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2273U -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2273U
CN217142273U CN202122886320.XU CN202122886320U CN217142273U CN 217142273 U CN217142273 U CN 217142273U CN 202122886320 U CN202122886320 U CN 202122886320U CN 217142273 U CN217142273 U CN 217142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rod
sliding block
die
oil cylinder
pul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863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卫平
周思渊
王晶新
徐挺
吴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dm Zhenzhi Machinery &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dm Zhenzhi Machinery &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dm Zhenzhi Machinery &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dm Zhenzhi Machinery &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863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2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2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2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定模座上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第一滑块组件上设有穿过定模座侧壁的第一顶杆以及第一油缸;第二滑块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顶杆与第二油缸,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的轴线共线,第二油缸的轴线方向与第二顶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油缸与第二顶杆之间设有转换件,转换件用于将第二油缸的动作转换为第二顶杆的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定模座相邻两边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完成对贯穿整个产品的孔的抽芯操作,节省了模具的内部空间,增加了模具内型腔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压铸是压力铸造的简称,它是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速度填充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使用的压铸模具,称为压铸模,目前,使用压铸模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随着客户在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经济效益上不断提升与改进,产品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当产品存在与脱模方向不相同的方向上有孔或凸凹的情况下,需要在模具当中增加抽芯机构来完成产品上孔或凹凸结构的成型。
为了增加产品的产能,一般对于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产品都会在模具中增加多个型腔,但是当产品上具有贯穿整个产品的孔,为了在模具中增加放置贯穿整个型腔的抽芯机构的空间,只能在模具内设计一个模腔,这样会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所述压铸模包括动模座与定模座,所述内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座上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
所述第一滑块组件上设有穿过所述定模座侧壁的第一顶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一顶杆移动的第一油缸;
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定模座另一侧侧壁的第二顶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二顶杆移动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第一顶杆的轴线共线,且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相互活动抵顶,所述第二油缸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顶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顶杆之间设有转换件,所述转换件用于将第二油缸的动作转换为所述第二顶杆的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所述转换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设有倾斜的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块上部设有倾斜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活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所述转换件还包括包裹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外侧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动模座上,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定模座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设有穿透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底部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所述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上均设有套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杆与第二顶杆外侧壁的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定模座相邻两边且相互垂直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完成对贯穿整个产品的孔的抽芯操作,节省了模具的内部空间,增加了模具内型腔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最终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且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设置能够将转换件与模具内部空间隔离开,保证模具铸造产品时模具内部的压力不会受到转换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安装在模具内的立体图;
图2是内抽芯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滑动块的立体图;
图4是第二滑动块的立体图;
图5是第二油缸的立体图;
图中,1、动模座;2、定模座;3、第一滑块组件;4第二滑块组件;5 第一顶杆;6、第一油缸;7、第二顶杆;8、第二油缸;9、第一滑动块; 10、第二滑动块;11、滑槽;12、滑动部;13、上壳体;14、下壳体;15、安装槽;16、卡接块;1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压铸模包括动模座1与定模座2,定模座2固定在压铸机上不动,动模座1固定在压铸机的活动机构上,压铸机通过活动机构带动动模座1与定模座2 活动配合,从而完成产品的一次成型动作,内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定模座2 上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滑块组件3与第二滑块组件4,第一滑块组件3 上设有穿过定模座2侧壁的第一顶杆5以及驱动第一顶杆5移动的第一油缸6;第二滑块组件4上设置有穿过定模座2另一侧侧壁的第二顶杆7以及驱动第二顶杆7移动的第二油缸8,第二顶杆7与第一顶杆5的轴线共线,且第二顶杆7与第一顶杆5相互活动抵顶,第二油缸8的轴线方向与第二顶杆7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油缸8与第二顶杆7之间设有转换件,转换件用于将第二油缸8的动作转换为第二顶杆7的移动。
