 218257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grapple
hook
suppor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60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nhan Oil Cylind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han Oil Cylind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han Oil Cylind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han Oil Cylind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60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7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7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7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涉及拉臂钩领域,包括底架和拉臂钩,所述拉臂钩包括横臂和竖臂,所述竖臂的顶部固定有抓钩组件;所述抓钩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侧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槽口处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座,所述支座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均安装有抓钩,所述抓钩上设置有锁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抓钩组件上设置有三个抓钩,且三个抓钩的间距能够进行调节,可以有效地对车厢进行钩取,且车厢稳定性好,并在抓钩上设置有锁件,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时抓钩不会脱离车厢上的钩环,同时避免卸厢过程中抓钩脱离车厢上的钩环,提高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臂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背景技术
拉臂钩是车厢可卸式专用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操作和转换都是由液压系统控制。这种运输方式不但高效、快捷,而且在装卸过程中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改善工作条件。拉臂钩主要由举升油缸、活动臂、固定臂、翻转架、副车架和锁紧机构等几部分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拉臂车需求逐年增加,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目前,由于现有的拉臂钩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滑钩现象,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且由于拉臂钩上只有一个抓钩,钩取车厢时稳定性差,车厢容易容易倾斜,降低了使用效果。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拉臂钩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滑钩现象,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且由于拉臂钩上只有一个抓钩,钩取车厢时稳定性差,车厢容易容易倾斜,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包括底架和拉臂钩,所述拉臂钩包括横臂和竖臂,所述竖臂固定在横臂的上侧左端,所述底架的右端通过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有倾斜臂,所述倾斜臂的左端与横臂的右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底架的左端通过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端通过销轴与横臂的右部活动连接,所述竖臂的顶部固定有抓钩组件;
所述抓钩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侧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槽口处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座,两个所述移动座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支座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均安装有抓钩,所述抓钩上设置有钩槽,所述钩槽的端口下方设置有复位槽,所述钩槽的端口上侧开设有插孔,所述钩槽的端口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复位槽的下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抓钩上设置有锁件,所述锁件包括压盘、限位插杆和定位杆,所述限位插杆和定位杆分别安装在压盘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压盘嵌套在复位槽内,所述限位插杆滑动贯穿第一通孔和插孔,所述定位杆贯穿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竖臂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远离竖臂的一端分别与支座的下侧左右两部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板对支座进行支撑,提高了支座与竖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支座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上开设有滑孔,所述移动座通过滑孔滑动套接在固定杆上,使得移动座在固定杆上滑动,对移动座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嵌套在滑槽内,对移动座进行支撑,同时使得移动座移动稳定。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基座与移动槽的内壁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移动座连接,通过电动推杆工作,能够推动移动座移动,从而调节相邻两个抓钩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压盘的侧壁设置有压板片,所述压板片与压盘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通过压板片便于按压压盘,使得压盘下移方便。
优选的,所述压盘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插杆的下端和定位杆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插杆的下端和定位杆的上端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限位插杆和定位杆与压盘之间安装简单方便,同时便于拆卸。
