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9626U -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9626U
CN216109626U CN202121463628.7U CN202121463628U CN216109626U CN 216109626 U CN216109626 U CN 216109626U CN 202121463628 U CN202121463628 U CN 202121463628U CN 216109626 U CN216109626 U CN 216109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post
tool
platform
strip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36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家明
朱陶园
雷斌
邓莉兰
杨肖
刘骁
唐荣役
姚泽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jia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jia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jia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36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9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9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9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放置在工具柱顶部上的装配式平台,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纵向延伸的纵向架,多个纵向架环绕在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工具柱的侧壁具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延伸至工具柱的内部,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在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设置多个纵向架,利用多个纵向架环绕布置的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纵向架及工具柱,从而将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稳固连接在一起,且工具柱的顶部支撑着装配市平台。

Description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灌注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深基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且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相较于传统基坑施工方法,逆作法施工具有保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
钢管结构柱作为基坑逆作法施工基础桩的一种常见形式,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采用全套管回转钻机定位以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回转钻机高度约为3.5m,而钢管桩顶的标高一般位于地面以下,因此在施工时一般采用钢管结构柱的顶部连接工具柱的方式定位,以满足全套管回转钻机孔口定位需求。
在钢管结构柱的工序施工过程中,钢管结构柱内的混凝土灌注对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影响较大,关乎混凝土灌注的质量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钢管结构柱定位好后,将固定式灌注平台吊至工具柱手握孔口位置,在平台上进行混凝土灌注。但受钢管结构柱的标高以及工具柱长度不同的影响,工具柱露出地面的标高位置存在差异,以致于固定灌注平台作业高度无法适合所有工具柱孔口灌注作业,作业人员时常需要站在高处且防护缺失的位置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有也有一些装配式平台,也就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工具柱的现场情况,在施工现场直接施工搭建的平台,将装配式平台直接连接在工具柱上,作业人员可以直接在装配式平台上施工,但是,往往存在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之间连接不稳固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连接不稳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放置在工具柱顶部上的装配式平台,所述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纵向延伸的纵向架,多个所述纵向架环绕在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所述工具柱的侧壁具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延伸至所述工具柱的内部,所述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具有伸进工具柱内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尖端状,沿着延伸段插入所述工具柱的方向,所述延伸段的直径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置于所述纵向架与工具柱之间,且分别抵接着工具柱及纵向架。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架与工具柱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中插入楔形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配合间隙中插入多个所述楔形块,沿着所述纵向架的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楔形块插入配合间隙中的插入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架包括纵向条以及倾斜条,所述纵向条的上端连接在环形架上,所述纵向条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条及工具柱的侧壁,将所述纵向条固定在工具柱上;所述倾斜条的下端连接在纵向条上,所述倾斜条的上端偏离工具柱倾斜,且连接在环形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呈倾斜布置;所述加固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条的侧面上,所述加固条的上端偏离倾斜条倾斜布置,所述加固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环形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布置的定位板,多个所述定位板沿着工具柱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定位板插入在工具柱内,抵接在所述工具柱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与装配式平台的底部之间形成相交位置,所述相交位置