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4592U - 一种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4592U
CN217474592U CN202220950613.1U CN202220950613U CN217474592U CN 217474592 U CN217474592 U CN 217474592U CN 202220950613 U CN202220950613 U CN 202220950613U CN 217474592 U CN217474592 U CN 217474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lock
forming
bas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06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筱桦
林雪川
王亚敏
王茂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TED HUAFA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TED HUAFA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TED HUAFA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TED HUAFA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06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4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4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4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动模板以及横向设于动模板下方的定模板,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还设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粗成型单元、精整形单元、切边单元、翻边单元和精冲切单元;粗成型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一顶块、固定在第一顶块底部的第一垫块、固定在第一垫块底部的第一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一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一底座顶部的第一成型座;本实用新型将钣金件所要求的多道加工工艺整合在一起并能同时进行,进而无需购置每个加工工艺对应的加工设备以大幅节约了资金投入以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以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常见的冷加工工艺,其加工对象主要针对金属薄板 (通常在6mm以下),钣金包含剪、冲、切、铆接、拼接等以及包含上述任意两种以上的综合加工;钣金件是指通过钣金而加工出的产品。
钣金件必须按照要求的加工步骤依次进行下料、冲压、折弯和冲切,现有的钣金件在分别进行下料、冲压、折弯和冲切时,必须在对应的加工设备中进行,购置上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导致加工成本较高,而且每个加工设备均相互独立并且均占去了一定空间,导致整个加工体系需要具备较大的空间才能容纳,不利于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节约了资金投入以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节省了大量空间以利于推广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成型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动模板以及横向设于动模板下方的定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还设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粗成型单元、精整形单元、切边单元、翻边单元和精冲切单元;所述粗成型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一顶块、固定在第一顶块底部的第一垫块、固定在第一垫块底部的第一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一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一底座顶部的第一成型座;所述第一压块中开设有第一成型孔,所述第一成型孔中还嵌设有第一成型块,所述第一成型块的顶部固定在第一垫块上,所述第一成型块的底部与第一成型座的顶部相互配合;所述切边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三顶块、固定在第三顶块底部的第三垫块、嵌设在第三垫块底部的第三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三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三底座顶部的第三成型座;所述第三压块中开设有切边孔,所述第三成型座与切边孔相互配合,所述第三成型座的顶部形成有成型台;所述翻边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四顶块、固定在第四顶块底部的第四垫块、固定在第四垫块底部的第四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四底座、以及固定在第四底座顶部的第四成型座;所述第四压块中开设有腔孔,所述腔孔中还嵌设有第四成型块,所述第四成型块的顶部固定在第四垫块上,所述第四成型块的底部与第四成型座的顶部相互配合,所述第四成型座的顶部向上形成有限位台;所述精冲切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五顶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五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五底座顶部的第五成型座;所述第五顶块中开设有切除孔,对应地,所述第五成型座的顶部向上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切除孔相互配合;所述切除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对应地,所述凸台的一侧外壁上向外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精整形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二顶块、固定在第二顶块底部的第二垫块、固定在第二垫块底部的第二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二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二底座顶部的第二成型座;所述第二压块中开设有第二成型孔,所述第二成型孔中还嵌设有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二成型块的顶部固定在第二垫块上,所述第二成型块的底部与第二成型座的顶部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一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定位孔,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一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二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孔,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三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三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三定位孔,四个所述第三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三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四