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4572U -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34572U CN217834572U CN202221650956.2U CN202221650956U CN217834572U CN 217834572 U CN217834572 U CN 217834572U CN 202221650956 U CN202221650956 U CN 202221650956U CN 217834572 U CN217834572 U CN 2178345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eller
- plate
- insert
- runner
-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包括公模板、母模板、公模仁、母模仁、注塑流道及顶出装置;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形成叶轮模腔;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形成于母模仁上的若干进胶口及与每个进胶口相连通的多个进胶流道,主流道与进胶口相连通,多个进胶流道末端分别与叶轮模腔相连通形成多个浇口;多个浇口避开叶轮中心轴孔位置并沿中心轴孔外周均匀、紧密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塑胶由多个浇口流入叶轮模腔,先填充叶轮中心圆柱,再流入叶轮盖板平面和叶片,通过多个间距很小的进胶点从接近中心的位置进胶,既可使塑胶流动均匀,不会产生明显结合线,避免对成型叶轮强度的影响,还可适用于成型具有中心轴孔的叶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生产是当下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塑料制品生产方法,注塑产品的精度高,可满足各个行业的不同需求。叶轮,由于叶片结构较薄,其注塑成型过程也相对复杂,因而对叶轮注塑模具要求也较高。现有技术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存在以下不足:
1)采用多点分散进胶,塑胶根据模具的流道形状在注塑压力下自然流动进入各个浇口填充,在多股熔料前锋汇合时,由于多股熔体不能完全熔为一体,会在产品表面形成结合线,对成型叶轮强度产生影响;
2)采用中心一点进胶,此种结构的注塑模具虽然可避免产品表面出线结合线,但无法较好的适用于具有中心轴孔的叶轮,浇口小则无法适用,浇口大则难于保证产品质量及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塑胶由多个浇口流入叶轮模腔,先填充叶轮中心圆柱,再流入叶轮盖板平面和叶片,通过多个间距很小的进胶点从接近中心的位置进胶,既可使塑胶流动均匀,不会产生明显结合线,避免对成型叶轮强度的影响,还可适用于成型具有中心轴孔的叶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包括公模板、母模板、嵌设于公模板上的公模仁、嵌设于母模板上与公模仁相配合的母模仁、注塑流道及顶出装置;合模状态下,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形成与叶轮形状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叶轮模腔;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形成于母模仁上的若干进胶口及与每个进胶口相连通的多个进胶流道,主流道与进胶口相连通,多个进胶流道末端分别与叶轮模腔相连通形成多个浇口;多个浇口避开叶轮中心轴孔位置并沿中心轴孔外周均匀布置;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实现叶轮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公模仁上设置有多个型芯,母模仁上与公模仁的多个型芯一一对应配合设置有多个型腔,多个型芯与多个型腔相配合形成多个所述叶轮模腔。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流道包括多个进胶口,还包括与多个叶轮模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分流道,主流道通过各分流道与各进胶口相连通,分流道形成于母模仁远离叶轮模腔一侧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上方设置有拉料针,拉料针下方形成有倒勾头,倒勾头伸入进胶口,拉料针用于在脱模时将料头拔出进胶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还包括剥料板及剥料板镶件,剥料板镶件与剥料板固定连接并凸出于剥料板设置,所述剥料板相对母模板导向移动设置,母模板上开设有与剥料板镶件相配合的嵌槽,剥料板镶件可嵌入所述嵌槽与母模仁表面紧密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模腔中心设置有用于成型叶轮中心轴孔的镶针,所述多个浇口围绕镶针设置,并与叶轮中心圆柱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板、固定安装于顶出板上的顶针及驱动装置,所述顶出板相对公模板导向移动设置,所述顶针贯穿公模板和公模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出板往复移动,以带动顶针移动将叶轮顶出公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板通过第一导柱与导孔配合相对公模板导向移动设置,所述第一导柱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还包括面板和底板,所述剥料板及剥料板镶件设置于面板与母模板之间,所述顶出板设置于公模板与底板之间;公模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脚垫,用于为顶出板提供移动空间;所述剥料板、母模板、公模板通过依次贯穿面板、剥料板、母模板、公模板、支撑脚垫及底板的第二导柱与导套配合实现相互之间的导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镶针固定于底板上并贯穿顶出板、公模板和公模仁伸入叶轮模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通过与每个叶轮模腔相对应设置多个浇口,并使多个浇口避开叶轮中心轴孔位置沿中心轴孔外周均匀、紧密布置,塑胶从主流道流入分流道,再通过进胶口流至多个进胶流道,由多个浇口流入叶轮模腔,先填充叶轮中心圆柱,再流入叶轮盖板平面和叶片,通过多个间距很小的进胶点从接近中心的位置进胶,既可使塑胶流动均匀,使塑胶流动的结合处不会产生明显结合线,避免对成型叶轮强度的影响,还可适用于成型具有中心轴孔的叶轮,同时能保证产品质量及精度。
第二,三板模结构,没有进点残留。
