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5401U -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5401U
CN217325401U CN202221136289.6U CN202221136289U CN217325401U CN 217325401 U CN217325401 U CN 217325401U CN 202221136289 U CN202221136289 U CN 202221136289U CN 217325401 U CN217325401 U CN 217325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flang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362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史哲
郑喆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Jian'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Jian'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Jian'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Jian'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362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5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5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5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本申请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包括:液压冲击装置、中间连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基坑支护桩;所述中间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和所述输出组件,所述基坑支护桩放置在所述输出组件的下方;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冲击连接法兰、上法兰、连接钢管、下法兰、输出连接法兰;所述基坑支护桩包括混凝土外柱、H型钢柱、顶面钢板,所述顶面钢板固定在所述H型钢柱的顶面,所述混凝土外柱套接在所述H型钢柱外。本申请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具有便于在高地下水地区的工法桩施工的优点。

Description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SMW工法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基坑支护系统,尤其适用在对支护强度有一定要求,且对成本有要求的场合。现有技术中,SMW工法桩通过边钻坑边浇灌混凝土的方式,并且在混凝土中安装型钢,以提高结构强度,最后将型钢拔出。因此,现有技术的SMW工法桩施工时,对地形和场景有一定的要求,对于高地下水的地区,就不能直接适用,因为现有技术的工法桩安装施工设备和工法桩不能满足需求,无法控制型钢的安装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具有保证型钢的安装准确性在高地下水地区适用的优点。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包括液压冲击装置、中间连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基坑支护桩;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和所述输出组件,所述基坑支护桩放置在所述输出组件的下方;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冲击连接法兰、上法兰、连接钢管、下法兰、输出连接法兰;所述冲击连接法兰与所述上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钢管的两端,所述下法兰与所述输出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冲击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液压冲击装置的底面;所述输出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输出组件的顶面;
所述基坑支护桩包括混凝土外柱、H型钢柱、顶面钢板,所述顶面钢板固定在所述H型钢柱的顶面,所述混凝土外柱套接在所述H型钢柱外。
本申请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通过设置中间连接组件,可以加长液压冲击装置与输出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而可以更方便的观察和判断H型钢柱的安装位置,进而更准确的保证安装效果。另外,设置了中间连接组件之后,液压冲击装置的位置较高,不再影响肉眼的观察,不再阻碍对H型钢柱的安装施工带来影响,进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准确和效果。最后,在H型钢柱的顶面设置顶面钢板,有助于增加冲击时的受力面积,使得受力均匀分布,避免冲击时出现的因受力不均而变形,保证施工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包括冲击机构、吊耳、水准仪;所述吊耳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的顶部,所述水准仪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上;
所述冲击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包括耳板和耳柱,两个耳板对称布置,且两个所述耳板通过所述耳柱连接;
两个所述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的顶面;
所述水准仪的摄影方向横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上法兰、所述下法兰分别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连接钢管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加强筋板均布在所述连接钢管的外壁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冲击头、固定圆盘以及延长管;
所述冲击头和所述延长管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盘的两侧;
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延长管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连接挂耳,该连接挂耳固定在所述冲击头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管为钢管;
所述冲击头呈上大下小的渐变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吊机和缆绳,所述吊机通过所述缆绳与所述吊耳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机构为液压振动锤。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头为实心结构;
