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3714U - 自动脱模芯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脱模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3714U
CN218083714U CN202221818515.9U CN202221818515U CN218083714U CN 218083714 U CN218083714 U CN 218083714U CN 202221818515 U CN202221818515 U CN 202221818515U CN 218083714 U CN218083714 U CN 218083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automatic
inner ring
driving
knock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85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如
孙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e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e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e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ed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85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3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3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3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脱模芯机,在脱模过程中,将内圈嵌有模芯的产品放置在承载件上;接着,通过驱动机构驱使脱模机构和/或承载件运动,以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使得推件与模芯配接;最后,通过推动器驱使推件沿内圈的径向运动,使得模芯从内圈上脱落出。如此,利用自动脱模芯机,替代传统的人工撬模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自动脱模芯机,保证脱模力度和方式均保持一致,减少撬模芯中产品的变形等现象,提升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自动脱模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自动脱模芯机。
背景技术
注塑或模压等成型工艺,因其成本低、成型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不同产品制作中,比如:免充气蜂窝轮胎中等。免充气蜂窝轮胎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在内圈设置对应的模芯,以便在轮胎的内侧面上形成蜂窝结构。
在成型后模芯通常镶嵌在免充气蜂窝轮胎中,因此,受限于轮胎内部结构的限制,导致无法采用自动取出模芯,目前免充气蜂窝轮胎的模芯通常采用人工撬模的方式。然而这种脱模方式,其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导致撬模芯过程中产品被撬裂变形,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脱模芯机,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产品合格率。
一种自动脱模芯机,包括:承载件,用于承载产品,其中,所述产品的内圈嵌设有模芯;脱模机构,包括基座、推动器及与所述推动器驱动连接的推件,所述推动器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使所述推件沿所述内圈的径向往复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基座中至少一者运动,以使所述推件与所述模芯配接。
上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在脱模过程中,将内圈嵌有模芯的产品放置在承载件上;接着,通过驱动机构驱使脱模机构和/或承载件运动,以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使得推件与模芯配接;最后,通过推动器驱使推件沿内圈的径向运动,使得模芯从内圈上脱落出。如此,利用自动脱模芯机,替代传统的人工撬模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自动脱模芯机,保证脱模力度和方式均保持一致,减少撬模芯中产品的变形等现象,提升产品合格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件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凸部,所述模芯上设有与所述凸部插接配合的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器与所述推件均为多个,全部所述推动器在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推件与所述推动器一一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基座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基座朝向或远离处于脱模工位上的所述承载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工位处于所述脱模机构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脱模芯机还包括机架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具有所述脱模工位,所述脱模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高于所述脱模工位布置,所述承载件处于或运动至所述脱模工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承载件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承载件移至或移离所述脱模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脱模芯机还包括感应器与控制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驱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感应器获取所述承载件处于所述脱模工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脱模芯机还包括控温件,所述控温件用于承接并保温从所述产品内圈上脱落的模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内圈相对的穿孔,所述控温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并与所述穿孔连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所述的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所述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所述的承载件结构示意图。
