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6591U - 车载无人机机巢 - Google Patents
车载无人机机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56591U CN219056591U CN202223103110.XU CN202223103110U CN219056591U CN 219056591 U CN219056591 U CN 219056591U CN 202223103110 U CN202223103110 U CN 202223103110U CN 219056591 U CN219056591 U CN 2190565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lescopic mechanism
- unmanned aerial
- platform
- driving
- n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无人机机巢,其包括机巢箱、充电装置和伸缩装置,机巢箱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机巢进口,无人机能自机巢进口进入机巢箱内;充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巢箱内的停机平台,停机平台上设置有充电插头;伸缩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巢箱内的连接平台、设置于连接平台上的第一驱动件,和伸缩机构组,相邻的两个伸缩机构之间沿第一方向传动连接,伸缩机构组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停机平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伸缩机构组进行伸缩,带动停机平台朝向机巢进口伸出或缩回。上述结构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空间,且延伸行程较大,提高了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机巢。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多为人工放飞,如需携带无人机到异地进行作业,需要将其放置到箱中运送,携带十分不方便;并且在野外作业时,无人机需要多次充电以完成既定作业目标,现有的充电方式多为手动更换电池,更换完成后再手动放飞,该流程耗时较长,使得无人机作业效率降低。
而车载无人机机巢的慢慢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有的部分车载无人机机巢常常设置于车厢顶部,往往为顶部开口,如申请号为201710827234.7的专利,其通过在顶部开口以及设计升降平台,来满足无人机的收纳充电和放飞,但占用车内较大的面积。
而其他的车载无人机机巢设在后备箱位置,如201910304287.X的专利,其通过设计车载无人机停机库,来实现无人机机巢从车厢的后侧开口,能停放多个无人机,但该停机库占用面积较大,对于降落装置和充电装置分开设置,且无人机在车厢侧面降落和起飞时,离车厢较近,若操控不当,很容易造成无人机坠机损坏。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车载无人机机巢,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机巢,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空间,且延伸行程较大,提高了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车载无人机机巢,包括:
机巢箱,上述机巢箱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机巢进口,无人机能够自上述机巢进口进入上述机巢箱内;
充电装置,上述充电装置包括停机平台,上述停机平台设置于上述机巢箱内,上述停机平台上设置有充电插头;
伸缩装置,上述伸缩装置包括连接平台、第一驱动件和伸缩机构组,上述伸缩机构组包括若干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伸缩机构,相邻的两个上述伸缩机构之间沿上述第一方向传动连接,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上述连接平台设置于上述机巢箱内,上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上述连接平台上,上述伸缩机构组的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停机平台,上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上述伸缩机构组沿上述第一方向进行伸缩,带动上述停机平台朝向上述机巢进口伸出或缩回。
可选地,上述伸缩机构组包括:
第一伸缩机构,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述第一伸缩机构能够被上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而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连接平台;
第二伸缩机构,一端传动连接于上述第一伸缩机构,上述第二伸缩机构能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第一伸缩机构;
第三伸缩机构,一端传动连接于上述第二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上述停机平台,上述第三伸缩机构能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第二伸缩机构,以带动上述停机平台朝向上述机巢进口伸出或缩回。
可选地,上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板和第一传动组件,上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上述第一主动轮和上述第一从动轮的第一同步带,且上述第一同步带被上述第一主动轮和上述第一从动轮共同张紧;上述第一主动轮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述第一板固连于上述第一同步带并能随上述第一同步带的运动而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连接平台。
可选地,上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第二板,上述第二板传动连接于上述第一伸缩机构,并能随上述第一伸缩机构的运动而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第一伸缩机构。
可选地,上述第二伸缩机构还包括: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上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于上述第一伸缩机构上,上述第一齿条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上述连接平台上,上述第一齿轮和上述第一齿条啮合;
第三传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上述第一伸缩机构上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上述第二主动轮和上述第二从动轮的第二同步带,且上述第二同步带被上述第二主动轮和上述第二从动轮共同张紧;上述第二主动轮与上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以及