所述冲击头的端部形成有凹槽,所述顶面钢板的顶面形成有凸棱,该凸棱与所述凹槽配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的液压冲击装置、中间连接组件、输出组件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的液压冲击装置、中间连接组件、输出组件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的H型钢柱、顶面钢板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示例性的一种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包括液压冲击装置10、中间连接组件20、输出组件30以及基坑支护桩;
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中间连接组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液压冲击装置10和所述输出组件30,所述基坑支护桩放置在所述输出组件的下方;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20包括冲击连接法兰21、上法兰22、连接钢管23、下法兰24、输出连接法兰25;所述冲击连接法兰21与所述上法兰2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法兰22和所述下法兰24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钢管23的两端,所述下法兰24与所述输出连接法兰25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冲击连接法兰21安装在所述液压冲击装置10的底面;所述输出连接法兰25安装在所述输出组件30的顶面;
参阅图3,所述基坑支护桩包括混凝土外柱(未图示)、H型钢柱41、顶面钢板42,所述顶面钢板42固定在所述H型钢柱41的顶面,所述混凝土外柱套接在所述H型钢柱41外。
本申请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通过设置中间连接组件20,可以加长液压冲击装置10与输出组件30之间的间距,进而可以更方便的观察和判断H型钢柱41的安装位置,进而更准确的保证安装效果。另外,设置了中间连接组件20之后,液压冲击装置10的位置较高,不再影响肉眼的观察,不再阻碍对H型钢柱41的安装施工带来影响,进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准确和效果。最后,在H型钢柱41的顶面设置顶面钢板42,有助于增加冲击时的受力面积,使得受力均匀分布,避免冲击时出现的因受力不均而变形,保证施工效果。
本申请的H型钢柱41的截面呈“H”字形,在一些示例中,其高度为3-10m。
安装完成后,液压冲击装置10、中间连接组件20以及输出组件30连接装配为一体,它们三者紧固连接,液压冲击装置10本身可以向下冲击,最终通过中间连接组件20的传动,实现输出组件30的向下往复冲击。
在进行基坑支护桩的施工时,先通过钻井设备钻坑,然后往坑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柱为方形,在方形的中心竖向下插入型钢,例如本申请中的H型钢柱41,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外柱包裹套接在H型钢柱41的四周。
型钢插入混凝土时,通过本申请的输出组件30的不断冲击H型钢柱41来实现。冲击时,输出组件30的作用力作用在顶面钢板42上。待混凝土外柱凝固后,通过拔桩机构将H型钢柱41拔出,留下混凝土外柱在基坑内。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型钢安装的准确性,所述液压冲击装置10包括冲击机构11、吊耳12、水准仪(未图示);所述吊耳12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11的顶部,所述水准仪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11上;
所述冲击连接法兰21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11的底面。
在优选示例中,通过设置吊耳12,吊耳12上方悬吊,将冲击机构11吊挂,以便于调整位置和方向;通过设置水准仪,使得冲击机构11的角度和方向可控,保证输出组件30始终朝下,进而保证型钢的方向始终竖直。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型钢插入混凝土时的准确性,能够更好的适用在高地下水地区。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吊耳12包括耳板和耳柱,两个耳板对称布置,且两个所述耳板通过所述耳柱连接;
两个所述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11的顶面;
所述水准仪的摄影方向横向设置。
通过设置耳板和耳柱,能更方便吊装连接,同时提高吊装连接时的结构强度和稳固。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钢管23的轴线,与冲击机构11的冲击力的作用线,位于同一直线。从而,冲击机构11的向下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整个连接钢管23上,均布在连接钢管23的四周。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组件20还包括加强筋板26,所述上法兰22、所述下法兰24分别通过加强筋板26与所述连接钢管23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加强筋板26均布在所述连接钢管23的外壁四周。
进一步的,每个法兰与其他结构连接处,均分别设置加强筋板26,以增加法兰与其他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和结构强度。法兰与法兰之间通过法兰面接触,并且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为了更好的保证法兰连接之间的稳定,上法兰22与冲击连接法兰21的尺寸相同,下法兰24与输出连接法兰25的尺寸相同。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组件30包括冲击头33、固定圆盘32以及延长管31;
所述冲击头33和所述延长管31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盘32的两侧;
所述冲击头33与所述延长管31同轴。
进一步地,延长管31与连接钢管23同轴。以保证延长管31与连接钢管23的受力传导的一致,以免受力不均而变形。
进一步的,延长管31与输出连接法兰25还通过加强筋板26连接固定,多个加强筋板26均布在延长管31的外壁四周。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组件30还包括连接挂耳34,该连接挂耳34固定在所述冲击头33的侧壁。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延长管31为钢管;
所述冲击头33呈上大下小的渐变结构。
进一步地,冲击头33为中心对称结构,具有中心对称轴。使得向下冲击时,作用力分部均匀。
延长管31和连接钢管23分别是钢管,内部空心,且具有一定的壁厚,使得整体重量轻,但是结构强度足够大。
进一步地,连接钢管23的长度为3-10m。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吊机(未图示)和缆绳(未图示),所述吊机通过所述缆绳与所述吊耳12紧固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冲击机构11为液压振动锤。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头33为实心结构;
所述冲击头33的端部形成有凹槽(未图示),所述顶面钢板42的顶面形成有凸棱43,该凸棱43与所述凹槽配合。
在工作状态下,冲击头33的凹槽夹持在凸棱43上,以保证冲击头33和顶面钢板42的对位效果,进而保证更好的对型钢的向下冲击效果和准确性。