100、自动脱模芯机;110、承载件;111、穿孔;120、脱模机构;121、基座;122、推动器;123、推件;1231、凸部;130、驱动机构;131、第一驱动器;132、第二驱动器;140、机架;141、底板;150、支撑架;151、立柱;152、顶板;160、控制器;161、操控箱;170、控温件;200、产品;210、内圈;300、模芯;310、第一侧边;320、第二侧边;330、插孔;400、脱模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3,一种自动脱模芯机100。自动脱模芯机100包括:承载件110、脱模机构120和驱动机构130。承载件110用于承载产品200,其中,产品200的内圈210嵌设有模芯300。脱模机构120包括基座121、推动器122及与推动器122驱动连接的推件123。推动器122设于基座121上,用于驱使推件123沿内圈210的径向往复运动。驱动机构130用于驱使承载件110和基座121中至少一者运动,以使推件123与模芯300配接。
上述的自动脱模芯机100,在脱模过程中,将内圈210嵌有模芯300的产品200放置在承载件110上;接着,通过驱动机构130驱使脱模机构120和/或承载件110运动,以使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使得推件123与模芯300配接;最后,通过推动器122驱使推件123沿内圈210的径向运动,使得模芯300从内圈210上脱落出。如此,利用自动脱模芯机100,替代传统的人工撬模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自动脱模芯机100,保证脱模力度和方式均保持一致,减少撬模芯300中产品200的变形等现象,提升产品200合格率。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130可仅驱使承载件110运动,也可仅驱使基座121运动。当然,也可同时驱使承载件110和基座121运动,比如:驱动机构130可为两个驱动设备,一个驱动设备驱动承载件110运动,另一个驱动设备驱动基座121运动等,其中,驱动设备可为气缸、液压缸、电缸等具有伸缩功能的设备;也可为电机,当驱动设备为电机时,需设置连杆机构,以使旋转转换为移动。
承载件110或基座121的运动方式可为直线运动,也可为多线性运动,如:先左右或前后移动,再上下移动等,只需满足推件123与模芯300接触并配接均可。推件123与模芯300之间的配接方式可为磁吸配合、插接配合等。当推件123与模芯300通过插接配合时,推件123上可设置凸状结构,模芯300则设置与之对应的槽或孔状结构;或者,推件123上可设置槽或孔状结构,模芯300则设置与之对应的凸状结构。
还需说明的是,产品200其内部具有内圈210结构,为便于理解,以免充气轮胎为例,但不能以此解读为对本申请方案的限定。免充气轮胎内具有内圈210,该内圈210用于套接轮毂。为在内圈210一侧面设置凹槽结构,需在模具内设置模芯300,这样形成的轮胎会在内圈210上形成多个凹槽。然而,在脱模中,模芯300会嵌在凹槽内难以脱落。为此,控制推动器122能沿内圈210的径向驱使推件123运动,以带动模芯300从内圈210中脱落。
推动器122可为气缸、液压缸、电缸等具有伸缩设备;也可为电机与传动结构的组合结构,比如:推动器122可为但不限于电机、齿轮及齿条组合结构,电机、丝杠及滑动组合结构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与图3,推件123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凸部1231。模芯300上设有与凸部1231插接配合的插孔330。由此可知,在驱动机构130的作用下,推件123与模芯300相对靠拢运动,以使凸部1231插入模芯300的插孔330中,以完成推件123与模芯300之间的配接,此时只需通过推动器122推动推件123即可将模芯300拔出产品200。如此,通过凸部1231与插孔330,使得推件123与模芯300配接更加便利,有利于提升脱模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推动器122与推件123均为多个。全部推动器122在基座121上沿基座121的周向间隔排布。推件123与推动器122一一对应连接。如此,周向排布的推件123能与模芯300一一对应配接,再通过对应的推动器122对应驱动,使得模芯300依次或同步被脱出产品200外,极大提升脱模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推出模芯300时,可将其中一个模芯300设置成类似方形或锥形等结构,比如:该模芯300在内圈210的周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310与第二侧边320,第一侧边310与第二侧边320可平行设置;或者,第一侧边310与第二侧边320之间的间隙从模芯300靠近内圈210中心一端至模芯300的另一端逐渐减小。如此设计,便于第一个模芯300能够轻易从相邻两个模芯300之间脱出。当该模芯300脱出后,其余的模芯300之间的脱出间隙则变大,使得后续的模芯300更为顺畅。
另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推件123可由同一推动器122进行控制,即推动器122动作后,多个推件123可进行联动,以使模芯300同步脱离产品200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驱动机构130包括第一驱动器131。第一驱动器131与基座121驱动连接,用于驱使基座121朝向或远离处于脱模工位400上的承载件110移动。由此可知,当承载件110处于脱模工位400上时,第一驱动器131驱动基座121,带动脱模机构120朝向承载件110移动,以使推件123与模芯300稳定配接。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件110处于脱模工位400的方式可为固定不动,即承载件110始终位于脱模工位400上;也可为运动至脱模工位400上,即承载件110脱模时可运动至脱模工位400上等。其中,承载件110移动至脱模工位400上的方式可为平移方式,也可为转动旋入方式等。
可选地,第一驱动器131可为但不限于气缸、液压缸、电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脱模工位400处于脱模机构120的下方。当承载件110处于脱模工位400上时,脱模机构120只需向下运动,即可实现推件123与模芯300之间的配接,极大优化脱模动作,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自动脱模芯机100还包括机架140与支撑架150。支撑架150设于机架140上。机架140上具有脱模工位400。脱模机构120设于支撑架150上,且高于脱模工位400布置,承载件110处于或运动至脱模工位400上。如此,通过支撑架150与机架140之间的配合,使得脱模机构120能位于脱模工位400的上方,保证脱模动作更加便捷、有效。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支撑架150包括立柱151与顶板152。立柱151装设于机架140上,顶板152装设于立柱151上。第一驱动器131装设于顶板152上,并与脱模机构120中的基座121连接。此时,基座121位于脱模工位400的上方。其中,立柱151分别与机架140、顶板15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接、铆接、焊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驱动机构130还包括第二驱动器132。第二驱动器132与承载件110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承载件110移至或移离脱模工位400。由此可知,在脱模过程中,第二驱动器132驱使承载件110移动至脱模工位400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器131驱使基座121朝向承载件110移动,使得推件123与产品200中的模芯300配接;然后,通过推动器122驱使推件123沿内圈210的径向移动,使得推件123推动模芯300脱出产品200外,以完成自动脱模过程,提高脱模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件110在第二驱动器132的作用下,其运动方向应为顺着承载件110的表面的方向,比如:在承载件110上左右、或前后方向移动等。另外,为便于支撑承载件110,可在机架140上设置底板141,承载件110可移动设于底板141上。当然,为了便于脱落后的电芯能顺利掉至控温件170内,可在底板141上也设置对应的孔结构。
可选地,第二驱动器132可为但不限于气缸、液压缸、电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自动脱模芯机100还包括感应器(未示出)与控制器160。感应器与第一驱动器131均与控制器160电连接,当感应器获取承载件110处于脱模工位400时,控制器160控制第一驱动器131工作。如此,通过感应器,准确获取承载件110所在位置;并当承载件110处于脱模工位400时触发控制器160,以使其控制第一驱动器131工作,这样使得自动脱模芯机100实现有效的自动控制。