第四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上述第二齿轮与上述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上述第二齿条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上述第二板上,上述第二齿轮和上述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地,上述第三伸缩机构包括第三板和第二驱动件,上述第三板滑动连接于上述第二伸缩机构,上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上述第三板上,上述停机平台设置于上述第三板上,上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上述第三板,上述第二驱动件能驱动上述第三板沿上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上述第二伸缩机构,以带动上述停机平台朝向上述机巢进口伸出或缩回。
可选地,上述第三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五传动组件,上述第五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三齿条,上述第三齿轮连接于上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述第三齿条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上述第二伸缩机构固定连接,上述第三齿轮与上述第三齿条啮合。
可选地,上述伸缩装置还包括多组滑动机构,相邻的两个上述伸缩机构之间,以及上述伸缩机构组和上述连接平台之间均设有一组上述滑动机构,每组上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上述第三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
可选地,上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归中装置,上述归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互相垂直的第一归中杆和第二归中杆,上述驱动机构安装于上述停机平台的下方,上述第一归中杆和上述第二归中杆均滑动连接于上述停机平台,上述第一归中杆和上述第二归中杆均能够连接于上述无人机,上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述第一归中杆和上述第二归中杆运动以使上述无人机靠近上述停机平台的中心并连接于上述充电插头。
可选地,上述第一归中杆和上述第二归中杆均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上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两个上述第一归中杆,并能驱动两个上述第一归中杆相对靠近或远离,上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两个上述第二归中杆,并能驱动两个上述第二归中杆相对靠近或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机巢,通过在充电装置和机巢箱之间设置若干个传动连接的伸缩机构,使得该充电装置中的停机平台能够向车外延伸的距离较长,进而降低了无人机放飞或降落时撞至车身的风险,提高了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安全性,且若干个传动连接的伸缩机构虽然增长了该停机平台的延伸距离,但占用空间较小,并且充电装置和伸缩机构组均沿第二方向设置,使得整个车载无人机机巢的结构紧凑,仅占用车内小部分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机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机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伸缩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三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机巢箱;11、机巢进口;
20、充电装置;21、停机平台;211、充电插头;
22、归中装置;
221、第一归中组件;2211、第一归中杆;22111、第一杆;22112、第二杆;2212、第三驱动件;
2213、第一带轮传动组件;22131、第一传动轮;22132、第二传动轮;22133、第一传送带;
22141、位置传感器;22142、感应片;
2215、第二滑动组件;22151、第二导轨;22152、第二滑块;
222、第二归中组件;2221、第二归中杆;22211、第三杆;22212、第四杆;2222、第四驱动件;
30、伸缩装置;31、连接平台;32、第一驱动件;
33、第一伸缩机构;331、第一板;332、第一传动组件;3321、第一主动轮;3322、第一从动轮;3323、第一同步带;333、连接组件;
34、第二伸缩机构;341、第二板;342、第二传动组件;3421、第一齿轮;3422、第一齿条;
343、第三传动组件;3431、第二主动轮;3432、第二从动轮;3433、第二同步带;
344、第四传动组件;3441、第二齿轮;3442、第二齿条;
35、第三伸缩机构;351、第三板;352、第二驱动件;353、第五传动组件;3531、第三齿轮;3532、第三齿条;354、限位件;355、限位钉;
361、第一滑动组件;3611、第一导轨;3612、第一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机巢,该车载无人机机巢设置于汽车内,且占用空间较小,仅需通过汽车的窗户或门的开合即可实现无人机的放飞和收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Y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Z方向,第三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X方向,且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之间相互垂直。其中,X方向和Y方向为水平方向,Z方向为竖直方向。
请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上述车载无人机机巢包括机巢箱10、充电装置20以及伸缩装置30。上述机巢箱1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机巢进口11,使得无人机能够自机巢进口11进入机巢箱10内;上述充电装置20设置于机巢箱10内,且该充电装置20包括停机平台21,停机平台21上设置有充电插头211,无人机停放至停机平台21后,无人机上的充电探针能与充电插头211连接,使得无人机可以实现自行充电。