第三,模具各部件之间通过导柱与导套或导孔配合安装,定位精度高,有利于提高注塑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的分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母模仁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母模仁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注塑流道内塑胶流向及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注塑流道内料头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的A-A向剖视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面板,2.底板,3.公模板,4.母模板,5.公模仁,51.型芯,6.母模仁,61.型腔,7.剥料板,8.剥料板镶件,9.镶针,10.主流道,11.分流道,12.进胶口,13.进胶流道,14.灌胶口,15.浇口,16.拉料针,17.倒勾头,18.导向杆,19.卡槽,20.上顶出板,21.下顶出板,22.顶针,23.支撑脚垫,24.第一导柱,25.复位弹簧,26.第二导柱,27.导套,2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包括面板1、底板2、公模板3、母模板4、嵌设于公模板3上的公模仁5、嵌设于母模板4上与公模仁5相配合的母模仁6、注塑流道、剥料板7、剥料板镶件8及顶出装置。
所述公模仁5上设置有四个型芯51,母模仁6上与公模仁5的四个型芯51一一对应配合设置有四个型腔61,合模状态下,公模仁5与母模仁6之间形成与叶轮形状相匹配的四个叶轮模腔。所述叶轮模腔中心设置有用于成型叶轮中心轴孔的镶针9。
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10、与四个叶轮模腔一一对应设置的四个分流道11、形成于母模仁6上的四个进胶口12及与每个进胶口12相连通的三个进胶流道13。主流道10固定于面板1上,与面板1上灌胶口14对接连通。分流道11形成于母模仁6远离叶轮模腔一侧的表面。主流道10通过各分流道11与各进胶口12相连通,三个进胶流道13末端分别与叶轮模腔相连通形成三个浇口15,浇口15均为细浇口。三个浇口15避开叶轮中心轴孔位置并沿中心轴孔外周均匀、紧密布置,具体地,三个浇口15围绕镶针9设置,并与叶轮中心圆柱位置相对应。每个进胶口12上方设置有拉料针16,拉料针16贯穿面板1、剥料板7及剥料板镶件8设置,下方形成有倒勾头17,倒勾头17伸入进胶口12,拉料针16用于在脱模时将料头拔出进胶流道13。
所述剥料板7及剥料板镶件8设置于面板1与母模板4之间。剥料板镶件8与剥料板7固定连接并凸出于剥料板7设置,所述剥料板7相对母模板4导向移动设置,母模板4上开设有与剥料板镶件8相配合的嵌槽,剥料板镶件8可嵌入所述嵌槽与母模仁6表面紧密接合。剥料板7上方连接有导向杆18,面板1上开设有与导向杆18相配合的卡槽19,导向杆18贯穿面板1与剥料板7固定连接并可卡设于面板卡槽19上方,同时,导向杆18相对于卡槽19底部具有一定的滑动空间,可相对卡槽19上下导向滑动。
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实现叶轮脱模,包括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21、多个顶针22及驱动装置。上顶出板20底部开设有多个沉孔,多个顶针22贯穿上顶出板20卡设于对应沉孔处,并由下顶出板21将其压紧固定。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21设置于公模板3与底板2之间,相对公模板3导向移动设置。顶针22贯穿公模板3和公模仁5,多个顶针22与叶轮位置相对应设置,中心顶针22套设于镶针9外。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顶出板21往复移动,以带动顶针22移动将叶轮顶出公模仁5。公模板3与底板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脚垫23,用于为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21提供充足的移动空间。所述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21通过第一导柱24与导孔配合相对公模板3导向移动设置,所述第一导柱24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25。
所述剥料板7、母模板4、公模板3通过依次贯穿面板1、剥料板7、母模板4、公模板3、支撑脚垫23及底板2的第二导柱26与导套27配合实现相互之间的导向定位。所述镶针9固定于底板2上并贯穿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21、公模板3和公模仁5伸入叶轮模腔。底板2上还固定有支撑柱28,支撑柱28贯穿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21支撑设置于公模板3中部,用于提高公模板3的强度,避免长期生产导致公模板3变形。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是:
注塑时,公模板3与母模板4合模状态下,塑胶从面板1上方灌胶口14流入主流道10,经分流道11分流后进入四个进胶口12,再由进胶口12流至相对应的三个进胶流道13,由三个浇口15流入叶轮模腔,先填充叶轮中心圆柱,再流入叶轮盖板平面和叶片,直至填充完成。
叶轮成型后,向上拉动面板1,带动拉料针16向上移动,同时,由于导向杆18相对卡槽19具有一定的滑动空间,剥料板7不会马上随面板1运动,当导向杆18接触卡槽19底部后,面板1带动剥料板7向上运动,剥料板镶件8脱离母模仁6,拉料针16的运动以及剥料板7相对面板1及母模仁6的运动可将注塑流道内的料头拉扯松动,可从剥料板镶件8与母模仁6的间隙中取出料头。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下顶出板21向上移动,带动顶针22向上移动将叶轮顶出公模仁5,即完成叶轮脱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公模仁5上设置有三个型芯51,母模仁6上设置有三个型腔61;合模状态下,公模仁5与母模仁6之间形成与叶轮形状相匹配的三个叶轮模腔。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10、与主流道10相连通的三个分流道11、三个进胶口12、与每个进胶口12相连通的四个进胶流道13,与四个进胶流道13相对应形成与叶轮模腔相连通的四个浇口15,四个浇口15围绕镶针9外周均匀、紧密布置。