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7849U - 物料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料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7849U
CN217497849U CN202221669762.7U CN202221669762U CN217497849U CN 217497849 U CN217497849 U CN 217497849U CN 202221669762 U CN202221669762 U CN 202221669762U CN 217497849 U CN217497849 U CN 217497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empty
station
modul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97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新闻
周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97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7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7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7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物料转移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转移模组以及第二转移模组,安装架设有空料工位、上料工位以及转移工位,上料工位内设有能够存放物料的料盘;第一转移模组包括设于转移工位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和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夹爪,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夹爪夹取和转移料盘上的物料;第二转移模组包括设于安装架的第二驱动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托载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托载件托载上料工位内已清空物料的料盘并转移至空料工位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料转移设备的物料转移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物料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料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线上经常需要搬运和转移组装设备用的物料,且许多物料仍以人工搬运的方式实现转移。以电机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搬运转移为例,定子组件或转子组件放置于料盘内,多层料盘堆叠设置于上料推车上,人工推动上料推车到装配产线后,产线操作人员将上料推车上各层料盘上的定子组件或转子组件搬出,待顶层的料盘上的定子组件或转子组件取完后将该空料的料盘搬入空料推车中,接着搬出下一层料盘上的定子组件或转子组件,如此循环多次将上料推车上的所有物料清空。
因为产线上许多物料都较为沉重,人工搬运料盘和物料时费时费力,料盘和料盘上的物料的转移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物料转移装置,旨在实现物料的自动化转移,提升物料转移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料转移装置,所述物料转移装置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空料工位、上料工位以及转移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内设有能够存放物料的料盘;
第一转移模组,所述第一转移模组包括设于所述转移工位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夹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爪夹取和转移所述料盘上的物料;以及
第二转移模组,所述第二转移模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二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托载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托载件托载所述上料工位内已清空物料的料盘并转移至所述空料工位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移模组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料盘上的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托载件包括:
载板,所述载板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和
卡位模组,所述卡位模组设于所述载板,所述料盘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卡位模组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载板带动所述卡位模组和所述料盘在所述空料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之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载板设有可供所述料盘上的物料穿过的供料口,所述卡位模组位于所述供料口的周缘;
所述卡位模组与所述上料工位内的一所述料盘的第一卡槽卡接时,所述料盘上的物料穿过所述供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空料推车和上料推车;
所述空料工位设有空料腔,所述空料腔具有可供所述料盘通过的第一过口以及可供所述空料推车通过的第一开口;
所述上料工位设有上料腔,所述上料腔具有可供所述料盘通过的第二过口以及可供所述上料推车通过的第二开口;
