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8795U -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8795U
CN217048795U CN202220274630.8U CN202220274630U CN217048795U CN 217048795 U CN217048795 U CN 217048795U CN 202220274630 U CN202220274630 U CN 202220274630U CN 217048795 U CN217048795 U CN 217048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side rail
roof side
outer plat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746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磊
胡晨
周启国
宋思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ern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746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8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8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8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包括外板本体,外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朝远离外板本体的方向突出的延伸部,使得延伸部与外板本体之间形成台阶。延伸部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分别与其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相接的延伸端面。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以及第三延伸面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分别与外板本体相接,第四延伸面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朝远离延伸端面的方向延伸。延伸端面上设置有充电座安装孔和线束孔。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具有能够兼顾刚度和易于成型的优势。

Description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日益严峻,我国汽车行业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大,相应的新能源车型增多,充电口位置也越来越多的布置于机舱上边梁内板上,故充电座需要布置在机舱上边梁部位,这就导致了充电座安装面距离机舱上边梁内板距离较大,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需要延伸的深度较深。若机舱上边梁外板材质选用刚度较高的材质制作时,因其自身延展性较低,无法解决机舱上边梁外板拉延失效的问题,故需要将机舱上边梁外板拆分成多个零件。而机舱上边梁外板选用可冲压冷轧的材质(也叫DC材质)制作时,虽可解决拉延成型问题,但无法满足充电座安装点的刚度要求,因此需要增加加强板来解决刚度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充电座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存在在保证其一体式结构的前提下,无法兼顾机舱上边梁外板刚度和易于成型需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充电座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存在在保证其一体式结构的前提下,无法兼顾机舱上边梁外板刚度和易于成型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包括外板本体,外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朝远离外板本体的方向突出的延伸部,使得延伸部与外板本体之间形成台阶。延伸部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分别与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相接的延伸端面。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以及第三延伸面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分别与外板本体相接,第四延伸面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朝远离延伸端面的方向延伸。延伸端面上设置有充电座安装孔和线束孔,充电座安装孔与线束孔连通,并且,充电座安装孔用于安装充电座,线束孔用于装配充电线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座是安装于延伸端面的充电座安装孔中的,故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刚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机舱上边梁外板选用刚度高的材质制作时,因其延展性较低,很容易产生拉延失效的问题,且延展性低的材质不易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加工成型。故延伸部与外板本体之间形成台阶能够增强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刚度,进而为易于加工成型而采用延展性较高,刚度较低的材质加工机舱上边梁外板时,能够保证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具有能够兼顾刚度和易于成型的优势。
另外,线束孔的设置能够易于收集充电线束。同时充电座安装孔与线束孔连通能够便于装配充电线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延伸端面一体成型。外板本体与延伸部一体成型,并且外板本体与延伸部均由可冲压冷轧的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可冲压冷轧材质(也叫DC材质)的延展性较高,故外板本体与延伸部均由可冲压冷轧材质制作时,可以避免机舱上边梁外板产生拉延失效的问题,进而可以使得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延伸端面一体成型,使得外板本体与延伸部一体成型。并且,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延伸端面一体成型,外板本体与延伸部一体成型能够避免因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以及第四延伸面分别从延伸部靠近外板本体的一侧起到远离外板本体的一侧逐渐朝充电座安装孔的中心线方向倾斜。第一延伸面的一侧、第二延伸面的一侧、第三延伸面的一侧以及第四延伸面的一侧分别与延伸端面形成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将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以及第四延伸面分别设置为与外板本体垂直的面,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以及第四延伸面分别从延伸部靠近外板本体的一侧起到远离外板本体的一侧逐渐朝充电座安装孔的中心线方向倾斜能够将延伸端面上受到的力沿其斜面分散到不同的方向,使得延伸端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故此种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刚度。第一延伸面的一侧、第二延伸面的一侧、第三延伸面的一侧以及第四延伸面的一侧分别与延伸端面形成倒角能够在乘车人员触碰到连接角位置时,避免乘车人员受到尖角的伤害。同时,第一延伸面的一侧、第二延伸面的一侧、第三延伸面的一侧以及第四延伸面的一侧分别与延伸端面形成倒角能够避免连接角位置处因产生应力集中而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延伸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充电座安装孔和两个线束孔,并且,两个线束孔分别设置于充电座安装孔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端面上设置一个充电座安装孔和两个线束孔使得安装人员从充电座安装孔的两侧均能够装配充电线束,进而提高装配充电座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延伸端面上在充电座安装孔的周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充电座穿过充电座安装孔并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于延伸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其他连接结构,充电座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于延伸端面上能够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的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用于安装机舱上边梁外板周边的零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