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具有朝下布置的抵接面,沿着自内而外的延伸方向,所述抵接面朝上倾斜布置,所述抵接面抵接在工具柱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平台包括内环条以及与内环条同心环绕的外环条,所述内环条与外环条之间围合形成铺设区域,所述铺设区域铺设有支撑板;所述内环条与外环条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条,多个所述连接条沿着铺设区域的周向延伸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在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设置多个纵向架,利用多个纵向架环绕布置的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纵向架及工具柱,从而将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稳固连接在一起,且工具柱的顶部支撑着装配市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平台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环条、外环条以及支撑板配合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向架与楔形块配合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放置在工具柱顶部的装配式平台100,装配式平台100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纵向延伸的纵向架,多个纵向架沿着工具柱的周向间隔布置,利用螺栓104穿过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工具柱的侧壁具有螺纹孔,螺栓104穿过螺纹孔,延伸至工具柱的内部,螺栓104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上述提供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在装配式平台100的下方设置多个纵向架,利用多个纵向架环绕布置的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104穿过纵向架及工具柱,从而将装配式平台100与工具柱稳固连接在一起,且工具柱的顶部支撑着装配市平台。
螺栓104具有伸进工具柱内的延伸段,延伸段尖端状,沿着延伸段插入工具柱的方向,延伸段的直径逐渐缩小。这样,便于螺栓104穿过纵向架以及工具柱,且当需要拆卸装配式平台100时,也便于螺栓104退出纵向架及工具柱,不会受到混凝土的阻碍。
螺栓104上套设有垫片,垫片置于纵向架与工具柱之间,且分别抵接着工具柱及纵向架。这样,使得纵向架与工具柱在螺栓104的连接位置,可以更为稳固的抵接。
当螺栓104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后,纵向架与工具柱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在配合间隙中插入楔形块1021。这样,可以使得纵向架与工具柱之间连接更为稳固,避免在旋进螺栓104的过程中,或者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装配式平台100倾斜的现象。
在配合间隙中插入多个楔形块1021,沿着纵向架的高度方向,相邻的楔形块1021插入配合间隙中的插入方向相反。这样,通过多个楔形块1021的插入,可以保证纵向架在高度方向,都与工具柱之间配合稳固,其次,通过在纵向架的两侧依序相反方向插入楔形块1021,避免纵向架单向偏斜,在保持纵向架与工具柱稳固连接的基础上,避免纵向架出现单向偏斜的现象。
纵向架包括纵向条102以及倾斜条101,纵向条102的上端连接在环形架100上,纵向条102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螺栓104穿过纵向条102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条102固定在工具柱上;倾斜条101的下端连接在纵向条102上,倾斜条101的上端偏离工具柱倾斜,且连接在装配式平台100上。这样,倾斜条101与纵向条102配合形成整体,对装配式平台100起到更好支撑的作用。
倾斜条10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加固条103,加固条103呈倾斜布置;加固条103的下端连接在倾斜条101的侧面上,加固条103的上端偏离倾斜条101倾斜布置,加固条103的上端连接在装配式平台100上。
通过两个加固条103呈对称布置,对倾斜条101两侧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倾斜条101、加固条103以及纵向条102整体配合形成整体支撑框架,可以更好的支撑装配式平台100。
装配式平台100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布置的定位板,多个定位板沿着工具柱的周向间隔布置;当装配式平台100置于工具柱的顶部后,定位板插入在工具柱内,抵接在工具柱的内侧壁上。这样,在定位板以及纵向架对工具柱的侧壁的夹持下,可以保持装配式平台100稳固置于工具柱上。
定位板与装配式平台100的底部之间形成相交位置,相交位置设置有抵接块,抵接块具有朝下布置的抵接面,沿着自内而外的延伸方向,抵接面朝上倾斜布置;当装配式平台100置于工具柱的顶部上后,抵接面抵接在工具柱的顶部。
这样,当装配式平台100置于工具柱上后,由于工具柱的顶部抵接着抵接块的抵接面,当装配式平台100上承受压力或者震动时,由于沿着自内而外的延伸方向,抵接面朝上倾斜布置,限制了装配式平台100朝向工具柱的中心位置靠齐,进一步使得装配式平台100稳固置于工具柱上。
装配式平台100包括内环条303以及与内环条303同心环绕的外环条301,内环条303与外环条301之间围合形成铺设区域,铺设区域铺设有支撑板300;内环条303与外环条301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条,多个连接条沿着铺设区域的周向延伸布置。
内环条303及外环条301上分别设有下凹的台阶槽,台阶槽连通铺设区域,台阶槽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凸起302,多个凸起302沿着台阶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当支撑板300置于铺设区域后,支撑板300的两侧置于台阶槽中,支撑板300的底部抵接在凸起302上,支撑板300的底部与台阶槽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隔。
这样,支撑板300不会直接接触在台阶槽的底部,当后续需要将支撑板300从内环条303与外环条301之间拆卸下来时,容易拆卸,且在灌注混凝土时,即使有混凝土落在支撑板300上后,不会将支撑板300与台阶槽的底部之间粘结起来,便于支撑板300后续的拆卸。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平台100,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使用便捷,装配式平台100根据现场工具柱尺寸制作,吊装固定于工具柱的顶部即可满足灌注作业要求,不受工具柱顶标高影响,适用性强,安装使用便捷;
2)、提升工效,装配式平台100安装步骤简单,安装时间短,大大缩短钢管结构柱混凝土灌注前的准备时间,有效提升施工工效;
3)、操作安全可靠,装配式平台100置于工具柱的顶部,牢靠稳固;
4)、降低成本,装配式平台100施工耗材少,且无需根据工具柱露出地面标高制作多个装配式平台100或是调整装配式平台100的高度,单个装配式平台100即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和成本。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利用以下施工步骤进行施工操作:
1)、制作装配式平台100;
2)、利用吊机将装配式平台100吊至工具柱的顶部上,利用螺栓104穿过所述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布置梯子,梯子的上端抵接在工具柱上,可以在装配式平台100设置楼梯口,这样,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梯子穿过楼梯口,爬上装配式平台100上进行作业;