所述料盘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空料推车和所述上料推车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多个导向支柱,所述空料推车位于所述空料腔内时,所述空料推车上的导向支柱朝向所述第一过口延伸;所述上料推车位于所述上料腔内时,所述上料推车上的导向支柱朝向所述第二过口延伸;所述料盘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导向支柱的插接配合定位于所述空料推车或所述上料推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料腔和所述上料腔内的托举模组,所述托举模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架;
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以及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托板升降,以使所述托板与所述空料推车或所述上料推车上的料盘抵接并带动所述料盘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腔的侧壁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二过口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上料推车上位置最高的料盘;
且/或,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三传感器,位于所述空料腔内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空料推车,位于所述上料腔内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上料推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托板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料盘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匹配的第二定位结构,在所述托板与所述料盘抵接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卡接;
且/或,所述安装座设有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卡块,所述空料推车和所述上料推车均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配合,以固定所述空料推车或所述上料推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设有传输工位,所述传输工位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一侧,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传输模组,所述传输模组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传输工位内;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板;以及
托盘,所述托盘设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物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爪夹取和转移所述料盘上的物料至所述托盘,所述传输机构驱动所述托盘传送所述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组还包括连接板和升降机构;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传输模组升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物料转移装置的安装架上设置空料工位、上料工位以及转移工位,在转移工位内设置第一转移模组,通过第一转移模组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夹爪夹取上料工位内的料盘上的物料,实现物料向组装产线的自动化转移。此外,在安装架上设置第二转移模组,通过第二转移模组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托载件托载上料工位内已清空物料的料盘,并将空料的料盘转移至空料工位内,实现空料的料盘向空料工位的自动化转移,使第一转移模组可继续对上料工位内下一料盘上的物料进行向组装产线的转移操作。以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转移装置能够实现料盘和物料的自动转移,料盘和物料不再需要人工搬运,能够提升料盘和物料的转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料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转移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转移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料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托举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传输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22267270000041
Figure BDA000372226727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物料转移装置,该物料转移装置用于实现物料9的自动化搬运和转移,尤其适用于电机内的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等物料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安装架1、第一转移模组2以及第二转移模组3,安装架1设有空料工位1a、上料工位1b以及转移工位1c,上料工位1b内设有能够存放物料9的料盘8;第一转移模组2包括设于转移工位1c内的第一驱动机构21和与第一驱动机构21连接的夹爪22,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夹取和转移料盘8上的物料9;第二转移模组3包括设于安装架1的第二驱动机构31和与第二驱动机构31 连接的托载件32,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托载件32托载上料工位1b内已清空物料9的料盘8并转移至空料工位1a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用于安装固定第一转移模组2和第二转移模组3,安装架1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其中包括空料工位1a、上料工位1b以及转移工位1c,每一工位包括安装架1上的部分支架结构以及该部分支架结构附近的空间区域,每一工位用于安装物料转移装置的至少一个功能模组。具体地,空料工位1a内设有能够容纳至少一个空料的料盘8的空间,上料工位1b内设有能够容纳至少一个装载有物料9的料盘8的空间,转移工位1c内设有第一转移模组 2。每一料盘8可承载至少一个物料9,每一料盘8可设置有定位卡座,物料9的部分结构限位于定位卡座上的定位槽内,实现物料9的固定。
