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8198U -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8198U
CN217218198U CN202123269872.2U CN202123269872U CN217218198U CN 217218198 U CN217218198 U CN 217218198U CN 202123269872 U CN202123269872 U CN 202123269872U CN 217218198 U CN217218198 U CN 217218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ir outlet
atomizing
atomiz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98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江
黄科
王灵权
聂革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698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8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8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8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仓,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且形成有出气通道;密封件,安装于储液仓内且形成有雾化通道,雾化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雾化芯,安装于密封件,且雾化芯包括朝向雾化通道的雾化面;其中,出气通道沿储液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雾化面平行于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及储液仓的长度方向。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及如上所述的雾化器。该雾化器通过将雾化芯的雾化面与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及储液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从而使得储液仓可以做成超薄结构,即雾化器为超薄结构。而且密封件既与储液仓密封连接,又与雾化芯密封连接,无需再设置其他密封件,从而减少零件,方便安装,节省空间且密封性更好。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雾化器一般包括雾化仓、支架及雾化芯,雾化仓形成有出气通道,支架安装于雾化仓内,雾化芯安装于支架上,雾化芯的雾化面垂直于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为了容纳雾化芯,雾化仓无法做薄。而且为了防止漏油,雾化仓与支架设置有第一密封件,雾化芯与支架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导致该雾化器零件多,安装过程复杂,甚至零件与零件之间没有足够的密封空间而导致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以解决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雾化仓无法做薄,零件多,安装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仓,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且形成有出气通道;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储液仓内且形成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密封件,且所述雾化芯包括朝向所述雾化通道的雾化面;其中,所述出气通道沿所述储液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雾化面平行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及所述储液仓的长度方向。
可选的,所述雾化芯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与所述储液仓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重合。
可选的,所述储液仓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有储液腔及进液通道,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所述进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液腔及所述雾化芯连通。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还形成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分别与所述雾化通道及所述出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导气通道在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雾化通道在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导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呈平行设置或交叉设置。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密封件,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密封件及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架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可选的,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上,所述进气通道在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及雾化电极,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储液仓,所述雾化电极安装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所述底座或所述雾化电极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及如上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雾化器通过将雾化芯的雾化面与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及储液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从而使得储液仓可以做成超薄结构,即雾化器为超薄结构。而且密封件既与储液仓密封连接,又与雾化芯密封连接,无需再设置其他密封件,从而减少零件,方便安装,节省空间且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雾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雾化器的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雾化器的沿B-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100,如图1-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雾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雾化器的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雾化器的沿B-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雾化器100包括储液仓1、密封件2及雾化芯3。储液仓1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且形成有出气通道10。密封件2安装于储液仓1内且形成有雾化通道20,雾化通道20与出气通道10连通。雾化芯3安装于密封件2,且雾化芯3包括朝向雾化通道20的雾化面30;其中,储液仓1的延伸方向包括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及高度方向Z,出气通道10沿储液仓1的高度方向Z延伸设置,雾化面30平行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及储液仓1的长度方向X。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通过将雾化芯3的雾化面30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及储液仓1的长度方向X平行设置,从而使得储液仓1可以做成超薄结构,即雾化器100为超薄结构。而且密封件2既与储液仓1密封连接,又与雾化芯3密封连接,无需再设置其他密封件,从而减少零件,方便安装,节省空间且密封性更好。
储液仓1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且形成有出气通道10。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储液仓1包括储液仓本体11及导气管12,储液仓本体11与导气管12一体形成。储液仓本体11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导气管12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并连接于储液仓本体11,且导气管12呈中空设置形成有出气通道1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液仓本体11与导气管12也可以分体成型。
密封件2安装于储液仓1内且形成有雾化通道20,雾化通道20与出气通道10连通。示例性的,如图2-4所示,密封件2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并分别与储液仓本体11及导气管12密封连接,且密封件2呈中空设置形成有雾化通道20,雾化通道20与出气通道10连通。
储液仓1与密封件2之间形成有储液腔13及进液通道14。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储液仓本体11、导气管12及密封件2之间形成有储液腔13,储液腔13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储液仓本体11、密封件2之间还形成有进液通道14,进液通道14分别与储液腔13及雾化芯3连通。该进液通道14位于储液仓本体11、密封件2之间,因此密封件2的内部无需再形成有分别连通储液腔13及雾化芯3的进液口。
在图3中,储液腔13位于导气管12的两侧,而进液通道14位于图3所示平面的内侧。储液腔13内的气溶胶基质可以从导气管12的两侧分别流入进液通道14,使得供给雾化芯3加热雾化的气溶胶基质充足,不会造成糊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液腔13也可以环绕导气管12设置。
如图4所示,密封件2还形成有导气通道21,导气通道21分别与雾化通道20及出气通道10连通。导气通道21的设置可以延长雾化器100整体气道的长度,增加气溶胶在整体气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可以降低气溶胶排出时的温度。而且导气通道21在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雾化通道20在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使得气溶胶从雾化通道20进入导气通道21内后,气溶胶的流速会减缓,从而增加气溶胶在整体气道内停留的时间,进一步降低气溶胶排出时的温度。
进一步地,导气通道2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扁平状,储液腔13环绕导气通道21设置。扁平状的导气通道21可以使得排出的气溶胶更贴合用户嘴型,提升用户体验。