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3,上述伸缩装置30包括连接平台31、第一驱动件32和伸缩机构组,伸缩机构组包括若干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伸缩机构,相邻的两个伸缩机构之间沿第一方向传动连接,连接平台31设置于机巢箱10内,第一驱动件32设置于连接平台31上,伸缩机构组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停机平台21,第一驱动件32能够驱动伸缩机构组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带动停机平台21朝向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在停机平台21伸出时无人机放飞或降落充电,在停机缩回时,无人机被收纳至机巢箱10内,并且由于设置若干个伸缩机构,可以实现停机平台21的延伸距离较长,使得停机平台21距离车身较远,进而降低了无人机放飞或降落时撞至车身的风险,提高了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安全性,若干个伸缩机构的设置还提高了无人机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机巢,通过在充电装置20和机巢箱10之间设置若干个传动连接的伸缩机构,使得该充电装置20中的停机平台21能够向车外延伸的距离较长,进而降低了无人机放飞或降落时撞至车身的风险,提高了无人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安全性,且若干个传动连接的伸缩机构虽然增长了该停机平台21的延伸距离,但占用空间较小,并且充电装置20和伸缩机构组均沿第二方向设置,使得整个车载无人机机巢的结构紧凑,仅占用车内小部分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请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伸缩机构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33、第二伸缩机构34以及第三伸缩机构35。第一伸缩机构33连接于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第一伸缩机构33能够被第一驱动件32驱动而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连接平台31,可以实现第一伸缩机构33相对于连接平台31的伸出和缩回。
进一步地,第二伸缩机构34的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一伸缩机构33,第二伸缩机构34能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伸缩机构33,进而可以实现第二伸缩机构34相对于第一伸缩机构33的伸出和缩回。
又进一步地,第三伸缩机构35的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二伸缩机构34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停机平台21,第三伸缩机构35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伸缩机构34,可以实现第三伸缩机构35相对于第二伸缩机构34的伸出和缩回,从而可以带动停机平台21朝向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
通过上述三个伸缩机构,使得停机平台21能沿第一方向进行三次伸长或缩回,从而延长了该停机平台21的延伸行程。可以理解的是,伸缩机构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汽车大小、无人机大小以及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变化,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3,具体而言,上述第一伸缩机构33包括第一板331和第一传动组件332,第一传动组件33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动轮3321和第一从动轮3322,以及绕设于第一主动轮3321和第一从动轮3322的第一同步带3323,且第一同步带3323被第一主动轮3321和第一从动轮3322共同张紧;第一主动轮3321连接于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第一板331固连于第一同步带3323并能随第一同步带3323的运动而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平台31。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第一伸缩机构33相对于连接平台31的伸缩。
可选地,第一伸缩机构33还包括连接组件333,连接组件333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同步带3323和第一板331,使得第一板331能随第一同步带3323的运动而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33包括固定板、第一L形板和第二L形板,第一L形板的一边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第一同步带3323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使得第一L形板和固定板稳定地固定在第一同步带3323上;第一L形板的另一边和第二L形板的一般固定连接,第二L形板的另一边固连于第一板331上。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第一板331和第一同步带3323的稳固连接。
优选地,第一主动轮3321设置于连接平台31的一端,第一从动轮3322设置于连接平台31的另一端,使得第一板331的伸缩行程最大。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伸缩机构34包括第二板341,第二板341传动连接于第一伸缩机构33,并能随第一伸缩机构33的运动而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能够实现第二板341相对于第一伸缩机构33的伸缩。
具体地,第二伸缩机构34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342、第三传动组件343以及第四传动组件344。上述第二传动组件342包括第一齿轮3421和第一齿条3422,第一齿轮3421转动设置于第一伸缩机构33上,第一齿条3422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连接平台31上,第一齿轮3421和第一齿条3422啮合;当第一伸缩机构33进行伸缩时,第一伸缩机构33相对于连接平台31进行伸缩,使得第一齿轮3421与第一齿条3422啮合传动,可以实现第一齿轮3421的转动。
进一步地,第三传动组件343包括间隔设置于第一伸缩机构33上的第二主动轮3431和第二从动轮3432,以及绕设于第二主动轮3431和第二从动轮3432的第二同步带3433,且第二同步带3433被第二主动轮3431和第二从动轮3432共同张紧;第二主动轮3431与第一齿轮3421同轴设置;当第一齿轮3421转动时,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主动轮3431开始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同步带3433开始进行传动,使得第二从动轮3432也开始转动。
又进一步地,第四传动组件344包括第二齿轮3441和第二齿条3442,第二齿轮3441与第二从动轮3432同轴设置,第二齿条3442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第二板341上,第二齿轮3441和第一齿轮3421啮合;当第二从动轮3432转动时,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3441也开始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二齿条3442与第二齿轮3441的啮合运动,进而可以实现与第二齿条3442连接的第二板341的运动,即可实现第二板341相对于第一伸缩机构33的伸缩。
