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0341U -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0341U
CN218080341U CN202222063012.1U CN202222063012U CN218080341U CN 218080341 U CN218080341 U CN 218080341U CN 202222063012 U CN202222063012 U CN 202222063012U CN 218080341 U CN218080341 U CN 218080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arc
shaped holes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30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晓明
胡开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Guanghui La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Guanghui La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Guanghui La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Guanghui La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630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0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0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0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包括动模板、定模板,定模板设置有定模仁,动模板设置有动模仁组件,定模仁与动模仁组件合并后构成模腔,动模仁组件包括第一模仁、第二模仁,第一模仁、第二模仁、动模板三者固定连接,第一模仁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多个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四组中每相邻两组弧形孔成垂直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将定模仁组件分解设置成独立的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以使模腔在加工时,简单方便,减少加工上的困难,以获得用于成型散热器的模腔。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流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如图1所示为一种散热器,其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位于长方体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块第一散热板01、第二散热板02、第三散热板03、第四散热板04,多块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第四散热板四组中每相邻两组散热板成垂直状态,多块第一散热板之间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块第一散热板之间的间距相等,多块第二散热板之间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块第二散热板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此类推,多块第三散热板与第四散热板以相同形式排列;另外,各组散热板还具有较高的高度。对于散热板在成型模具中想要成型,则必须具备相应地型腔才可以,若按传统制作工艺,人们会采用电脉冲加工设备,再配合电极来制作型腔,当各组散热板的高度均不高时,也就意味着型腔的深度不深,此时采用电脉冲设备与电极的配合,就可以很容易的加工成型型腔,但是当各组散热板的高度较高时,意味着型腔的深度会很深,如果再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则会给加工带来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模具工程师对模具结构予以改进,并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通过将定模仁组件分解设置成独立的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以使模腔在加工时,简单方便,减少加工上的困难,以获得用于成型散热器的模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包括动模板、定模板,所述的定模板设置有定模仁,所述的动模板设置有动模仁组件,所述的定模仁与动模仁组件合并后构成模腔,所述的动模仁组件包括第一模仁、第二模仁,所述的第一模仁、第二模仁、动模板三者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模仁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多个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四组中每相邻两组弧形孔成垂直状态,多个第一弧形孔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个第一弧形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第二弧形孔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个第二弧形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此类推,多个第三弧形孔与第四弧形孔以相同形式排列,所述的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的深度均等于模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将动模仁组件分解成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再在第一模仁中设置上下贯穿的多个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因其具有上下贯穿的特性,所以可以采用多种加工方案实现,比如说线切割,还可采用激光雕刻的工艺方案进行加工,多种方案可由企业自由选择,这比起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加工方案要简单的多,从而通过本结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模具加工问题。
更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之间的排列分布状况与散热器中的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第四散热板的排列分布状况一致且相吻合,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即可成型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第四散热板,保证顺利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模仁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的定模仁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台柱,所述的台柱和第一凹槽均与模腔相贴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模仁中的第一凹槽、以及位于定模仁中的台柱均与模腔相贴合连接,可用于成型散热器中的相应结构,以保证散热器可一次性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模仁