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3097U - 跨骑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3097U
CN217893097U CN202220732434.0U CN202220732434U CN217893097U CN 217893097 U CN217893097 U CN 217893097U CN 202220732434 U CN202220732434 U CN 202220732434U CN 217893097 U CN217893097 U CN 217893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ddle
outer frame
type vehicle
inner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24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田敏行
宫内素
松本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3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3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作为跨骑式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的行李架(86)具有弯曲部(154)、第1倾斜部(156)、延伸部(158)和凹陷部(166),其中,弯曲部使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第1倾斜部从前方朝向弯曲部(154)而向后下方倾斜;延伸部从弯曲部(154)向后方延伸;凹陷部形成于第1倾斜部(156),在该凹陷部,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比外侧框架(152)的上端部低。延伸部(158)相对于机动二轮车(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第1倾斜部(156)相对于机动二轮车(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据此,能够利用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小的延伸部支承行李,同时利用第1倾斜部的凹陷部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

Description

跨骑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
背景技术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99573号中公开了一种踏板式(Scooter)车辆。车辆具有座椅和行李架。行李架被配置于座椅的后方。行李架被设置于大致平坦的后罩的上表面。行李架具有内侧框架和外侧框架。内侧框架整体的高度比外侧框架的高度低。其结果,行李架的中央部分向下方凹陷。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包括踏板式车辆的跨骑式车辆中,在车把与座椅之间存在沿前后方向倾斜的部分。据此,在车把与座椅之间设置有行李架的情况下,行李架以倾斜的状态设置。因此,为了使装载在行李架上的行李不会掉落,需要在从下方支承行李的同时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
但是,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99573号的行李架被设置于大致平坦的后罩的上表面。因此难以将该行李架的结构直接应用于车把与座椅之间的行李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为一种跨骑式车辆,其在车把与座椅之间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具有内侧框架、外侧框架、弯曲部、第1倾斜部、延伸部和凹陷部,其中,所述弯曲部使所述内侧框架和所述外侧框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弯曲;所述第1倾斜部为所述内侧框架和所述外侧框架的从所述弯曲部开始的前方的部分,且随着靠近所述弯曲部而向后下方倾斜;所述延伸部为所述内侧框架和所述外侧框架的从所述弯曲部开始的后方的部分,且从所述弯曲部向后方延伸;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第1倾斜部,在所述凹陷部,所述内侧框架的上端部比所述外侧框架的上端部低,所述延伸部相对于所述跨骑式车辆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1倾斜部相对于所述跨骑式车辆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小的延伸部支承行李,同时利用第1倾斜部的凹陷部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延伸部具有平坦部,在该平坦部,所述内侧框架的上端部和所述外侧框架的上端部为相同的高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通过平坦部将行李的载荷分散给内侧框架和外侧框架的同时支承该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外侧框架为直径比所述内侧框架大的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外侧框架为大径的部件,因此行李架的机械强度提高。据此,即使在行李架上装载有行李的状态下对外侧框架作用横向上的加速度,也能够在承受由横向上的加速度产生的载荷的同时支承行李。另外,由于内侧框架为小径的部件,因此能够使行李架整体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还具有下方突出部,该下方突出部从所述外侧框架的所述凹陷部或所述平坦部的部分向下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比内侧框架具有耐载荷性的外侧框架上设置有下方突出部,因此能够将该下方突出部作为挂物钩来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还具有第1支撑件,该第 1支撑件从所述外侧框架的所述第1倾斜部的部分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跨骑式车辆的车身。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作为大径部件的外侧框架延伸出第1支撑件,能够以较高的刚性将行李架支承在车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还具有第2支撑件,该第2支撑件从所述延伸部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跨骑式车辆的车身。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延伸部延伸出第2支撑件,能够将第1 倾斜部和延伸部沿前后方向支承在车身上。据此,能够以更高的刚性将行李架支承在车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还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在所述跨骑式车辆的车宽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外侧框架和所述内侧框架的各下端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连接部从下方支承外侧框架和内侧框架,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凹陷部和平坦部。