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7403U - 顶盖内板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顶盖内板和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77403U CN217477403U CN202221503463.6U CN202221503463U CN217477403U CN 217477403 U CN217477403 U CN 217477403U CN 202221503463 U CN202221503463 U CN 202221503463U CN 217477403 U CN217477403 U CN 2174774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panel
- side frame
- roof inner
- vehicle
- platform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内板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内板上设有天窗安装口,所述顶盖内板在整车Y向上具有两个侧边框,且各所述侧边框上均设有侧边框加强部;所述侧边框加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边框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整车X向延伸,且所述凸起向所述天窗安装口一侧拱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内板能够增加顶盖内板两侧的结构强度,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而可降低车身顶部受到激励时产生的振动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盖内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置有上述顶盖内板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是用户对汽车最表面和最直接的感受之一,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的加速,由于没有传统燃油发动机的振动激励,路噪、风噪便成为汽车主要的噪声激励源,如何降低路噪、风噪已成为是汽车NVH控制的重要任务。
汽车在行驶时,因路面不平等造成的振动会激励起汽车顶盖板件、天窗大板件等的模态频率,进而产生中低频轰鸣问题,同时,由于气流摩擦车体,也会产生振动激励能量,并激发汽车顶盖板件振动产生噪声。
现有技术中,多为通过增加顶盖板件的厚度,以及在天窗横梁内部增加质量块或吸振器等方式来降低振动产生的中低频能量,降低振动响应。不过,增加板件厚度或者设置质量块、吸振器等,均会导致汽车顶盖部分重量的增加,不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顶盖内板,以能够降低顶盖内板受到激励时产生的振动噪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顶盖内板,所述顶盖内板上设有天窗安装口,所述顶盖内板在整车Y向上具有两个侧边框,且各所述侧边框上均设有侧边框加强部;
所述侧边框加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边框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整车X向延伸,且所述凸起向所述天窗安装口一侧拱出。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框加强部设置在所述侧边框远离所述天窗安装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在整车XY平面上,所述凸起拱出的顶点位置,以及所述凸起延伸方向的两个端点位置,三者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整车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在整车X向上,所述顶点位置与所述侧边框前端之间的垂线距离L1,以及所述顶点位置与所述侧边框后端之间的垂线距离L2,两者之间满足L1:L2=1:2。
进一步的,在整车XZ平面上,所述凸起的外轮廓具有位于一侧的两个长边,以及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短边,两个所述长边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短边之间均形成有夹角,且两侧的所述长边与所述短边相连而形成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内板具有后边框,所述后边框靠近所述天窗安装口的一侧设置有后边框加强部。
进一步的,所述后边框加强部包括沿整车X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平台结构,各所述平台结构沿整车Y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平台结构沿排布方向呈台阶状设置。
进一步的,整车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在整车X向上,各所述平台结构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且各所述平台结构的宽度依次增大,所述宽度为所述平台结构沿整车X向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结构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各所述平台结构排布方向由前至后,各所述平台结构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2: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盖内板,在侧边框上设置侧边框加强部,并使得该侧边框加强部采用向天窗安装口一侧拱出的凸起。由此,利用拱出结构强度高的特点,能够增加顶盖内板的结构强度,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从而可降低车身顶部受到激励时产生的振动噪声。
