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4537U -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4537U
CN219294537U CN202223531492.6U CN202223531492U CN219294537U CN 219294537 U CN219294537 U CN 219294537U CN 202223531492 U CN202223531492 U CN 202223531492U CN 219294537 U CN219294537 U CN 219294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pressing
lower die
up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14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声龙
刘昌锋
柯昌河
王璇
汪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Jianlong Rubber And Plastic Sealing Mem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eng Jianlong Rubber And Plastic Sealing Mem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eng Jianlong Rubber And Plastic Sealing Mem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cheng Jianlong Rubber And Plastic Sealing Mem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14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4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4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4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中模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且上模、中模、下模相互平行;所述中模的内部设置有压制腔,用于橡胶材料的模压成型;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安装有模芯,模芯远离下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压制腔内;所述下模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机构,用于中模的向上顶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通过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组合设计,实现三板模压成型,而且中模易于拆装和定位,结合顶出机构,方便橡胶圈的脱模,省时省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压是压缩模塑的简称,又称压塑,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或是粗坯,放在加热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再经脱模得制品,常用于制造塑料、塑胶、硅胶和橡胶制品。
在生产橡胶圈时,也需要用到模压模具,但是常规的模具采用上模和下模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结构不利于橡胶圈的脱模,需要工作人员用手从下模的模腔中将粗胚抠出,较为费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不便,而且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其中:
所述中模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且上模、中模、下模相互平行;
所述中模的内部设置有压制腔,用于橡胶材料的模压成型;压制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中模的中部;
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安装有模芯,模芯远离下模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压制腔内;模芯的数量与压制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所述下模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机构,用于中模的向上顶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活动板和顶针,活动板滑动设置在下模的内部且由驱动件驱动进行升降,顶针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针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滑动延伸至下模的上表面,用于将中模向上顶起;驱动件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气缸、电动缸或其它传动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卡接设置有垫板,中模压盖在垫板的上表面,通过顶出机构向上顶起垫板而带动中模上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安装有至少两个且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块,垫板卡接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导柱,中模的相对位置开设有与导柱相适配的套孔,上模下表面的相对位置开设有与导柱相适配的导孔,中模套装在导柱上,上模与导柱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压制腔和模芯均为圆柱形,且模芯与压制腔的轴线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通过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组合设计,实现三板模压成型,而且中模易于拆装和定位,结合顶出机构,方便橡胶圈的脱模,省时省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垫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上模;2、中模;3、下模;4、顶出机构;41、活动板;42、顶针;5、固定块;6、固定板;7、模芯;8、垫板;9、导柱;10、压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其中:
中模2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3之间,且上模1、中模2、下模3相互平行;
中模2的内部设置有压制腔10,用于橡胶材料的模压成型;压制腔10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中模2的中部;
下模3的上表面安装有模芯7,模芯7远离下模3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压制腔10内;模芯7的数量与压制腔10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上模1的下表面安装有压制块,用于对压制腔10内的橡胶材料进行模压处理;
下模3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机构4,用于中模2的向上顶出;
具体的,模芯7和压制腔10的数量均为25个,且以5×5的矩形阵列排布,也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定为其它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顶出机构4包括活动板41和顶针42,活动板41滑动设置在下模3的内部且由驱动件驱动进行升降,顶针42的一端与活动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针42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滑动延伸至下模3的上表面,用于将中模2向上顶起;驱动件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气缸、电动缸或其它传动设备;