优选的,所述支座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上方设置有抓钩,所述抓钩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与第一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抓钩与支座之间连接牢靠稳定,同时便于安装拆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在抓钩组件上设置有三个抓钩,且三个抓钩的间距能够进行调节,可以有效地对车厢进行钩取,且车厢稳定性好,并在抓钩上设置有锁件,能够在钩取车厢后封闭抓钩上钩槽的槽口,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时抓钩不会脱离车厢上的钩环,同时避免卸厢过程中抓钩脱离车厢上的钩环,防止了因脱钩引起的事故,提高了安全性能;
2、支座的上侧中部和两个移动座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法兰盘,抓钩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与第一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抓钩与支座之间连接牢靠稳定,同时便于安装拆卸,便于抓钩的更换,避免整体更换一体式的吊钩吊臂,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更换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抓钩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抓钩与移动座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抓钩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架;2、拉臂钩;3、横臂;4、竖臂;5、倾斜臂;6、液压缸;7、支座;8、移动槽;9、固定杆;10、移动座;11、电动推杆;12、第一法兰盘;13、抓钩;14、第二法兰盘;15、钩槽;16、复位槽;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19、压盘;20、限位插杆;21、定位杆;22、复位弹簧;23、支撑板;24、滑孔;25、滑槽;26、滑块;27、压板片;28、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包括底架1和拉臂钩2,所述拉臂钩2包括横臂3和竖臂4,所述竖臂4固定在横臂3的上侧左端,所述底架1的右端通过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有倾斜臂5,所述倾斜臂5的左端与横臂3的右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底架1的左端通过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的活塞端通过销轴与横臂3的右部活动连接,所述竖臂4的顶部固定有抓钩组件;
所述抓钩组件包括支座7,所述支座7的上侧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的槽口处固定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座10,两个所述移动座10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11,所述支座7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10的顶部均安装有抓钩13,所述抓钩13上设置有钩槽15,所述钩槽15的端口下方设置有复位槽16,所述钩槽15的端口上侧开设有插孔28,所述钩槽15的端口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7,所述复位槽16的下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抓钩13上设置有锁件,所述锁件包括压盘19、限位插杆20和定位杆21,所述限位插杆20和定位杆21分别安装在压盘19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压盘19嵌套在复位槽16内,所述限位插杆20滑动贯穿第一通孔17和插孔28,所述定位杆21贯穿第二通孔18,所述定位杆21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2。
所述竖臂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23,两个所述支撑板23远离竖臂4的一端分别与支座7的下侧左右两部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板23对支座7进行支撑,提高了支座7与竖臂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支座7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座10上开设有滑孔24,所述移动座10通过滑孔24滑动套接在固定杆9上,使得移动座10在固定杆9上滑动,对移动座10进行限位。
所述移动槽8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5,所述移动座10的底部固定有滑块26,所述滑块26滑动嵌套在滑槽25内,对移动座10进行支撑,同时使得移动座10移动稳定。
所述电动推杆11的基座与移动槽8的内壁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与移动座10连接,通过电动推杆11工作,能够推动移动座10移动,从而调节相邻两个抓钩13之间的距离。
所述压盘19的侧壁设置有压板片27,所述压板片27与压盘19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通过压板片27便于按压压盘19,使得压盘19下移方便。
实施方式具体为:竖臂4的顶部固定有抓钩组件,抓钩组件上设置有三个抓钩13,其中一个抓钩13与抓钩组件上的支座7的上侧中部连接,另两个抓钩13与支座7左右两部的移动座10连接,且通过电动推杆11工作,能够推动移动座10移动,调节移动座10的位置,从而调节相邻两个抓钩13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对车厢进行钩取,且车厢稳定性好,并在抓钩13上设置有锁件,钩取车厢上的钩环时,按压压板片27,使得压板片27带动压盘19下移挤压复位弹簧22,同时压盘19带动限位插杆20下移,使得限位插杆20的上端收缩在第一通孔17内,打开钩槽15的槽口,将车厢上的钩环套接在钩槽15内,再松开压板片27,在复位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压盘19上移,带动限位插杆20上移,使得限位插杆20插入插孔28内,封闭抓钩13上钩槽15的槽口,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时抓钩13不会脱离车厢上的钩环,同时避免卸厢过程中抓钩13脱离车厢上的钩环,防止了因脱钩引起的事故,提高了安全性能。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压盘19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插杆20的下端和定位杆21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插杆20的下端和定位杆21的上端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限位插杆20和定位杆21与压盘19之间安装简单方便,同时便于拆卸。
所述支座7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10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法兰盘12,所述第一法兰盘12的上方设置有抓钩13,所述抓钩1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14,所述第二法兰盘14与第一法兰盘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抓钩13与支座7之间连接牢靠稳定,同时便于安装拆卸。
