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4692U -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4692U
CN217364692U CN202220683791.2U CN202220683791U CN217364692U CN 217364692 U CN217364692 U CN 217364692U CN 202220683791 U CN202220683791 U CN 202220683791U CN 217364692 U CN217364692 U CN 217364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wall surface
wall
liqui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83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桂林
王洪钊
周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83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4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4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4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中气流管将储液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通过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连通,在气流管朝向壳体第一内壁面的第一外壁面上设置进液孔,进液孔连通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雾化芯设置于气流管内并通过进液孔流体连通储液腔。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储液腔内下液不平衡、在储液腔不同位置存在液位高度差的问题,降低了供液不足的风险,提升了电子雾化装置的性能。

Description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主机构成。雾化器包括壳体、气流管和雾化芯,雾化芯设于气流管内,雾化芯同气流管一同设于壳体内;壳体与气流管界定形成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芯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并雾化生成气溶胶,用户通过气流管的端口吸食气溶胶;主机用于向雾化器供电。然而,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下液及供液问题一直有待改善,如下液不畅或供液不足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雾化器因在储液腔内出现液位差导致供液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壳体、上座和雾化芯,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内壁面;上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上座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上座包括气流管,所述气流管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内壁面的第一外壁面;所述气流管将所述储液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通过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外壁面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气流管内,并通过所述进液孔流体连通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管包括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壳体的第一出气通道,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一外壁面包括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一子壁面和第二管段的第二子壁面,所述第二子壁面设有所述进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壁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子壁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壁面和所述第二子壁面均与所述第一内壁面均匀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壁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壁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具有两个间隔的第二内壁面,所述气流管还包括两个间隔的第二外壁面,两个所述第二内壁面设置于所述气流管的两侧,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
其中,所述第二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大气和所述储液腔的一个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子腔或者所述第二子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气流管一端的密封罩,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部,且所述密封罩还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一端;
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大气和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包括端壁和密封周壁,所述密封周壁围绕所述端壁设置,所述端壁设有换气孔;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导气柱,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导气柱嵌设于所述换气孔;
其中,所述换气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气柱上的换气槽和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大气和所述换气槽,所述换气槽连通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或所述第二子腔的部分设有所述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设有第一聚液槽,所述换气槽和所述第一进气孔均连通所述第一聚液槽;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隔离环壁,所述隔离环壁抵接所述端壁,并相对环绕所述雾化芯设置,以隔离所述雾化芯和所述第一聚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聚液槽,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大气和由所述隔离环壁所环绕界定的空间,所述隔离环壁环绕所述第二聚液槽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呈柱状,所述雾化芯设有贯穿的过流孔,所述雾化芯的外壁面封盖所述进液孔,所述过流孔连通所述气流管和由所述隔离环壁所环绕界定的空间;所述座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过流孔对应的盛液槽,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环绕所述盛液槽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温下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粘度为60cp-350cp。