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0502U -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0502U
CN217100502U CN202220092722.4U CN202220092722U CN217100502U CN 217100502 U CN217100502 U CN 217100502U CN 202220092722 U CN202220092722 U CN 202220092722U CN 217100502 U CN217100502 U CN 21710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ush rod
charg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27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
陆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27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0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0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推杆组件和充电桩;推杆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用于在无人机起降和充电时与无人机形成配合;充电桩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桩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为无人机充电。该充电平台无需人工将充电桩与无人机进行对接,节约了人力成本,此外,由于该充电平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适宜进行广泛部署。

Description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嵌入式处理器,微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无人机逐步向高效,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但由于无人机自身负重能力有限,而采用大容量的电池会增加无人机自重,影响整机性能,因此无人机需的续航问题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大重点;目前无人机的续航解决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外部设备对无人机进行充电,而依靠外部设备进行能源补给的方案,需要无人机和充电基站的精准对接,采用人工对接的方式,占用大量人力;而现有的自动对接装置结构复杂,部署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包括底座、推杆组件和充电桩;推杆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用于与无人机接触配合;充电桩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桩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为无人机充电。
可选的,推杆组件包括横向推杆和纵向推杆,横向推杆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运动,纵向推杆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运动,横向推杆与纵向推杆垂直。
可选的,纵向推杆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纵向推杆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在充电桩的两侧。
可选的,两条推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触部,接触部用于与无人机抵触配合。
可选的,接触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或接触部上设置有柔性层。
可选的,接触部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用于驱动纵向推杆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舱门,舱门可开合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
可选的,还包括推送杆,充电桩为能够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的U字型结构,U字型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供电接触点,供电接触点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表面的充电接触点配合,为无人机充电;推送杆位于充电桩的U字型结构内,用于将无人机推出充电桩。
可选的,充电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充电桩的U字型结构的开口相对,两个充电桩在底板上的间隔不小于一台无人机的长度。
可选的,底座上设置有仓内空气对流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在底座上设置有推杆组件和充电桩,无人机在平台上降落后,推杆组件与无人机接触配合,推杆组件用于调整无人机的位置,使充电桩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对无人接进行充电;该充电平台无需人工将充电桩与无人机进行对接,节约了人力成本,此外,由于该充电平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适宜进行广泛部署。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示意图。
其中,1、横向推杆;2、纵向推杆;301、充电桩;302、推送杆;4、仓内空气对流孔;5、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目前,无人机的充电需要人工接入电路或通过结构复杂的对接装置实现无人机与充电座的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包括底座、推杆组件和充电桩301;推杆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用于与无人机接触配合;充电桩301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桩301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为无人机充电。
在无人机降落之前,推杆组件为无人机避让出降落空间,无人机降落后,推杆组件移动,与无人机形成接触配合,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充电桩301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对准,之后将无人机推入充电位置;无人机充电完成后,推杆组件为无人机避让出起飞空间。
上述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一方面为无人机提供降落和存放地点,另一方实现了无人机的自动充电功能,并且通过推杆组件的设置能够自动将无人机推入充电位置,完成无人机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桩301的对接,使无人机能够在工作环境下独立作业,操作人员仅需远程控制无人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杆组件包括横向推杆1和纵向推杆2,横向推杆1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运动,纵向推杆2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运动,横向推杆1与纵向推杆2垂直;上述横向推杆1与纵向推杆2位于一高一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横向推杆1和纵向推杆2均与底座内部的传动机构连接,横向推杆1与纵向推杆2可以是圆柱结构、平板结构、管状结构等,且横向推杆1的截面形状可以不同于纵向推杆2的截面形状;当无人机降落在底座上时,推杆组件能够从底座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两个方向调整无人机相对于充电桩30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推杆2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纵向推杆2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在充电桩301的两侧,在无人机降落之前,两条纵向推杆2之间的宽度大于无人机的宽度,在无人机降落在底座上后,位于无人机两侧的纵向推杆2相向运动至与无人机相抵触,之后两条纵向推杆2改为同向运动,从而带动无人机在底座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条推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触部,接触部用于与无人机抵触配合,具体地,上述的接触部设置在两条推杆的中部可与无人机产生接触的部位;优选地,上述的接触部可以是凸起的结构,该结构能够提高纵向推杆2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无人机的侧面通常不是直线型结构,且无人机与纵向推杆2间的接触位置无法精确固定,因此接触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或接触部上设置有柔性层,为了防止纵向推杆2与无人机接触时划伤无人机表面,将纵向推杆2直接与无人机接触的接触部部位的材质设置为海绵、硅胶、橡胶等柔性材料,或者在接触部上包裹柔性