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模板、母模板、嵌设于公模板上的公模仁、嵌设于母模板上与公模仁相配合的母模仁、注塑流道及顶出装置;合模状态下,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形成与叶轮形状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叶轮模腔;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形成于母模仁上的若干进胶口及与每个进胶口相连通的多个进胶流道,主流道与进胶口相连通,多个进胶流道末端分别与叶轮模腔相连通形成多个浇口;多个浇口避开叶轮中心轴孔位置并沿中心轴孔外周均匀、紧密布置;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实现叶轮脱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上设置有多个型芯,母模仁上与公模仁的多个型芯一一对应配合设置有多个型腔,多个型芯与多个型腔相配合形成多个所述叶轮模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流道包括多个进胶口,还包括与多个叶轮模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分流道,主流道通过各分流道与各进胶口相连通,分流道形成于母模仁远离叶轮模腔一侧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上方设置有拉料针,拉料针下方形成有倒勾头,倒勾头伸入进胶口,拉料针用于在脱模时将料头拔出进胶流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剥料板及剥料板镶件,剥料板镶件与剥料板固定连接并凸出于剥料板设置,所述剥料板相对母模板导向移动设置,母模板上开设有与剥料板镶件相配合的嵌槽,剥料板镶件可嵌入所述嵌槽与母模仁表面紧密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模腔中心设置有用于成型叶轮中心轴孔的镶针,所述多个浇口围绕镶针设置,并与叶轮中心圆柱位置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板、固定安装于顶出板上的顶针及驱动装置,所述顶出板相对公模板导向移动设置,所述顶针贯穿公模板和公模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出板往复移动,以带动顶针移动将叶轮顶出公模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通过第一导柱与导孔配合相对公模板导向移动设置,所述第一导柱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和底板,所述剥料板及剥料板镶件设置于面板与母模板之间,所述顶出板设置于公模板与底板之间;公模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脚垫,用于为顶出板提供移动空间;所述剥料板、母模板、公模板通过依次贯穿面板、剥料板、母模板、公模板、支撑脚垫及底板的第二导柱与导套配合实现相互之间的导向定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针固定于底板上并贯穿顶出板、公模板和公模仁伸入叶轮模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50956.2U CN217834572U (zh) | 2022-06-28 | 2022-06-28 |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50956.2U CN217834572U (zh) | 2022-06-28 | 2022-06-28 |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34572U true CN217834572U (zh) | 2022-11-18 |
Family
ID=8402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50956.2U Active CN217834572U (zh) | 2022-06-28 | 2022-06-28 |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345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21935A (zh) * | 2024-01-30 | 2024-04-26 | 浙江大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emc饼料多级柱塞注塑专用机 |
-
2022
- 2022-06-28 CN CN202221650956.2U patent/CN2178345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21935A (zh) * | 2024-01-30 | 2024-04-26 | 浙江大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emc饼料多级柱塞注塑专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465971U (zh) | 一种模内裁切注塑模具 | |
CN217834572U (zh) | 一种冷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 |
CN112549453B (zh) | 一种用于注塑产品与浇口分离和顶出的装置 | |
CN203254618U (zh) | 一种气缸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17944117U (zh) | 一种热流道叶轮注塑模具 | |
CN217834540U (zh) | 一种冷流道分散进胶叶轮注塑模具 | |
CN211054340U (zh) | 一种带冷却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2021527U (zh) | 一种脚轮塑胶套的注塑模具 | |
CN217476521U (zh) | 管件注塑模具的产品与料柄自动分离内切机构 | |
CN216127653U (zh) | 一种进胶均匀的注塑模具 | |
CN206011602U (zh) | 一种压差开关注塑模具 | |
CN212795714U (zh) | 一种衣架主体成型模具 | |
CN210389942U (zh) | 薄壁多孔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09492113U (zh) | 一种模具 | |
CN211137985U (zh) | 斜喷嘴热流道进胶挡泥板总成注塑模 | |
CN210758860U (zh) | 一种手机保护套模具 | |
CN216300036U (zh) | 一种自动拉断侧进胶料头的模具 | |
CN113977878A (zh) | 一种模内裁切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7169462U (zh) | 一种模具水口料自动脱落结构 | |
CN220008657U (zh) | 一种具有潜入式浇口镶件的模具 | |
CN217993306U (zh) | 自动断水口模具结构 | |
CN104972618A (zh) | 一种pvc产品自动剪水口装置及其剪水口方法 | |
CN21138992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8576848U (zh) |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模具 | |
CN220052652U (zh) | 侧抽芯注塑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