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用于存储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主机为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并控制所述雾化器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中气流管将储液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通过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连通,在气流管朝向壳体第一内壁面的第一外壁面上设置进液孔,进液孔连通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雾化芯设置于气流管内并通过进液孔流体连通储液腔,进而雾化芯工作时将促使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间隙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孔进入雾化芯,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将直接地进入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间隙内,且所受到的毛细吸力也均相同,使得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的下液状况保持相同,因而可避免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因下液不平衡产生液位差,且即使初始时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存在液位差,也可通过雾化芯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消耗,消除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之间所存在的液位差,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可消除因液位差的存在导致供液不足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雾化器的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雾化器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底座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9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雾化装置300是用于通过电流将相关部件加热从而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的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主机200,雾化器100用于存储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主机200连接雾化器100并向雾化器100提供能量,以控制雾化器100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产生气溶胶。本实施例中,室温下,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粘度在60cp-350cp的范围内,可以理解,若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粘度较大时,储液腔32内气溶胶生成基质下液不畅的问题会越严重。
雾化器100与主机200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参阅图2至图4,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雾化器的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雾化器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图。
参见图2、图3及图4,雾化器100包括上壳10、密封块20、壳体30、上座40、雾化芯50、底座60、电极70以及磁吸件80。
上座40设置于壳体30内,且上座40和壳体30之间配合形成有储液腔32,储液腔32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上座40包括气流管41和连接于气流管41一端的密封罩42。壳体30形成有第一出气通道31,第一出气通道31与气流管41连通,第一出气通道31的端部嵌设于气流管41内,以保证流体密封性。底座60连接于壳体30的端部,且密封罩42套设于底座60靠近壳体30的一端。壳体30远离底座60的一端设置有上壳10,上壳10具有第二出气通道11,第二出气通道11与第一出气通道31连通。在上壳10与壳体30之间设有密封块20,密封块20为环状结构,以使第二出气通道11贯穿密封块20与第一出气通道31连通。用户通过第二出气通道11的端口抽吸气溶胶。可选地,上壳10通过焊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与壳体30连接。雾化芯50设于气流管41内,电极70安装于底座60上并与雾化芯50连接,磁吸件80安装于底座60上并用于磁吸于主机200。
具体地,壳体30截面呈环状,壳体30具有两个间隔的第一内壁面35和两个间隔的第二内壁面36,两个第一内壁面35和两个第二内壁面36围合呈环形;气流管41具有朝向第一内壁面35设置的第一外壁面411。气流管41将储液腔32分隔成了两个,分别为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通过气流管41的第一外壁面411和壳体30的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隙连通。气流管41的第一外壁面411上设置有进液孔415,且进液孔415连通于第一外壁面4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隙,雾化芯50通过进液孔415流体连通于储液腔32。
随着雾化芯50雾化过程的进行,第一外壁面4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间隙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孔415进入到雾化芯50中,然后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将直接进入到第一外壁面4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隙,且两部分所受到的毛细力均相同,使得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的下液状况保持一致,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因下液不平衡产生的液位高度差的问题,同时,即使初始状态下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存在液位高度差,也可以随着雾化过程的进行通过雾化芯50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消耗,消除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存在的液位高度差,有效解决了储液腔32内的不同位置存在液位高度差而导致的供液不足的问题,提升电子雾化装置300的性能。
参阅图5及图6,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上座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芯50用于吸收并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生成气溶胶,如图5所示,雾化芯50为空心柱状体结构,即,雾化芯50的中心设置有贯穿的过流孔51,雾化芯50设于气流管41内,过流孔51与气流管41流体连通,气溶胶经过流孔51流向气流管41内被用户吸食。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芯5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雾化芯50可以设置为长方体、三棱柱、五棱柱、椭圆柱体等。
本实施例中,过流孔51的截面形状大体呈十字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流孔5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其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者圆形。
壳体30为储液腔32的外壁面,气流管41为储液腔32的内壁面,密封罩42靠近气流管41的端面为储液腔32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储液腔32的横截面形状为非中心对称图形,其横截面形状大体呈矩形。具体地,壳体30截面呈矩形环状,两个第一内壁面35和两个第二内壁面36围绕气流管41设置。气流管41具有分别朝向两个第一内壁面35设置的两个第一外壁面411以及分别朝向两个第二内壁面36设置的两个第二外壁面412,其中,第一内壁面35和第一外壁面411均为平面且平行设置,第二内壁面36和第二外壁面412平行设置,且第二外壁面412与对应的第二内壁面36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外壁面411与对应的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距。两个第二内壁面36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第二外壁面412之间形成有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内壁面35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外壁面411之间的间隙连通。
可选地,壳体30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圆环状或者椭圆环状等其他形状。壳体30的第一内壁面35可以呈曲面或者平面,气流管41的第一外壁面411也可以设置为曲面或者平面,第一内壁面35和第一外壁面411之间也可以不平行设置。例如壳体30呈圆筒状,其截面形状呈圆环状,第一内壁面35呈弧面,第一外壁面411可以平行于第一内壁面35设置为弧面,或者第一外壁面411也可以不平行于第一内壁面35设置为平面;又或者壳体30截面呈矩形环状,第一内壁面35呈平面,第一外壁面411可以平行于于第一内壁面35设置为平面,也可以不平行于第一内壁面35设置为弧面。
