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7100U -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7100U
CN217927100U CN202222210587.1U CN202222210587U CN217927100U CN 217927100 U CN217927100 U CN 217927100U CN 202222210587 U CN202222210587 U CN 202222210587U CN 217927100 U CN217927100 U CN 217927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etal
trunk lid
thermal expansion
gap
cau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05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泓升
张阳
白涛
张祥
李彬
贾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05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7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7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7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用于对构成行李箱盖板的两个相邻钣金件间缝隙的填充,该填缝装置包括主体件,与其一所述钣金件形成固连;热胀体,固定在所述主体件上;在所述热胀体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缝隙内的唇边,所述唇边因热胀而构成对所述缝隙的填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填充在相邻的两个钣金件之间,不仅能够对两钣金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同时还能对钣金结构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两钣金件之间产生共振。

Description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行李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固连有该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的行李箱盖板,以及配置有该行李箱盖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行李箱位于车身后部,是车身外覆盖件的一部分,又有开闭等运动要求,行李箱钣金为尾灯、尾翼、行李箱盖锁、以及相关装饰件提供安装点,其美观舒适性、密封性、安全性代表着整车的质量和档次。对于白车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行李箱钣金主要由行李箱盖外板上段、行李箱盖外板下段、行李箱盖内板、行李箱盖内板补板、行李箱盖左/右铰链加强板、行李箱盖锁加强板组成,行李箱外板与内板通过包边工艺进行连接,并在包边处涂抹密封胶进行密封,
但是现有的密封结构,在行李箱钣金拐角部位行李箱盖外板钣金无法进行包边,只能通过后期涂抹PVC密封胶对钣金间隙进行密封,但PVC密封胶对钣金搭接间隙要求较大,如钣金搭接孔洞或间隙过大,则无法进行密封。并且PVC密封胶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低时容易出现收缩、开裂问题,导致行李箱钣金进水、锈蚀,汽车行驶过程中,也会因PVC密封胶开裂出现异响、共振等现象,而影响整车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以提高行李箱盖相邻两钣金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用于对构成行李箱盖板的两个相邻钣金件间缝隙的填充,该填缝装置包括:主体件,与其一所述钣金件形成固连;
热胀体,固定在所述主体件上;在所述热胀体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缝隙内的唇边,所述唇边因热胀而构成对所述缝隙的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件包括外饰板和撑装件,所述外饰板和所述撑装件呈一定间距设置,所述外饰板和所述撑装件之间夹持有所述热胀体。
进一步的,外饰板和所述撑装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热胀体套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撑装件上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钣金件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以卡接的形式固连在所述钣金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卡接头,在所述钣金件上设有供所述卡接头装卡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L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热胀体上设有延伸至所述钣金件的副唇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填充在相邻的两个钣金件之间,不仅能够对两钣金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同时还能对钣金结构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两钣金件之间产生共振。
此外,通过将主体件设置为外饰板和撑装件,有利于使得整个填缝装置具有一定的刚度,从而便于对钣金件进行支撑。在外饰板和撑装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有利于固定热胀体的位置。通过在撑装件上固定有连接部,有利于将整个填缝装置固定在钣金件上。
另外,将连接部设置为卡接头,并在钣金件上设有通孔,其结构简单设置和连接。而将通孔设置为L形,能够起到防呆的效果,便于安装。通过在热胀体上设有延伸至钣金件的副唇边,有利于实现两钣金件之间间隙的完全填充,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行李箱盖板,在其一所述钣金件上固连有如上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盖板与上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如上所述的行李箱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上述的行李箱盖板及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盖板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所述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视角下的行李箱盖内板补板与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视角下的行李箱盖内板补板与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行李箱盖内板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视角下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视角下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视角下的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视角下的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热胀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件;101、外饰板;102、撑装件;103、连接板;104、卡接头;1041、缺口;
