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438U -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438U
CN211849438U CN202020165180.XU CN202020165180U CN211849438U CN 211849438 U CN211849438 U CN 211849438U CN 202020165180 U CN202020165180 U CN 202020165180U CN 211849438 U CN211849438 U CN 211849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s
hoop
wing
plat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5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厚燃
解威威
王建军
马文安
李彩霞
刘卓
叶志权
唐睿楷
韦港荣
王振琦
胡以婵
赵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5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4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属于建筑施工器械领域。包括两个抱箍和若干个高度调节装置;抱箍中部设置有半柱形箍板,两个抱箍的箍板形成环形且与桩柱的外周壁相匹配,箍板外壁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翼板;每一抱箍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翼板,每一第二翼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第二翼板上部设置有吊装孔,第二翼板与第一翼板相互垂直;每一第一翼板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高度调节装置,相贴合的成对的第二翼板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高度调节装置。解决传统的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受力不均衡及桩柱垂直度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保畅通要求的提高,装配式桥梁的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近几年来学术界及工程界的焦点话题。目前,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的预制安装技术比较成熟,而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相对滞后,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桩柱的高效、高精准安装成为工程界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预制管桩首先植入桩基,然后连接预制墩柱,最后安装盖梁便完成了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的安装,该方法免去了承台的浇筑、减少了土方开挖,大大缩短了工期,具有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但该方法也给施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①由于桩柱一体化后,桩柱的长度显著增长,而吊车的起吊高度有限,所以每节桩或柱的长度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增加了桩柱连接的施工环节。桩柱的连接工艺为,首先进行第一节桩的植入,然后通过设计的装置将桩悬挂固定于孔口处,接下来完成第二节桩连接,继续植入,将已植入的两节桩悬挂固定于孔口处,继续下一节桩的连接,以此类推,直到所有桩柱完成连接。随着桩柱长度的增长,其重量呈线性增大,因此在接桩时如何保证已植入的桩安全、稳定、可靠地悬挂固定于孔口处成为桩柱连接的一大技术难题。②桩柱的垂直度是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安装的关键控制要点,只有将桩柱的垂直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才能保证盖梁的顺利安装,因此如何调节桩柱的垂直度成为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安装的另一大技术难题。
针对上述桩柱连接存在的技术难题,当前有部分工程实例采用一字抱箍的方法将桩柱紧固,然后进行连接。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桩柱长度较短、重量较小时,利用一字抱箍可以有效将桩柱紧固,而随着桩柱长度的逐渐增长,其重量也随之增大,采用一字抱箍的方法显然难以满足要求,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只有两块第二翼板承重,第二翼板因承重过大而发生挠曲,同时只有第二翼板所在的两个方向受力,该方向的地基因承重过大而出现下沉,严重时会产生塌孔的现象。此外,针对桩柱垂直度调节的关键技术难题,当前主要采用手拉葫芦进行调节,但该方法比较繁琐,需要预先浇筑多个地锚用于拴住葫芦,而且调节过程缓慢、控制精度低。此外,桩柱连接所使用的装置与垂直度调节所使用的的装置互不相同,不利于仪器费用的摊销,增加了经费的开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解决传统的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受力不均衡及桩柱垂直度不易调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包括两个抱箍和若干个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抱箍中部设置有半柱形箍板,两个所述抱箍的箍板形成环形且与桩柱的外周壁相匹配,所述箍板外壁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翼板;每一所述抱箍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翼板,每一所述第二翼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第一翼板相互垂直;每一所述第一翼板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相贴合的成对的所述第二翼板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箍板上端面一侧的外缘及同侧的所述第二翼板上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翼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翼板上部设置有吊装孔,且所述吊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箍板下端面一侧的外缘及同侧的所述第二翼板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翼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箍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箍板形成的环形为圆形环或方形环。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千斤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桩柱连接前先进行平台架设,包括平整场地、垫枕木及安装用于支撑抱箍的支架。桩柱连接时,首先采用两个抱箍紧固已植入的桩,并将两个抱箍支撑于支架上,然后进行桩柱的连接;此步骤重复进行,直至桩柱全部连接。桩柱完全植入后,进行垂直度的调节。其中高度调节装置放置在垫枕木上,四台高度调节装置分别支撑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根据检测反馈得到的垂直度偏差,通过四个方向的高度调节装置进行精细调节,直至桩柱垂直度满足要求为止即可。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形成“十”字形结构,“十”字结构的抱箍紧固桩柱,可以有效分散桩柱的重量,使得地基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地基下沉、桩基塌孔的现象。此外,当桩柱植入孔底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可用于桩柱垂直度的调节,增加了抱箍的利用率,节省了经费开支;采用抱箍配以可拆的高度调节装置,一方面高度调节装置易于流转、施工操作简便,另一方面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精细调节,简单有效地将桩柱的垂直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解决传统的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受力不均衡及桩柱垂直度不易调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可以极大的提高本实用的结构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高度调节装置直接采用现有技术的千斤顶,简单有效的实现桩柱垂直度的功能,可减少设计、制作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箍板形成环形圆形环或方形环,这样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设置,满足不同截面的桩柱的吊装。