可选地,位于气流管41两侧的两个第一内壁面35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外壁面411之间也可以只有其中一侧存在间隙,例如,位于气流管41一侧的一个第一内壁面35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外壁面411之间存在间隙,而位于气流管41另一侧的第一内壁面35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外壁面411之间相互接触而不存在间隙,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仅通过位于气流管41一侧的第一内壁面35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外壁面411之间的间隙连通。
参见图6,气流管4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413和第二管段414,第二管段414与密封罩42连接。第一管段413大体呈圆环状,第二管段414呈矩形环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管段413和第二管段41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第一管段413为椭圆环状或矩形环状,第二管段414为椭圆环状。
图6结合图3及图4,第一外壁面411包括位于第一管段413上的第一子壁面4110和位于第二管段414上的第二子壁面4111,其中,第一子壁面4110和第二子壁面4111均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均匀间隔设置,即第一子壁面4110与第一内壁面35为相互平行的平面,第二子壁面4111与第一内壁面35为相互平行的平面,以使得第一子壁面4110的各处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产生的毛细力大致保持一致,第二子壁面4111的各处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产生的毛细力大致保持一致,因而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入第一外壁面4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隙时所受到的毛细力相同,可进一步地确保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的下液状况保持相同,避免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因下液不平衡产生液位差。可选地,第一子壁面4110和第二子壁面4111均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也可以是第一子壁面4110与第一内壁面35为间隔均匀的曲面,第二子壁面4111与第一内壁面35为间隔均匀的曲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壁面4110和第二子壁面4111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也可以非均匀间隔设置,例如,第一内壁面35可以为平面,第一子壁面4110和第二子壁面4111均为弧面;或者第一内壁面35为弧面,第一子壁面4110和第二子壁面4111均为平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管段414的第二子壁面4111上设有进液孔415,进液孔415连通于第一外壁面4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隙。第一子壁面4110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距要小于第二子壁面4111与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距,其中,设置有进液孔415处的第二子壁面41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距A1大于等于1mm,可以保证气溶胶生成基质在气流管41两端的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之间具有良好的流动通道,保证其顺畅流动,避免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液不畅。同时,第一子壁面4110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距A2小于等于1.5mm,可以保证雾化器100的结构不会太厚,使得产品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优化雾化器100的性能。
雾化芯50设置于气流管41的第二管段414内,且雾化芯50的外壁面52封盖进液孔415。雾化芯50通过进液孔415流体连通储液腔32。也就是说,储液腔32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孔415导流至雾化芯50,雾化芯50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生成气溶胶。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进液孔设置于第二外壁面上,容易造成下液不平衡,导致气流管两侧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内存在液位高度差的问题,液位高度差进而导致的储液腔压力小于第一外壁面与第一内壁面之间的毛细力时,高液位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不到低液位储液腔内,存在供液不足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进液孔415设置在第二子壁面4111上,使得第二子壁面41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间隙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孔415进入到雾化芯50,随着雾化过程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消耗,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直接地进入第一外壁面4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间隙内,同时,由于进液孔415设置于第二子壁面4111上,使得第二子壁面41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的间隙变宽,也就是说,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之间的流动通道变宽,从而保证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之间能够进行更良好的流通,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动更加顺畅,避免了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液不畅;而且两部分的第二子壁面4111和第一内壁面35之间所受到的毛细吸力也均相同,使得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的下液状况保持一致,因而可避免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因下液不平衡而产生液位差的问题,进而消除了因液位差的存在导致的储液腔32内高液位一侧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不到低液位一侧而产生的供液不足的风险。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密封罩42一端连接于气流管41,另一端套设于底座60的一端。参见图6,密封罩42包括端壁421和密封周壁422,密封周壁422围绕端壁421设置且与壳体30的第一内壁面35和第二内壁面36紧密接触,以封堵储液腔32,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泄露。端壁421上设有换气孔423,换气孔423对应于第一子腔33和/或第二子腔34的位置设置。例如,换气孔423的数量为一个,一个换气孔423可以对应于第一子腔33或者第二子腔34中的任一个设置;换气孔4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换气孔423可以分别对应于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设置。换气孔42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者圆形等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端壁421上设有两个换气孔423,两个换气孔423分别对应于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的位置设置。换气孔423连通储液腔32和大气,用于为储液腔32进行换气,以平衡储液腔32内的气压,避免气压失衡导致的下液不畅问题。
参阅图7及图8,图7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底座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底座60设置于壳体30内,并连接于壳体30的一端,密封罩42套设于底座60朝向气流管41的一端。底座60包括座体61和设置于座体61上的两个导气柱62以及隔离环壁63,其中,座体61连接于壳体30的端部,两个导气柱62和隔离环壁均设置于座体61上。
