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2465U - 一种三板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板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2465U
CN217862465U CN202222856308.9U CN202222856308U CN217862465U CN 217862465 U CN217862465 U CN 217862465U CN 202222856308 U CN202222856308 U CN 202222856308U CN 217862465 U CN217862465 U CN 217862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plate
movable
mold
mould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63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寒锐
黄勇军
陈仲调
陈宇翔
刘信
毛兴旺
黄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63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2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2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2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板注塑机,包括:机架、合模机构和射台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模具中板、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模具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模具中板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射台机构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模具中板内部设有对称的浇筑流道,所述第一动模板和第二动模板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模具中板两侧,所述射台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射台机构连接于所述合模机构一侧且与所述合模机构的分铅直面垂直,所述射台机构包括注射部分和移射部分,所述移射部分可驱动所述注射部分于所述模具中板接触并与所述浇筑流道导通。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功耗低、磨损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三板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板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可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而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卧式注塑机具有的机身低重心稳定、便于操作和维修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的使用。但现有的注塑机中,传统的单层模具注塑机生产效率低,而叠层模具在浇筑过程中需要穿过分型面,当模具在开合模过程中,射胶喷嘴与模具中板浇注流道需要分离,增加压力损失且浇注流道复杂,各型腔压力平衡难以解决(特别两层模腔间不平衡),开模后流道需要处理流道密封问题,这些都是造成不稳定因素之一。
为此申请人在专利:CN 105058682 A公开了一种斜式注塑机,其注塑机射台的注射部分通过差动联接机构与动模板相连,使得注塑机的射胶喷嘴能与动模板上的模具浇口能始终接触,来减少注塑压力的损失,但该方案依旧存在以下问题:①差动连接机构结构复杂使得投入成本变高,且同步移动机构会徒增能耗以及磨损,不利于生产维护。②开模和合模过程中,为了保持注塑部分的位移速度与动模板的位移速度的关系,动模板的移动速度也因此受限,导致动模板的距离调节周期较长。
而另一专利:CN208576115U公开的一种双模双机铰式注塑成型机虽然解决了射胶喷嘴与模具中板的连接问题,但由于其驱动结构是通过开合模驱动系统带动两开合模机铰连杆实现开合模的,其第一动模板和第二移动模板只能同步运动,这样就无法在一台注塑机上安装两套尺寸规格不同模具进行注塑生产,而且开合模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并直接作用在动模板、第一移动模板和第二移动模板上,容易导致设备磨损,不利于长期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三板注塑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板注塑机,包括: 机架、合模机构和射台机构;
所述合模机构包括模具中板、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模具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模具中板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射台机构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模具中内部设有浇筑流道,所述第一动模板和第二动模板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模具中板两侧合模;
所述射台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射台机构连接于所述合模机构一侧,所述射台机构包括注射部分和移射部分,所述移射部分可驱动所述注射部分与所述模具中板接触并与所述浇筑流道导通。
其中,所述射台机构的注射部分包括:注射筒和射胶喷嘴,所述射胶喷嘴设于所述注射筒的前端;所述射台机构的移射部分包括:射台座和移射油缸,所述射台座与所述注射筒固定连接,所述移射油缸一端连接于所述射台座,一端与所述模具中板连接。
其中,所述浇筑流道包括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所述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相互对称且具有相同流程。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
所述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设于所述模具中板上,所述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动模板连接,进而可驱动所述第一动模板移动;
所述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设于所述模具中板上,所述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动模板连接,进而可驱动所述第二动模板移动。
其中,所述合模机构还包括:合模油缸和抱闸机构;所述合模油缸设于所述第一动模板上,所述合模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动模板、模具中板和第二动模板,所述合模油缸活塞杆穿过第一动模板一端设有第一梳型齿;所述抱闸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动模板一侧,所述抱闸机构包括:哈夫圈和抱闸油缸,所述哈夫圈内周面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梳型齿对应抱紧的第二梳型齿,所述抱闸机构驱动所述哈夫圈做开合动作,进而使哈夫圈抱紧或松开所述合模油缸活塞杆。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模具中板固定不动(固定于其上的半模也固定不动),减少生产周期中移动部分,减少能耗和磨损。②设置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来分别独立驱动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不仅能实现第一动模板和第二动模板的同步调节,还可在安装不同规格尺寸模具的情况下对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进行分别调节,使得一个注塑机能同时进行两套不同模具的生产。③生产周期中注射部分通过射移部分驱动并长期抵接于模具中板,避免了浇筑压力的损失,有利于系统稳定性以及生产工艺稳定,且减少能耗和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三板注塑机,包括:机架1、合模机构2和射台机构3。
如图2所示,所述合模机构2包括模具中板21、第一动模板22、第二动模板23和驱动机构24,所述模具中板21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模具中板21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射台机构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模具中板21内部设有对称的浇筑流道,所述第一动模板22和第二动模板23通过所述驱动机构24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模具中板21两侧,并与所述模具中板21进行合模。
更具体的,所述模具中板21上设有能与所述射胶喷嘴312形成密封对接的凹槽,所述移射部分可驱动所述射胶喷嘴312与所述凹槽对接,所述凹槽与所述浇筑流道相互导通。
所述浇筑流道包括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所述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相互对称且具有相同流程,进而当射台机构3的射胶喷嘴与所述模具中板21接触时,所述射胶喷嘴312喷出的热塑材料可通过对称的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同时到达各个型腔,进而保证各个型腔的压力平衡。