2、热胀体;201、唇边;202、副唇边;
3、行李箱盖板;301、行李箱盖内板;302、行李箱盖外板;303、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1、通孔;304、行李箱盖铰链加强板;305、行李箱盖锁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用于对构成行李箱盖板3的两个相邻钣金件间缝隙的填充,该填缝装置包括主体件1和热胀体2,主体件1与其一钣金件形成固连,同时热胀体2固定在主体件1上。在热胀体2上设有延伸至缝隙内的唇边201,唇边201因热胀而构成对缝隙的填充。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填充在相邻的两个钣金件之间,不仅能够对两钣金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同时还能对两钣金件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两钣金件之间产生共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至图4所示,行李箱盖板3的主体结构为行李箱盖外板302、行李箱盖内板301,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行李箱盖铰链加强板304和行李箱盖锁加强板305,在装配状态下,行李箱盖内板301的两侧设有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用于弥补行李箱盖外板302和行李箱盖内板301之间的缝隙,方便进行密封。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密封过程中各相邻钣金件之间通过涂抹PVC密封胶对缝隙进行密封,但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与行李箱盖外板302之间的缝隙较大,需要在该缝隙处设置本实施例的填缝装置进行密封,以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基于以上的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9所示。该填缝装置中的主体件1设置在一个钣金件上,并处于两个相邻板件之间的缝隙处,同时固定在主体上的热胀体2向缝隙的方向延伸,并因热胀填充整个缝隙,进而实现缝隙处的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上述的主体件1设置在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上,固定在主体件1上的热胀体2向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和行李箱盖外板302之间的缝隙延伸设置进行密封。
并且,为提高对缝隙的密封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热胀体2沿主体件1的周向布置,有利于在热胀过程中,从各方位实现对缝隙的填充封堵,以形成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主体件1包括外饰板101和撑装件102。其中,撑装件102固连在外饰板101面向钣金件的一侧,同时外饰板101和撑装件102呈一定间距设置,于外饰板101和撑装件102之间夹持有热胀体2。参照图9中示出的,外饰板101随钣金件的缝隙被设置为近似三角形,撑装件102的形状与外饰板101相同,且撑装件102和外饰板101之间设有连接板103,通过连接板103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并且热胀体2套设于连接板103上,以将热胀体2保持在外饰板101和撑装件102之间。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撑装件102上固定有连接部,如图9至图12所示,连接部被设置在撑装件102的远离外饰板101的一侧,并且与钣金件固连,从而能够将整个主体件1固定在钣金件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以卡接的形式固连在钣金件上。其连接形式简单,便于设置。当然也可设置为其它的适用的固连方式,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至图12所示,连接部被构造为卡接头104,在钣金件上设有供卡接头104装卡的通孔3031。通过将卡接头104卡装在通孔3031内,实现将整个主体件1安装在钣金件上。
其中,图10至图12所示,卡接头104上与通孔3031卡接的端部具有部分缺口1041,当卡接头104从通孔3031内穿出并卡接在通孔3031上时,该缺口1041位置能够限制卡接头104从通孔3031内的脱出,进而保证卡接头104与钣金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将通孔3031设置为L形,对应的卡接头104的上下两侧的卡接结构的形状设置为不同宽度,以适应通孔3031的形状,如此设置,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证连接方位的准确性而起到防呆的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对通孔3031的形状不作具体的限定,可依据实际情况对通孔3031的形状作进一步的改变。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热胀体2设置在外饰板101和撑装件102之间的空间内,在热胀过程中,热胀体2能够膨胀而将缝隙填充封堵,进而实现对缝隙的密封。为避免缝隙较大的情况下,热胀体2难以完全填充缝隙,热胀体2朝向缝隙处的唇边201被设置为继续向缝隙伸出,直至唇边201延伸到缝隙处,从而方便后续的的热胀密封过程的进行。其中唇边201的延伸长度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热胀体2上设有延伸至钣金件的副唇边202。参照图9、图10和图13中示出的,副唇边202设置在热胀体2的远离缝隙的一侧,并抵接在行李箱盖外板302的钣金上。