可选地,感应器可为光敏传感器,也可为压敏传感器等。当感应器为光敏传感器时,可将感应器设置在机架140上,若承载件110携带产品200移动至脱模工位400时,会对感应器造成一定的遮挡,使得感应器向控制器160发送相关的感应信号。
另外,控制器160可为单片机、可编辑的逻辑控制器160、电子单元控制器160等。当然,控制器160在实际装配时,可存在于电控箱内等。同时,为了便于操控,可设置操控箱161,并控制操控箱161与控制器160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自动脱模芯机100还包括控温件170。控温件170用于承接并保温从产品200内圈210上脱落的模芯300。由于产品200在制作时需保证模芯300表面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脱落的模芯300会在控温件170的作用下,保持一定的恒温,避免脱落出的模芯300表面温度下降而导致后续产品200制作时需重新加热。如此,有效节省模芯300预热时间,提高产品200成型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控温件170有多种设计,比如:控温件170可为但不限于水浴箱、恒温加热箱、恒温抽屉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4,承载件110上设有与内圈210相对的穿孔111。控温件170与承载件110连接,并与穿孔111连通。如此,保证脱落的模芯300能准确、快速落至控温件170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用于承载产品,其中,所述产品的内圈嵌设有模芯;
脱模机构,包括基座、推动器及与所述推动器驱动连接的推件,所述推动器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驱使所述推件沿所述内圈的径向往复运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基座中至少一者运动,以使所述推件与所述模芯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件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凸部,所述模芯上设有与所述凸部插接配合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器与所述推件均为多个,全部所述推动器在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推件与所述推动器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基座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基座朝向或远离处于脱模工位上的所述承载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工位处于所述脱模机构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模芯机还包括机架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具有所述脱模工位,所述脱模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高于所述脱模工位布置,所述承载件处于或运动至所述脱模工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承载件驱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承载件移至或移离所述脱模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模芯机还包括感应器与控制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驱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感应器获取所述承载件处于所述脱模工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模芯机还包括控温件,所述控温件用于承接并保温从所述产品内圈上脱落的模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脱模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内圈相对的穿孔,所述控温件与所述承载件连接,并与所述穿孔连通。
CN202221818515.9U 2022-07-14 2022-07-14 自动脱模芯机 Active CN218083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8515.9U CN218083714U (zh) 2022-07-14 2022-07-14 自动脱模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8515.9U CN218083714U (zh) 2022-07-14 2022-07-14 自动脱模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3714U true CN218083714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8515.9U Active CN218083714U (zh) 2022-07-14 2022-07-14 自动脱模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3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18260U (zh) 一种带有脱模辅助装置的硫化机
CN212579066U (zh) 模内注塑螺母的定位机构
CN218083714U (zh) 自动脱模芯机
CN214645828U (zh) 一种用于热成形模具的顶料结构
CN215703399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浇筑的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16506424U (zh) 一种后面板前框模具
CN213618086U (zh) 一种散热风扇超薄型扇叶的成型下模及包含其的成型模具
CN214726149U (zh) 一种模具螺纹产品内缩结构
CN217752512U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或标牌制造便于下料的模具
CN219254132U (zh) 电感器热压成型装置
CN112356393A (zh) 一种防脱落注塑模具
CN219505420U (zh) 便于脱模的吸塑模具系统
CN217891542U (zh) 一种插销式锁模机构
CN220464796U (zh) 热压胶合机
CN22099250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生产模具
CN216400518U (zh) 一种车灯外壳制造设备用热板模具
CN210174011U (zh) 一种两次顶出的模具
CN110001001B (zh)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CN215039440U (zh) 高稳定性的压模机
CN21972707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插头模具
CN220219546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快速脱模装置
CN218898100U (zh) 一种蛋挞皮生产用脱模装置
CN219294537U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CN21940527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胶产品加工用模具
CN217862577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塑料盘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