第一转移模组2用于实现上料工位1b内的物料9向产线或下一级设备的转移,第二转移模组3用于实现上料工位1b内的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工位1a内的转移。第一转移模组2和第二转移模组3可同时设置在转移工位1c内,第一转移模组2的第一驱动机构21与安装架1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进入上料工位1b内抓取并转移料盘8上的物料9;第二转移模组3的第二驱动机构31 与安装架1连接,并位于空料工位1a和上料工位1b的一侧,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托载件32移动至上料工位1b内,并与上料工位1b内的空料的料盘8连接,在托载件32与空料的料盘8连接固定后,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托载件32托载空料的料盘8移动至空料工位1a内,实现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工位1a内的转移,便于第一驱动机构21继续驱动夹爪22夹取和转移上料工位1b内的另一料盘8上的物料9。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1可为机械臂、三维移动模组等,第二驱动机构 31可为气缸、同步带传输模组等。托载件32可通过卡接、插接等方式与料盘8 可脱离式连接,以使第二驱动机构31能够驱动托载件32移动并与料盘8连接或者脱离;或者,上料工位1b内的料盘8堆叠时,相邻料盘8之间存在间隔空间,托载件32可在第二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移动到该间隔空间内,将间隔空间上方的料盘8向上托起,使料盘8能够从上料工位1b中脱离,实现对料盘8的托举和移动。
本实施例通过在物料转移装置的安装架1上设置空料工位1a、上料工位1b 以及转移工位1c,在转移工位1c内设置第一转移模组2,通过第一转移模组2 的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夹取上料工位1b内的料盘8上的物料9,实现物料9向组装产线的自动化转移。此外,在安装架1上设置第二转移模组3,通过第二转移模组3的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托载件32托载上料工位1b内已清空物料9的料盘8,并将空料的料盘8转移至空料工位1a内,实现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工位1a的自动化转移,使第一转移模组2可继续对上料工位1b内下一料盘8上的物料9进行向组装产线的转移操作。以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转移装置能够实现料盘8和物料9的自动转移,料盘8和物料9不再需要人工搬运,能够提升料盘8和物料9的转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第一转移模组2还包括第一传感器23,第一传感器23设于第一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第一传感器23用于感应料盘8上的物料9。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设置第一传感器23,利用第一传感器23对料盘8上的物料9进行感应,在第一传感器23未感应到物料9时,使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移动到料盘8上的下一取料位置,并再次通过第一传感器23检测该取料位置是否存在物料9,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第一传感器23感应到物料9的存在时,夹爪22动作并抓取第一传感器23感应到的物料9,如此可以避免夹爪22空抓和第一转移模组2的无效动作。其中,第一传感器23可为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述托载件32包括载板321和卡位模组322,载板321与安装架1活动连接;卡位模组322设于载板 321,料盘8设有第一卡槽8a,卡位模组322用于与第一卡槽8a卡接配合,第二驱动机构31能够驱动载板321带动卡位模组322和料盘8在空料工位1a和上料工位1b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载板321可通过轨槽配合、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等方式可移动地设于安装架1,载板321位于空料工位1a和上料工位1b的上方。在第二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载板321能够相对于安装架1在空料工位1a和上料工位 1b之间移动。
卡位模组322设于载板321,并可位于载板321面向空料工位1a或上料工位 1b的一侧。在上料工位1b内存在空料的料盘8时,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载板321 移动至上料工位1b,此时卡位模组322与上料工位1b内的空料的料盘8的第一卡槽8a卡接,从而使空料的料盘8通过卡位模组322与载板321固定,让第二驱动机构31能够驱动载板321托载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工位1a移动。卡位模组322 可包括驱动模组和与驱动模组输出端连接的定位块,在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载板321移动至上料工位1b时,驱动模组驱动定位块伸入空料的料盘8的第一卡槽8a内,使卡位模组322与料盘8卡接固定。其中,驱动模组可为气缸或电机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述,上述载板321设有可供料盘8上的物料9穿过的供料口321a,卡位模组322位于供料口321a的周缘;卡位模组322与上料工位1b内的一料盘8的第一卡槽8a卡接时,料盘8上的物料9 穿过供料口321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载板321上设置供料口321a,使载板321通过卡位模组322与料盘8卡接时,料盘8上的物料9仍然可以通过供料口321a取出和转移。通过供料口321a对料盘8上的物料9进行避位,使载板321的设置不会干涉料盘8的取料,并且在料盘8上的物料9被清空而成为空料的料盘8时,第二驱动机构31可直接驱动载板321带动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工位1a转移,省去了第二驱动机构31在料盘8空料时驱动载板321与料盘8对接固定的步骤,提升了料盘8的转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以及图4所述,上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空料工位1a设有空料腔1a1,空料腔1a1 具有可供料盘8通过的第一过口1a2以及可供空料推车4通过的第一开口1a3;上料工位1b设有上料腔1b1,上料腔1b1具有可供料盘8通过的第二过口1b2以及可供上料推车5通过的第二开口1b3;料盘8设有多个定位孔8b,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均设有与定位孔8b匹配的多个导向支柱51,空料推车4位于空料腔 1a1内时,空料推车4上的导向支柱51朝向第一过口1a2延伸;上料推车5位于上料腔1b1内时,上料推车5上的导向支柱51朝向第二过口1b2延伸;料盘8通过定位孔8b与导向支柱51的插接配合定位于空料推车4或上料推车5。