此时副唇边202、唇边201和钣金件三者之间形成空腔,热胀体2在热胀过程中,能够抵紧该钣金件并被引导向两侧膨胀,进而有利于提高副唇边202与钣金件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钣金填缝装置,通过通孔3031卡接在钣金件上,其主体件1能够实现对缝隙处两相邻钣金件的支撑,避免两钣金件的共振,同时热胀体2上的能够填充缝隙实现密封,并在唇边201的端部设置有副唇边202,有助于加强该填缝装置与钣金件之间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3,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钣金件,在其一所述钣金件上固连有实施例一中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一种行李箱盖板3中的两个钣金件选用为行李箱盖外板302和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通过在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上设置有实施一中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缝隙的完全填充,进而具有较好的填充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行李箱盖板3,通过设置有实施例一中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不仅能够对行李箱盖外板302和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之间的三角缝隙进行填充密封,同时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中的主体件1能够对行李箱盖外板302和行李箱盖内板补板303进行刚性支撑,从而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共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实施例二中的行李箱盖板3。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通过装配有实施例二中的行李箱盖板3,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钣金件之间的共振而产生异响,从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进而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用于对构成行李箱盖板(3)的两个相邻钣金件间缝隙的填充,其特征在于,该填缝装置包括:
主体件(1),与其一所述钣金件形成固连;
热胀体(2),固定在所述主体件(1)上;在所述热胀体(2)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缝隙内的唇边(201),所述唇边(201)因热胀而构成对所述缝隙的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件(1)包括外饰板(101)和撑装件(102),所述外饰板(101)和所述撑装件(102)呈一定间距设置,所述外饰板(101)和所述撑装件(102)之间夹持有所述热胀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饰板(101)和所述撑装件(102)之间设有连接板(103),所述热胀体(2)套设于所述连接板(1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撑装件(102)上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钣金件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以卡接的形式固连在所述钣金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卡接头(104),在所述钣金件上设有供所述卡接头(104)装卡的通孔(30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3031)为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胀体(2)上设有延伸至所述钣金件的副唇边(202)。
9.一种行李箱盖板(3),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钣金件,其特征在于:
在其一所述钣金件上固连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配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盖板(3)。
CN202222210587.1U 2022-08-22 2022-08-22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Active CN217927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587.1U CN217927100U (zh) 2022-08-22 2022-08-22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587.1U CN217927100U (zh) 2022-08-22 2022-08-22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7100U true CN21792710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0587.1U Active CN217927100U (zh) 2022-08-22 2022-08-22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7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27100U (zh)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CN111098929A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
JPH1129065A (ja) フェンダ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211943517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
JP2008080980A (ja) 車両用ドアのサッシュ部構造
CN210258591U (zh) 一种扰流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CN209454659U (zh) 一种行李托架车内安装构件
CN217705649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车门
JP3849407B2 (ja) 車両開口部周りの部品取付構造
CN219668114U (zh) 一种集成式汽车尾门摄像头支架结构
CN219569857U (zh) 锁扣安装结构、车身结构总成及车辆
CN213413475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18505976U (zh) 车顶前横梁及车辆
CN220662433U (zh) 一种防水徽标结构及车辆
CN217636382U (zh) 车载冰箱壳体
CN213108950U (zh) 一种密封条以及密封条与后门总成连接结构
CN217835820U (zh) 电动尾翼安装底托及汽车
CN217705699U (zh) 一种后轮眉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662056U (zh) 车身立柱结构及车辆
CN217864372U (zh) 行李箱缓冲块布置结构、缓冲块支撑结构及汽车行李箱
CN216733874U (zh) 无框车型的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0047393U (zh) 大灯支架、机舱边梁以及车辆
CN210971060U (zh) 轨道车辆
EP4230452A1 (en) Side trim panel assembly an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