通过相互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342、第三传动组件343以及第四传动组件344的设置,可以实现当第一板331开始运动时,第二板341也开始相对于第一伸缩机构33进行伸缩,进而可以实现该伸缩装置30的二级延伸,并且第二板341和第一板331同时进行伸缩,节省了伸缩装置30伸缩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板341和第一板331之间还设有履带,履带的设置使得第一板331和第二板341之间的相对运动更稳定,且能对第二板341的延伸行程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第二板341与第一板331分离掉落,造成该伸缩装置30的损坏。
请继续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伸缩机构35包括第三板351、第二驱动件352,第三板351滑动连接于第二伸缩机构34,第二驱动件352设置于第三板351上,停机平台21设置于第三板351上,第二驱动件35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第三板351,第二驱动件352能驱动第三板351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伸缩机构34做往复运动,可以实现第三伸缩机构35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伸缩机构34进行伸缩,使得停机平台21朝向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进而可以实现该伸缩装置30的三级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伸缩机构35还包括第五传动组件353,第五传动组件353包括第三齿轮3531和第三齿条3532,第三齿轮3531连接于第二驱动件352的输出端,第三齿条3532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第二伸缩机构34固定连接,第三齿轮3531与第三齿条3532啮合。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当第二驱动件352驱动第三齿轮3531转动时,第三齿轮3531和第三齿条3532相对啮合运动,使得第三板351能随第三齿轮3531的运动而相对于第二板341做伸缩运动,进而使得停机平台21朝向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52和第一驱动件32同时驱动,可以实现第一板331、第二板341和第三板351的同时运动,节省了伸缩装置30伸缩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地,上述停机平台21与上述第三板351之间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的方式通过固定框架实现的,该固定框架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架体,以及用于抬高该停机平台21的第二架体,该第一架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机巢进口11,第二架体固连于第一架体上,第二架体设有四个,每个第一架体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架体,使得该停机平台21能够稳固的连接于第三板351上。
可选地,上述第三伸缩机构35还包括两个限位件354和两个限位钉355,两个限位件354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板341上,且两个限位件354分别设置于第三板351沿第一方向延伸行程的两端,即一个限位件354设置于第二板341朝向机巢进口11的一侧,另一个限位件354设置于第二板341远离机巢进口11的一侧,两个限位钉355设置于第三板351上,且两个限位钉355分别能与两个限位件354抵接,可以实现对该第三伸缩机构35的伸缩行程的限位。
请参照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伸缩装置30还包括多组滑动机构,相邻的两个伸缩机构之间,以及伸缩机构组和连接平台31之间均设有一组滑动机构,每组滑动机构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361。滑动机构的设置可以提高该伸缩机构伸缩时的稳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伸缩机构进行伸缩时不会晃动,提高了该伸缩装置30的稳定性,使得该停机平台21能稳固地进行伸缩,保证无人机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该无人机放飞和降落时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一板331和连接平台31之间、第二板341和第一板331之间,以及第三板351和第二板341之间均设有滑动机构,且两个第一滑动组件361分别设置于上述结构的两侧,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板331和连接平台31之间、第二板341和第一板331之间,以及第三板351和第二板341相对滑动时的稳定性。
以第一板331和连接平台31中的第一滑动组件361为例,可选地,该第一滑动组件361包括第一导轨3611和第一滑块3612,第一滑块3612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3611上,第一导轨3611设置于连接平台31上,第一滑块3612设置于第一板331的底端,可以实现第一滑动组件361的滑动,进而实现第一板331和连接平台31之间的滑动和导向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组件361选用第一导轨3611和第一滑块3612更具有稳定性,但该第一滑动组件361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其滑动的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对于第二板341与第一板331之间的滑动组件,以及第三板351与第二板341之间的第一滑动组件361,由于第一板331、第二板341和第三板35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较小。为了提高第一滑动组件361连接的稳固性,优选地,以第二板341和第一板331中的第一滑动组件361为例,该第一滑动组件361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固连于第一板331上,该固定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导轨3611设置于固定架上,可以提高第一滑动组件361与第一板33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三齿条3532固设于第三板351和第二板341之间的固定架上,固定架固连于第二板341,可以实现第三齿条3532与第二伸缩机构34的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充电装置20还包括归中装置22,归中装置22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互相垂直的第一归中杆2211和第二归中杆2221,驱动机构安装于停机平台21的下方,第一归中杆2211和第二归中杆2221均滑动连接于停机平台21,第一归中杆2211和第二归中杆2221均能够连接于无人机,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归中杆2211和第二归中杆2221运动,可以推动无人机靠近停机平台21的中心并连接于充电插头211。归中装置22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归中作用,使得无人机不管降落于停机平台21的任何位置均能移动到停机平台21的中部,并实现无人机的充电。