另外,行李架整体的机械强度也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还具有挂物钩部,该挂物钩部是所述内侧框架的从所述连接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通过作为大径部件的外侧框架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的同时,使用挂物钩部容易地挂住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延伸部为越远离所述弯曲部则越向后上方倾斜的第2倾斜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与车身的形状对应而构成行李架。另外,能够在利用第1倾斜部的凹陷部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的同时,利用延伸部来支承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外侧框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为随着靠向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行李架上不存在直角的角部,因此易于乘员跨在跨骑部上。
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应易于被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将行李架的周边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3是行李架的后视图。
图4A是图1的IVA-IVA剖视图,图4B是图1的IVB-IVB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跨骑式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的左视图。机动二轮车10通过将动力单元(power unit) 12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链条(drive chain)14传递给后轮16来进行行驶。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机动二轮车10前进的方向为前方,来对前后、左右和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
机动二轮车10具有车身框架18(车身)。在车身框架18的前端部配设有头管22。头管22对转向柱(Steering stem)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轴支承。在转向柱20的上端部固定有作为上梁(upper bridge) 的顶梁(top bridge)24。在转向柱20的下端部固定有作为下梁(lower bridge)的底梁(bottom bridge)26。
顶梁24和底梁26用于支承左右一对的前叉(front fork)28。各前叉28对前轮30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轴支承。在各前叉28上覆盖有圆筒状的灯支撑件保持架(light Stayholder)32。
在顶梁24的上部固定有车把杆(handle bar)36(车把)。车把杆36具有左右一对车把把手(handle grip)34。在车把杆36上固定有 2个闪光灯(Flash lamp)38和2个后视镜(back mirror)40。2个闪光灯38是左右一对方向指示器(winker)。2个后视镜40被配置于车把杆 36的左右两侧。在灯支撑件保持架32的前方固定有前照灯支撑件(head light stay)44。前照灯支撑件44用于支承前照灯42。
在顶梁24的前方配设有仪表(meter)46和附件插座(Accessory socket)48。在顶梁24的前方配设有作为行李架的托架50。托架50被配设于前照灯42的上方。在托架50的后部安装有作为安装支撑件的挡板支撑件(screen stay)52。在挡板支撑件52上安装有挡风板(Wind screen) 54。在挡板支撑件52的后部设置有杆状部件56。在杆状部件56上铺设有线束(wire harness)(未图示)等。
在车身框架18的下部悬挂有动力单元12。动力单元12一体地构成发动机和变速器。在动力单元12的左侧安装有换挡踏板(Shift pedal)58。驾驶员(乘员)放脚的脚踏(step)60被设置为左右一对。在动力单元12的后方设置有枢轴(Pivot)64。枢轴64被设置在车身框架18的下端部。枢轴64对摆臂(swing arm)62以可摆动的方式进行轴支承。摆臂62对后轮16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轴支承。在枢轴64的下方配置有中心支架(Center stand)66和侧支架(side stand)68。
动力单元12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链条14被传递给后轮16。在摆臂62上安装有链条罩(chain cover)70和左右一对后脚踏(Rear step) 72。链条罩70覆盖传动链条14的上方。在车身框架18的后部连续地形成有金属制的后挡泥板(Rear fender)74。摆臂62的后端部经由左右一对后减震器(Rear cushion)76被悬挂在车身框架18的后部。
在驾驶员就座的座椅78的下方配设有燃料箱80。动力单元12 的上方的车身框架18被车身罩82覆盖。车身框架18和车身罩82具有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形状。车身框架18和车身罩82的位于车把杆36与座椅78之间的部分构成为跨骑部84。驾驶员的脚跨在跨骑部84上。在跨骑部84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行李架86。行李架86 沿车身罩8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多个支撑件88、89从行李架86向下方延伸。多个支撑件88、89贯穿车身罩82并连接于车身框架18。据此,行李架86被固定于车身框架18。
在燃料箱80的左侧配设有空气滤清器箱(Air Cleaner Box) 90。空气滤清器箱90的进气管(inlet duct)92通过后减震器76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并连接于罩部件96。罩部件96被安装于后托架(Rear Carrier)94。
后托架94被固定于后挡泥板74的上部。在后挡泥板74的左侧配设有收纳箱98。收纳箱98被悬挂在后托架94上。在后挡泥板74 的后部固定有尾灯(tail lamp)100和左右一对闪光灯102。
一边参照图1~图4B,一边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机动二轮车10的特征性结构进行说明。所谓特征性结构是指与行李架86有关的结构。行李架86被配置于设置在车把杆36与座椅78之间的跨骑部84。行李架86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被配置于跨骑部84。行李架86能够装载行李。
跨骑部84包括车身框架18和车身罩82的位于车把杆36与座椅78之间的部分。跨骑部84的位于车把杆36与动力单元12的上方的部位之间的部分(前方部分)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另外,跨骑部84的位于动力单元12的上方的部位与座椅78之间的部分(后方部分)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跨骑部84的前方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比跨骑部84的后方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大。此外,跨骑部84的前方部分是比车身框架18和车身罩82中的位于动力单元12 的上方的部位靠前方的部分。另外,跨骑部84的后方部分是比车身框架 18和车身罩82中的位于动力单元12的上方的部位靠后方的部分。行李架86与车身框架18及车身罩82的形状相对应而沿前后方向延伸。
