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3592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3592U
CN218803592U CN202223112676.9U CN202223112676U CN218803592U CN 218803592 U CN218803592 U CN 218803592U CN 202223112676 U CN202223112676 U CN 202223112676U CN 218803592 U CN218803592 U CN 218803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assembly
die
injection
front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26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新平
黄志强
钟理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26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3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3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3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注塑模具,适用于成型一种双色注塑件,双色注塑件包括内壳和设置在内壳之外的外壳,注塑模具例如包括:第一前模组件;以及第二前模组件,与第一前模组件成对设置;以及后模组件,与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前模组件用于与后模组件连接且组合形成第一容置腔,以在后模组件中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外壳,第二前模组件用于与后模组件连接、且与后模组件中的外壳组合形成第二容置腔,以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内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提升了双色注塑件的产品质量及注塑成型的效率。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注塑技术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注塑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色注塑件因其较好的外观得到了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双色注塑件例如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壳。目前双色注塑件通常是采用具有一个前模组件和一个后模组件的模具完成注塑成型,具体地,后模组件上设置有凸台镶件,前模组件上设置有凹腔,凸台镶件延伸至凹腔内形成容置腔。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配合连接后,先在容置腔内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内壳,然后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脱离,使得内壳与凹腔脱模后留在后模组件的凸台镶件上,前模组件更换上尺寸较大的凹腔后,再与后模组件配合连接,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外壳。如此一来,在内壳上成型外壳时材料之间的温差较高,内壳可能会部分融化到外壳中,特别是当内壳和外壳都是相同材料、而且外壳为透明的产品时,这会导致产品外观上出现明显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提升了双色注塑件的产品质量。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适用于成型一种双色注塑件,所述双色注塑件包括内壳和设置在内壳之外的外壳;所述注塑模具例如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成对设置;以及后模组件,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和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用于与所述后模组件连接且组合形成第一容置腔,以在所述后模组件中注塑成型所述双色注塑件的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前模组件用于与所述后模组件连接、且与所述后模组件中的所述外壳组合形成第二容置腔,以注塑成型所述双色注塑件的所述内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凸台镶件;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凸台镶件;所述后模组件上设置有凹腔,所述第一凸台镶件用于与所述凹腔组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凸台镶件用于与所述凹腔中的所述外壳组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前模座和第一前模仁,所述第一前模仁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座邻近所述后模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台镶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模座和所述第一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一凸台镶件穿过所述第一前模仁并延伸出所述第一前模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座和后模仁,所述后模座与所述第一前模座相对设置,所述后模仁设置在所述后模座邻近所述第一前模座的一侧;所述后模仁与所述第一前模仁相对设置;所述凹腔设置在所述后模仁上邻近所述第一前模仁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前模座和第二前模仁,所述第二前模仁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座上邻近所述后模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台镶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前模座和所述第二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二凸台镶件穿过所述第二前模仁并延伸出所述第二前模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前模座推板,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模座和所述第一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一凸台镶件还穿过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所述第二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前模座推板,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前模座和所述第二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二凸台镶件还穿过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所述后模座可以通过尼龙胶塞连接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或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腔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后模仁;所述后模座上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后模座、且用于连通气压系统;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吹气镶件,所述吹气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座可以通过尼龙胶塞连接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或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浇注口和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一注胶孔贯穿所述第一前模座和所述第一凸台镶件,所述第一浇注口连通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一注胶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前模灌嘴、第一前模上固定板、第一前模水口板,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位于所述第一前模座远离所述后模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前模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远离所述第一前模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前模灌嘴贯穿所述第一前模上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所述第一浇注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灌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和所述第二前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后模组件在所述工作台的驱动下可以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或所述第二前模组件配合连接。