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一模仁的下端面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当第二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一模仁的下端面相贴合的情况下,意味着模腔处于一个完全密封的环境下,有利于成型后的散热器不会产生飞边等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模仁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三凹槽与模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外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第四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模仁设置有多个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状态分布于第一模仁的四个角,所述的第二模仁设置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模板设置有引流件,所述的引流件设置有引流道,所述的动模板设置有与引流道相连通的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模板插设有可活动的顶杆,所述的顶杆的上端面穿透第二模仁、第一模仁后与模腔相贴合,下端面连接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模板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推板两侧且左右对称的两块模脚,所述的模脚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将定模仁组件分解设置成独立的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以使模腔在加工时,简单方便,减少加工上的困难,以获得用于成型散热器的模腔。在机械加工中,使用电脉冲加工设备制作浅一点的凹槽,具有良好的加工效果,但是对于较深的凹槽,则会增加许多的困难,而且精度上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将多个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全部设置于第一模仁中,并且多个第一弧形孔、第二弧形孔、第三弧形孔、第四弧形孔的深度即是模腔的深度,以上所述的多个弧形孔的加工方案可以通过其他加工工艺来实现,比如说采用线切割加工方法,就显得非常方便,而且精度可以得到保证;再通过第二模仁与第一模仁相贴合连接,并配合定模仁,得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模腔,即可成型散热器,并保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定模仁、动模仁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定模板;2、定模仁;3、动模仁组件;4、引流件;5、动模板;6、顶杆;7、模脚;8、推板;9、底板;
11、进料口;21、台柱;31、第一模仁;32、第二模仁;41、引流道;
311、第一弧形孔;312、第二弧形孔;313、第三弧形孔;314、第四弧形孔;315、第一凹槽;316、第三凹槽;317、第四凹槽;318、定位块;321、第二凹槽;32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包括动模板5、定模板1,定模板1设置有定模仁2,动模板5设置有动模仁组件3,定模仁2与动模仁组件3合并后构成模腔,动模仁组件3包括第一模仁31、第二模仁32,第一模仁31、第二模仁32、动模板5三者固定连接,第一模仁31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多个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四组中每相邻两组弧形孔成垂直状态,多个第一弧形孔311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个第一弧形孔311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第二弧形孔312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个第二弧形孔312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此类推,多个第三弧形孔313与第四弧形孔314以相同形式排列,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的深度均等于模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以上所述的动模板5、定模板1、定模仁2等配件均属于模具常用的配件,已被模具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将动模仁组件3分解成独立的第一模仁31与第二模仁32,便于第一模仁31与第二模仁32的加工成型,解决原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加工困难问题,第一模仁31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上述多个弧形孔的厚度即为模腔的深度,因上述的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均是上下贯穿于第一模仁31,所以我们可以采用线切割设备来进行加工,使其加工方法趋于简单化,并保证质量,由定模仁2与动模仁组件3合并后构成的模腔,用于成型散热器的整体结构,通过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的设置,即可用于成型散热器的第一散热板01、第二散热板02、第三散热板03、第四散热板04,并保证顺利成型。
第一模仁31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315,定模仁2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台柱21,台柱21和第一凹槽315均与模腔相贴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模仁31中的第一凹槽315、位于定模仁2中的台柱21均与模腔相贴合连接,可用于成型散热器中的相应结构,并保证质量。
第二模仁32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321,第二凹槽321的上表面与第一模仁31的下端面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因第二凹槽321的上表面与第一模仁31的下端面相贴合,即可保证模腔处于一个完全密封的环境下,有利于成型后的散热器不会产生飞边等缺陷。
第一模仁31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三凹槽316,第三凹槽316与模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当原材料进入模腔时,所注入的原材料量必须大于模腔的现有体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模腔能被充满,避免成型品出现缺料的风险,然而多出来的原材料必须要有一个地方能够将其排出去,通过第三凹槽316的设置得以实现多余材料的排放。
第二凹槽321的外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第四凹槽317。
进一步地,当原材料进入模腔时,所注入的原材料量超出模腔现有体积很多时,并且在第三凹槽316已经填充满的情况下,通过第四凹槽317的设置,还可用于原材料的排放,以保证成型品的质量稳定。
第一模仁31设置有多个定位块318,定位块318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状态分布于第一模仁31的四个角,第二模仁32设置有与定位块318相匹配的定位槽322。
进一步地,通过定位块318与定位槽322的设置,保证第一模仁31与第二模仁32装配方便,组合固定后位置稳定可靠。
定模板1设置有引流件4,引流件4设置有引流道41,动模板5设置有与引流道41相连通的进料口11。
进一步地,通过进料口11的设置,便于设备将原材料通过进料口11注入引流道41后灌入模腔,用于成型散热器,并保证顺利成型。