在本实施例中,空料推车4用于运输空料的料盘8,上料推车5用于运输载有物料9的料盘8,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底部均设有滚轮,以使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可通过人工推动移动来实现相应的上述料盘8的运输。通过导向支柱51与定位孔8b的插接配合,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上均可设置有多个料盘 8,料盘8的定位孔8b内可设置有与导向支柱51滑动配合的直线轴承,以使料盘8能够至上而下移动并套接固定于多个导向支柱51,或者至下而上移动并与导向支柱51脱离,如此实现料盘8在空料推车4上的固定和拆卸。其中,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可为同一结构和同一尺寸,以使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可相替使用,提升推车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的物料转移装置在实际应用时,人工推动空料推车4,使空料推车4通过第一开口1a3进入空料腔1a1内,此时的空料推车4上不具有料盘8;人工推动上料推车5,使上料推车5通过第二开口1b3进入上料腔1b1内,此时的上料推车5上具有载有物料9的至少一个料盘8。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 通过第二过口1b2将上料推车5的料盘8上的物料9取出和转移,待一料盘8上的物料9被清空时,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载板321托载空料的料盘8穿过第一过口 1a2,将空料的料盘8转移至空料推车4上。重复上述环节,直到上料推车5的所有料盘8上物料9均被清空,且空料的料盘8均被转移至空料推车4上,将上料腔1b1和空料腔1a1内的推车推出,将下一载有物料9的上料推车5推入上料腔1b1,将下一不具料盘8的空料推车4推入空料腔1a1。以此,通过空料推车4 和上料推车5能够实现物料9向本物料转移装置的持续供料、空料的料盘8的持续下料以及物料9向下一级设备或产线的持续转移和上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5所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设于空料腔1a1和上料腔1b1内的托举模组6,托举模组6包括安装座61、托板62以及第三驱动机构63,安装座61设于安装架1;托板62与安装座61活动连接;第三驱动机构63设于安装架1,第三驱动机构63与托板62连接,第三驱动机构63驱动托板62升降,以使托板62与空料推车4或上料推车5上的料盘8抵接并带动料盘8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腔1b1内的托举模组6用于将上料推车5上的料盘8向第二过口1b2托举,空料腔1a1内的托举模组6用于将转移至第一过口1a2的料盘 8移动至空料推车4内。具体地,在上料推车5进入上料腔1b1内后,位于上料腔1b1内的托举模组6的第三驱动机构63驱动托板62升起,托板62与上料推车5 上的料盘8接触,并使料盘8上升至与上料推车5上的导向支柱51脱离的第二过口1b2处,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抓取第二过口1b2处的料盘8上的物料9 并转移。待该料盘8上的所有物料9转移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31通过卡位模组322驱动载板321带动该空料的料盘8移动到第一过口1a2处,位于空料腔1a1 内的托举模组6的第三驱动机构63驱动托板62上升,使托板62与空料的料盘8 抵接,并支撑空料的料盘8。控制载板321上的卡位模组322与料盘8脱离,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载板321复位至第二过口1b2处,位于空料腔1a1内的托举模组6的第三驱动机构63驱动托板62托载空料的料盘8下降,使空料的料盘8定位在空料推车4的导向支柱51上,实现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推车4内回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以及图5所示,上述上料腔1b1 的侧壁设有第二传感器11,第二传感器11靠近第二过口1b2设置,第二传感器 11用于感应上料推车5上位置最高的料盘8;且/或,安装座61设有第三传感器 611,位于空料腔1a1内的第三传感器611用于感应空料推车4,位于上料腔1b1 内的第三传感器611用于感应上料推车5。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推车5可通过多个导向支柱51定位多个料盘8,在对位于上料腔1b1内的上料推车5进行物料9转移操作时,通过上料腔1b1内的第三驱动机构63驱动托板62托举上料推车5上的料盘8移动,在上料推车5上位于最顶层的料盘8经过第二传感器11时,第二传感器11感应到料盘8,此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63驱动托板62继续上升特定的行程,使位于最顶层的料盘8上的物料9能够穿过载板321上的供料口321a,并使载板321上的卡位模组322能够与料盘8上的第一卡槽8a卡接,如此实现料盘8在夹爪22夹取物料9的取料过程中的固定,保证物料9转移的可靠性。其中,第二传感器11可为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等。