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四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四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四定位孔,四个所述第四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四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还设有多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底块、竖直固定在底块顶部的外套筒、同心嵌设在外套筒中的内套筒、同心插入固定在内套筒中的导柱、以及套设在导柱外的弹簧,所述导柱的上端固定在动模板的底部,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动模板的底部和内套筒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定模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定模板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垫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钣金件所要求的多道加工工艺整合在一起并能同时进行,进而无需购置每个加工工艺对应的加工设备以大幅节约了资金投入以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以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俯视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仰视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成型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动模板1以及横向设于动模板1下方的定模板2,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还设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粗成型单元3、精整形单元4、切边单元5、翻边单元6和精冲切单元7;粗成型单元3包括固定在动模板1底部的第一顶块31、固定在第一顶块31底部的第一垫块32、固定在第一垫块32底部的第一压块33、固定在定模板2顶部的第一底座35、以及固定在第一底座35顶部的第一成型座36;第一压块33中开设有第一成型孔331,第一成型孔331中还嵌设有第一成型块34,第一成型块34的顶部固定在第一垫块32上,第一成型块34的底部与第一成型座36的顶部相互配合;切边单元5包括固定在动模板1底部的第三顶块51、固定在第三顶块51底部的第三垫块52、嵌设在第三垫块52底部的第三压块53、固定在定模板2顶部的第三底座54、以及固定在第三底座54顶部的第三成型座55;第三压块53中开设有切边孔531,第三成型座55与切边孔531相互配合,第三成型座55的顶部形成有成型台551;翻边单元6包括固定在动模板1底部的第四顶块61、固定在第四顶块61底部的第四垫块62、固定在第四垫块62 底部的第四压块63、固定在定模板2顶部的第四底座65、以及固定在第四底座65顶部的第四成型座66;第四压块63中开设有腔孔631,腔孔631中还嵌设有第四成型块64,第四成型块64的顶部固定在第四垫块62上,第四成型块64的底部与第四成型座66的顶部相互配合,第四成型座66的顶部向上形成有限位台661;精冲切单元7包括固定在动模板1底部的第五顶块71、固定在定模板2顶部的第五底座72、以及固定在第五底座72顶部的第五成型座73;第五顶块 71中开设有切除孔711,对应地,第五成型座73的顶部向上形成有凸台731,凸台731与切除孔711相互配合;切除孔71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712,对应地,凸台731的一侧外壁上向外形成有凸块 732,凸块732与凹槽712相互配合。
精整形单元4包括固定在动模板1底部的第二顶块41、固定在第二顶块41底部的第二垫块42、固定在第二垫块42底部的第二压块43、固定在定模板2顶部的第二底座45、以及固定在第二底座45 顶部的第二成型座46;第二压块43中开设有第二成型孔431,第二成型孔431中还嵌设有第二成型块44,第二成型块44的顶部固定在第二垫块42上,第二成型块44的底部与第二成型座46的顶部相互配合。
第一底座35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柱37,对应地,第一压块33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定位孔332,四个第一定位柱37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一定位孔 332中。
第二底座45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定位柱47,对应地,第二压块43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孔432,四个第二定位柱47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二定位孔 432中。
第三底座54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定位柱56,对应地,第三压块53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三定位孔532,四个第三定位柱56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三定位孔 532中。
第四底座65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四定位柱67,对应地,第四压块63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四定位孔632,四个第四定位柱67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四定位孔 632中。
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还设有多个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定模板2顶部的底块9、竖直固定在底块9顶部的外套筒10、同心嵌设在外套筒10中的内套筒11、同心插入固定在内套筒11中的导柱12、以及套设在导柱12外的弹簧13,导柱12的上端固定在动模板1的底部,弹簧13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动模板1的底部和内套筒11的上端。
定模板2的下方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底板14,底板14与定模板 2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垫条15。
使用方法:
首先,驱动动模板1上移以与定模板2分开,再将板材倒扣在第一成型座36上并驱动动模板1下移以使第一压块33下移,进而使第一成型座36的顶部伸入到第一成型孔331中直到抵住第一成型块34 的底部以使板材形成了工件毛坯8,伸入到第一成型孔331中的部分形成了第一套筒部81;接着,驱动动模板1上移以与定模板2分开,再将工件毛坯8从第一成型座36上取下并倒扣在第二成型座46上,再驱动动模板1下移以使第二压块43下移,进而使第一套筒部81伸入到第二成型孔431中,从而在第二成型座46与第二成型块44的相互作用下将第一套筒部81整形为第二套筒部82。
其次,按照同理将工件毛坯8从第二成型座46上取下并将第二套筒部82倒扣在成型台551上,第三压块53随动模板1下移时,第三成型座55连同第二套筒部82一起伸入到切边孔531中,进而在工件毛坯8的底部开口处边缘上形成了花纹切边83;然后,按照同理将工件毛坯8从第三成型座55上取下并将第二套筒部82倒扣在限位台661上,第四压块63随动模板1下移时,限位台661连同第二套筒部82一起伸入到腔孔631中,进而利用腔孔631的开口处与第四成型座66的底部将花纹切边83向下翻折以形成折弯圈84。
再次,按照同理将工件毛坯8从第四成型座66上取下并将第二套筒部82倒扣在第五成型座73上,第五顶块71随动模板1下移时,在凸台731与切除孔711的相互配合作用下,第二套筒部82的底部会冲裁出结构孔85;同时,结构孔85会在凸块732与凹槽712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在其内壁上冲裁出缺口86。
最后,当动模板1上移以与定模板2分开时,从第五成型座73 上取下加工完成后的成品工件即可;后续的每个工件毛坯8均从左往右依次经过粗成型单元3、精整形单元4、切边单元5、翻边单元6 和精冲切单元7,进而形成连续不断的传递加工。
本实用新型将钣金件所要求的多道加工工艺整合在一起并能同时进行,进而无需购置每个加工工艺对应的加工设备以大幅节约了资金投入以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以利于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8)