同时,相比于现有增加板件厚度,增设质量块等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内板也不会导致车顶部分重量的增加,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凸起拱出的顶点位置与凸起两个端点位置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也能够利用三角形结构强度好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侧边框加强部的强度。凸起拱出的顶点位置与侧边框两端之间垂线距离的比例设置,可实现最大化避频设计,有效进行振动频率的分解,与此同时,上述比例设置也能够将侧边框强度最大位置布置在顶盖内板及天窗最薄弱位置,进而可很好地对顶盖内板及天窗进行加强,增加顶盖内板两侧强度,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和振动噪声能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起在整车XZ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由相连的两个长边与两个短边构成,可使得凸起在整车XZ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类似于纺锤形,也能够利用纺锤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顶盖内板的结构强度。而在后边框上设置后边框加强部也能够提升顶盖内板后部的结构强度,并且后边框加强部采用台阶状设置的平台结构,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设计成型,另一方面利用各平台结构的宽度不同,也能够实现避频设计,避免各平台结构频率相同产生共振问题,进而有利于降低受到激励时的振动噪声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同时也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身中具有如上所述的顶盖内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设置上述的顶盖内板,能够增加顶盖内板的结构强度,降低顶盖内板振动传递灵敏度,从而可降低顶盖内板受到激励时产生的振动噪声,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盖内板在车身顶部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盖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盖内板背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盖内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盖内板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台结构的宽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围上边梁;
2、顶盖内板;20、天窗安装口;21、侧边框;210、凸起;210t、长边;210n、短边;211、顶壁;212、安装台;22、前边框;23、后边框;231、第一平台结构;232、第二平台结构;233、第三平台结构;234、减重孔;
3、顶盖前横梁;
a、前端点;b、后端点;e、侧边框前端;f、侧边框后端;c、顶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述的X向、Y向、Z向分别为车辆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也即在汽车整车坐标系中,X轴沿整车长度方向,Y轴沿整车宽度方向,Z轴沿整车高度方向。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XY平面为X轴与Y轴所在平面,XZ为X轴与Z轴所在平面,YZ为Y轴与Z轴所在平面。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顶盖内板2,其能够增加顶盖内板2的结构强度,降低顶盖内板2振动传递灵敏度,而能够降低顶盖内板2受到激励时产生的振动噪声。
整体设计上,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在汽车车身中,本实施例的顶盖内板2连接在两侧的侧围上边梁1之间,并与顶盖前横梁3相连。同时,在顶盖内板2上设有天窗安装口20,并由该天窗安装口20的设置,使得顶盖内板2在整车Y向上具有两个侧边框21,两个侧边框21分设在左右两侧,各侧边框21连接在与之同侧的侧围上边梁1的内侧,且在各侧边框21上也均设有侧边框加强部。
详细来说,如图3和图4中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各侧边框21上的侧边框加强部设置在侧边框21远离天窗安装口20的一侧,并且基于图1中所示,该远离天窗安装口20的一侧也即侧边框21靠近侧围上边梁1的一侧。
此外,在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的侧边框加强部包括设置在侧边框21上的凸起210。该凸起210一般可采用冲压方式一体成型在侧边框21上,并且凸起210具体沿着整车X向、也即侧边框21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使得凸起210整体上为沿着整车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状结构。此外,两侧侧边框21处的凸起210均向天窗安装口20一侧拱出,从而可利用拱出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增加顶盖内板2的结构强度,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将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标记为“c”。而结合图5中所示的,以其中一侧侧边框21上的凸起210为例,在整车XY平面上,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c,以及该凸起210延伸方向的两个端点位置,三者之间的连线也呈三角形。
此时,为便于描述,凸起210延伸方向的两个端点位置分别标记为图5中的前端点a与后端点b,前端点a靠近车头一侧,后端点b靠近车尾一侧。并且顶点位置c、前端点a、后端点b之间连线形成的三角形具体如图5中的点线所示。通过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c与凸起210两个端点位置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能够利用三角形结构强度好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侧边框加强部的强度,以此提升侧边框21的强度。
本实施例继续参见图5中所示,基于整车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仍以其中一侧的侧边框21为例,将侧边框21的前端,也即侧边框21靠近车头的一端标记为侧边框前端e,将侧边框21的后端,也即侧边框21靠近车尾的一端标记为侧边框后端f。基于此,本实施例也使得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c与侧边框前端e之间的垂线距离L1,以及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c与侧边框后端f之间的垂线距离L2,两者之间满足L1:L2=1:2。
