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2503U -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2503U
CN217892503U CN202222345496.9U CN202222345496U CN217892503U CN 217892503 U CN217892503 U CN 217892503U CN 202222345496 U CN202222345496 U CN 202222345496U CN 217892503 U CN217892503 U CN 217892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ibration damping
cooling module
elastic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54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益波
王俊伟
梁依山
宁武云
郭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54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2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2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2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其中,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包括冷却模块本体、第一减振组件和第二减振组件,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包括相交的竖架和横架,一参考平面同时经过所述竖架和所述横架;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减振件,所述冷却模块本体通过所述减振件与所述车辆的车架连接,所述减振件至少用以在所述竖架的延伸方向上弹性形变;第二减振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参考平面呈相交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减缓冷却模块的振动,降低散热器振动失效风险,还可以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冷却模块为车辆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安装在车架上,冷却模块的质量相对较大。
目前市场上的冷却模块容易在车辆行驶方向上不断进行俯仰振动,或是跟随车架上下振动,振动过大时容易造成冷却模块的散热器芯体开裂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旨在减缓冷却模块的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包括:
冷却模块本体,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包括相交的竖架和横架,一参考平面同时经过所述竖架和所述横架;
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减振件,所述竖架通过所述减振件与所述车辆的车架连接,所述减振件至少用以在所述竖架的延伸方向上弹性形变;以及
第二减振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参考平面呈相交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远离所述横架的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配置为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折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车架包括具有固定孔的连接板,所述折弯部穿过所述固定孔的一端与螺母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还包括减振模块,所述减振模块设于所述横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减振模块连接于所述横架。
可选地,所述车架包括相连接的纵梁和横梁;所述减振模块设于所述横架的中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减振模块,另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连接,所述竖架与所述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分设于所述横架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减振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横架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衬套、套设于所述衬套的外周的弹性套、及套设于所述弹性套的外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套的外周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可选地,所述弹性套的长度小于所述衬套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竖架设有吊耳,所述第一减振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减振件设有若干个,至少所述吊耳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所述减振件;
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车架、所述减振件和所述吊耳,以将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固定于所述车架。
可选地,所述减振件设有两个,一所述减振件设于所述吊耳与所述车架之间,另一所述减振件设于所述吊耳远离所述车架的一侧;
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车架、一所述减振件、所述吊耳和另一所述减振件,以将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固定于所述车架。
可选地,所述减振件配置为弹性垫;
可选地,所述吊耳与所述车架螺栓固定,所述螺栓固定的螺母采用对顶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