可选地,第一归中杆2211和第二归中杆2221均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2212和第四驱动件2222,第三驱动件221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并能驱动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相对靠近或远离,第四驱动件222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并能驱动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相对靠近或远离。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对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归中作用,且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和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的设置,能够提高归中的精度。
可选地,第一归中杆2211包括分别设置于停机平台21上下两侧的第一杆22111和第二杆22112,第一杆22111的两端和第二杆22112的两端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套设于该停机平台21上。并且,第二归中杆2221包括分别设置于停机平台21上下两侧的第三杆22211和第四杆22212;第三杆22211的两端和第四杆22212的两端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套设于该停机平台21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沿第一方向设置,并与第三驱动件2212组成第一归中组件221;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沿第三方向设置,并与第四驱动件2222组成第二归中组件222。
请参照图8,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归中组件221还包括第一带轮传动组件2213,第一带轮传动组件2213包括间隔设置于停机平台21底部的第一传动轮22131、第二传动轮22132,以及绕设于第一传动轮22131和第二传动轮22132的第一传送带22133,且第一传送带22133被所述第一传动轮22131和第二传动轮22132共同张紧,第一传动轮22131设置于第三驱动件2212的输出端,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分别连接于第一传送带22133的两端,使得在第三驱动件2212的驱动下,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能够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可选地,该第三驱动件2212位于停机平台21底部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二传动轮22132设置于停机平台21底部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增大了第一归中杆2211运动的行程。可选地,第一归中组件221还包括位置传感器22141和感应片22142,感应片22142设置于第二杆22112上,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的中间部位设有位置传感器22141,当感应片22142抵达位置传感器22141时,即位置传感器22141能够识别到感应片22142时,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停止相对运动,避免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相撞或与其他结构想干涉。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组件接收位置传感器22141感应到感应片22142时的信号,再控制第三驱动件2212的断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又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归中组件221还包括第二滑动组件2215,该第二滑动组件2215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于停机平台21下的第二导轨22151,以及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个第二杆22112上的第二滑块22152,第二滑块22152能够滑动设置于第二导轨22151上。增加第二滑动组件2215,可以对第一归中杆2211运动加以导向,能够提高第一归中杆2211运动时的稳定性,并且设置两个第二导轨22151和对应的第二滑块22152,进一步提高了该第一归中杆2211运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归中组件222的结构与第一归中组件221的结构相同,仅设置位置相互垂直,在此不再赘述。
并且,为了避免第一归中组件221和第二归中组件222运动时发生干涉,第一归中组件221和第二归中组件2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通过搭设架体结构,可以实现第二归中组件222设置于第一归中组件221远离停机平台21的一侧,但其他结构相同,并且能够实现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在第三方向上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归中杆运动的传动机构还可以为丝杠、齿轮传动等其他传动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充电插头211设置于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或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上,当归中装置22将无人机进行归中至中间位置时,无人机上的充电探针与充电插头211连接,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充电。具体的充电插头211的连接结构采用现有的无人机充电连接结构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352、第三驱动件2212以及第四驱动件2222均选用可进行正反转的电机。并且,第一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352、第三驱动件2212以及第四驱动件2222均可根据实际应用和需求添加传动组件、齿轮箱等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载无人机机巢还包括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可以控制第一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352、第三驱动件2212以及第四驱动件2222的驱动,进而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无人机的放飞和收纳。具体的遥控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遥控结构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无人机机巢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该车载无人机机巢放置于或安装于车内,并使其开口朝向车身的侧门或侧窗处。
