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3517U - 顶盖后横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顶盖后横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3517U
CN211943517U CN202020050162.7U CN202020050162U CN211943517U CN 211943517 U CN211943517 U CN 211943517U CN 202020050162 U CN202020050162 U CN 202020050162U CN 211943517 U CN211943517 U CN 21194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rear cross
connector
top cov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01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501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3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后横梁本体;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第二连接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后横梁本体一端与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中的空腔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其优点表现在:提高尾门框局部刚度及模态,提升车身整体刚性,减轻恶劣路面下车身扭转变形,减少异响及共振。

Description

顶盖后横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汽车行驶性能及NVH体验要求提高,同时排放标准的提升要求车身轻量化层度越来越高,采用新的结构来满足性能及轻量化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顶盖后横梁作为连接车身侧围及顶盖的重要部件,不仅对整车的扭转刚度性能指标有着极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车身的异响、汽车尾部的敲鼓声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用后横梁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的顶盖后横梁在外形上通常是“一”字形设计,并没有与车身形成封闭的固定形式,导致顶盖后横梁抗扭性能差。
其次,现有技术中的顶盖后横梁在横断面与汽车顶盖之间的存在刚度和模态性能低下的缺陷。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383737.6,申请日20150604,专利名称为: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开了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它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在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两个法兰面的外表面分别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焊接密封胶条的底边平齐,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法兰面底边距离为L;在所述法兰面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焊接密封胶条的顶边平齐,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距离为S;所述L为 16毫米,所述S为8毫米。
上述专利文献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不但可以很精确的控制焊接密封条的位置,而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不依赖于工人的经验技术。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降低了汽车顶盖漏水的风险。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具有良好的抗扭转性能,刚度模态性能好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具有良好的抗扭转性能,刚度模态性能好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关于这种后横梁总成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良好的抗扭转性能,刚度模态性能好的顶盖后横梁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后横梁本体;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第二连接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后横梁本体一端与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中的空腔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后横梁本体在安装状态下整体呈H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设有加强块;所述的加强块为向外凸出的结构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后横梁本体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铰链安装加强板、顶盖后横梁内板;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板的中间设有固定支撑部;所述的固定支撑部的外侧设有顶盖,且固定支撑部与顶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支撑部的两端与顶盖围合形成电泳腔;所述的铰链安装加强板和顶盖后横梁外板形成有第一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铰链安装加强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板、铰链安装加强板、顶盖后横梁内板的两端均依次固定焊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内板上设有焊接腔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包括内饰板固定板、嵌合安装槽;所述的嵌合安装槽为弯头形状;所述的内饰板固定板的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嵌合安装槽的侧边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设有裙边结构,且裙边结构向外凸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在拐角处设置有加强件;所述的加强件的一侧设有让位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外端部均设有辅助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横梁总成,后横梁本体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中的空腔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U形抗扭腔体设计,提高尾门框局部刚度及模态,提升车身整体刚性,减轻恶劣路面下车身扭转变形,减少异响及共振。
2、设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左、右侧围搭接,使整个尾门框形成封闭腔体,同时优化分件位置提高材料利用率。
3、第一连接头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第二连接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该设计的效果是:抗扭支撑件的设计,确保了腔体结构形状稳定,使得整个后横梁总成具有较好的刚度以及模态,抗扭效果好。
4、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后横梁本体在安装状态下整体呈H状。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整个后横梁总成结构比较方正,结构简单,重量轻,焊接操作便利,材料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顶盖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第一支撑架的结构表示意图。
附图3是第一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横梁本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第一连接头和第一支撑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图3的A处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第一支撑架 11.内饰板固定板
12.嵌合安装槽 2.第二支撑架
3.第一连接头 31.抗扭支撑件
32.空腔 33.加强块
34.让位口 35.加强件
36.辅助支撑件 37.裙边结构
4.第二连接头
5.后横梁本体 51.顶盖后横梁外板
52.铰链安装加强板 53.顶盖后横梁内板
54.固定支撑部 55.焊接腔体
6.顶盖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顶盖6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顶盖6后横梁;所述的顶盖6后横梁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一连接头3、第二连接头4、后横梁本体5;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上;所述的第二连接头4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上;所述的后横梁本体5一端与第一连接头3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5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一连接头3、第二连接头4、后横梁本体5在安装状态下整体呈H状。
请参照图2,图2是第一支撑架1的结构表示意图。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 包括内饰板固定板11、嵌合安装槽12;所述的嵌合安装槽12为弯头形状;所述的内饰板固定板11的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嵌合安装槽12的侧边缘;所述的第二支撑架2与第一支撑架1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和图5,图3是第一连接头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连接头3与第一支撑架1的装配示意图。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固定在嵌合安装槽12 上,并与嵌合安装槽12形成空腔32;所述的空腔32中设置有抗扭支撑件31;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上还设有加强块33;所述的加强块33为向外凸出的结构形式;所述的后横梁本体5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1以及第二支撑架2中的空腔32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所述的第二连接头4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头3的结构形状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横梁本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后横梁本体5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51、铰链安装加强板52、顶盖后横梁你内板 53;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51板的中间设有固定支撑部54;所述的固定支撑部 54的外侧设有顶盖6,且固定支撑部54与顶盖6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支撑部54的两端与顶盖6围合形成电泳腔;所述的铰链安装加强板52和顶盖后横梁外板51形成有第一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你内板53与铰链安装加强板52之间形成有第二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板51、铰链安装加强板52、顶盖后横梁你内板53的两端均依次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后横梁本体5上还设有排水槽;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你内板53上设有焊接腔体55。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设有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左、右侧围搭接,使整个尾门框形成封闭腔体,同时优化分件位置提高材料利用率。
