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1731U - 胶框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胶框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1731U
CN217531731U CN202221727415.5U CN202221727415U CN217531731U CN 217531731 U CN217531731 U CN 217531731U CN 202221727415 U CN202221727415 U CN 202221727415U CN 217531731 U CN217531731 U CN 217531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glue
runner
frame
plastic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74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宋红利
冯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ai C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ai C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ai C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ai C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274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1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1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1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模仁、四个滑块、四个流道及上模板,四个滑块与模仁之间形成模型腔,每一滑块朝向模仁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每一凸出部开设有进胶口,各进胶口分别与模型腔连通,每一流道设置于一滑块上,流道与各进胶口相互连通,上模板与下模板相互间隔设置,上模板用于活动封闭模型腔。在各滑块靠近胶体的一面设置有凸出部,在胶框成品的外侧壁形成一凹槽,注塑成型后,在开模时,四个滑块滑开,进胶口与胶框成品自然脱离,残留胶残留于胶框成品的外侧壁形成的凹槽内,不会凸出于胶框成品的外侧壁,胶框成品的表面平整,胶框成品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胶框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框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胶框是光学模组一个重要的部件,通常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制备得到,注塑模具通常通过进胶口进胶,从而在模具的型腔内注塑形成胶框成品结构。
然而,现有的常规的进胶方式的进胶位置与产品脱离后会有残留胶,残留胶容易凸出于产品表面,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通常需要人员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将残留胶处理掉,从而使得胶框的表面平整,大大增加了胶框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胶框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包括:
下模板;
模仁,所述模仁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
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四个所述滑块依次首尾连接,四个所述滑块环绕设置于所述模仁的外侧,且与所述模仁相互间隔设置,四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模仁之间形成模型腔,每一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模仁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各所述凸出部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凸出部开设有进胶口,各所述进胶口分别与所述模型腔连通;
四个流道,每一所述流道设置于一所述滑块上,所述流道与各所述进胶口相互连通;及
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模板用于活动封闭所述模型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流道中,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及至少一个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设置于一所述滑块上,各所述分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流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各所述分流道的第二端与各进胶口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模仁及四个所述滑块活动抵接,所述压板用于活动封闭所述模型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四个进胶柱,各所述进胶柱设置于所述压板上,每一所述进胶柱设置有空腔,每一所述空腔与一所述主流道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上模板驱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上模板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模板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滑块设置有防粘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涂层为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胶口为一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模仁及滑块,滑块环绕设置于模仁外侧,模仁及滑块之间形成模型腔,通过向模型腔内注入熔融的胶体,冷却成型后形成胶框成品,具体地,各滑块朝向模仁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也就是说,在各滑块靠近胶体的一面设置有凸出部,如此,可以在胶框成品的外侧壁形成一凹槽,再通过在凸出部开设有进胶口,使得胶体通过流道导入后,从进胶口导入至模型腔中,注塑成型后,在开模时,四个滑块滑开,进胶口与胶框成品自然脱离,残留胶残留于胶框成品的外侧壁形成的凹槽内,不会凸出于胶框成品的外侧壁,胶框成品的表面平整,胶框成品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胶框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胶框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胶框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胶框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一个实施例中,提供胶框注塑模具10,包括下模板100、模仁200、四个滑块300、四个流道及上模板400。所述模仁200设置于所述下模板100上。四个所述滑块300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100上,四个所述滑块300依次首尾连接,四个所述滑块300环绕设置于所述模仁200的外侧,且与所述模仁200相互间隔设置,四个所述滑块300与所述模仁200之间形成模型腔101,每一所述滑块300朝向所述模仁200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310,各所述凸出部310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凸出部310开设有进胶口311,各所述进胶口311分别与所述模型腔101连通。每一所述流道设置于一所述滑块300上,所述流道与各所述进胶口311相互连通。所述上模板400与所述下模板10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模板400用于活动封闭所述模型腔101。