本申请示例性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完成基坑钻井和混凝土浇筑后,通过冲击头33对H型钢柱41向下冲击和送桩,将H型钢柱41放入混凝土桩中。在送桩的过程中,通过肉眼观察,以及水准仪的辅助校准,保证H型钢柱41始终竖直送入混凝土桩中。
本申请示例性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方便人眼观察送桩过程,并且保证竖向精确送桩,更好的适应高地下水地区的使用,保证了施工的精度和准确性。另外,较现有技术,成本增加少,施工效率高,精度高;快速送桩,从而避免混凝土凝固而无法送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冲击装置、中间连接组件、输出组件以及基坑支护桩;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和所述输出组件,所述基坑支护桩放置在所述输出组件的下方;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冲击连接法兰、上法兰、连接钢管、下法兰、输出连接法兰;所述冲击连接法兰与所述上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钢管的两端,所述下法兰与所述输出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冲击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液压冲击装置的底面;所述输出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输出组件的顶面;
所述基坑支护桩包括混凝土外柱、H型钢柱、顶面钢板,所述顶面钢板固定在所述H型钢柱的顶面,所述混凝土外柱套接在所述H型钢柱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包括冲击机构、吊耳、水准仪;所述吊耳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的顶部,所述水准仪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上;
所述冲击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包括耳板和耳柱,两个耳板对称布置,且两个所述耳板通过所述耳柱连接;
两个所述耳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击机构的顶面;
所述水准仪的摄影方向横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上法兰、所述下法兰分别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连接钢管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加强筋板均布在所述连接钢管的外壁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冲击头、固定圆盘以及延长管;
所述冲击头和所述延长管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盘的两侧;
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延长管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连接挂耳,该连接挂耳固定在所述冲击头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为钢管;
所述冲击头呈上大下小的渐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机和缆绳,所述吊机通过所述缆绳与所述吊耳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为液压振动锤。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为实心结构;
所述冲击头的端部形成有凹槽,所述顶面钢板的顶面形成有凸棱,该凸棱与所述凹槽配合。
CN202221136289.6U 2022-05-12 2022-05-12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Active CN217325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6289.6U CN217325401U (zh) 2022-05-12 2022-05-12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6289.6U CN217325401U (zh) 2022-05-12 2022-05-12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5401U true CN21732540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36289.6U Active CN217325401U (zh) 2022-05-12 2022-05-12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5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281288A (ja) 洋上風力発電の基礎と上部工の接合部構造および上部工の据付方法
CN217325401U (zh) 基坑预安装设备及基坑防护系统
CN111827648A (zh) 下撑式悬挑脚手架施工装置及方法
CN214834052U (zh) 一种方便钢柱吊装及固定的柱脚系统
CN202202344U (zh) 螺纹连接声测管施工装置
CN215759019U (zh) 一种深孔灌注桩钢筋笼校正装置
CN212927858U (zh) 盾构始发基座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CN114808973A (zh) 基于基坑盖件的提高钢筋笼对中性的基坑施工方法
CN211873836U (zh) 一种支架立杆的支撑底座
CN211849438U (zh)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CN211571515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防撞墙构件
CN108104136B (zh) 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95487A (zh) 一种深水桥梁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02028A (zh) 一种用于双壁钢围堰下放定位的导向装置
CN218291919U (zh) 一种新型盖挖逆作法钢管柱中心二次校正和固定装置
CN212670858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工程预埋件
CN218261702U (zh) 一种薄壁型装配式塔机锚固拉结装置
CN218815137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附墙
CN220848979U (zh) 一种用于多标高体系的梯笼可调节底座
CN216109626U (zh)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JPH10317391A (ja) 鉄塔用基礎構造及び鉄塔用基礎構築工法
CN215165664U (zh) 一种轴力和变形可调整的组合式钢管斜抛撑
CN110607803B (zh) 一种深水桥梁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84868U (zh) 一种预制生活区挡土墙
CN113071973B (zh) 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