此时,通过上述距离L1和L2之间的比例设置,使得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c位于侧边框21的三分之一位置,其不仅能够实现最大化的避频设计,有效进行振动频率的分解,同时,上述比例设置也能够将侧边框21强度最大位置布置在顶盖内板2及天窗最薄弱位置。由此可很好地对顶盖内板2及天窗进行加强,增加顶盖内板2两侧的结构强度,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和振动噪声能量。
如图6中所示的,为更好地提升由凸起210构成的侧边框加强部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仍以其中一侧的凸起210为例,在整车XZ平面上,凸起210的外轮廓具有位于一侧的两个长边210t,以及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短边210n。两个长边210t位于靠近车尾的一侧,与之对应的,两个短边210n位于靠近车头的一侧,同时,两个长边210t之间以及两个短边210n之间均形成有夹角,且两侧的长边210t与短边210n相连而形成环形。
此时,仍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基于前述对凸起210的顶点以及两端位置的标记,上述短边210n即位于前端点a和顶点位置c之间,长边210t位于后端点b和顶点位置c之间。而通过凸起210在整车XZ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由相连的两个长边210t与两个短边210n构成,可使得凸起210在整车XZ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类似于纺锤形。这样,基于纺锤形可视为由两个相对布置的三角形结构组成,因而能够利用纺锤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顶盖内板2的结构强度,达到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和振动噪声能量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仍由图4中所示的,在具体结构上,在凸起210的顶部设有顶壁211。具体实施时,顶壁211相当于顶盖内板2的侧部边缘,并用于和侧围上边梁1连接。另外,除了在靠近侧围上边梁1的一侧成型凸起210构成的侧边框加强部,在两侧侧边框21靠近天窗安装口20的一侧也设置有多处安装台213。各安装台213同样一体成型在侧边框21上,且通常也采用冲压方式成型。与此同时,在各安装台213上设置有安装孔,以用于进行天窗总成的安装,并且上述安装孔中也可设置凸焊螺母,以便于天窗总成的安装作业。
继续由图1、图2,并结合图7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顶盖内板2也具有前边框22,以及与前边框22相对布置的后边框23。具体实施时,由前边框22、后边框23以及两侧的侧边框21构成的顶盖内板2可由冲压方式一体成型。而且,除了同时形成有前边框22与后边框23,当然在成型天窗安装口20的基础上,仅具有其中的一个,例如仅具有后边框23,而借由顶盖前横梁3对顶盖内板2的前部进行封闭,其也是可以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对于顶盖内板2后部的后边框23,在该后边框23靠近天窗安装口20的一侧也设置有后边框加强部。具体的,由图7并结合图8中所示的,作为其中一种示例性结构,上述后边框加强部包括成型在后边框23处的沿整车X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平台结构。各平台结构大致为平板状,并均沿整车Y向延伸,且在设计上,多个平台结构也沿排布方向呈台阶状设置。由此,可将后边框23处的大块钣金分解成多块小板件,并能够利用台阶状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后边框23位置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同样基于整车X向为车辆前后方向,在整车X向上,使得呈台阶状布置的多个平台结构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与此同时,为避免各平台结构模态频率或振动频率相同产生共振,以实现避频设计,本实施例也在整车X向上,使得各平台结构的宽度由前至后依次增大,且此处所述的宽度具体为平台结构沿整车X向的宽度。
在具体实施时,优选的,例如可将构成后边框加强部的平台结构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为便于描述,三个平台结构可分别称之为第一平台结构231、第二平台结构232和第三平台结构233,并且,基于上述各平台结构的宽度设置为由前至后依次增大,该三个平台结构的宽度m1、m2、m3之间的比值可设计为1:2:4。其也即m1:m2:m3=1:2:4。
需要指出的是,使得各平台结构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可利于天窗总成在天窗安装口20处的设置,同时也利于车身顶盖后部结构的整体设计。而且上述各平台结构之间的宽度比例设置,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后边框23处的结构强度,以降低后边框23处振动传递灵敏度,降低受到激励时的振动噪声能量。
当然,除了使得各平台结构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使其高度由后至前依次增加,也是可以的,且此时可通过适应调整天窗总成的结构,以满足天窗总成的安装要求。另外,除了将台阶状布置的平台结构的数量设置为三个,当然根据后边框23的沿整车X向的宽度,也可对平台结构的数量进行调整,并且在平台结构的数量变化时,各平台结构的宽度比值也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本实施例中,为利于后边框23处的减重,以同样利于轻量化设计,在构成的后边框加强部的各平台结构上也设置有减重孔234。减重孔234采用开设在平台结构上的长条孔或方孔便可,并且基于平台结构自身的宽度,也可选择在其中一些宽度较小的平台结构上不设置减重孔234,或者是使得减重孔234横跨两个相邻的平台结构。
本实施例的顶盖内板2通过结构上的创新设计,能够通过顶盖内板2结构强度的增加,降低顶盖内板2振动响应灵敏度,降低顶盖内板2在路面激励、风激励下产生的振动噪声,由此可为车辆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驾乘空间。
与此同时,该顶盖内板2也能够提升天窗中间位置的强度,并且相比于现有增加板件厚度,增设质量块等方式,也不会导致车顶部分重量的增加,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最后,本实施例也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的车身中即具有上述的顶盖内板2。
而且本实施例的汽车设置上述的顶盖内板2,能够增加车身顶部的结构强度,降低顶盖内板2振动传递灵敏度,由此可降低车身顶部受到激励时产生的振动噪声,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内板(2)上设有天窗安装口(20),所述顶盖内板(2)在整车Y向上具有两个侧边框(21),且各所述侧边框(21)上均设有侧边框加强部;
