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1686U -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1686U
CN217291686U CN202220977462.9U CN202220977462U CN217291686U CN 217291686 U CN217291686 U CN 217291686U CN 202220977462 U CN202220977462 U CN 202220977462U CN 217291686 U CN217291686 U CN 217291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hreaded
bridge
connec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74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飞
罗文志
张廷旺
尹允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Rongwangd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Rongwangd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Rongwangd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Rongwangd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774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1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1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1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轮盘,并且转向轮盘与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转向轮盘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行连接槽,并且转向轮盘上对应第一滑行连接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式升降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打磨组件,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内置桥式连接架的两个端部均具备转接功能,因而便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打磨盘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在对不同内径待打磨孔洞进行打磨加工时,无需频繁更替打磨机构,简化了拆装过程中,仅需使用扳手快速调节即可实现适用不同待打磨孔洞的加工需求,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现有技术中模具加工生产时根据模具不同的要求会对模具进行开孔或者开槽,开槽之后会使槽内会留有毛边或者毛刺,然而由于所开孔洞的大小不一,为了保证打磨效果,因而需要频繁更换不同型号的打磨件,进而会影响模具的打磨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模具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加工生产时根据模具不同的要求会对模具进行开孔或者开槽,开槽之后会使槽内会留有毛边或者毛刺,然而由于所开孔洞的大小不一,为了保证打磨效果,因而需要频繁更换不同型号的打磨件,进而会影响模具打磨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轮盘,并且转向轮盘与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转向轮盘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行连接槽,并且转向轮盘上对应第一滑行连接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式升降座,所述电动式升降座内侧顶部对应夹持组件的位置处通过减震垫与电动马达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打磨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向轮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式卡夹,且两个滑动式卡夹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两个滑动式卡夹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行连接座,且两个第一滑行连接座均滑动连接在转向轮盘顶部所开设的第一滑行连接槽内,且两个第一滑行连接座的相对面上均卡接有第一螺纹连接筒,且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内置螺纹面的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双向螺杆,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转向轮盘的内侧壁上,并且第一双向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拨动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三螺纹连接筒,所述第三螺纹连接筒内套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卡齿远离锁止件的一端嵌入式连接在锁止环的顶部,所述锁止环卡接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第三螺纹连接筒内还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栓,所述紧锁螺栓的底端与锁止件的顶部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止件的外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行连接座,所述第二滑行连接座滑动连接在第三螺纹连接筒内侧壁上所开设的第二滑行连接槽内,所述第二滑行连接槽内对应第二滑行连接座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行连接槽内侧的端面上,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行连接座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二双向螺杆,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驱动轴底端所开设的驱动槽内,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且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的内置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的外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所述第二桥式连接座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远离第二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打磨盘,并且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均位于驱动轴表面所开设的穿行连接口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包括第一侧肋板,所述第一侧肋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连接筒的外弧面上,所述第一侧肋板的端面处通过销轴与桥式连接架的一端铰接,所述桥式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侧肋板,所述第二侧肋板远离第一侧肋板的一面固定连接在打磨盘的内弧面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打磨组件,根据待打磨孔洞的内径,调节多个打磨盘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待打磨空洞的加工需求,扭动调节旋钮带动第二双向螺杆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将会向相互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由于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在进行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分别带动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和第二桥式连接座分别进行相应的行为动作,因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内置桥式连接架的两个端部均具备转接功能,因而便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打磨盘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在对不同内径待打磨孔洞进行打磨加工时,无需频繁更替打磨机构,简化了拆装过程中,仅需使用扳手快速调节即可实现适用不同待打磨孔洞的加工需求,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的定位组件和夹持组件,将待打磨模具摆放在转向轮盘上,扭动拨动盘带动第一双向螺杆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将会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便能够利用两个滑动式卡夹对待打磨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当完成一个位点孔洞的打磨工作后,可先扭动紧锁螺栓,使紧锁螺栓的底端脱离锁止件的顶部,锁止件在支撑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