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用于驱动纵向推杆2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在无人机降落在底座上后,位于无人机两侧的纵向推杆2相向运动至与无人机相抵触,在压力传感器测得纵向推杆2与无人机之间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两纵向推杆2停止相向运动,防止两纵向推杆2过度挤压损坏无人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还包括舱门5,舱门5可开合的设置在底座上方,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滑轨,两扇对开的舱门5能够与上述滑轨配合,沿上述滑轨移动,控制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的开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舱门5也可以是与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相对的两侧壁用过铰链连接的结构,或是卷帘门结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还包括推送杆302,充电桩301为能够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的U字型结构,U字型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供电接触点,供电接触点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表面的充电接触点配合,为无人机充电;推送杆302位于充电桩301的U字型结构内,用于将无人机推出充电桩301;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U字型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无人机充电接口配合的开槽,无人机起飞时,推送杆302与无人机底部接触配合,将无人机推出U字型结构,解除充电桩301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间的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桩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充电桩301的U字型结构的开口相对,两个充电桩301在底板上的间隔不小于一台无人机的长度;在如图2所示的双充电桩301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上,两充电桩301的间距较宽,能够允许两台无人机同时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上设置有仓内空气对流孔4,由于底座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充电装置、传动装置等散热量较大的部件,基于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低的原理,在底座表面设置仓内空气对流孔4更有利于充电平台内部的热气排出。
在如图1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推杆1由底部连接的同步带滑轨的模组驱动,向无人机尾部接触施加横向的推力。在无人机起降时,例如选择左边充电位降落的无人机,横向推杆1将飞机向左推动,直到进仓;充电时横向推杆1不需要马上退出,可以在任何位置;当无人机需要出仓起飞时,横向推杆1向右移动,让开一定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另外,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推杆组件和充电桩(301);所述推杆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用于与无人机接触配合;所述充电桩(301)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充电桩(301)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为无人机充电;
所述充电桩(301)为能够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配合的U字型结构,所述U字型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供电接触点,所述供电接触点用于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表面的充电接触点配合,为无人机充电;所述充电桩设置有推送杆(302),所述推送杆(302)位于所述充电桩(301)的U字型结构内,用于将无人机推出所述充电桩(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横向推杆(1)和纵向推杆(2),所述横向推杆(1)与所述纵向推杆(2)均沿水平方向运动,且所述横向推杆(1)与所述纵向推杆(2)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推杆(2)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纵向推杆(2)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30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纵向推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无人机抵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或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柔性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用于驱动所述纵向推杆(2)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舱门,所述舱门可开合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充电桩(301)的U字型结构的开口相对,两个所述充电桩(301)在底板上的间隔不小于一台无人机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仓内空气对流孔(4)。
CN202220092722.4U 2022-01-13 2022-01-13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Active CN217100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2722.4U CN217100502U (zh) 2022-01-13 2022-01-13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2722.4U CN217100502U (zh) 2022-01-13 2022-01-13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0502U true CN21710050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2722.4U Active CN217100502U (zh) 2022-01-13 2022-01-13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0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70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pid battery exchange in electric vehicles
CN112406622A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换电设备
CN217100502U (zh) 无人机充电起降平台
CN214396478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换电设备
CN211641988U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装置
CN210000609U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
CN111232870B (zh) 用于充电系统的升降平台及充电系统
CN115352405A (zh) 撬装式换电站
CN115743660B (zh) 一种双仓无人机机库
CN112476446B (zh) 一种智能送货机器人
CN115535907A (zh) 一种尾部电池抽拉式换电堆垛机及加解锁一体化机构
CN113525707A (zh) 一种可太阳能充电式无人机机库装置
CN113335545A (zh) 停机坪、停机系统及无人机停机方法
CN209776276U (zh)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停机库
CN216186130U (zh) 停机坪和停机系统
CN217719818U (zh) 一种能自动开合的快充盒
CN219790528U (zh) 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机库
CN218805737U (zh) 一种换电仓
CN109159686A (zh) 电池充电仓及充电站
CN215664030U (zh) 一种无人机库的箱体
CN215097224U (zh) 一种与机器人配合的车辆、系统
CN220764129U (zh) 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宝
CN218173445U (zh) 一种出料门外置式垃圾中转站
CN219667939U (zh) 一种多用轻量化大空间物流车
CN217436943U (zh) 一种水泥构件生产中的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