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3861U -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3861U
CN217733861U CN202221509677.4U CN202221509677U CN217733861U CN 217733861 U CN217733861 U CN 217733861U CN 202221509677 U CN202221509677 U CN 202221509677U CN 217733861 U CN217733861 U CN 217733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cross beam
upright post
protection section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96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峰
吴俊宏
刘帆
韩跃
董涛
张世辉
尚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huake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huake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huake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huake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96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3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3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3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属于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其包括防护立柱、波形梁防护板和下横梁,防护立柱包括上游防护段立柱、核心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上游防护段立柱包括过渡立柱和渐变立柱,渐变立柱位于过渡立柱与核心防护段立柱之间;波形梁防护板连接于防护立柱的朝向车辆行驶的一侧;下横梁与上游防护段立柱、核心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均连接且设于波形梁防护板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立柱和渐变立柱形成了防护结构过渡区域,使车辆从刚性较弱过渡到刚性较强的区域,下横梁的设置提高了防护结构的连接强度,减少了车辆撞击防护栏时的绊阻现象,便于车辆撞击护栏后顺利导出。

Description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安全净区是指公路行车方向最右侧车行道以外相对平坦、无障碍物且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
相关技术中,安全净区的防护结构包括第一主线护栏、中心护栏和第二主线护栏,沿行车方向位于上游侧的为第一主线护栏,位于下游侧的为第二主线护栏,中心护栏位于二者之间。但目前中心护栏与两侧的主线护栏刚性相差较大,在大型车辆发生意外撞击护栏时极易出现绊阻现象,使大客车或大货车撞击中心护栏后不能正常导出,从而造成较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立柱,所述防护立柱包括上游防护段立柱、核心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上游防护段立柱,所述上游防护段立柱包括过渡立柱和渐变立柱,所述渐变立柱位于过渡立柱与核心防护段立柱之间;
波形梁防护板,所述波形梁防护板连接于上游防护段立柱、核心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的朝向车辆行驶的一侧;
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上游防护段立柱、核心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均连接,所述下横梁设于波形梁防护板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沿前进方向行驶从主线护栏行驶至核心防护段时,过渡立柱和渐变立柱形成了防护结构过渡区域,使车辆从刚性较弱的区域过渡到刚性较强的核心防护段,下横梁的设置提高了防护结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防护结构的防护能力,减少了车辆撞击防护栏时的绊阻现象,下游防护段立柱可使车辆从刚性较强的核心防护段过渡到刚性较弱的主线护栏,便于车辆撞击护栏后顺利导出,降低车辆在此区域内的危险程度,整个防护结构可降低大型车辆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上游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的间距均大于核心防护段立柱的间距,所述过渡立柱的间距大于渐变立柱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立柱的间距变化起到过渡的效果,上游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使主线防护到核心防护段之间实现过渡,渐变立柱实现过渡立柱到核心防护段立柱之间的过渡,使整个防护结构过渡更加合理。
优选的,所述下横梁的端部设有下横梁折弯部,所述下横梁折弯部朝向波形梁防护板倾斜,所述下横梁折弯部与过渡立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横梁折弯部与过渡立柱的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减少中小型车辆的直接碰撞,车辆的导出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下横梁上部设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与核心防护段立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均设有上横梁折弯部,所述上横梁折弯部与下横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横梁折弯部和上横梁折弯部的折弯角度范围均为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横梁提高了横梁和核心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核心防护段的刚度,提高了核心防护段的抗撞击能力,下横梁折弯部与上横梁折弯部的折弯角度经过合理的计算,当大型车辆撞击防护结构时,下横梁折弯部与上横梁折弯部配合,进一步减少了车辆撞击防护栏发生的绊阻现象,提高了对大型车辆的导向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大型车辆导出的流畅程度,降低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优选的,还包括摩擦梁,所述摩擦梁设于波形梁防护板的下方,所述摩擦梁与渐变立柱和核心防护段立柱均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沿行进方向撞击防护栏时,与摩擦梁进行直接接触,摩擦梁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上游防护段立柱和核心防护段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在车辆碰撞时对车辆起到导向作用,有效减少中小型车辆的碰撞,降低发生严重事故造成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摩擦梁的端部设有缓冲连接件,所述缓冲连接件与渐变立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车辆撞击到防护栏后造成的直接损伤,在摩擦梁的两端设置了缓冲连接件,减少了对碰撞车辆的车身造成的表面剐蹭,提高了防护栏对车辆导出的流畅性。