上述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模块本体的竖架通过减振件进行连接,并且减振件至少在竖架的延伸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也即,减振件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当车辆发生振动时,车辆的车架会作用于减振件,减振件会受力并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形变,进而减少冷却模块本体受到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冷却模块本体在上下方向的减振。而且冷却模块的风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振动,减振件也可以在发生弹性形变,以减缓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模块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再者,冷却模块本体的横架通过弹性连接件与车架进行连接,由于弹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参考平面呈相交设置,当冷却模块本体进行俯仰振动,也即,冷却模块本体在横架至车架的方向上发生振动时,弹性连接件会受到冷却模块本体的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达到冷却模块本体在前后方向的减振;另外,减振件和弹性连接件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也可以减低产生的噪音,提升整车的NVH性能。可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减缓冷却模块的振动,降低散热器振动失效风险,还可以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模的减振装置的减振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冷却模的减振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29884230000031
Figure BDA000382988423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用于车辆,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包括冷却模块本体100、第一减振组件200和第二减振组件300,冷却模块本体100包括相交的竖架110和横架120,一参考平面同时经过竖架110和横架120;第一减振组件200包括减振件210,竖架110通过减振件210与车辆的车架400连接,减振件210至少用以在竖架110的延伸方向上弹性形变;第二减振组件300包括弹性连接件310,弹性连接件310的一端连接于横架120,另一端连接于车架400;弹性连接件310的延伸方向与参考平面呈相交设置。
可以理解,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振动,激烈的振动会导致安装在车架400上的冷却模块的芯体开裂泄漏,本方案将冷却模块本体100的竖架110通过减振件210进行连接,并且减振件210至少在竖架110的延伸方向上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也即,减振件210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当车辆发生振动时,车辆的车架400会作用于减振件210,减振件210会受力并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形变,进而减少冷却模块本体100上受到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冷却模块本体100在上下方向的减振。而且冷却模块的风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振动,减振件210也可以在发生弹性形变,以减缓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模块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再者,冷却模块本体100的横架120通过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进行连接,由于弹性连接件310的延伸方向与参考平面呈相交设置,当冷却模块本体100进行俯仰振动,也即,冷却模块本体100在横架120至车架400的方向上发生振动时,弹性连接件310会受到冷却模块本体100的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达到冷却模块本体100在前后方向的减振;另外,减振件210和弹性连接件310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也可以减低产生的噪音,提升整车的NVH性能。可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减缓冷却模块的振动,降低散热器振动失效风险,还可以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仅图示出了冷却模块本体的风扇和散热器。竖架110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也即,竖直或近竖直;横架120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也即,横架120的延伸方向水平或近水平。
进一步地,一竖直参考面与竖架110相平行设置,车架400、弹性连接件310与冷却模块本体100在竖直参考面上的投影呈三角形设置。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310远离横架120的一端设有折弯部311,折弯部311与车架400连接。折弯部311穿过车架的固定孔,从而将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的安装,这样可以使得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再者,即使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焊接时,折弯部311的设置也可以增加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的焊接面积,从而增加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的连接稳定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310也可以不设置折弯部311,而将弹性连接件310的端部直接与车架400固定。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310配置为弹性杆,弹性杆的折弯部311设有外螺纹,车架400包括具有固定孔的连接板410,折弯部311穿过固定孔的一端与螺母相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在将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连接时,先将折弯部311穿过固定孔,再旋紧螺母,从而将连接板410与折弯部311固定。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310也可以配置为弹性连接板,弹性连接板的折弯部可以与车架螺钉连接或者是焊接。
进一步地,折弯部311设有两个螺母,在将弹性连接件310与车架400连接时,连接板410设于两螺母之间,这样可以增加折弯部311与连接板410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板410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相互折弯设置,第一连接段与车架400焊接,第二连接段设有固定孔;可以理解,焊接的接口牢固耐久,接头强度和严密性高,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焊缝强度高,可以增加连接板410与车架400连接的稳定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410也可以配置为平直的连接板410,连接板410的侧边缘与车架400固定,连接板410向车架400外延伸。