具体而言,行李架86具有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内侧框架150是在车身罩82的上方被设置于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环状的框架。外侧框架152是在车身罩82的上方被设置于内侧框架150的外侧的环状的框架。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通过使金属制的圆柱或圆筒的杆状部件形成为环状而构成。外侧框架152为直径比内侧框架150大的杆状部件。此外,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也可以为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多边形的杆状部件。
外侧框架152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随着靠向前后方向上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具体而言,外侧框架152的前端部具有随着靠向斜上方或前方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另外,外侧框架152的后端部具有随着靠向斜上方或后方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外侧框架15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为随着靠向前后方向上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即可。
在行李架86中,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沿着车身罩82 的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弯曲。弯曲的部位构成弯曲部154。据此,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从弯曲部154开始的前方的部分形成为第1倾斜部156,该第1倾斜部156随着靠近弯曲部154而向后下方倾斜。另外,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从弯曲部154开始的后方的部分形成为延伸部158,该延伸部158从弯曲部154向后方延伸。
延伸部158形成为越远离弯曲部154则越向后上方倾斜的第2 倾斜部。另外,延伸部158相对于机动二轮车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156相对于机动二轮车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此外,延伸部158只要从弯曲部154向后方延伸即可。因此,延伸部158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为0°。
2个支撑件88、89中的支撑件88(第1支撑件)将第1倾斜部156固定于车身框架18。具体而言,支撑件88是金属制的圆柱或圆筒的杆状部件。支撑件88具有连接部88a和左右一对固定部88b。连接部88a在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前方部分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连接部88a与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前方部分的下端部(底部)接触。左右一对固定部88b从连接部88a的两端部向斜前下方延伸,并连接于车身框架18。
连接部88a的两端部比外侧框架152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突出。因此,固定部88b在比外侧框架152靠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向下方延伸。另外,连接部88a与内侧框架150及外侧框架152的前方部分的下端部通过焊接接合等连接在一起。
支撑件89(第2支撑件)将延伸部158固定于车身框架18。具体而言,支撑件89是金属制的部件。支撑件89具有大致U字形的连接部89a以及固定部89b。连接部89a与内侧框架150的后方部分的位于弯曲部154附近的部位接触。固定部89b从连接部89a向下方延伸,并贯穿车身罩82而与车身框架18连接。连接部89a与内侧框架150的后方部分的位于弯曲部154附近的部位通过焊接接合等连接在一起。
在行李架86上设置有多个挂物钩部160、162、164。挂物钩部160是内侧框架150中从支撑件88的连接部88a沿着内侧框架150向斜前上方呈U字形突出的部分。据此,能够将购物袋和包等适当地挂在挂物钩部160上。
挂物钩部162被设置于第1倾斜部156的位于支撑件88与弯曲部154之间的部位。挂物钩部162具有连接部162a和左右一对下方突出部162b。连接部162a与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前方部分的下端部接触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一对下方突出部162b从连接部162a 的两端部向斜前下方突出。
连接部162a的两端部比外侧框架152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突出。因此,下方突出部162b在比外侧框架152靠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向下方延伸。另外,连接部162a与内侧框架150及外侧框架 152的前方部分的下端部通过焊接接合等连接在一起。并且,下方突出部162b只要至少从连接部162a的两端部向下方突出即可。据此,能够将挂物用的绳带适当地挂在作为挂物钩的下方突出部162b上。
挂物钩部164被设置于延伸部158的比支撑件89靠后方的部位。挂物钩部164具有连接部164a和左右一对下方突出部164b。连接部 164a与内侧框架150及外侧框架152的后方部分的下端部接触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一对下方突出部164b从连接部164a的两端部向斜后下方突出。
连接部164a的两端部位于比外侧框架152的下端部靠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因此,下方突出部164b从比外侧框架152靠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部位向下方延伸。另外,连接部164a与内侧框架150及外侧框架152的后方部分的下端部通过焊接接合等连接在一起。并且,下方突出部164b只要至少从连接部164a的两端部向下方突出即可。据此,能够将挂物用的绳带恰当地挂在作为挂物钩的下方突出部164b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倾斜部156中,在图4A的剖视观察下,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比外侧框架152的上端部低。据此,在第1 倾斜部156形成有内侧框架150比外侧框架152凹陷的凹陷部166。
即,内侧框架150是小径的杆状部件。另外,外侧框架152 是大径的杆状部件。并且,在第1倾斜部156中,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各下端部在被载置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各连接部88a、162a 上的状态下与各连接部88a、162a连接在一起。另外,各连接部88a、162a 的两端部比外侧框架152向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因此,通过使内侧框架150和外侧框架152的各下端部与各连接部88a、162a连接在一起,能够容易地形成凹陷部166。