具体的,下模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侧内部均安装有固定柱,活动板41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在相邻的固定柱上,固定柱上还套装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上表面以及活动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件安装在空腔的底部,驱动件的活动端朝上且与活动板4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驱动件带动活动板41和顶针42上移,会挤压弹簧,可以防止活动板41与下模3内腔的顶部发生直接碰撞,从而减少碰撞损伤;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顶针42的数量为十六个且以4×4的矩形阵列分布,且每个顶针42的顶端延伸至相邻四个压制腔10之间,以便对中模2均匀顶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2和图3,下模3的上表面卡接设置有垫板8,中模2压盖在垫板8的上表面,通过顶出机构4向上顶起垫板8而带动中模2上移;垫板8的中部开设有与模芯7相适配的活动孔,垫板8被顶出机构4向上顶起时,垫板8可沿模芯7向上滑动,以便将模芯7上压制完毕的橡胶圈向上推送,方便实际脱模作业;
具体的,下模3的上表面安装有至少两个且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块5,垫板8卡接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块5之间;固定块5的数量可以是四个且对称分布在下模3上表面的四角,下模3的上表面安装有位于四个固定块5之间的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与顶针42相适配的顶出孔,顶针42的顶端通过顶出孔延伸至下模3的上表面,以便将垫板8向上顶起;
进一步的,固定块5的形状为直角角码形状,且四个固定块5的直角内角相互组成矩形槽,垫板8的四角分别与四个直角内角卡接,且垫板8的上表面与固定块5的上表面齐平,以便中模2能够平稳压盖在四个固定块5之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2、图3和图4,固定块5的上表面安装有导柱9,中模2的相对位置开设有与导柱9相适配的套孔,上模1下表面的相对位置开设有与导柱9相适配的导孔,中模2套装在导柱9上,上模1与导柱9插接;方便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之间的结合以及脱模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压制腔10和模芯7均为圆柱形,且模芯7与压制腔10的轴线相重合;压制腔10为空心圆柱形,而模芯7则设置在压制腔10的底端中心处,上模1底部的压制块的形状为空心圆柱形,当上模1带动压制块下移插入到压制腔10内时,压制块套装在模芯7上并将加热后的橡胶材料压制成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通过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组合设计,实现三板模压成型,而且中模易于拆装和定位,结合顶出机构,方便橡胶圈的脱模,省时省力,为实际生产带来便利,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其中:
所述中模(2)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3)之间,且上模(1)、中模(2)、下模(3)相互平行;
所述中模(2)的内部设置有压制腔(10),用于橡胶材料的模压成型;
所述下模(3)的上表面安装有模芯(7),模芯(7)远离下模(3)的一端向上延伸至压制腔(10)内;
所述下模(3)的内部安装有顶出机构(4),用于中模(2)的向上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4)包括活动板(41)和顶针(42),活动板(41)滑动设置在下模(3)的内部且由驱动件驱动进行升降,顶针(42)的一端与活动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针(42)的另一端竖直向上滑动延伸至下模(3)的上表面,用于将中模(2)向上顶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上表面卡接设置有垫板(8),中模(2)压盖在垫板(8)的上表面,通过顶出机构(4)向上顶起垫板(8)而带动中模(2)上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上表面安装有至少两个且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块(5),垫板(8)卡接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块(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的上表面安装有导柱(9),中模(2)的相对位置开设有与导柱(9)相适配的套孔,上模(1)下表面的相对位置开设有与导柱(9)相适配的导孔,中模(2)套装在导柱(9)上,上模(1)与导柱(9)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腔(10)和模芯(7)均为圆柱形,且模芯(7)与压制腔(10)的轴线相重合。
CN202223531492.6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Active CN219294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1492.6U CN219294537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1492.6U CN219294537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4537U true CN21929453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49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1492.6U Active CN219294537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4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83090U (zh) 一种可智能控温的精密胶芯模具组件
CN219294537U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压模具
CN212764506U (zh) 一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CN217141902U (zh) 一种双向倒角模具
CN215703399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浇筑的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13793775U (zh) 一种易脱模的五金模具
CN210796192U (zh) 一种用于玻璃镜片生产的模压成型设备
CN210148608U (zh)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2044707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19505420U (zh) 便于脱模的吸塑模具系统
CN219522896U (zh) 一种电机转子注塑模
CN109501161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20409497U (zh) 胶铁一体成型模具
CN21940527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胶产品加工用模具
CN219705918U (zh) 一种柱状注塑件编号成型、同步顶出组件
CN218083892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电连接器塑胶注塑模具
CN221067051U (zh) 垫高块注塑模具及注塑设备
CN212978995U (zh) 一种新型的发泡成型机的动模模体
CN218196378U (zh) 一种大长径比的橡胶塞脱模治具
CN219789122U (zh) 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
CN218777054U (zh) 一种手机镜筒模具斜顶结构及模具
CN220562074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手机外框成形模具
CN218139608U (zh) 一种汽车侧转向灯配光镜模具及汽车侧转向灯配光镜
CN216100200U (zh) 一种充电器上盖内滑块模具结构
CN219213962U (zh) 齿形壳体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