1.一种成型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动模板以及横向设于动模板下方的定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还设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粗成型单元、精整形单元、切边单元、翻边单元和精冲切单元;所述粗成型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一顶块、固定在第一顶块底部的第一垫块、固定在第一垫块底部的第一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一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一底座顶部的第一成型座;所述第一压块中开设有第一成型孔,所述第一成型孔中还嵌设有第一成型块,所述第一成型块的顶部固定在第一垫块上,所述第一成型块的底部与第一成型座的顶部相互配合;所述切边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三顶块、固定在第三顶块底部的第三垫块、嵌设在第三垫块底部的第三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三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三底座顶部的第三成型座;所述第三压块中开设有切边孔,所述第三成型座与切边孔相互配合,所述第三成型座的顶部形成有成型台;所述翻边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四顶块、固定在第四顶块底部的第四垫块、固定在第四垫块底部的第四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四底座、以及固定在第四底座顶部的第四成型座;所述第四压块中开设有腔孔,所述腔孔中还嵌设有第四成型块,所述第四成型块的顶部固定在第四垫块上,所述第四成型块的底部与第四成型座的顶部相互配合,所述第四成型座的顶部向上形成有限位台;所述精冲切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五顶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五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五底座顶部的第五成型座;所述第五顶块中开设有切除孔,对应地,所述第五成型座的顶部向上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切除孔相互配合;所述切除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对应地,所述凸台的一侧外壁上向外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整形单元包括固定在动模板底部的第二顶块、固定在第二顶块底部的第二垫块、固定在第二垫块底部的第二压块、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第二底座、以及固定在第二底座顶部的第二成型座;所述第二压块中开设有第二成型孔,所述第二成型孔中还嵌设有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二成型块的顶部固定在第二垫块上,所述第二成型块的底部与第二成型座的顶部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一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定位孔,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一定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二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孔,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二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三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三定位孔,四个所述第三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三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底座的顶部四个转角处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四定位柱,对应地,所述第四压块的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第四定位孔,四个所述第四定位柱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四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还设有多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定模板顶部的底块、竖直固定在底块顶部的外套筒、同心嵌设在外套筒中的内套筒、同心插入固定在内套筒中的导柱、以及套设在导柱外的弹簧,所述导柱的上端固定在动模板的底部,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抵住动模板的底部和内套筒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定模板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垫条。
CN202220950613.1U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成型装置 Active CN217474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613.1U CN217474592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613.1U CN217474592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4592U true CN21747459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0613.1U Active CN217474592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4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0255B1 (en) Forming press apparatus
CN205732565U (zh) 一种工业冲压模具组件
CN203830547U (zh) 一种修边冲槽复合模具
CN107243548A (zh)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CN108393397B (zh) 汽车角板料片连续冲压模具
CN212577311U (zh) 复合冲切模具
CN201676963U (zh) 一种汽车线束冲模模具
CN217474592U (zh) 一种成型装置
CN105880376A (zh) 一种弯曲落料模
CN111438292A (zh) 一种制作冷凝器端板的模具、冲床装置、制作方法
CN218283417U (zh) 一种双排内底盘高效连续模具
US5361619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ess forming
CN214866660U (zh) 一种钣金件双腔双动式孔位翻边模具
CN210614854U (zh) 一种隔热罩的切边冲孔模具
CN112404256A (zh) 一种用于轮罩生产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2238845U (zh) 一种电池盒底板侧冲孔模具
CN204799774U (zh) 一种汽车加强支柱翻边模具
CN216461199U (zh) 一种多向弯曲成形的钣金件级进模
CN214719836U (zh) 一种卷圆模具
CN211360302U (zh) 管类件双工位冲孔、折弯成型模具
CN217393502U (zh) 一种连续加工模具
CN211866383U (zh) 一种带压毛边、扣合、缩口及气动装置的冲压级进模
CN212792675U (zh) 新能源汽车双工位冲压模具
CN112122943B (zh) 一种制动套加工工艺
CN219648521U (zh) 一种用于汽车滑动门的连续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