实施方式具体为:限位插杆20的下端与压盘19之间螺纹连接,使得限位插杆20与压盘19之间安装简单,当限位插杆20损坏时,便于将限位插杆20从压盘19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且抓钩13与支座7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抓钩13与移动座10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使得抓钩13安装简单牢靠,同时便于抓钩13的拆卸,当抓钩13损坏时,便于将抓钩13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只需更换抓钩13,避免整体更换一体式的吊钩吊臂,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更换速度。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包括底架(1)和拉臂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钩(2)包括横臂(3)和竖臂(4),所述竖臂(4)固定在横臂(3)的上侧左端,所述底架(1)的右端通过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有倾斜臂(5),所述倾斜臂(5)的左端与横臂(3)的右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底架(1)的左端通过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的活塞端通过销轴与横臂(3)的右部活动连接,所述竖臂(4)的顶部固定有抓钩组件;
所述抓钩组件包括支座(7),所述支座(7)的上侧前后两部均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的槽口处固定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座(10),两个所述移动座(10)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均设置有电动推杆(11),所述支座(7)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10)的顶部均安装有抓钩(13),所述抓钩(13)上设置有钩槽(15),所述钩槽(15)的端口下方设置有复位槽(16),所述钩槽(15)的端口上侧开设有插孔(28),所述钩槽(15)的端口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7),所述复位槽(16)的下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抓钩(13)上设置有锁件,所述锁件包括压盘(19)、限位插杆(20)和定位杆(21),所述限位插杆(20)和定位杆(21)分别安装在压盘(19)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压盘(19)嵌套在复位槽(16)内,所述限位插杆(20)滑动贯穿第一通孔(17)和插孔(28),所述定位杆(21)贯穿第二通孔(18),所述定位杆(21)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臂(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23),两个所述支撑板(23)远离竖臂(4)的一端分别与支座(7)的下侧左右两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0)上开设有滑孔(24),所述移动座(10)通过滑孔(24)滑动套接在固定杆(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8)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5),所述移动座(10)的底部固定有滑块(26),所述滑块(26)滑动嵌套在滑槽(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1)的基座与移动槽(8)的内壁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与移动座(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19)的侧壁设置有压板片(27),所述压板片(27)与压盘(19)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19)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插杆(20)的下端和定位杆(21)的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插杆(20)的下端和定位杆(21)的上端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7)的上侧中部和两个所述移动座(10)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法兰盘(12),所述第一法兰盘(12)的上方设置有抓钩(13),所述抓钩(1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14),所述第二法兰盘(14)与第一法兰盘(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CN202222566006.8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Active CN218257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6006.8U CN218257873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6006.8U CN218257873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7873U true CN21825787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4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6006.8U Active CN218257873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7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57873U (zh) 一种新型拉臂钩机构
CN101299393B (zh) 平移式大型工件自动翻转台
CN101284551B (zh) 车载备胎自动收放装置
CN110733524A (zh) 新型防倾覆装置
CN215033498U (zh) 一种锌合金压铸件用加工模具
CN211310557U (zh) 一种用于紧密空间的起重吊架
CN210209312U (zh) 风口小套拆卸装置
CN209479051U (zh) 液压机用全行程锁持机构
CN201516507U (zh) 中间包锁紧装置
CN218947523U (zh) 一种磨耗套退卸装置
CN219860131U (zh) 新型重卡汽车车架吊具
CN219326802U (zh) 大型锯片生产用回火压盘分离装置
CN215756066U (zh) 一种集装箱吊运起重机
CN219157572U (zh) 一种机械自动挂脱梁
CN214295432U (zh) 多功能大型载重车辆轮胎拆装设备
CN214823310U (zh) 一种车钩钩舌销的取出器
CN210655365U (zh) 一种加装液压升降移动拖车的登车桥
CN214570071U (zh) 一种新型整车吊具
CN220976267U (zh) 一种用于副车架的吊装夹具
CN218201987U (zh) 一种安全型汽车维修升降装置
CN219718056U (zh)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解体装置
CN213651627U (zh) 一种模架生产用搬运装置
CN216575151U (zh) 一种适用于钢模板生产的液压机
CN219489503U (zh) 一种具有刹车和定位结构的油桶转运车
CN204641288U (zh) 一种快速拆卸车胎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