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和横撑杆,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的长度方向和核心防护段立柱的长度方向均垂直,所述横撑杆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横撑杆使双排波形梁防护板之间建立连接,使防护结构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其抗撞击能力也大大提高。
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调节杆与过渡立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撞击防护结构后,调节杆的设置可有效控制防护结构的变形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上游防护段立柱、核心防护段立柱和下游防护段立柱的设置,车辆沿前进方向行驶从主线护栏行驶至核心防护段时,过渡立柱和渐变立柱形成了防护栏过渡区域,使车辆从刚性较弱的区域过渡到刚性较强的核心防护段,增加了防护栏的缓冲段,下横梁的设置提高了防护结构的连接强度,提高了防护能力,减少了车辆撞击防护栏时的绊阻现象,下游防护段立柱可使车辆从刚性较强的核心防护段过渡到刚性较弱的主线护栏,便于车辆撞击后顺利导出,降低车辆在此区域内的危险程度,整个防护结构可降低大型车辆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
2.通过上横梁和上横梁折弯部的设置,上横梁提高了下横梁和核心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核心防护段的刚度,提高了核心防护段的抗撞击能力,下横梁折弯部与上横梁折弯部的折弯角度经过合理的计算,当大型车辆撞击防护结构时,下横梁折弯部与上横梁折弯部的配合,进一步减少了车辆撞击后发生的绊阻现象,提高了对大型车辆的导向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大型车辆导出的流畅程度,降低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C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立柱;11、上游防护段立柱;111、过渡立柱;112、渐变立柱;12、核心防护段立柱;13、下游防护段立柱;131、第二过渡立柱;132、第二渐变立柱;2、波形梁防护板;4、下横梁;41、下横梁折弯部;5、上横梁;51、上横梁折弯部;6、摩擦梁;61、缓冲连接件;7、连接杆;8、横撑杆;9、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如图1所示,护栏为双排结构,包括防护立柱1,防护立柱1包括上游防护段立柱11、核心防护段立柱12和下游防护段立柱13。通过上游防护段立柱11和下游防护段立柱13的设置使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两侧增加了过渡区域,提高了对撞击车辆的导出能力。
如图2所示,上游防护段立柱11包括若干过渡立柱111和渐变立柱112,下游防护段立柱13包括若干第二过渡立柱131和第二渐变立柱132。渐变立柱112的高度位于过渡立柱111和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高度之间,若干渐变立柱112之间的间距处于过渡立柱111和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间距之间,渐变立柱112使防护结构从刚性较弱的上游防护段立柱11过渡至刚性较强的核心防护段立柱12,提高了上游防护段立柱11对撞击车辆导出的能力。第二渐变立柱132使防护结构从刚性较强的核心防护段立柱12过渡至刚性较弱的下游防护段立柱13。
如图1和2所示,还包括波形梁防护板2和下横梁4,波形梁防护板2长度方向与车辆行进方向一致,过渡立柱111、渐变立柱112和核心防护段立柱12均与波形梁防护板2固定连接。下横梁4平行于波形梁防护板2且位于其上方设置,渐变立柱112、核心防护段立柱12均与下横梁4固定连接。形梁防护板2和下横梁4均位于防护立柱1朝向有车辆行驶的一侧。下横梁4位于上游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下横梁折弯部41,下横梁折弯部41位于渐变立柱112靠近过渡立柱111的端部,下横梁折弯部41朝向波形梁防护板2倾斜且与过渡立柱111固定连接。下横梁4上部设有上横梁5,上横梁5与核心防护段立柱12固定连接。上横梁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横梁折弯部51,上横梁折弯部51位于核心防护段立柱12靠近渐变立柱112的端部,上横梁折弯部51均朝向下横梁4的一侧折弯且与下横梁4固定连接。上横梁折弯部51和下横梁折弯部41的折弯角度范围均为0°-15°(折弯角度为上横梁折弯部51和下横梁折弯部41的长度方向与路面夹角),上横梁折弯部51和下横梁折弯部41的配合大大提高了大型车辆撞击门架护栏后的导出能力。
如图1和2所示,还包括摩擦梁6,摩擦梁6设于波形梁防护板2的下方且平行于波形梁防护板2设置,渐变立柱112、核心防护段立柱12均与摩擦梁6固定连接。摩擦梁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连接件61,缓冲连接件61与渐变立柱112固定连接。下横梁4、摩擦梁6和缓冲连接件61相互配合,可减小中小型车辆撞击门架防护栏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核心防护段立柱12对中小型撞击车辆的导出能力。
如图3、4和5所示,还包括连接杆7、横撑杆8和调节杆9,连接杆7的长度方向与下横梁4的长度方向和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横撑杆8平行于连接杆7设置。核心防护段立柱12内,连接杆7和横撑杆8同时固定连接于同一对核心防护段立柱12上且横撑杆8位于连接杆7下方,多对核心防护段立柱12间的连接杆7和横撑杆8间隔设置(如:本实施例中,核心防护段立柱12设有九对,连接杆7和横撑杆8设于第一、三、五、七、九对核心防护段立柱12上)。渐变立柱1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和横撑杆8。渐变立柱112靠近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端部仅设有连接杆7。渐变立柱112靠近过渡立柱111的端部仅设有横撑杆8。连接杆7和横撑杆8的设置提高了相邻两排防护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过渡立柱111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杆9,调节杆9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接杆7,车辆撞击防护结构后,调节杆9的设置可有效控制防护结构的变形量。