当安装座61设有第三传感器611时,空料推车4进入空料腔1a1内时,空料推车4只有移动到第一过口1a2的正下方才能被空料腔1a1内的第三传感器611 感应到,只有第三传感器611能够感应到空料推车4的情况下向空料推车4内转移空料的料盘8的程序才会启动,如此能够保证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推车4内转移的可靠性。同理地,上料推车5进入上料腔1b1内时,上料推车5只有移动到第二过口1b2的正下方才能被上料腔1b1内的第三传感器611感应到,只有第三传感器611能够感应到上料推车5的情况下从上料推车5上转移物料9的程序才会启动,如此能够保证上料推车5内的物料9转移的可靠性。其中,第三传感器611可为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以及图5所示,上述托板62设有第一定位结构621,料盘8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621匹配的第二定位结构,在托板62与料盘8抵接时,第一定位结构621与第二定位结构卡接;且/或,安装座61设有驱动件612和与驱动件612连接的卡块613,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均设有第二卡槽,驱动件612驱动卡块613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以固定空料推车4或上料推车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托板62上的第一定位结构621与料盘8上的第二定位结构的卡接配合,能够提升托板62在托举和移动料盘8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第一定位结构621和第二定位结构具有多种结构形态,比如第一定位结构621和第二定位结构中二者之一可为凸块,二者之另一可为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或者第一定位结构621和第二定位结构中二者之一为卡钩,二者之另一可为与卡钩相匹配的卡块613。
通过在安装座61上设置驱动件612和卡块613,在空料推车4和上料推车5 上设有第二卡槽,使空料推车4在进入空料腔1a1内并被空料腔1a1内的第三传感器611感应到时,空料腔1a1内的驱动件612能够驱动卡块613与空料推车4上的第二卡槽卡接,使空料推车4被可靠固定于空料腔1a1内,以提升空料的料盘8向空料推车4内转移的可靠性。上料推车5在进入上料腔1b1内并被上料腔 1b1内的第三传感器611感应到时,上料腔1b1内的驱动件612能够驱动卡块613 与上料推车5上的第二卡槽卡接,使上料推车5被可靠固定于上料腔1b1内,以提升上料推车5内的无物料9转移的可靠性。其中,驱动件612包括但不限于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上述安装架1还设有传输工位1d,传输工位1d位于上料工位1b的一侧,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传输模组7,传输模组7包括安装板71、传输机构72以及托盘73,安装板71设于传输工位1d内;传输机构72设于安装板71;托盘73设于传输机构72,托盘73用于承载物料9,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夹爪22夹取和转移料盘8上的物料9至托盘 73,传输机构72驱动托盘73传送物料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料工位1b的一侧设置传输工位1d,在传输工位1d内设置传输模组7,使第一驱动机构21能够驱动夹爪22夹取上料工位1b内的物料9并转移至传输模组7的托盘73上,通过传输模组7的传输机构72将托盘73 上被取出的物料9传输至下一级设备或产线,从而实现被取出的物料9向下一级设备或产线的自动化转移,提升物料9的转移效率。其中,传输机构72可为同步带传输模组、输送机等,托盘73可设有用于容纳和定位物料9的至少部分结构的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传输模组7还包括连接板74和升降机构75;连接板74与安装板71活动连接,升降机构75设于安装板71,并与连接板74连接;传输机构72设于连接板74,升降机构75 驱动连接板74带动传输模组7升降。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工位1d内可设置有能够容纳安装板71的空间,使安装板71能够竖直安装于该空间内,连接板74可通过轨槽配合、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等方式与安装板71活动连接,升降机构75驱动连接板74带动传输模组7和托盘73升降,从而便于上料工位1b上的物料9向传输模组7转移,并且能够调节物料9传输时的位置高度,使本传输模组7能够适配于不同高度的下一级传输线体的传送需要,或者方便物料9的落料和包装。其中,升降机构75包括但不限于为升降气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转移装置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空料工位、上料工位以及转移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内设有能够存放物料的料盘;
第一转移模组,所述第一转移模组包括设于所述转移工位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夹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爪夹取和转移所述料盘上的物料;以及
第二转移模组,所述第二转移模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二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托载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托载件托载所述上料工位内已清空物料的料盘并转移至所述空料工位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模组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料盘上的物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载件包括:
载板,所述载板与所述安装架活动连接;和
卡位模组,所述卡位模组设于所述载板,所述料盘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卡位模组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载板带动所述卡位模组和所述料盘在所述空料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之间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设有可供所述料盘上的物料穿过的供料口,所述卡位模组位于所述供料口的周缘;
所述卡位模组与所述上料工位内的一所述料盘的第一卡槽卡接时,所述料盘上的物料穿过所述供料口。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空料推车和上料推车;
所述空料工位设有空料腔,所述空料腔具有可供所述料盘通过的第一过口以及可供所述空料推车通过的第一开口;
所述上料工位设有上料腔,所述上料腔具有可供所述料盘通过的第二过口以及可供所述上料推车通过的第二开口;