所述侧边框加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边框(21)上的凸起(210),所述凸起(210)沿整车X向延伸,且所述凸起(210)向所述天窗安装口(20)一侧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框加强部设置在所述侧边框(21)远离所述天窗安装口(2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在整车XY平面上,所述凸起(210)拱出的顶点位置(c),以及所述凸起(210)延伸方向的两个端点位置,三者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整车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在整车X向上,所述顶点位置(c)与所述侧边框(21)前端之间的垂线距离L1,以及所述顶点位置(c)与所述侧边框(21)后端之间的垂线距离L2,两者之间满足L1:L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在整车XZ平面上,所述凸起(210)的外轮廓具有位于一侧的两个长边(210t),以及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短边(210n),两个所述长边(210t)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短边(210n)之间均形成有夹角,且两侧的所述长边(210t)与所述短边(210n)相连而形成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内板(2)具有后边框(23),所述后边框(23)靠近所述天窗安装口(20)的一侧设置有后边框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边框加强部包括沿整车X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平台结构,各所述平台结构沿整车Y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平台结构沿排布方向呈台阶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整车X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在整车X向上,各所述平台结构的高度由前至后依次降低,且各所述平台结构的宽度依次增大,所述宽度为所述平台结构沿整车X向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盖内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结构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各所述平台结构排布方向由前至后,各所述平台结构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2:4。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的车身中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内板(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03463.6U CN217477403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顶盖内板和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03463.6U CN217477403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顶盖内板和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77403U true CN217477403U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31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03463.6U Active CN217477403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顶盖内板和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77403U (zh)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21503463.6U patent/CN2174774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6408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 |
CN215883811U (zh) | 汽车后地板骨架结构及汽车 | |
CN214396976U (zh) | 一种汽车后地板结构以及汽车 | |
CN217477403U (zh) | 顶盖内板和汽车 | |
CN217100182U (zh) | 车身顶盖横梁及汽车车身 | |
CN217477404U (zh) | 顶盖内板及汽车 | |
CN217918116U (zh) | 车身顶盖前横梁及汽车 | |
CN212637074U (zh) |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
CN117262026A (zh) | 顶盖内板及汽车 | |
CN218577466U (zh) | 车门内板总成及车辆 | |
CN217893018U (zh) | 车身顶盖前横梁及汽车 | |
CN217435860U (zh) | 轮罩总成和车辆 | |
CN216994534U (zh) | 车身组件和车辆 | |
CN216184307U (zh) |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 |
CN218662065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 |
CN212447808U (zh) | 混动车型后地板后段总成 | |
CN210101781U (zh) | 一种铝合金发动机罩结构 | |
CN216734482U (zh) | 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19029554U (zh) | 车辆及其后纵梁 | |
CN221835254U (zh) | 一种车用冷却器安装支架 | |
CN210592150U (zh) | 一种氢能汽车的侧围板结构 | |
CN221188754U (zh) | 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8536865U (zh) |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9406613U (zh) | 车身顶盖前横梁及汽车 | |
CN217917589U (zh) | 电池包安装支架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