由上可知,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前模组件例如成对设置的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且与后模组件对应设置,先通过第一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外壳,在不开模的情况下,再通过第二前模组件在后模组件中的外壳里注塑成型内壳,降低了内壳融化到外壳的几率,也使得双色注塑件的注塑成型更加方便和简单,不需要重新拆装前模组件的零部件,提升了双色注塑件的注塑成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注塑模具涉及的一种双色注塑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配合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示出的第一前模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示出的后模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配合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D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相互引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10。注塑模具10适用于成型一种双色注塑件900。典型地,双色注塑件900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也即双色注塑件900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通常情况下,两种材料可以是不同颜色的,也可以是软硬不同的,还可以是颜色相同的两种不同材料,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如图2所示,所述双色注塑件900例如包括内壳920和设置在内壳920之外的外壳910。具体地,内壳920和外壳910分别为不同颜色的塑料材料制成,比如外壳910为透明材料制成。
具体地,如图1所示,注塑模具10例如包括:第一前模组件100、第二前模组件200和后模组件300。其中,第二前模组件200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成对设置;后模组件300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和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对应设置,也即一个后模组件与两个前模组件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用于与所述后模组件300连接且组合形成第一容置腔11,以在所述后模组件300中注塑成型所述双色注塑件900的所述外壳910,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用于与所述后模组件300连接、且与所述后模组件300中的所述外壳910组合形成第二容置腔21,以在所述外壳内注塑成型所述双色注塑件900的所述内壳9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前模组件例如成对设置的第一前模组件100和第二前模组件200,且与后模组件300对应设置,使得双色注塑件的注塑成型更加方便和简单,不需要重新拆装前模组件的零部件,提升了注塑成型的效率。
承上述,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例如包括第一前模座140、第一前模仁160和第一凸台镶件170,所述第一前模仁160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座140邻近所述后模组件300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台镶件170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模座140和所述第一前模仁160之间,所述第一凸台镶件170穿过所述第一前模仁160并延伸出所述第一前模仁160。所述后模组件300例如包括后模座310和后模仁320,所述后模座310与所述第一前模座140相对设置,所述后模仁320设置在所述后模座310邻近所述第一前模座140的一侧。所述后模仁320与所述第一前模仁160相对设置。所述后模仁320上邻近所述第一前模仁160的一侧设置有凹腔321,所述凹腔321可以与所述第一凸台镶件170组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11。
可选地,第一凸台镶件17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凸台镶件170相互间隔地排布在第一前模仁160。对应地,后模仁320上的凹腔32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且与第一凸台镶件170的数量相等。如此一来,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20的注塑成型,提升了工作效率。
再者,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例如包括第二前模座240、第二前模仁260和第二凸台镶件270,所述第二前模仁260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座240上邻近所述后模组件300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台镶件270连接在所述第二前模座240和所述第二前模仁260之间,所述第二凸台镶件270穿过所述第二前模仁260并延伸出所述第二前模仁260。所述凹腔321内的外壳可以与所述第二凸台镶件270组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21。
可选地,第二凸台镶件27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凸台镶件270相互间隔地排布在第二前模仁260,且多个第二凸台镶件270的数量与后模仁320上的凹腔321的数量相等。如此一来,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双色注塑件900的内壳910的注塑成型,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前模座推板150,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150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模座140和所述第一前模仁160之间,所述第一凸台镶件170还穿过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150。再者,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还包括第二前模座推板250,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250连接在所述第二前模座240和所述第二前模仁260之间,所述第二凸台镶件270还穿过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250。如图8所示,所述后模座310上设置有尼龙胶塞340,所述后模座310可以通过尼龙胶塞340连接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150或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150。通过设置第一前模座推板150和第二前模座推板250并连接后模座310,使得在开模时第一前模座推板150或第二前模座推板250把产品推向后模座310一侧,产品跟随后模座310后退并贴附在后模仁320上,完成开模动作。
如图6所示,所述凹腔321例如包括侧壁3211和底壁3212,所述侧壁3211垂直于所述底壁3212,也即所述侧壁3211与所述底壁3212之间的夹角为90°。