当压铸机推动动模座1与定模座2合模之后,第一油缸6与第二油缸8 分别驱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相互抵顶,然后压铸机开始向模具内注射熔融状态的铸件材料,铸件材料在模具内流动时包裹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的外侧壁上形成铸件的孔状结构,当压铸机驱动动模座1与定模座2分离之后,第一油缸6与第二油缸8分别驱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 分离,完成产品的抽芯动作,相较于传统的抽芯结构,本实用新型将产品的内抽芯机构分别设置在定模座2相邻的两个侧壁上,能够减少内抽芯机构所占用的模具的内部空间,使结构较为特殊的产品也能够做到一次压铸动作生产两个铸件,增加铸件的产量。
如图2至图4所示,转换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滑动块9与第二滑动块10,第一滑动块9一侧设有倾斜的滑槽11,第二滑动块10上部设有倾斜的滑动部12,滑动部12活动设置在滑槽11内。
第一滑动块9与第二滑动块10分别用于连接在第二顶杆7与第二油缸8上,当第二油缸8带动第二滑动块10沿着第二油缸8的轴线方向移动时,滑动部12在滑槽11内滑动,此时第一滑动块9有沿着第二油缸8的轴线方向以及第二顶杆7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趋势,如此只需限制第一滑动块9 向着第二油缸8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趋势,即可使第一滑动块9沿着第二顶杆7的轴线方向移动。
转换件还包括包裹在第一滑动块9与第二滑动块10外侧的上壳体13 与下壳体14,上壳体13可拆卸的设置在动模座1上,下壳体14可拆卸的设置在定模座2上,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的设置能够使整个转换件与模具的内部空间隔离开来,当定模座2与动模座1合模之后,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将转动件与模具内部空间进行隔离,保证定模座2与动模座1合模后其内部压力不会受到转换件的影响,最终保证产品的质量。
如图4至图5所示,第二滑动块10远离第一滑动块9的一端设有穿透第二滑动块10的底部的安装槽15,第二油缸8的输出端设有卡接块16,卡接块16卡接在安装槽15内,卡接块16与安装槽15的设置能够简化第二油缸8与第二滑动块10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方便第二油缸8与第二滑动块10之间的拆装。
如图2所示,第一滑块组件3与第二滑块组件4上均设有套设置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外侧壁的套筒17。
在第一油缸6与第二油缸8带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相互分离时,此时铸件还没有完全固化,如果这个时候将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抽离铸件,铸件的孔状结构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的抽动下发生变形,而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外侧壁上设置的套筒17能够在第一顶杆5与第二顶杆7抽动时抵顶在产品的外侧壁上,防止铸件的孔状结构发生变形的情况。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所述压铸模包括动模座与定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模座上相邻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
所述第一滑块组件上设有穿过所述定模座侧壁的第一顶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一顶杆移动的第一油缸;
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定模座另一侧侧壁的第二顶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二顶杆移动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第一顶杆的轴线共线,且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相互活动抵顶,所述第二油缸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顶杆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顶杆之间设有转换件,所述转换件用于将第二油缸的动作转换为所述第二顶杆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一侧设有倾斜的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块上部设有倾斜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活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还包括包裹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外侧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动模座上,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定模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设有穿透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底部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上均设有套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杆与第二顶杆外侧壁的套筒。
CN202122886320.X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Active CN217142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6320.XU CN217142273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6320.XU CN217142273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2273U true CN21714227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4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86320.XU Active CN217142273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2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6806B2 (ja) ダイカスト鋳造用金型
EP1724083A1 (en) Mold support device, molding machine, and molding method
CN217142273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内抽芯机构
CN103192054A (zh) 电机壳压铸模具
CN103170604A (zh) 汽车发动机悬臂支架压铸模具
CN216705902U (zh) 一种自行车电机吊架高效液态模锻装置
CN21554482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机壳体的压铸模具
CN218050248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斜抽芯机构及压铸模具
CN217142277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双抽芯机构
CN220093005U (zh) 一种用于防止产品变形的定位结构
CN203170943U (zh) 汽车发动机悬臂支架压铸模具
CN220739437U (zh) 一种镁合金马达壳压铸模具
CN211727481U (zh) 一种压铸内模芯
JP2000117411A (ja) ダイカスト装置およびダイカスト方法
CN216028003U (zh) 汽车排气支架用铝压铸模具
CN218656749U (zh) 一种具有防开裂功能的离合器壳体压铸模具
CN218050209U (zh) 一种下砂箱触头结构
CN218855554U (zh) 一种减速器壳体模具
CN219632563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齿轮壳体的压铸模具
CN217142275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的型腔挤压机构
CN219357878U (zh) 一种防止压铸模产品出模变形的连接结构
CN217252719U (zh) 一种用于电源外壳制造的模具
JP2001286984A (ja) 鋳造用金型装置
CN216680093U (zh) 一种片式多路阀铸造模具
CN214082570U (zh) 一种耳机壳成型加工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