动模板5插设有可活动的顶杆6,顶杆6的上端面穿透第二模仁32、第一模仁31后与模腔相贴合,下端面连接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推板8。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由推板8带动顶杆6向上移动,从而将成型品推出模腔,即可得到散热器的成型品,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
动模板5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推板8两侧且左右对称的两块模脚7,模脚7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9。
进一步地,模脚7与底板9用于支撑模具的运行,并保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为本模具能完成散热器的加工成型提供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包括动模板(5)、定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1)设置有定模仁(2),所述的动模板(5)设置有动模仁组件(3),所述的定模仁(2)与动模仁组件(3)合并后构成模腔,所述的动模仁组件(3)包括第一模仁(31)、第二模仁(32),所述的第一模仁(31)、第二模仁(32)、动模板(5)三者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模仁(31)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多个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四组中每相邻两组弧形孔成垂直状态,多个第一弧形孔(311)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个第一弧形孔(311)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第二弧形孔(312)平行排列,并且每相邻两个第二弧形孔(312)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此类推,多个第三弧形孔(313)与第四弧形孔(314)以相同形式排列,所述的第一弧形孔(311)、第二弧形孔(312)、第三弧形孔(313)、第四弧形孔(314)的深度均等于模腔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仁(31)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315),所述的定模仁(2)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台柱(21),所述的台柱(21)和第一凹槽(315)均与模腔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模仁(32)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321),所述的第二凹槽(321)的上表面与第一模仁(31)的下端面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仁(31)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三凹槽(316),所述的第三凹槽(316)与模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凹槽(321)的外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第四凹槽(3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仁(31)设置有多个定位块(318),所述的定位块(318)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状态分布于第一模仁(31)的四个角,所述的第二模仁(32)设置有与定位块(318)相匹配的定位槽(3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1) 设置有引流件(4),所述的引流件(4)设置有引流道(41),所述的动模板(5)设置有与引流道(41)相连通的进料口(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5)插设有可活动的顶杆(6),所述的顶杆(6)的上端面穿透第二模仁(32)、第一模仁(31)后与模腔相贴合,下端面连接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推板(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5)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推板(8)两侧且左右对称的两块模脚(7),所述的模脚(7)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9)。
CN202222063012.1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Active CN218080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3012.1U CN218080341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3012.1U CN218080341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0341U true CN21808034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5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3012.1U Active CN218080341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0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64640U (zh) 一种壳体成型模具
CN218080341U (zh) 一种散热器的压铸成型模
CN212072835U (zh) 一种大倒扣的软胶产品吹气顶出模具
CN216828535U (zh) 一种用于制备滤头的铸造模具
CN220373791U (zh) 具有倒扣结构的塑料箱体上盖注塑模具
CN111546588A (zh)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CN218080338U (zh) 一种电源盒的铝压铸成型模
CN218963984U (zh) 一种灯壳主体压铸成型模
CN211161856U (zh) 一种手机中板斜顶式压铸成型模具
CN220995306U (zh) 储物罐外壳的注塑模具
CN217621911U (zh) 电子烟电池盖模具
CN219820500U (zh) 大型汽车背门装饰板注塑成型模具
CN218519086U (zh) 圆形外壳注塑模具
CN220482428U (zh) 具有网格状加强筋结构的塑料整理箱注塑模具
CN213440846U (zh) 一种数字温度计的成型模具
CN213796909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密封泡棉顶废模具
CN216373244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壳体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8948314U (zh) Pvc塑料球阀模具
CN21523770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池正极片正产的上模芯结构
CN218504996U (zh) 节约型硅胶硫化成型用模具
CN209775412U (zh) 一种产品厚度可调的注塑模具
CN217258004U (zh) 一种户外运动收纳盒成型模具
CN215550613U (zh) 一种带有透气腔的模具
CN213947218U (zh) 一种一出四成型手机中框注塑模具
CN216461604U (zh) 精密铸造用型芯及其精密阀门铸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