承上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底壁321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2,所述第一通孔322贯穿所述后模仁320。所述后模座310上还设置有通气管311,所述通气管31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22,所述通气管311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后模座310、且用于连通气压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后模组件300还包括吹气镶件330,所述吹气镶件33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322内。在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10和内壳920都注塑完成并需要脱模时,气压系统例如用于为注塑模具10提供气源,气流通过通气管311并通过吹气镶件330对后模仁320的凹腔321内的注塑件进行挤压脱模。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增加脱模斜度、或者周圈侧面需要增加行位辅助机构来进行脱模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10可以实现双射注塑件900的外观0度脱模和无行位夹线方案,减少成型后的打磨成本,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吹气方案的出模方式,可以简化模具结构,比如后模组件300侧不需要增加顶针板机构,且无需增加顶针辅助顶出,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再者,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上设置有第一浇注口111和第一注胶孔101,所述第一注胶孔101贯穿所述第一前模座140和所述第一凸台镶件170,所述第一浇注口111连通第一注胶孔101,所述第一注胶孔101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11。如此一来,熔融的塑胶可以通过第一浇注口111、第一注胶孔101流入到第一容置腔11内,以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20。同样,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二浇注口(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注胶孔201,所述第二注胶孔201贯穿所述第二前模座240和所述第二凸台镶件270,所述第二浇注口连通第二注胶孔201,所述第二注胶孔201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21。熔融的塑胶可以通过第二浇注口、第二注胶孔201流入到第二容置腔21内,以在外壳920内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900的内壳910。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还例如包括第一前模灌嘴110、第一前模上固定板120、第一前模水口板130,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130位于所述第一前模座140远离所述后模座310的一侧;所述第一前模上固定板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130远离所述第一前模座140的一侧,所述第一前模灌嘴110贯穿所述第一前模上固定板120和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130。所述第一浇注口111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灌嘴110上。
此外,如图7所示,第一前模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塞打螺丝180和拉杆190。塞打螺丝180连接第一前模座推板150和第一前模座140。拉杆190连接第一前模座推板150、第一前模座140和第一前模水口板130。
同样的,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还例如包括第二前模灌嘴210、第二前模上固定板220、第二前模水口板230,所述第二前模水口板230位于所述第二前模座240远离所述后模座310的一侧;所述第二前模上固定板220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水口板230远离所述第二前模座240的一侧,所述第二前模灌嘴210贯穿所述第二前模上固定板220和所述第二前模水口板230;所述第二浇注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灌嘴210上。此外,第二前模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塞打螺丝和拉杆。塞打螺丝连接第二前模座推板250和第二前模座240。拉杆连接第二前模座推板250、第二前模座240和第二前模水口板230。
总的来说,第一前模组件100和第二前模组件200的基本结构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凸台镶件170和第二凸台镶件270的尺寸不相同,具体地,第一凸台镶件170延伸至凹腔321内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二凸台镶件270延伸至凹腔321内部分的尺寸,因为第一凸台镶件170用于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20,第二凸台镶件270用于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900的内壳910。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注塑模具10还可以包括支撑架710和工作台800。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和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所述后模组件300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800。所述工作台800例如为旋转工作台,可以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又例如,工作台800例如为往复直线运动工作台,可以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在第一前模组件100和第二前模组件200之间往复直线运动。在所述工作台800的驱动下,所述后模组件300先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100配合连接,然后进行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20注塑成型后,然后又在所述工作台800的驱动下,后模组件300运动至与所述第二前模组件200对应的位置,并与第二前模组件200配合连接,再进行双色注塑件900的内壳910的注塑成型。如此设置,可以提升注塑模具10的自动化水平和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10的工作原理例如为:
1、在工作台800的驱动下,后模组件300转动到与第一前模组件100对应的位置、并与第一前模组件100配合连接;
2、将熔融的塑胶灌入第一前模组件100的第一浇注口111、第一注胶孔101,最后流入第一容置腔11内,以形成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20。然后,驱动后模组件300脱离第一前模组件100。此时,不向通气管311内通入气流,因此,双色注塑件900的外壳920不脱出于后模仁320的凹腔321;
3、在工作台800的驱动下,后模组件300转动到与第二前模组件200对应的位置、并与第二前模组件200配合连接;
4、将熔融的塑胶灌入第二前模组件200的第二浇注口、第一注胶孔201,最后流入第二容置腔21内,以在外壳920内形成双色注塑件900的内壳910。然后,驱动后模组件300脱离第二前模组件200。此时,向通气管311内通入气流,气流推动吹气镶件330并将双色注塑件900推出于后模仁320的凹腔321,完成双色注塑件900的注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前模组件例如成对设置的第一前模组件100和第二前模组件200,且与后模组件300对应设置,先通过第一前模组件100与后模组件300注塑成型双色注塑件的外壳,在不开模的情况下,再通过第二前模组件200在后模组件300中的外壳里注塑成型内壳,降低了内壳融化到外壳的几率,也使得双色注塑件的注塑成型更加方便和简单,不需要重新拆装前模组件的零部件,提升了双色注塑件的注塑成型的效率,也减少了产品内壳融化到外壳中而对导致产品外表的不美观,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开一次模(即外壳成型后不脱离后模组件300,成型内壳后才脱模),降低了外壳的外观面因脱模而产生瑕疵的几率。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前模座推板150和第二前模座推板250并连接后模座310,使得在开模时第一前模座推板150或第二前模座推板250把产品推向后模座310一侧,产品跟随后模座310后退并贴附在后模仁320上,完成开模动作。再者,通过设置通气管311和吹气镶件330,通过吹气方式来实现脱模,可以实现双射注塑件900的外观0度脱模和无行位夹线方案,减少成型后的打磨成本,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吹气方案的出模方式,可以简化模具结构,比如后模组件300侧不需要增加顶针板机构,且无需增加顶针辅助顶出,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再者,将后模组件300设置在工作台800上且可以在第一前模组件100和第二前模组件200之间运动,可以提升注塑模具10的自动化水平和操作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适用于成型一种双色注塑件,所述双色注塑件包括内壳和设置在内壳之外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前模组件;以及