据此,在将行李放置在行李架86上时,能够将该行李适当地夹持在凹陷部166的外侧框架152的内侧。另外,固定部88b和下方突出部162b从外侧框架152的凹陷部166的部分向下方延伸。并且,挂物钩部160从内侧框架150的凹陷部166的部分向前方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伸部158中,在图4B的剖视观察下,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和外侧框架152的上端部被设定在大致相同的高度。据此,在延伸部158形成有上侧部分平坦的平坦部168。
即,在延伸部158中,内侧框架150的下端部在被载置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连接部164a的状态下与连接部164a连接在一起。另外,连接部164a的两端部连接在外侧框架152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部位。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平坦部168。据此,易于将行李放置在平坦部168 上。另外,下方突出部164b从外侧框架152的平坦部168的部分向下方延伸。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情况下,采用各种结构。
以下记载能够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掌握的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为一种跨骑式车辆(10),其在车把(36) 与座椅(78)之间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行李架(86),所述行李架(86) 具有内侧框架(150)、外侧框架(152)、弯曲部(154)、第1倾斜部 (156)、延伸部(158)和凹陷部(166),其中,所述弯曲部(154) 使所述内侧框架(150)和所述外侧框架(152)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弯曲;所述第1倾斜部(156)为所述内侧框架(150)和所述外侧框架(152) 的从所述弯曲部(154)开始的前方的部分,且随着靠近所述弯曲部(154) 而向后下方倾斜;所述延伸部(158)为所述内侧框架(150)和所述外侧框架(152)的从所述弯曲部(154)开始的后方的部分,且从所述弯曲部(154)向后方延伸;所述凹陷部(166)形成于所述第1倾斜部(156),在所述凹陷部(166),所述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比所述外侧框架 (152)的上端部低,所述延伸部(158)相对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1倾斜部(156)相对于所述跨骑式车辆 (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倾斜角度比第1倾斜部小的延伸部支承行李,同时利用第1倾斜部的凹陷部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延伸部(158)具有平坦部(168),在该平坦部(168),所述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和所述外侧框架(152) 的上端部为大致相同的高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通过平坦部将行李的载荷分散给内侧框架和外侧框架的同时支承该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外侧框架(152)为直径比所述内侧框架(150)大的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外侧框架为大径的部件,因此行李架的机械强度提高。据此,即使在行李架上装载有行李的状态下对外侧框架作用横向上的加速度,也能够在承受由横向上的加速度产生的载荷的同时支承行李。另外,由于内侧框架为小径的部件,因此能够使行李架整体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下方突出部 (162b、164b),该下方突出部(162b、164b)从所述外侧框架(152) 的所述凹陷部(166)或所述平坦部(168)的部分向下方延伸。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比内侧框架具有耐载荷性的外侧框架上设置有下方突出部,因此能够将该下方突出部作为挂物钩来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第1支撑件 (88),该第1支撑件(88)从所述外侧框架(152)的所述第1倾斜部 (156)的部分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车身(18)。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作为大径部件的外侧框架延伸出第1支撑件,能够以较高的刚性将行李架支承在车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第2支撑件 (89),该第2支撑件(89)从所述延伸部(158)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车身(18)。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延伸部延伸出第2支撑件,能够将第1 倾斜部和延伸部沿前后方向支承在车身上。据此,能够以更高的刚性将行李架支承在车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连接部(88a、 162a、164a),该连接部(88a、162a、164a)在所述跨骑式车辆(10) 的车宽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外侧框架(152)和所述内侧框架(150) 的各下端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连接部从下方支承外侧框架和内侧框架,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凹陷部和平坦部。另外,行李架整体的机械强度也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挂物钩部 (160),该挂物钩部(160)是所述内侧框架(150)的从所述连接部(88a) 向前方突出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通过作为大径部件的外侧框架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的同时,使用挂物钩部容易地挂住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延伸部(158)为越远离所述弯曲部(154)则越向后上方倾斜的第2倾斜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与车身的形状对应而构成行李架。另外,能够在利用第1倾斜部的凹陷部沿车宽方向夹持行李的同时,利用延伸部来支承行李。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中,所述外侧框架(15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为随着靠向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行李架上不存在直角的角部,因此易于乘员跨在跨骑部上。

Claims (10)

1.一种跨骑式车辆(10),其在车把(36)与座椅(78)之间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行李架(86),
该跨骑式车辆(10)的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86)具有内侧框架(150)、外侧框架(152)、弯曲部(154)、第1倾斜部(156)、延伸部(158)和凹陷部(166),其中,