在图4中,导气通道21的延伸方向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呈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气通道21的延伸方向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也可以呈交叉设置,如此可以进一步延长雾化器100整体气道的长度,增加气溶胶在整体气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可以降低气溶胶排出时的温度。
如图4所示,出气通道10在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导气通道21在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气溶胶从导气通道21进入出气通道10内后,气溶胶的流速会减缓,进一步增加气溶胶在整体气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可以降低气溶胶排出时的温度。
雾化芯3安装于密封件2且包括朝向雾化通道20的雾化面30,雾化面30平行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示例性的,如图2-4所示,密封件2形成有安装槽23,雾化芯3包括导液件31及发热件32。导液件31安装于安装槽23,导液件31可以是多孔陶瓷、多孔金属、多孔玻璃或者其他多孔结构,以用于吸收并传递进液通道14内的气溶胶基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液件31为多孔陶瓷,导液件31包括朝向雾化通道20的雾化面30,雾化面30平行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发热件32设置于雾化面30靠近雾化通道20的一侧,以对导液件31吸收的气溶胶基质加热雾化,从而在雾化通道20内产生气溶胶。
雾化芯3沿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与储液仓1沿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重合。示例性的,导液件31沿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与储液仓本体11沿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重合,即导液件31相对于储液仓本体11居中设置,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空间。
雾化器100还可以包括支架4,支架4安装于密封件2,雾化芯3安装于支架4与密封件2之间。支架4用于支撑和固定密封件2及雾化芯3,从而使得密封件2及雾化芯3组装后更为稳定。
支架4形成有进气通道40,进气通道40与雾化通道20连通,即外界空气通过进气通道40流入雾化通道20内。
在图4中,沿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上,进气通道40在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均相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沿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上,进气通道40在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也可以逐渐减小,从而使得越靠近雾化通道20,外界空气在进气通道40内的流速会越快。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通道40内还可以设置有透气吸液件,以接收从雾化通道20滴落的气溶胶基质和/或冷凝液,从而避免气溶胶基质和/或冷凝液漏出雾化器100。
雾化器100还包括底座5,底座5安装于储液仓1。示例性的,如图2-4所示,底座5设有第一卡和部51,储液仓本体11设有与第一卡和部51配合的第二卡和部111。底座5还设有第三卡和部52,支架4设有与第三卡和部52配合的第四卡和部41。
底座5与储液仓本体11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件53,以防止气溶胶基质和/或冷凝液流出雾化器100外。
底座5还形成有进气口54,进气口54与进气通道40连通,即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54流入进气通道40内。
雾化器100还包括雾化电极6,雾化电极6安装于底座5并与雾化芯3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5也可以不形成有进气口54,而是雾化电极6呈中空设置形成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进气通道40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及如上所述的雾化器100。雾化器100可以通过螺接、卡接或磁吸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安装于主机,雾化器100也可以固定于主机。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磁性件7,第一磁性件7安装于底座5。主机设有与第一磁性件7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件,从而使得雾化器100与主机磁吸连接。
主机包括主机本体及电源组件,电源组件设置于主机本体内并与雾化电极6电连接。示例性的,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板及主机电极,电路板分别与电池及主机电极电连接,主机电极与雾化电极6电连接。电池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也可以采用不可充电电池,在此举例不做具体限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通过将雾化芯3的雾化面30与出气通道10的出气方向及储液仓1的长度方向X平行设置,从而使得储液仓1可以做成超薄结构,即雾化器100为超薄结构。而且密封件2既与储液仓1密封连接,又与雾化芯3密封连接,无需再设置其他密封件,从而减少零件,方便安装,节省空间且密封性更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仓,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且形成有出气通道;
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储液仓内且形成有雾化通道,所述雾化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密封件,且所述雾化芯包括朝向所述雾化通道的雾化面;
其中,所述出气通道沿所述储液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雾化面平行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及所述储液仓的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与所述储液仓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上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形成有储液腔及进液通道,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所述进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液腔及所述雾化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形成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分别与所述雾化通道及所述出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导气通道在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雾化通道在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呈平行设置或交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密封件,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密封件及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架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上,所述进气通道在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及雾化电极,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储液仓,所述雾化电极安装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所述底座或所述雾化电极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底座。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123269872.2U 2021-12-23 2021-12-23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7218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9872.2U CN217218198U (zh) 2021-12-23 2021-12-23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9872.2U CN217218198U (zh) 2021-12-23 2021-12-23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8198U true CN217218198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5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9872.2U Active CN217218198U (zh) 2021-12-23 2021-12-23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8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2237298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4916708A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568752A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CN2146298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9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921694U (zh) 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24567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31969U (zh)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64692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568352U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237453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0629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21819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446702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203600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37261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7564950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42220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821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