第二前模组件,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成对设置;以及
后模组件,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和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前模组件用于与所述后模组件连接且组合形成第一容置腔,以在所述后模组件中注塑成型所述双色注塑件的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前模组件用于与所述后模组件连接、且与所述后模组件中的所述外壳组合形成第二容置腔,以注塑成型所述双色注塑件的所述内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包括第一凸台镶件;所述第二前模组件包括第二凸台镶件;所述后模组件上设置有凹腔,所述第一凸台镶件用于与所述凹腔组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凸台镶件用于与所述凹腔中的所述外壳组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前模座和第一前模仁,所述第一前模仁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座邻近所述后模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台镶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模座和所述第一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一凸台镶件穿过所述第一前模仁并延伸出所述第一前模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座和后模仁,所述后模座与所述第一前模座相对设置,所述后模仁设置在所述后模座邻近所述第一前模座的一侧;所述后模仁与所述第一前模仁相对设置;所述凹腔设置在所述后模仁上邻近所述第一前模仁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前模座和第二前模仁,所述第二前模仁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座上邻近所述后模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台镶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前模座和所述第二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二凸台镶件穿过所述第二前模仁并延伸出所述第二前模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前模座推板,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模座和所述第一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一凸台镶件还穿过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
所述第二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二前模座推板,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前模座和所述第二前模仁之间,所述第二凸台镶件还穿过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
所述后模座可以通过尼龙胶塞连接所述第一前模座推板或所述第二前模座推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后模仁;所述后模座上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后模座、且用于连通气压系统;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吹气镶件,所述吹气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浇注口和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一注胶孔贯穿所述第一前模座和所述第一凸台镶件,所述第一浇注口连通第一注胶孔,所述第一注胶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还包括第一前模灌嘴、第一前模上固定板、第一前模水口板,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位于所述第一前模座远离所述后模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前模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远离所述第一前模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前模灌嘴贯穿所述第一前模上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前模水口板;所述第一浇注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灌嘴上。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支撑架和工作台,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一前模组件和所述第二前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后模组件在所述工作台的驱动下可以与所述第一前模组件或所述第二前模组件配合连接。
CN202223112676.9U 2022-11-21 2022-11-21 注塑模具 Active CN218803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676.9U CN218803592U (zh) 2022-11-21 2022-11-21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676.9U CN218803592U (zh) 2022-11-21 2022-11-21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3592U true CN21880359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2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2676.9U Active CN218803592U (zh) 2022-11-21 2022-11-21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3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6963B (zh) 复印机深腔注塑件的精密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18803592U (zh) 注塑模具
CN217346496U (zh) 一种瓶盖吹塑加工用开合模装置
CN216683053U (zh) 一种壁厚均匀的中空塑胶件的制造设备
CN214448126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1650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CN218519052U (zh) 双色注塑模具
CN215396623U (zh) 组合壳体注塑模具
CN216831973U (zh) 一种食用泵管道生产用水冷注塑模具
CN218803686U (zh)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CN217802986U (zh) 一种具有三爪一体式内抽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20242251U (zh) 一种具有顶出排料功能的双色翻盖模具
CN210880617U (zh) 灯管支撑块注塑模具
CN218342729U (zh) 一种高稳定性模具
CN217944156U (zh) 一种模仁总成
CN215703708U (zh)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CN213972371U (zh) 透明厚壁可变型腔注塑模具
CN216544516U (zh) 一种弹性支架模具
CN216658691U (zh) 一种多次成型模具
CN219213962U (zh) 齿形壳体的注塑模具
CN109676868B (zh) 三相绝缘开关外壳一体注射成型模具
CN216760662U (zh) 一种用于制造控制器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4773655U (zh) 用于制作烘手机外壳的模具
CN218615262U (zh) 具有滑块进胶机构的汽车后保险杠电镀装饰条模具
CN214605694U (zh) 一种汽车气管接头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