进而便会解除卡齿与锁止环之间的啮合关系,随州扭动转向轮盘便能够快速调节模具的摆放方位,完成调节工作后,再次扭动紧锁螺栓推动卡齿重新与锁止环之间发生啮合关系,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中第三螺纹连接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中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中第一桥式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工作台;2、转向轮盘;3、夹持组件;301、滑动式卡夹;302、防滑垫;303、第一滑行连接座;304、第一螺纹连接筒;305、第一双向螺杆;306、拨动盘;4、第一滑行连接槽;5、定位组件;501、紧锁螺栓;502、第三螺纹连接筒;503、锁止件;504、卡齿;505、第二滑行连接座;506、支撑弹簧;507、第二滑行连接槽;508、锁止环;6、电动式升降座;7、电动马达;8、驱动轴;9、打磨组件;901、穿行连接口;902、第二双向螺杆;903、调节旋钮;904、第二螺纹连接筒;905、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1、第一侧肋板;9052、桥式连接架;9053、第二侧肋板;906、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7、打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轮盘2,并且转向轮盘2与工作台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组件5,转向轮盘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行连接槽4,并且转向轮盘2上对应第一滑行连接槽4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3,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式升降座6,电动式升降座6内侧顶部对应夹持组件3的位置处通过减震垫与电动马达7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驱动轴8上设置有打磨组件9。
具体的,如图1所示,转向轮盘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式卡夹301,且两个滑动式卡夹301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02,且两个滑动式卡夹30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行连接座303,且两个第一滑行连接座303均滑动连接在转向轮盘2顶部所开设的第一滑行连接槽4内,且两个第一滑行连接座303的相对面上均卡接有第一螺纹连接筒304,且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304内置螺纹面的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304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双向螺杆305,第一双向螺杆305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转向轮盘2的内侧壁上,并且第一双向螺杆3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拨动盘306,定位组件5包括第三螺纹连接筒502,第三螺纹连接筒502内套设有锁止件503,锁止件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齿504,卡齿504远离锁止件503的一端嵌入式连接在锁止环508的顶部,锁止环508卡接在工作台1的顶部,第三螺纹连接筒502内还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栓501,紧锁螺栓501的底端与锁止件503的顶部转动连接,锁止件503的外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行连接座505,第二滑行连接座505滑动连接在第三螺纹连接筒502内侧壁上所开设的第二滑行连接槽507内,第二滑行连接槽507内对应第二滑行连接座505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支撑弹簧506,支撑弹簧50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行连接槽507内侧的端面上,支撑弹簧50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行连接座505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待打磨模具摆放在转向轮盘2上,扭动拨动盘306带动第一双向螺杆305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304将会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便能够利用两个滑动式卡夹301对待打磨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当完成一个位点孔洞的打磨工作后,可先扭动紧锁螺栓501,使紧锁螺栓501的底端脱离锁止件503的顶部,锁止件503在支撑弹簧506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进而便会解除卡齿504与锁止环508之间的啮合关系,随州扭动转向轮盘2便能够快速调节模具的摆放方位,完成调节工作后,再次扭动紧锁螺栓501推动卡齿504重新与锁止环508之间发生啮合关系,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打磨组件9包括第二双向螺杆902,第二双向螺杆902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驱动轴8底端所开设的驱动槽内,第二双向螺杆9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903,第二双向螺杆9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且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的内置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的外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第二桥式连接座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远离第二双向螺杆9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打磨盘907,并且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均位于驱动轴8表面所开设的穿行连接口901内。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对不同内径待打磨孔洞进行打磨加工时,无需频繁更替打磨机构,简化了拆装过程中,仅需使用扳手快速调节即可实现适用不同待打磨孔洞的加工需求,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的结构相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包括第一侧肋板9051,第一侧肋板9051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连接筒904的外弧面上,第一侧肋板9051的端面处通过销轴与桥式连接架9052的一端铰接,桥式连接架905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侧肋板9053,第二侧肋板9053远离第一侧肋板9051的一面固定连接在打磨盘907的内弧面上。。
实施方式具体为:扭动调节旋钮903带动第二双向螺杆902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将会向相互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由于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在进行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分别带动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座分别进行相应的行为动作,因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的结构完全相同,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内置桥式连接架9052的两个端部均具备转接功能,因而便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打磨盘907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打磨模具摆放在转向轮盘2上,扭动拨动盘306带动第一双向螺杆305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304将会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便能够利用两个滑动式卡夹301对待打磨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当完成一个位点孔洞的打磨工作后,可先扭动紧锁螺栓501,使紧锁螺栓501的底端脱离锁止件503的顶部,锁止件503在支撑弹簧506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进而便会解除卡齿504与锁止环508之间的啮合关系,随州扭动转向轮盘2便能够快速调节模具的摆放方位,完成调节工作后,再次扭动紧锁螺栓501推动卡齿504重新与锁止环508之间发生啮合关系,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根据待打磨孔洞的内径,调节多个打磨盘907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待打磨空洞的加工需求,扭动调节旋钮903带动第二双向螺杆902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将会向相互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由