可选地,第二减振组件300还包括减振模块320,减振模块320设于横架120,弹性连接件310的一端通过减振模块320连接于横架120;可以理解,例如车架受到冲击时,车架400的冲击力会作用于弹性连接件310,弹性连接件310发生弹性形变后,进而将剩余的冲击力作用于减振模块320,减振模块320也会受力发生形变,进而减缓冷却模块本体100的冲击力;可见,减振模块320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二减振组件300的减振能力,进而减缓冷却模块的前后方向的振动。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车架400包括相连接的纵梁420和横梁430;减振模块320设于横架120的中部,弹性连接件310的一端连接减振模块320,另一端与横梁430的中部连接,竖架110与纵梁420连接。将减振模块320布置在横梁430的中部位置,仅用一个第二减振组件300,实现冷却模块本体100的前后方向减振,结构简单,占用整车布置空间小。
可选地,第二减振组件300设有两个,两第二减振组件300分设于横架120的两端;在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减振组件300的弹性连接件310远离横架120的一端连接到一纵梁420远离与竖架的一端。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减振组件300的弹性连接件310远离横架120的一端也可以与车架400的横梁430的端部连接;从而在冷却模块本体100的两侧进行前后方向的减振。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横架120设有两个,两横架120分设在冷却模块本体100的相对两侧,竖架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横架120,车架400位于两横架120之间,这样可以增加冷却模块本体100安装的稳定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车架400也可以与任一横架120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此时减振模块320设于远离车架400设置的一横架120上。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减振模块320设于位于车架400下侧的横架120上,弹性连接件310的一端连接减振模块320,另一端连接车架400的底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减振模块320设于位于车架400上侧的横架120上,弹性连接件310的一端连接减振模块320,另一端连接车架400的顶侧。
可选地,减振模块320包括设于横架120的安装座321、与安装座321连接的衬套322、套设于衬套322的外周的弹性套323、及套设于弹性套323的外周的套筒324,套筒324与弹性连接件310连接。可以理解,弹性套323将冷却模块上的衬套322和与弹性连接件310连接的套筒324隔开,有效缓解前后方向的振动和冲击。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减振模块320也可以包括设于横架120的固定筒、设于固定筒内的减振弹簧、及设于固定筒内并与减振弹簧远离横架120的一端抵接的抵推板,抵推板与弹性连接件310固定,这样在弹性连接件310发生振动,将作用力作用于减振模块320的抵推板时,抵推板会作用于减振弹簧,进而减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缓解前后方向的振动和冲击。
进一步地,弹性套323可以配置为橡胶套,这是由于橡胶的材质不仅具有优异的弹性、价格低廉,还耐磨、耐高低温可以增加弹性套323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套322也可以配置为硅胶垫。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套323的外周面设有固定槽,套筒324套设于固定槽内;这样可以限制套筒324的位置,避免套筒324与弹性套323发生相对滑动,而影响减振模块320的弹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套筒324也可以直接套设在弹性套323上。
进一步地,衬套322的一端与安装座321连接,衬套322的另一端设有垫片,螺栓从远离垫片的一端一次旋入衬套322口和垫片,并拧紧螺母,以将弹性套323和套筒324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简单且便于拆卸。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铆钉固定弹性套323和套筒324。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套323的长度小于衬套322的长度;这样在弹性套323起减振作用时,可以避免弹性套323发生的旋转和挤压时干涉到螺母垫片,从而避免螺母存在松动风险,避免弹性套323产生磨损,进而提升了结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套323的轴向与横架120的长度方向相并行设置。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套323的轴向与横架1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竖架110设有两个,横架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竖架110;可以理解,车架的纵梁420也对应竖架110设有两个,横梁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纵梁420,第一减振组件200也设有两个,这样可以增加冷却模块本体100与车架400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竖架110设有吊耳111,第一减振组件200还包括紧固件,减振件210设有若干个,至少吊耳111与车架400之间设有减振件210;紧固件依次穿过车架400、减振件210和吊耳111,以将冷却模块本体100固定于车架400;可以理解,吊耳111的设置可以提供冷却模块本体100的安装位,便于连接车架400,而且这样的安装方式有利于安装和拆卸。将减振件210设于在吊耳111与车架400之间,这样可以将吊耳111与车架400隔开,在产生振动时,减振件210可以发生形变,来缓解自车架400的振动和上下颠簸的冲击。再者,利用减振件210将车架400和吊耳111隔开,可以避免车架400和吊耳111发生硬性摩擦而产生噪音,可以增加整车的NVH性能。
进一步地,吊耳111与车架400螺栓固定,螺栓固定的螺母采用对顶螺母220,在安装时,螺栓依次穿过车架400、减振件210和吊耳111,以将冷却模块本体100固定于车架400;这样的安装过程简单高效,便于更换老化或磨损的减振件210。再者,螺栓固定的螺母采用对顶螺母220,对顶螺母220可以防松,从而解决第一弹性件的老化变硬后螺母松动问题。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吊耳111与车架400也可以为铆钉连接。
可选地,减振件210设有两个,一减振件210设于吊耳111与车架400之间,另一减振件210设于吊耳111远离车架400的一侧;紧固件依次穿过车架400、一减振件210、吊耳111和另一减振件210,以将冷却模块本体100固定于车架400。也即,其中一减振件210设于吊耳111与对顶螺母220之间,这样可以将吊耳111和对顶螺母220隔开,在产生振动时,减振件210也可以发生形变,来缓解自车架400的振动和上下颠簸的冲击。再者,利用减振件210将对顶螺母220和吊耳111隔开,可以避免对顶螺母220和吊耳111发生硬性摩擦而产生噪音,可以增加整车的NVH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螺栓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减振组件还包括垫片,垫片设于对顶螺母220和减振件210之间。