更优的,所述驱动机构24包括: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241和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242。所述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241设于所述模具中板21侧面,所述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24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动模板22连接,进而可驱动所述第一动模板22移动。所述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242设于所述模具中板21另一侧,所述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24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动模板23连接,进而可驱动所述第二动模板23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24使得所述第一动模板22和第二动模板23能容易的同步调整与所述模具中板21的距离,同时由于模具中板21固定不动,固定于其上的半模也固定不动,减少了生产周期中调整模具中板21的部分,同降低了能耗和磨损。
更优的,所述合模机构2还包括:合模油缸25和抱闸机构26。
所述合模油缸25设于所述第一动模板22上,所述合模油缸25的活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动模板22、模具中板21和第二动模板23,所述合模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第一梳型齿251。
所述抱闸机构26固定于所述第二动模板23一侧,所述抱闸机构26包括:哈夫圈261和抱闸油缸262,所述哈夫圈261内周面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梳型齿251对应抱紧的第二梳型齿,所述抱闸油缸驱动连接所述哈夫圈261,并使开合所述合模油缸活塞杆。
如图3所示,所述射台机构3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射台机构3垂直连接于所述合模机构2一侧,所述射台机构3包括注射部分31和移射部分32,所述移射部分32可驱动所述注射部分31与所述模具中板21接触并与所述浇筑流道导通。
射台机构3的注射部分31包括:注射筒311和射胶喷嘴312,所述射胶喷嘴312设于所述注射筒311的前端;所述射台机构3的移射部分32包括:射台座321和移射油缸322,所述射台座321与所述注射筒311固定连接,所述移射油缸322一端与所述射台座321连接,一端与所述模具中板21连接。
在开模和合模的过程中,所述射台机构3的射胶喷嘴312能长期抵紧连接所述模具中板21并与模具中板21内部的浇筑流道导通,进而避免了浇筑压力的损失,同时也降低移射部分32在控制注射部分31时产生能耗和磨损。
更优的,请参照图1、图2,还包括滑动脚架41和滑轨42所述滑轨42于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滑动脚架41滑动连接所述机架1上方,进而所述第一动模板22和第二动模板23可通过所述滑动脚架41滑动。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三板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合模机构(2)和射台机构(3);
所述合模机构(2)包括模具中板(21)、第一动模板(22)、第二动模板(23)、驱动机构(24)、合模油缸(25)和抱闸机构(26),所述模具中板(21)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模具中板(21)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射台机构(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模具中板(21)内部设有浇筑流道,所述驱动机构(24)包括: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241)和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242),所述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241)设于所述模具中板(21)侧面,所述第一动模板驱动油缸(24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动模板(22)连接,进而可驱动所述第一动模板(22)移动,所述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242)设于所述模具中板(21)另一侧,所述第二动模板驱动油缸(24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动模板(23)连接,进而可驱动所述第二动模板(23)移动,所述合模油缸(25)设于所述第一动模板(22)上,所述合模油缸(25)的活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动模板(22)、模具中板(21)和第二动模板(23),所述合模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第一梳型齿(251),所述抱闸机构(26)固定于所述第二动模板(23)一侧,所述抱闸机构(26)包括:哈夫圈(261)和抱闸油缸(262),所述哈夫圈(261)内周面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梳型齿(251)对应抱紧的第二梳型齿,所述抱闸油缸驱动连接所述哈夫圈(261),并使开合所述合模油缸活塞杆;
所述射台机构(3)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射台机构(3)连接于所述合模机构(2)一侧,所述射台机构(3)包括注射部分(31)和移射部分(32),所述移射部分(32)可驱动所述注射部分(31)与所述模具中板(21)接触并与所述浇筑流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板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台机构(3)的注射部分(31)包括:注射筒(311)和射胶喷嘴(312),所述射胶喷嘴(312)设于所述注射筒(311)的前端;
所述射台机构(3)的移射部分(32)包括:射台座(321)和移射油缸(322),所述射台座(321)与所述注射筒(311)固定连接,所述移射油缸(322)一端与所述射台座(321)连接,一端与所述模具中板(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板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流道包括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所述第一浇筑流道和第二浇筑流道相互对称且具有相同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板注塑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脚架(41)和滑轨(42),所述滑轨(42)于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滑动脚架(41)滑动连接所述机架(1)上方,进而所述第一动模板(22)和第二动模板(23)可通过所述滑动脚架(41)滑动。
CN202222856308.9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三板注塑机 Active CN217862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6308.9U CN217862465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三板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6308.9U CN217862465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三板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2465U true CN217862465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2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6308.9U Active CN217862465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三板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2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33456U (zh) 双模直压式注塑成型机
CN211566771U (zh) 一种注塑成型质量好的注塑模具
CN217862465U (zh) 一种三板注塑机
CN210633998U (zh) 一种双色注射成型模具
CN212554867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脱模装置
CN102092122A (zh) 双色模具及使用该双色模具制备注塑件的方法
CN211467291U (zh) 一种便于取出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06899665U (zh) 一种注射模具
CN110027167A (zh) 一种家电开关注塑模具
CN207578938U (zh) 一种抽屉面板注塑模具
CN201604274U (zh) 双色模具
CN216127641U (zh) 一种具有提高注塑效率结构的注塑机
CN21646599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9903842U (zh) 双色模滑块进胶脱模机构
CN214026902U (zh) 一种卧式头盔注塑模具
CN218903564U (zh) 一种侧面进料的压铸模架
CN218314911U (zh) 一种外封盖成型模具
CN216465964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塑料玩具注塑模具
CN218196709U (zh) 注塑用滑动阀
CN212948889U (zh) 一种易于开模的注塑模具
CN213891066U (zh) 大型汽车门板模具扇形浇口反进浇机构
CN216544500U (zh) 一种用于硅胶勺子成型的模具
CN219705931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14321758U (zh) 一种锁芯五金件用直顶式压铸模具
CN203945594U (zh) 一种带侧向抽芯和斜向抽芯的注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