具体地,两个导气柱62分别对应于两个换气孔423设置并分别嵌设于两个换气孔423中,导气柱62上设置有换气槽621,换气槽621连通于储液腔32。座体61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611,第一进气孔611连通大气和换气槽621。其中,两个导气柱62上的换气槽621和座体61上的第一进气孔611形成了底座60上的两个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连通储液腔32和大气,用于为储液腔32换气,以平衡储液腔32内的气压,有利于减少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之间的液位高度差,且也可消除因储液腔32内外气压失衡导致的下液不畅的问题,进而可避免由此造成的对雾化芯50供液不足而导致其干烧的状况发生。
导气柱62为四棱柱,其截面形状为矩形,换气槽621设置于导气柱62的侧壁面上,呈S形延伸。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气柱6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其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五边形、环形或椭圆形,换气槽621也可设置在导气柱62的其他位置,例如导气柱62为中空柱状结构,换气槽621可以设置在导气柱62中心的壁面上,换气槽621连通储液腔32。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60上可以只设置一个连通于大气和储液腔32的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可以只连通于第一子腔33或者只连通于第二子腔34。即,端壁421上只设有一个换气孔423,换气孔423对应于第一子腔33或者第二子腔34其中一个的位置设置,导气柱62只设置一个,一个导气柱62嵌设于换气孔423中,用于为第一子腔33或者第二子腔34换气。可以理解,当底座60上的换气通道只有一个时,即换气通道只连通于第一子腔33或者第二子腔34的其中一个,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液位不平衡的问题会更加严重,此时,在第一外壁面411上设置的进液孔415,对于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之间所存在的液位高度差的消除作用更加明显,即使换气过程使得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的液位不平衡,也可以随着雾化过程的进行通过雾化芯50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消耗,消除第一子腔33和第二子腔34内存在的液位高度差,有效解决了储液腔32内的不同位置存在液位高度差而导致的供液不足的问题,提升电子雾化装置300的性能。
座体61上还设置有第一聚液槽612,第一聚液槽612连通换气槽621和第一进气孔611,用于盛集换气过程中经换气槽621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出雾化器100,影响主机200。
本实施例中,座体6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进气孔611,四个第一进气孔611分别位于第一聚液槽612的四个顶角位置处,且四个第一进气孔611所在圆柱的端面高于第一聚液槽612的底面,可以保证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第一聚液槽612内,防止液体经第一进气孔611流出雾化器100。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孔611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第一进气孔611也可以设置在座体61的其他位置处,且第一进气孔611连通换气槽621。
结合参阅图2、图3、图4及图7,隔离环壁63抵接于密封罩42的端壁421上,并相对环绕雾化芯50设置,以便于隔离雾化芯50和第一聚液槽612,同时,雾化芯50的底面与隔离环壁63之间形成了雾化腔,隔离环壁63将雾化腔与底座60上的换气通道阻隔开,使得换气过程不经过雾化腔,避免换气过程中第一聚液槽612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隔离环壁63内。
座体61上被隔离环壁63环绕界定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进气孔613和第二聚液槽614,隔离环壁63环绕第二聚液槽614设置,第二进气孔613连通大气和由隔离环壁63所环绕界定的空间,雾化芯50的过流孔51连通气流管41和由隔离环壁63所环绕界定的空间,外界气体经第二进气孔613流入隔离环壁63环绕界定的空间内并流经过流孔51流向气流管41。
本实施例中,隔离环壁63环绕界定的空间内设置有六个第二进气孔613,六个第二进气孔613在隔离环壁63内沿周向分布,座体61上第二进气孔613的孔壁朝向雾化芯50一端所在的端面高于第二聚液槽614的底面。可以理解,在隔离环壁63环绕界定的空间内设置第二聚液槽614可以盛集雾化芯50雾化过后的冷凝液以及泄露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且第二进气孔613所在的端面高于第二聚液槽614所在平面,可以防止液体经第二进气孔613流出雾化器100或流向电极所在位置,保证电子雾化装置300的雾化性能。
参见图7,座体61上被隔离环壁63环绕界定的空间内,与雾化芯5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盛液槽615,盛液槽615位于隔离环壁63所环绕界定的空间中心位置处,多个第二进气孔613环绕盛液槽615设置。盛液槽615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贯穿的电极孔616,电极孔616位于盛液槽615与隔离环壁63之间,用于安装两个电极70。可以理解,盛液槽615是用于盛集雾化芯50雾化过后的冷凝液,防止液体泄露出雾化器100。本实施例中,盛液槽615的截面形状呈圆环状,其他实施方式中,盛液槽615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盛液槽615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环状或椭圆环状。
参见图8,座体61远离雾化芯50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安装槽617和两个相互间隔的第二安装槽618,两个第一安装槽617截面呈圆形,两个电极孔616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安装槽617的端面,两个第一安装槽617用于安装两个电极70。两个第二安装槽618截面呈矩形,用于安装两个磁吸件80,磁吸件80用于磁吸于主机200,可选地,磁吸件80可以为铁块或者铁磁体。
本实施例中,底座60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于壳体30的一端,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60也可以利用其他方式与壳体30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参阅图9,图9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00包括两个电极70,电极70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部71和固定部72,抵接部71呈圆柱状,固定部72呈圆盘状,固定部72的横截面积大于抵接部71的横截面积,抵接部71的轴向垂直于固定部72的端面设置,且抵接部71一端连接于固定部72的端面上。电极70的固定部72设置于座体61上的第一安装槽617内,抵接部71安装并贯穿于电极孔616且与雾化芯50连接,固定部72远离抵接部71一端的端面电连接于主机200,主机200通过两个电极70为雾化器100提供能量。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电极70的固定部72的横截面积大于抵接部71的横截面积,可以增加电极70与主机20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电极70与主机200之间的接触稳定性,使得雾化芯50与主机200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连接,从而提升电子雾化装置300的稳定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中气流管将储液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通过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连通,在气流管朝向壳体第一内壁面的第一外壁面上设置进液孔,进液孔连通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雾化芯设置于气流管内并通过进液孔流体连通储液腔。通过上述设置,雾化芯工作时将促使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间隙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孔进入雾化芯,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将直接地进入第一外壁面和第一内壁面之间间隙内,且所受到的毛细吸力也均相同,使得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的下液状况保持相同,因而可避免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因下液不平衡产生液位差,且即使初始时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存在液位差,也可通过雾化芯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消耗,消除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之间所存在的液位差,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可消除因液位差的存在导致的供液不足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内壁面;