3)、通过吊机吊起灌注导管,灌注导管自上而下穿过中空区域及工具柱的孔口,落入在工具柱内;
4)、利用吊机将灌注斗吊至装配式平台100上,灌注斗置于装配式平台100上,灌注斗的下部自上而下穿过中孔区域及工具柱的孔口,对接连通灌注导管的顶部;
5)、通过灌注斗朝下灌注混凝土。
在实际运用中,装配式平台100的形状可以多样化,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平台100的形状,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工具柱顶部上的装配式平台,所述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纵向延伸的纵向架,多个所述纵向架环绕在工具柱的外周,利用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架及工具柱的侧壁,将纵向架与工具柱固定连接;所述工具柱的侧壁具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延伸至所述工具柱的内部,所述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具有伸进工具柱内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尖端状,沿着延伸段插入所述工具柱的方向,所述延伸段的直径逐渐缩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置于所述纵向架与工具柱之间,且分别抵接着工具柱及纵向架。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架与工具柱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中插入楔形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合间隙中插入多个所述楔形块,沿着所述纵向架的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楔形块插入配合间隙中的插入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架包括纵向条以及倾斜条,所述纵向条的上端连接在环形架上,所述纵向条的下端朝下延伸布置,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纵向条及工具柱的侧壁,将所述纵向条固定在工具柱上;所述倾斜条的下端连接在纵向条上,所述倾斜条的上端偏离工具柱倾斜,且连接在环形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呈倾斜布置;所述加固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倾斜条的侧面上,所述加固条的上端偏离倾斜条倾斜布置,所述加固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环形架上。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多个朝下布置的定位板,多个所述定位板沿着工具柱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定位板插入在工具柱内,抵接在所述工具柱的内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装配式平台的底部之间形成相交位置,所述相交位置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具有朝下布置的抵接面,沿着自内而外的延伸方向,所述抵接面朝上倾斜布置,所述抵接面抵接在工具柱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平台包括内环条以及与内环条同心环绕的外环条,所述内环条与外环条之间围合形成铺设区域,所述铺设区域铺设有支撑板;所述内环条与外环条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条,多个所述连接条沿着铺设区域的周向延伸布置。
CN202121463628.7U 2021-06-29 2021-06-29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109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628.7U CN216109626U (zh) 2021-06-29 2021-06-29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628.7U CN216109626U (zh) 2021-06-29 2021-06-29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9626U true CN216109626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3628.7U Active CN216109626U (zh) 2021-06-29 2021-06-29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9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2310B (zh) 一种利用拉森钢板桩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00450A (zh) 逆作法钢管结构桩旋挖钻进与全回转组合后插法定位方法
CN109183812B (zh) 组合式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485634A (zh) 一种新型的预制构件墙-柱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KR20090008715A (ko) 지하터널 형성용 구조물 설치방법
CN109881702B (zh) 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6109626U (zh) 装配式平台与工具柱的连接结构
CN210917394U (zh) 基坑支护桩
CN212104105U (zh) 深基坑预应力换撑支护系统
CN215291309U (zh) 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
CN113529795B (zh) 基坑逆作法钢管结构柱灌注混凝土装配式平台施工方法
CN214738224U (zh)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结构
CN210238492U (zh) 一种可周转的冠梁式微型桩施工模架
CN210216154U (zh) 装配式牛腿托架
CN108104136B (zh) 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802164B1 (ko) 확대기초구조물의 강관 말뚝 두부 보강 구조
CN111593653A (zh) 预制拼装桥梁立柱定位装置
CN218291919U (zh) 一种新型盖挖逆作法钢管柱中心二次校正和固定装置
CN215052904U (zh) 一种深基坑的支承桩立柱
CN109024911A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现浇节点预埋螺栓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7267417U (zh) 一种嵌岩桩
CN213114270U (zh) 一种桥梁支承结构
CN112282809B (zh) 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
CN217629974U (zh) 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
CN218814395U (zh) 一种逆作法施工桩柱与钢结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