需要说明的是,下模板100用于安装于具体的工作平面上,下模板100可以起到支撑安装作用,模仁200安装于下模板100朝向上模板400的一面上,且安装于下模板100的中部位置,模仁200为矩形状,四个滑块300滑动设置于模仁200的外侧,且依次首尾相连,呈矩形状环绕设置于模仁200的外侧,模仁200及滑块300之间形成模型腔101,模型腔101与胶框20成品的形状相适配,通过向模型腔101内注入熔融的胶体,在模型腔101内注塑成型得到胶框20成品,具体地,各滑块300开设有与流道相适配的安装槽,流道安装于安装槽内,从而将流道安装于滑块300上,通过外部注胶装置向流道内注入熔融的胶体,从而将熔融的胶体导入,进一步地,各滑块300朝向模仁200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310,也就是说,在各滑块300靠近胶体的一面设置有凸出部310,如此,可以在胶框20成品的外侧壁形成一凹槽,再通过在凸出部310开设有进胶口311,进胶口311分别与流道及模型腔101相互连通,使得胶体通过流道导入后,从进胶口311导入至模型腔101中,上模板400与下模板100上下相互间隔设置,上模板400可以与外部的驱动装置连接,外部的驱动装置安装于具体的工作平面上,通过外部驱动装置带动上模板400靠近或远离下模板100,在注塑成型时,驱动装置驱动上模板400靠近下模板100并与下模板100贴合,从而封闭模型腔101,进行热压注塑成型操作,注塑成型后,在开模时,四个滑块300滑开,进胶口311与胶框20成品自然脱离,残留胶残留于胶框20成品的外侧壁形成的凹槽内,不会凸出于胶框20成品的外侧壁,胶框20成品的表面平整,胶框20成品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四个滑块300可以与外部的四个驱动装置驱动连接,通过外部驱动装置带动四个滑块300在下模板100上滑动,例如,外部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为常用的可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易于安装,结构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外部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流道中,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510及至少一个分流道520,所述主流道510设置于一所述滑块300上,各所述分流道520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流道510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主流道510连通,各所述分流道520的第二端与各进胶口311一一对应连通。可以理解的,流道包括主流道510及分流道520,本实施例中,主流道510为长条状,各分流道520与主流道5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分流道520可以根据每一滑块300上设置的凸出部310的进胶口311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对应设置,如此,通过各分流道520与各进胶口311一一对应连通,从而实现主流道510与进胶口311之间的连通,从而使得熔融的胶体通过主流道510统一导入后,通过各分流道520分别导出至进胶口311,并进入注塑腔内,保证注塑操作的正常进行,结构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400朝向所述下模板100的一面设置有压板410,所述压板410与所述模仁200及四个所述滑块300活动抵接,所述压板410用于活动封闭所述模型腔101。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压板410,压板410为平板状结构,压板410用于盖覆于模仁200及四个滑块300上方,从而封闭模型腔101,从而在密封的模型腔101内热塑成型得到胶框20成品,保证热塑成型操作的正常进行。
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四个进胶柱600,各所述进胶柱600设置于所述压板410上,每一所述进胶柱600设置有空腔,每一所述空腔与一所述主流道510连通。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进胶柱600,可以与外部供胶装置连接,通过进胶柱600将熔融的胶体导入至主流道510内,本实施例中,压板410通过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贯穿压板410的两面设置,各进胶柱600通过安装通孔插设与压板410上,进胶柱600的空腔用于容置熔融的胶体,进胶柱600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胶体的排出与否,当上模板400向下移动靠近下模板100时,进胶柱600与主流道510相互连通,从而向主流道510中导入熔融的胶体,实现注塑,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器(图未示),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上模板40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上模板40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板100。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可以安装于具体的工作平面上,驱动器用于带动上模板400靠近或远离下模板100,从而实现热压成型及脱模操作,具体的,驱动器为气缸,气缸为常用的可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易于安装,结构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外部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400设置有第一定位柱420,所述第一定位柱420开设有定位槽421,所述下模板100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10,所述第二定位柱110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421内。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柱420及第二定位柱110,第一定位柱420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柱110相适配的定位槽421,通过第二定位柱110与定位槽421的相互卡合,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保证上模板400与下模板100精准定位压合在一起,避免出现上模板400与下模板100错位压合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注塑模具的注塑精度,实用性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滑块300设置有防粘涂层。