然后,在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放飞时,打开侧门或侧窗,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52的打开,使得第一板331、第二板341和第三板351同时朝向机巢进口11伸出,可以将停机平台21延伸出去,并距离车身较远,控制无人机起飞,再控制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52朝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第一板331、第二板341和第三板351同时收回。
若需对无人机进行降落收纳时,再次打开侧门或侧窗,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52的打开,使得第一板331、第二板341和第三板351同时朝向机巢进口11伸出,可以将停机平台21延伸出去,并距离车身较远,控制无人机降落至停机平台21,并通过控制第三驱动件2212和第四驱动件2222的打开,可以驱动两个第一归中杆2211的相互靠近,以及驱动两个第二归中杆2221的相互靠近,此时,无人机被推至该停机平台21的中部并进行充电;再控制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52朝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第一板331、第二板341和第三板351同时收回。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巢箱(10),所述机巢箱(1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机巢进口(11),无人机能够自所述机巢进口(11)进入所述机巢箱(10)内;
充电装置(20),所述充电装置(20)包括停机平台(21),所述停机平台(21)设置于所述机巢箱(10)内,所述停机平台(21)上设置有充电插头(211);
伸缩装置(30),所述伸缩装置(30)包括连接平台(31)、第一驱动件(32)和伸缩机构组,所述伸缩机构组包括若干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伸缩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平台(31)设置于所述机巢箱(10)内,所述第一驱动件(32)设置于所述连接平台(31)上,所述伸缩机构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停机平台(21),所述第一驱动件(32)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伸缩机构组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伸缩,带动所述停机平台(21)朝向所述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组包括:
第一伸缩机构(33),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能够被所述第一驱动件(32)驱动而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平台(31);
第二伸缩机构(34),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
第三伸缩机构(35),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停机平台(21),所述第三伸缩机构(35)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以带动所述停机平台(21)朝向所述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包括第一板(331)和第一传动组件(33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3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主动轮(3321)和第一从动轮(3322),以及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332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3322)的第一同步带(3323),且所述第一同步带(3323)被所述第一主动轮(332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3322)共同张紧;所述第一主动轮(3321)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板(331)固连于所述第一同步带(3323)并能随所述第一同步带(3323)的运动而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平台(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包括第二板(341),所述第二板(341)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并能随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的运动而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还包括:
第二传动组件(342),包括第一齿轮(3421)和第一齿条(3422),所述第一齿轮(342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上,所述第一齿条(342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连接平台(31)上,所述第一齿轮(3421)和所述第一齿条(3422)啮合;
第三传动组件(343),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3)上的第二主动轮(3431)和第二从动轮(3432),以及绕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34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432)的第二同步带(3433),且所述第二同步带(3433)被所述第二主动轮(34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432)共同张紧;所述第二主动轮(3431)与所述第一齿轮(3421)同轴设置;以及