设有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一方面对其它部件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和车身固定。
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上并装配形成空腔32,该空腔 32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31;所述的第二连接头4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上并装配形成空腔32,该空腔32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31。该设计的效果是:抗扭支撑件31的设计,确保了腔体结构形状稳定,使得整个后横梁总成具有较好的刚度以及模态,抗扭效果好。
后横梁本体5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1以及第二支撑架2 中的空腔32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该设计的效果是:U形抗扭腔体设计,提高尾门框局部刚度及模态,提升车身整体刚性,减轻恶劣路面下车身扭转变形,减少异响及共振。
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一连接头3、第二连接头4、后横梁本体5在安装状态下整体呈H状。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整个后横梁总成结构比较方正,结构简单,重量轻,焊接操作便利,材料利用率高。
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上均设有加强块33;所述的加强块 33为向外凸出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加强块33,增加了局部强度,防止损坏。
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板51的中间设有固定支撑部54;所述的固定支撑部 54的外侧设有顶盖6,且固定支撑部54与顶盖6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可打入胶水,使得后横梁本体5与顶盖6之间的固定紧凑可靠,有利于减少异响和共振。
所述的铰链安装加强板52和顶盖后横梁外板51形成有第一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你内板53与铰链安装加强板52之间形成有第二刚度成型腔。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设置顶盖后横梁外板51中各个板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后横梁本体5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模态性能。
所述的顶盖后横梁你内板53上设有焊接腔体55。焊接腔体55的设计,为焊条提供焊接空间,使得焊接方便。
所述的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包括内饰板固定板11、嵌合安装槽 12;所述的嵌合安装槽12为弯头形状;所述的内饰板固定板11的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嵌合安装槽12的侧边缘。其中,嵌合安装槽12的设计,便于和其它部件形成嵌合式装配,嵌合安装槽12的设计成弯头状,抗扭特性好。
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上均设有裙边结构37,且裙边结构 37向外凸出。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部件之间连接时,贴合性好,通过能够锁定功能,防止脱落。
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在拐角处设置有加强件35(见图6);所述的加强件35的一侧设有让位口34。加强件35的设计,增加了拐角处的强度,让位口34的设计,为其它部件提供让位空间,贴合性好,焊接质量好。
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的外端部均设有辅助支撑件36。辅助支撑件36的设计,进一步保证了U形抗扭腔体的形状稳定,计,确保了腔体结构形状稳定,使得整个后横梁总成具有较好的刚度以及模态,抗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横梁总成,后横梁本体5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1以及第二支撑架2中的空腔32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U 形抗扭腔体设计,提高尾门框局部刚度及模态,提升车身整体刚性,减轻恶劣路面下车身扭转变形,减少异响及共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后横梁本体;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第二连接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装配形成空腔,该空腔中装配有抗扭支撑件;所述的后横梁本体一端与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本体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与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中的空腔相通,从而形成U形抗扭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后横梁本体在安装状态下整体呈H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设有加强块;所述的加强块为向外凸出的结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横梁本体包括顶盖后横梁外板、铰链安装加强板、顶盖后横梁内板;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板的中间设有固定支撑部;所述的固定支撑部的外侧设有顶盖,且固定支撑部与顶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支撑部的两端与顶盖围合形成电泳腔;所述的铰链安装加强板和顶盖后横梁外板形成有第一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铰链安装加强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刚度成型腔;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外板、铰链安装加强板、顶盖后横梁内板的两端均依次固定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后横梁内板上设有焊接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包括内饰板固定板、嵌合安装槽;所述的嵌合安装槽为弯头形状;所述的内饰板固定板的侧边缘固定连接在嵌合安装槽的侧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均设有裙边结构,且裙边结构向外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在拐角处设置有加强件;所述的加强件的一侧设有让位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外端部均设有辅助支撑件。
CN202020050162.7U 2020-01-10 2020-01-10 顶盖后横梁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4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0162.7U CN211943517U (zh) 2020-01-10 2020-01-10 顶盖后横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0162.7U CN211943517U (zh) 2020-01-10 2020-01-10 顶盖后横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3517U true CN211943517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01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43517U (zh) 2020-01-10 2020-01-10 顶盖后横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3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929A (zh) * 2020-01-10 2020-05-05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929A (zh) * 2020-01-10 2020-05-05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74508U (zh) 一种车门窗框结构
CN111098929A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总成
CN105904948A (zh) 一种汽车上掀式背门总成
CN211943517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
CN218400174U (zh) 车门玻璃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5663694U (zh) 一种自带密封功能的扰流板装配结构
CN209888612U (zh) 一种车门框架安装结构及车门总成
CN110497779B (zh) 一种车门框架安装结构及车门总成
CN210439853U (zh) 一种车门铰链的加强结构
CN212579775U (zh) 一种内饰门槛护板对接结构
CN209888613U (zh) 一种轻量化车门框架组件和车门总成
CN220615441U (zh)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内板加强结构
CN111017032B (zh) 一种车身后侧围加强结构
CN217927100U (zh) 行李箱盖钣金填缝装置、行李箱盖板及车辆
CN217864372U (zh) 行李箱缓冲块布置结构、缓冲块支撑结构及汽车行李箱
CN118386802A (zh) 一种塑料尾门结构
CN218054832U (zh) 一种汽车侧围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21457286U (zh) 外水切结构、车门及车辆
CN220842154U (zh) 一种尾门外板与内板的连接结构
CN220809092U (zh) 一种后背门总成及车辆
CN210132990U (zh) 一种车门密封条接角结构
CN209700352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窗框结构
CN217649284U (zh) 车门窗框上密封条及车辆车门和车辆
CN217994099U (zh) 用于车辆的背门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971060U (zh) 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