所述弯曲部(154)使所述内侧框架(150)和所述外侧框架(152)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弯曲;
所述第1倾斜部(156)为所述内侧框架(150)和所述外侧框架(152)的位于所述弯曲部(154)前方的部分,且随着靠近所述弯曲部(154)而向后下方倾斜;
所述延伸部(158)为所述内侧框架(150)和所述外侧框架(152)的位于所述弯曲部(154)后方的部分,且从所述弯曲部(154)向后方延伸;
所述凹陷部(166)形成于所述第1倾斜部(156),在所述凹陷部(166),所述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比所述外侧框架(152)的上端部低,
所述延伸部(158)相对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述第1倾斜部(156)相对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158)具有平坦部(168),在该平坦部(168),所述内侧框架(150)的上端部和所述外侧框架(152)的上端部为相同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框架(152)为直径比所述内侧框架(150)大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下方突出部,该下方突出部从所述外侧框架(152)的所述凹陷部(166)或所述平坦部(168)的部分向下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第1支撑件(88),该第1支撑件(88)从所述外侧框架(152)的所述第1倾斜部(156)的部分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车身(18)。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第2支撑件(89),该第2支撑件(89)从所述延伸部(158)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车身(18)。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在所述跨骑式车辆(10)的车宽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所述外侧框架(152)和所述内侧框架(150)的各下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86)还具有挂物钩部(160),该挂物钩部(160)是所述内侧框架(150)的从所述连接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158)为越远离所述弯曲部(154)则越向后上方倾斜的第2倾斜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框架(15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为随着靠向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顶端而变窄的形状。
CN202220732434.0U 2021-03-31 2022-03-30 跨骑式车辆 Active CN2178930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9021A JP7288476B2 (ja) 2021-03-31 2021-03-31 鞍乗型車両
JP2021-059021 2021-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3097U true CN21789309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355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2434.0U Active CN217893097U (zh) 2021-03-31 2022-03-30 跨骑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88476B2 (zh)
CN (1) CN217893097U (zh)
BR (1) BR102022006006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793Y2 (zh) * 1985-08-13 1990-05-24
JP4152329B2 (ja) 2004-02-03 2008-09-17 オージーケー技研株式会社 補助具取付装置
JP4256350B2 (ja) 2005-01-24 2009-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荷台装置
JP6159045B1 (ja) 2017-03-17 2017-07-05 高橋 直子 自転車用キャリア取付手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8476B2 (ja) 2023-06-07
BR102022006006A2 (pt) 2022-11-08
JP2022155675A (ja)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868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CA2645388C (en) Motorcycle air bag module support arrangement
US7588111B2 (en) Rear shock absorb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US9156517B2 (en) Rear structure and rear equipment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217893097U (zh) 跨骑式车辆
JP4832253B2 (ja) 自動二・三輪車用レーダー装置
CN111232116A (zh)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JP400837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グラブレール
JP4546204B2 (ja) グラブレール
CN217146226U (zh) 跨骑式车辆
EP2599697A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9119441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CN111746695B (zh) 跨骑式车辆
CN217477457U (zh) 跨骑式车辆
CN117203119A (zh) 跨骑式车辆
JP585836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5917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器組立体
JP650143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739423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101663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リヤキャリア
JP254219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荷物載置装置
US11235836B2 (en) Front-wheel suspension devic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2017165207A (ja) 鞍乗型車両の後部装置
JP2021146799A (ja) 鞍乗型車両
CN118722929A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