所述料盘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空料推车和所述上料推车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多个导向支柱,所述空料推车位于所述空料腔内时,所述空料推车上的导向支柱朝向所述第一过口延伸;所述上料推车位于所述上料腔内时,所述上料推车上的导向支柱朝向所述第二过口延伸;所述料盘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导向支柱的插接配合定位于所述空料推车或所述上料推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空料腔和所述上料腔内的托举模组,所述托举模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架;
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以及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托板升降,以使所述托板与所述空料推车或所述上料推车上的料盘抵接并带动所述料盘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腔的侧壁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二过口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上料推车上位置最高的料盘;
且/或,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三传感器,位于所述空料腔内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空料推车,位于所述上料腔内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上料推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板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料盘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匹配的第二定位结构,在所述托板与所述料盘抵接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卡接;
且/或,所述安装座设有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卡块,所述空料推车和所述上料推车均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配合,以固定所述空料推车或所述上料推车。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设有传输工位,所述传输工位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一侧,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传输模组,所述传输模组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传输工位内;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板;以及
托盘,所述托盘设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物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爪夹取和转移所述料盘上的物料至所述托盘,所述传输机构驱动所述托盘传送所述物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组还包括连接板和升降机构;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传输机构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传输模组升降。
CN202221669762.7U 2022-06-30 2022-06-30 物料转移装置 Active CN217497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9762.7U CN217497849U (zh) 2022-06-30 2022-06-30 物料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9762.7U CN217497849U (zh) 2022-06-30 2022-06-30 物料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7849U true CN217497849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9762.7U Active CN217497849U (zh) 2022-06-30 2022-06-30 物料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7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4953A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12249674A (zh) 一种工件移载装置
CN209740198U (zh) 层架自动分取装置及片材移载系统
CN212449656U (zh) 换料装置
CN113277306A (zh) Pcb隔纸放板机
CN113070653B (zh)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CN112224905A (zh) 交替式上料机构
CN213737510U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上下料机构
CN114229429A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装置
CN217497849U (zh) 物料转移装置
CN213678805U (zh) 一种工件移载装置
CN213737320U (zh) 一种料盘自动分盘装置
CN218173488U (zh) 一种板件与料盘分离输送设备
CN212664479U (zh) 电池破坏自动化设备
CN215325441U (zh) 一种储物架及其组成的物件取放装置
CN213651082U (zh) 一种可实现物料自动化上下料的测试设备
CN210682496U (zh) 托盘上料机构
CN114368515A (zh) 笔记本入箱装置
CN210325738U (zh) 一种硅片传输装置
CN209939864U (zh) 一种料盘循环利用机构
CN214685082U (zh) 装配机
CN112850296A (zh) 一种料盘周转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CN218260608U (zh) 上下料装置
CN218706961U (zh) 上料装置
CN218173877U (zh)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