本申请实施例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过渡立柱111、渐变立柱112和核心防护段立柱12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使防护结构的刚度逐渐增强,核心防护段立柱12、第二渐变立柱132和第二过渡立柱131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使防护结构的刚度逐渐减弱,实现了防护结构刚度的合理过渡。通过下横梁4、上横梁5和摩擦梁6的配合,提高了车辆撞击护栏后的导出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立柱(1),所述防护立柱(1)包括上游防护段立柱(11)、核心防护段立柱(12)和下游防护段立柱(13),所述上游防护段立柱(11)包括过渡立柱(111)和渐变立柱(112),所述渐变立柱(112)位于过渡立柱(111)与核心防护段立柱(12)之间;
波形梁防护板(2),所述波形梁防护板(2)连接于上游防护段立柱(11)、核心防护段立柱(12)和下游防护段立柱(13)的朝向车辆行驶的一侧;
下横梁(4),所述下横梁(4)与上游防护段立柱(11)、核心防护段立柱(12)和下游防护段立柱(13)均连接,所述下横梁(4)设于波形梁防护板(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防护段立柱(11)和下游防护段立柱(13)的间距均大于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间距,所述过渡立柱(111)的间距大于渐变立柱(112)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4)的端部设有下横梁折弯部(41),所述下横梁折弯部(41)朝向波形梁防护板(2)倾斜,所述下横梁折弯部(41)与过渡立柱(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4)上部设有上横梁(5),所述上横梁(5)与核心防护段立柱(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5)的两端均设有上横梁折弯部(51),所述上横梁折弯部(51)与下横梁(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折弯部(41)和上横梁折弯部(51)的折弯角度范围均为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梁(6),所述摩擦梁(6)设于波形梁防护板(2)的下方,所述摩擦梁(6)与防护立柱(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梁(6)的端部设有缓冲连接件(61),所述缓冲连接件(61)与渐变立柱(1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7)和横撑杆(8),所述连接杆(7)的长度方向与下横梁(4)的长度方向和核心防护段立柱(1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所述横撑杆(8)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7)的长度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7)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调节杆(9)与过渡立柱(111)连接。
CN202221509677.4U 2022-06-16 2022-06-16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Active CN217733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9677.4U CN217733861U (zh) 2022-06-16 2022-06-16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9677.4U CN217733861U (zh) 2022-06-16 2022-06-16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3861U true CN217733861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2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9677.4U Active CN217733861U (zh) 2022-06-16 2022-06-16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3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10325A2 (en) High-performance deformable steel guardrail
CN208072207U (zh) 一种路桥护栏
CN111560886B (zh)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梁柱式护栏过渡段
CN203795348U (zh) 管式可导向防撞垫
CN217733861U (zh) 安全净区杆状物防护结构
CN210049095U (zh) 一种桥梁护栏
CN203066002U (zh) 一种护栏
CN203782612U (zh) 新型半壳体高速公路护栏端头碰撞能量衰减装置
CN211113175U (zh) 一种桥梁护栏端部伸缩式防撞缓冲装置
CN212335850U (zh) 一种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
CN217556789U (zh) 一种障碍物防护护栏
CN111560885B (zh)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整体式六级三横梁金属梁柱式护栏
CN205399305U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护栏
CN103437309B (zh) 一种护栏单元和护栏
CN214695329U (zh) 公路中分带障碍物防护护栏
CN215366823U (zh) 新型桥梁防撞栏
CN220035289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活动护栏
CN203440773U (zh) 一种护栏单元和护栏
CN220117014U (zh) 一种免翼墙过渡段护栏
KR101141690B1 (ko) 비대칭 충격흡수부재가 장착된 가드레일
CN205276175U (zh) 护栏单元和护栏
CN214573567U (zh) 一种公路计算净区内障碍物防护装置
CN220013503U (zh) 一种公路计算净区防护护栏
CN219118026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公路防护护栏
CN216551708U (zh) 一种开口处防撞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Xiaofeng

Inventor after: Wu Junhong

Inventor after: Li Fei

Inventor after: Liu Fan

Inventor after: Han Yue

Inventor after: Dong Tao

Inventor after: Zhang Shihui

Inventor after: Shang Zhongping

Inventor before: Li Xiaofeng

Inventor before: Wu Jun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Fan

Inventor before: Han Yue

Inventor before: Dong T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ihui

Inventor before: Shang Zhongp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