可选地,减振件210配置为弹性垫;弹性垫可以受力发生形变,进而起到减振效果,而且弹性垫价格便宜,材料易采买,便于推广应用和减低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减振件210也可以配置为复位弹簧,螺栓从复位弹簧的内侧穿过。
进一步地,减振件210配置为橡胶垫,这是由于橡胶的材质不仅具有优异的弹性、价格低廉,还耐磨、耐高低温可以增加减振件210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减振件210也可以配置为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该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模块本体,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包括相交的竖架和横架,一参考平面同时经过所述竖架和所述横架;
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减振件,所述竖架通过所述减振件与所述车辆的车架连接,所述减振件至少用以在所述竖架的延伸方向上弹性形变;以及
第二减振组件,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参考平面呈相交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远离所述横架的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车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配置为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折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车架包括具有固定孔的连接板,所述折弯部穿过所述固定孔的一端与螺母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还包括减振模块,所述减振模块设于所述横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减振模块连接于所述横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相连接的纵梁和横梁;所述减振模块设于所述横架的中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减振模块,另一端与所述横梁的中部连接,所述竖架与所述纵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分设于所述横架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横架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衬套、套设于所述衬套的外周的弹性套、及套设于所述弹性套的外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的外周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和/或
所述弹性套的长度小于所述衬套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架设有吊耳,所述第一减振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减振件设有若干个,至少所述吊耳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所述减振件;
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车架、所述减振件和所述吊耳,以将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固定于所述车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设有两个,一所述减振件设于所述吊耳与所述车架之间,另一所述减振件设于所述吊耳远离所述车架的一侧;
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车架、一所述减振件、所述吊耳和另一所述减振件,以将所述冷却模块本体固定于所述车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配置为弹性垫;和/或,
所述吊耳与所述车架螺栓固定,所述螺栓固定的螺母采用对顶螺母。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
CN202222345496.9U 2022-09-02 2022-09-02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17892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5496.9U CN217892503U (zh) 2022-09-02 2022-09-02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5496.9U CN217892503U (zh) 2022-09-02 2022-09-02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2503U true CN217892503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5496.9U Active CN217892503U (zh) 2022-09-02 2022-09-02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2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238660A (ja) 衝撃吸収ストッパ
US20070131469A1 (en) Power train mount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217892503U (zh) 冷却模块的减振装置和车辆
CN112297807B (zh) 电动车辆
CN104890492B (zh) 一种汽车悬置胶垫总成
CN201521536U (zh) 一种金属件固定结构
CN206394415U (zh) 一种悬置胶垫总成及使用该悬置胶垫总成的汽车
CN206615057U (zh) 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206797101U (zh) 一种发动机后支撑梁总成
CN114087161B (zh) 一种电动压缩机减振装置及车辆
CN215890936U (zh) 一种多用途缓冲减震装置
CN211082651U (zh) 一种散热器的减振胶垫
CN219055963U (zh) 双向减震发动机前悬置软垫结构
JP7408472B2 (ja) 防振装置
CN216518243U (zh) 一种排气管的悬置软垫结构及减震装置
CN220562677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防撞横梁
CN211308226U (zh) 悬置结构、发动机总成及汽车
CN213931416U (zh) 一种减震降噪的连接结构
CN220904687U (zh) 散热器安装结构
CN219487091U (zh) 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966616U (zh) 减震塔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20410485U (zh) 控制器支架及车辆
CN220996528U (zh) 一种汽车悬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18661273U (zh) 压缩机减震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