第四传动组件(344),包括第二齿轮(3441)和第二齿条(3442),所述第二齿轮(3441)与所述第二从动轮(343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条(344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341)上,所述第二齿轮(3441)和所述第一齿轮(342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机构(35)包括第三板(351)和第二驱动件(352),所述第三板(35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所述第二驱动件(352)设置于所述第三板(351)上,所述停机平台(21)设置于所述第三板(35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35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板(351),所述第二驱动件(352)能驱动所述第三板(35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以带动所述停机平台(21)朝向所述机巢进口(11)伸出或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机构(35)还包括第五传动组件(353),所述第五传动组件(353)包括第三齿轮(3531)和第三齿条(3532),所述第三齿轮(3531)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352)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齿条(353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531)与所述第三齿条(3532)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0)还包括多组滑动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之间,以及所述伸缩机构组和所述连接平台(31)之间均设有一组所述滑动机构,每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361),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20)还包括归中装置(22),所述归中装置(22)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互相垂直的第一归中杆(2211)和第二归中杆(2221),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停机平台(21)的下方,所述第一归中杆(2211)和所述第二归中杆(2221)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停机平台(21),所述第一归中杆(2211)和所述第二归中杆(2221)均能够连接于所述无人机,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归中杆(2211)和所述第二归中杆(2221)运动以使所述无人机靠近所述停机平台(21)的中心并连接于所述充电插头(2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归中杆(2211)和所述第二归中杆(2221)均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2212)和第四驱动件(2222),所述第三驱动件(221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归中杆(2211),并能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归中杆(2211)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驱动件(222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归中杆(2221),并能驱动两个所述第二归中杆(2221)相对靠近或远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03110.XU CN219056591U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车载无人机机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03110.XU CN219056591U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车载无人机机巢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56591U true CN219056591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6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03110.XU Active CN219056591U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车载无人机机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56591U (zh) |
-
2022
- 2022-11-22 CN CN202223103110.XU patent/CN2190565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2754B (zh) | 电动汽车电池箱更换设备 | |
CN111456584A (zh) | 一种适用多车型列车的可移动伸缩调节屏蔽门系统 | |
CN203924823U (zh) | 一种升降横移式多列立体车库 | |
CN103660925A (zh) | 太阳能双核汽车 | |
CN108560977B (zh) | 一种多层结构的停车库 | |
CN107867303B (zh) | 一种火车上行李架升降装置及方法 | |
CN112591398A (zh) | 穿梭车、货架、货物分拣系统和建筑物 | |
CN202181739U (zh) | 仓储货架式立体停车库 | |
CN209776276U (zh) |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停机库 | |
KR20220128987A (ko) | 물류 차량 및 물류 시스템 | |
CN104278868A (zh) | 无避让立体车库的驱动装置 | |
CN219056591U (zh) | 车载无人机机巢 | |
CN114789975A (zh) | 堆垛机 | |
CN213893929U (zh) | 穿梭车、货架、货物分拣系统和建筑物 | |
CN103615130A (zh) | 动态旋转式智能搬运器 | |
CN116118673A (zh) | 一种模块型双侧重卡换电站 | |
CN201254852Y (zh) | 载车平台 | |
CN216300846U (zh) | 换电平台及充换电站 | |
CN21650793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站 | |
CN214996461U (zh) | 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横向汽车交换装置 | |
CN212428238U (zh) | 一种电动车停车塔 | |
CN112519629B (zh) | 重载换电机器人、换电方法和换电系统 | |
CN208473393U (zh) | 一种三维立体车库 | |
CN209509596U (zh) | 一种立体停车场拨片式载车板存储装置及立体停车场 | |
CN104652869A (zh) | 一种导轨伸缩式停车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