上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上座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上座包括气流管,所述气流管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内壁面的第一外壁面;所述气流管将所述储液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通过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外壁面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隙;
雾化芯,设置于所述气流管内,并通过所述进液孔流体连通所述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包括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连通所述壳体的第一出气通道,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一外壁面包括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一子壁面和第二管段的第二子壁面,所述第二子壁面设有所述进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壁面和所述第二子壁面均与所述第一内壁面均匀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壁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壁面与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两个间隔的第二内壁面,所述气流管还包括两个间隔的第二外壁面,两个所述第二内壁面设置于所述气流管的两侧,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
其中所述第二外壁面和所述第二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外壁面和所述第一内壁面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大气和所述储液腔的一个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子腔或者所述第二子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气流管一端的密封罩,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部,且所述密封罩还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一端;
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大气和所述储液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包括端壁和密封周壁,所述密封周壁围绕所述端壁设置,所述端壁设有换气孔;
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导气柱,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导气柱嵌设于所述换气孔;
其中,所述换气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气柱上的换气槽和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大气和所述换气槽,所述换气槽连通所述储液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或所述第二子腔的部分设有所述换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第一聚液槽,所述换气槽和所述第一进气孔均连通所述第一聚液槽;
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隔离环壁,所述隔离环壁抵接所述端壁,并相对环绕所述雾化芯设置,以隔离所述雾化芯和所述第一聚液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设有第二进气孔和第二聚液槽,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大气和由所述隔离环壁所环绕界定的空间,所述隔离环壁环绕所述第二聚液槽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呈柱状,所述雾化芯设有贯穿的过流孔,所述雾化芯的外壁面封盖所述进液孔,所述过流孔连通所述气流管和由所述隔离环壁所环绕界定的空间;所述座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过流孔对应的盛液槽,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环绕所述盛液槽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室温下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粘度为60cp-350cp。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雾化器,用于存储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器为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主机,所述主机为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并控制所述雾化器雾化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
CN202220683791.2U 2022-03-24 2022-03-24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364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3791.2U CN217364692U (zh) 2022-03-24 2022-03-24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3791.2U CN217364692U (zh) 2022-03-24 2022-03-24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4692U true CN217364692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83791.2U Active CN217364692U (zh) 2022-03-24 2022-03-24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4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168A1 (zh) * 2022-09-07 2024-03-14 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168A1 (zh) * 2022-09-07 2024-03-14 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1217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2120291A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71037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64692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00485A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11384192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493550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8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568749A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787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37261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35183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351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9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185155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68487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0302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0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721819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