可以理解的,各滑块300的表面通过设置有防粘涂层,可以在各滑块300的表面形成光滑的涂层,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脱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胶框20成品的表面光滑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胶框20成品的品质,例如,所述防粘涂层为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为常用的防粘涂层,防粘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310的横截面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所述进胶口311为一字型。可以理解的,凸出部310设置为圆形状,可以在胶框20成品的外侧壁形成圆形状的凹槽结构,平滑度好,同时,进胶口311设置为一字型,可以形成扁平的进胶口311结构,有利于提高进胶口311的横截面积,从而保证进胶的正常进行,同时,避免残留胶集中导出,可以进一步避免残留胶凸出胶框20成品的外侧,有利于保证胶框20成品的品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模仁及滑块,滑块环绕设置于模仁外侧,模仁及滑块之间形成模型腔,通过向模型腔内注入熔融的胶体,冷却成型后形成胶框成品,具体地,各滑块朝向模仁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也就是说,在各滑块靠近胶体的一面设置有凸出部,如此,可以在胶框成品的外侧壁形成一凹槽,再通过在凸出部开设有进胶口,使得胶体通过流道导入后,从进胶口导入至模型腔中,注塑成型后,在开模时,四个滑块滑开,进胶口与胶框成品自然脱离,残留胶残留于胶框成品的外侧壁形成的凹槽内,不会凸出于胶框成品的外侧壁,胶框成品的表面平整,胶框成品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板;
模仁,所述模仁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
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四个所述滑块依次首尾连接,四个所述滑块环绕设置于所述模仁的外侧,且与所述模仁相互间隔设置,四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模仁之间形成模型腔,每一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模仁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各所述凸出部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凸出部开设有进胶口,各所述进胶口分别与所述模型腔连通;
四个流道,每一所述流道设置于一所述滑块上,所述流道与各所述进胶口相互连通;及
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上模板用于活动封闭所述模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流道中,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及至少一个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设置于一所述滑块上,各所述分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流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各所述分流道的第二端与各进胶口一一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模仁及四个所述滑块活动抵接,所述压板用于活动封闭所述模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四个进胶柱,各所述进胶柱设置于所述压板上,每一所述进胶柱设置有空腔,每一所述空腔与一所述主流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上模板驱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上模板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模板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块设置有防粘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涂层为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为一字型。
CN202221727415.5U 2022-07-06 2022-07-06 胶框注塑模具 Active CN217531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7415.5U CN217531731U (zh) 2022-07-06 2022-07-06 胶框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7415.5U CN217531731U (zh) 2022-07-06 2022-07-06 胶框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1731U true CN217531731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7415.5U Active CN217531731U (zh) 2022-07-06 2022-07-06 胶框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1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72210U (zh) 一种汽车油箱用油阀以及油阀注塑加工装置
CN217531731U (zh) 胶框注塑模具
CN111605140B (zh) 一种二次注塑成型模具及注塑件
CN113561421B (zh) 一种活动行位注射成型模具
CN214026958U (zh) 一种便于加工不等厚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06011602U (zh) 一种压差开关注塑模具
CN214294210U (zh) 一种无基板式注吹模具
CN215320273U (zh) 一种模芯倒置的光学镜头罩注塑模具
CN218749076U (zh) 用于汽车零件的注塑加工装置
CN21770449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进胶机构
CN219634404U (zh) 大型电动车覆盖件模具多点顺序阀进浇机构
CN218803592U (zh) 注塑模具
CN219191131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4986812B (zh) 一种自行车车灯注塑模具
CN217258034U (zh) 一种成型锥环镂空结构的模具
CN214726116U (zh) 一种光模块拉环精密注塑模具
CN213891065U (zh) 汽车门板精密注塑模具滑块进胶机构
CN220331852U (zh) 插片式内衬结构动力电池托盘模具
CN219055182U (zh) 一种高效率多点注塑成型模具
CN211640740U (zh) 汽车轮眉双色软胶注塑转换模具结构
CN218615262U (zh) 具有滑块进胶机构的汽车后保险杠电镀装饰条模具
CN211807440U (zh) 一种双色模具
CN220280372U (zh) 一种灯具后盖组件的同步成型模具
CN218256456U (zh) 塑料管模具的管口卡槽成型机构
CN216032261U (zh) 塑料制品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