于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在进行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分别带动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座分别进行相应的行为动作,因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的结构完全相同,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内置桥式连接架9052的两个端部均具备转接功能,因而便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打磨盘907向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在对不同内径待打磨孔洞进行打磨加工时,无需频繁更替打磨机构,简化了拆装过程中,仅需使用扳手快速调节即可实现适用不同待打磨孔洞的加工需求,有效提高了模具的打磨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向轮盘(2),并且转向轮盘(2)与工作台(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组件(5),所述转向轮盘(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行连接槽(4),并且转向轮盘(2)上对应第一滑行连接槽(4)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式升降座(6),所述电动式升降座(6)内侧顶部对应夹持组件(3)的位置处通过减震垫与电动马达(7)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上设置有打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盘(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式卡夹(301),且两个滑动式卡夹(301)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02),且两个滑动式卡夹(30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行连接座(303),且两个第一滑行连接座(303)均滑动连接在转向轮盘(2)顶部所开设的第一滑行连接槽(4)内,且两个第一滑行连接座(303)的相对面上均卡接有第一螺纹连接筒(304),且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304)内置螺纹面的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第一螺纹连接筒(304)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双向螺杆(305),所述第一双向螺杆(305)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转向轮盘(2)的内侧壁上,并且第一双向螺杆(3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拨动盘(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第三螺纹连接筒(502),所述第三螺纹连接筒(502)内套设有锁止件(503),所述锁止件(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齿(504),所述卡齿(504)远离锁止件(503)的一端嵌入式连接在锁止环(508)的顶部,所述锁止环(508)卡接在工作台(1)的顶部,所述第三螺纹连接筒(502)内还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栓(501),所述紧锁螺栓(501)的底端与锁止件(503)的顶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503)的外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行连接座(505),所述第二滑行连接座(505)滑动连接在第三螺纹连接筒(502)内侧壁上所开设的第二滑行连接槽(507)内,所述第二滑行连接槽(507)内对应第二滑行连接座(505)的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支撑弹簧(506),所述支撑弹簧(50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行连接槽(507)内侧的端面上,所述支撑弹簧(50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行连接座(505)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9)包括第二双向螺杆(902),所述第二双向螺杆(902)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驱动轴(8)底端所开设的驱动槽内,所述第二双向螺杆(9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903),所述第二双向螺杆(9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且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的内置螺纹方向互逆,且两个第二螺纹连接筒(904)的外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所述第二桥式连接座和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远离第二双向螺杆(9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打磨盘(907),并且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均位于驱动轴(8)表面所开设的穿行连接口(9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和第二桥式连接装置(90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桥式连接装置(905)包括第一侧肋板(9051),所述第一侧肋板(9051)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连接筒(904)的外弧面上,所述第一侧肋板(9051)的端面处通过销轴与桥式连接架(9052)的一端铰接,所述桥式连接架(905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侧肋板(9053),所述第二侧肋板(9053)远离第一侧肋板(9051)的一面固定连接在打磨盘(907)的内弧面上。
CN202220977462.9U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Active CN217291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7462.9U CN217291686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7462.9U CN217291686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1686U true CN217291686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7462.9U Active CN217291686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1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4979B (zh) 一种液压换向阀铸件成型后表面打磨设备
CN211136337U (zh) 一种数控机床工作台用辅助夹具
CN113084646A (zh) 一种球阀配件制造成型后精加工机械及精加工方法
CN217291686U (zh)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CN212886661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剔毛刺装置
CN209936586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的固定打磨装置
CN206763929U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轮毂车床夹具
CN212191294U (zh) 一种可调节式机床用夹具
CN212824506U (zh) 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快速装置
CN21268239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压铸装置
CN213858514U (zh) 一种车灯塑料件生产用毛刺去除装置
CN110861003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便于工件表面打磨的固定装置
CN114309562A (zh) 一种制作异型薄壁无变形高强高导铜合金铸件的设备以及方法
CN211841533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便于工件表面打磨的固定装置
CN114178933A (zh) 一种注塑模具零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CN108015642A (zh) 一种高效的汽车零部件打磨装置
CN212070501U (zh) 一种电机壳模具部件加工用钻孔机
CN111604699A (zh) 一种汽车凸轮轴的双顶尖防偏移切削夹具
CN22046461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维修用夹具
CN21429244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具打磨装置
CN216883488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气动夹具
CN219094661U (zh) 一种五金件注塑产品打磨机
CN218904767U (zh) 一种塑胶产品打磨装置
CN214135469U (zh) 一种模具内表面的抛光机构
CN213889457U (zh) 一种电动机端板零件成型模具的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