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吊装孔,可实现吊具功能,使本申请具有多功能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附图中,1-抱箍、2-高度调节装置、101-箍板、102-第一翼板、103-第二翼板、104-吊装孔、105-连接孔、106-第一加强板、107-第二加强板、108-第一加强筋、109-第二加强筋110-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包括两个抱箍1和若干个高度调节装置2;抱箍1中部设置有半柱形箍板101,两个抱箍1的箍板101形成环形且与桩柱的外周壁相匹配,箍板101外壁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翼板102;每一抱箍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翼板103,每一第二翼板103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105,第二翼板103上部设置有吊装孔104,第二翼板103与第一翼板102相互垂直;每一第一翼板102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高度调节装置2,相贴合的成对的第二翼板103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高度调节装置2。抱箍1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06,第一加强板106与箍板101上端面一侧的外缘及同侧的第二翼板103上部固定连接,且吊装孔104位于第一加强板106上方。第一加强板106与第二翼板103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08。抱箍1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07,第二加强板107与箍板101下端面一侧的外缘及同侧的第二翼板103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107与第二翼板103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109。第一翼板102与箍板101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110。通过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06、第二加强板107、第一加强筋108、第二加强筋109和第三加强筋。110,可以极大的提高本实用的结构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有吊装104孔,可实现吊具功能,使本申请具有多功能用途。
本实施例中,两个箍板101形成环形为圆形环,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箍板101形成环形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方形环或异形环。两个箍板101形成环形圆形环或方形环,这样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设置,满足不同截面的桩柱的吊装。高度调节装置2为千斤顶,高度调节装置2直接采用现有技术的千斤顶,简单有效的实现桩柱垂直度的功能,可减少设计、制作成本。
桩柱连接前先进行平台架设,包括平整场地、垫枕木及安装用于支撑抱箍1的支架。桩柱连接时,首先采用两个抱箍1紧固已植入的桩,并将两个抱箍1支撑于支架上,然后进行桩柱的连接;此步骤重复进行,直至桩柱全部连接。桩柱完全植入后,进行垂直度的调节。其中高度调节装置2放置在垫枕木上,四台高度调节装置2分别支撑第一翼板102和第二翼板103。根据检测反馈得到的垂直度偏差,通过四个方向的液压千斤顶进行精细调节,直至垂直度满足要求为止即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抱箍和若干个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抱箍中部设置有半柱形箍板,两个所述抱箍的箍板形成环形且与桩柱的外周壁相匹配,所述箍板外壁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翼板;每一所述抱箍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翼板,每一所述第二翼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第一翼板相互垂直;每一所述第一翼板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相贴合的成对的所述第二翼板下端面可拆地装设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上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箍板上端面一侧的外缘及同侧的所述第二翼板上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翼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上部设置有吊装孔,且所述吊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下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箍板下端面一侧的外缘及同侧的所述第二翼板下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翼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箍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箍板形成的环形为圆形环或方形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千斤顶。
CN202020165180.XU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9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5180.XU CN211849438U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5180.XU CN211849438U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438U true CN21184943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8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518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9438U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4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546A (zh) * 2021-11-29 2022-03-0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调节式抱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546A (zh) * 2021-11-29 2022-03-04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调节式抱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2864B (zh) 一种桥梁拱肋整体提升安装的方法
CN105586833B (zh) 劲性骨架钢筋笼整体成型大型现浇薄壁高墩施工方法
CN212533768U (zh) 一种装配式独柱墩桥梁加固装置
CN211849438U (zh) 一种用于桩柱连接及垂直度调节的装置
CN105862602A (zh) 空心混凝土斜塔的翻转式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5636516U (zh) 空心混凝土斜塔的翻转式模板系统
CN217325056U (zh) 一种穿心棒法搭建单方墩柱悬臂盖梁的自稳固装置
CN217439544U (zh) 建筑顶部外立面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
CN208748518U (zh) 一种浇筑模板支撑装置
CN109797964A (zh) 一种集成塔吊的顶升平台系统
CN215107737U (zh) 一种轻便型库内检查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立柱结构
CN204715362U (zh) 一种深基坑埋入式柱脚支撑架
CN112412152B (zh) 一种下悬式无井架变截面矩形烟囱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10482356U (zh) 独立塔式起重机基座
CN208685457U (zh) 现浇箱梁支架装置
CN111236464A (zh) 一种基于lrblnr型支座的隔震施工工艺
CN212772454U (zh) 一种塔吊多截面预埋固定装置
CN215760755U (zh) 冷却塔钢管混凝土x形斜支柱的临时支撑结构
CN216948382U (zh) 一种置于双壁钢围堰内壁的单吊点吊放结构
CN219862418U (zh) 装配式高架桥盖梁的支撑结构
CN217811167U (zh) 一种可调节塔吊预埋支腿标高的固定支托
CN216918390U (zh) 内爬式塔吊小型塔吊辅助屋面拆除结构
CN220247581U (zh) 一种地铁车站狭小空间内侧墙外侧架设结构
CN214996126U (zh) 一种格构柱方向控制结构
CN216380554U (zh) 地下框架桥侧墙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