安装部的设置能够便于机舱上边梁外板周边的零件的固定,从而增加了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具有一定的刚度,进而在机舱上边梁外板使用延展性较高,刚度较低的材质一体成型时,能够保证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舱上边梁总成,机舱上边梁总成还包括机舱上边梁内板,机舱上边梁内板设置于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远离延伸端面的一侧,且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机舱上边梁内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机舱上边梁内板之间需要满足充电线束安装通过性要求,故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机舱上边梁内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布置充电线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具有能够兼顾刚度和易于成型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还包括翼子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一侧安装于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远离延伸端面的一侧,另一侧安装有翼子板,翼子板上设置有充电孔,并且,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充电孔的中心线与充电座安装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汽车充电时是将充电线通过翼子板上设置的充电孔插到充电座上的,故充电孔的中心线与充电座安装孔的中心线需要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包括外板本体,外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朝远离外板本体的方向突出的延伸部,使得延伸部与外板本体之间形成台阶。延伸部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分别与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相接的延伸端面。延伸端面上设置有充电座安装孔和线束孔,充电座安装孔与线束孔连通,并且,充电座安装孔用于安装充电座,线束孔用于装配充电线束。充电座是安装于延伸端面的充电座安装孔中的,故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刚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机舱上边梁外板选用刚度高的材质制作时,因其延展性较低,很容易产生拉延失效的问题,且延展性低的材质不易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加工成型。故延伸部与外板本体之间形成台阶能够增强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刚度,进而为易于加工成型而采用延展性较高,刚度较低的材质加工机舱上边梁外板时,能够保证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位置处的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具有能够兼顾刚度和易于成型的优势。另外,线束孔的设置能够易于收集充电线束。同时充电座安装孔与线束孔连通能够便于装配充电线束。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充电座安装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充电座未安装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板本体;
20:延伸部;
210:第一延伸面;
220:第二延伸面;
230:第三延伸面;
240:第四延伸面;
250:延伸端面;251:充电座安装孔;252:线束孔;253:连接孔;
30:机舱上边梁内板;
40:安装部;
B:机舱上边梁外板的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板本体10,外板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朝远离外板本体10的方向突出的延伸部20,使得延伸部20与外板本体10之间形成台阶。延伸部20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以及分别与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相接的延伸端面250。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以及第三延伸面230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分别与外板本体10相接,第四延伸面240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朝远离延伸端面250的方向延伸。延伸端面250上设置有充电座安装孔251和线束孔252,充电座安装孔251与线束孔252连通,并且,充电座安装孔251用于安装充电座,线束孔252用于装配充电线束。
具体地,延伸部20与外板本体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地,为易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加工制造,以及避免延伸部20与外板本体10的连接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20与外板本体10之间一体成型。
更为具体地,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以及延伸端面25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地,为易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加工制造,以及避免连接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以及延伸端面250之间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座是安装于延伸端面250的充电座安装孔251中的,故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20位置处的刚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机舱上边梁外板选用刚度高的材质制作时,因其延展性较低,很容易产生拉延失效的问题,且延展性低的材质不易于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加工成型。故延伸部20与外板本体10之间形成台阶能够增强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20位置处的刚度,进而为易于加工成型而采用延展性较高,刚度较低的材质加工机舱上边梁外板时,能够保证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20位置处的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具有能够兼顾刚度和易于成型的优势。
另外,线束孔252的设置能够易于收集充电线束。同时充电座安装孔251与线束孔252连通能够便于装配充电线束。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如图2所示,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以及延伸端面250一体成型。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一体成型,并且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均由可冲压冷轧材质(也叫DC材质)制成。
具体地,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均由DC系列材质制成,并且,为了满足刚度要求,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均优选DC04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冲压冷轧材质的延展性较高,故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均由可冲压冷轧材质制作时,可以避免机舱上边梁外板产生拉延失效的问题,进而可以使得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以及延伸端面250一体成型,使得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一体成型。并且,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第四延伸面240以及延伸端面250一体成型,外板本体10与延伸部20一体成型能够避免因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产生损伤。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如图2所示,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以及第四延伸面240分别从延伸部20靠近外板本体10的一侧起到远离外板本体10的一侧逐渐朝充电座安装孔251的中心线方向倾斜。第一延伸面210的一侧、第二延伸面220的一侧、第三延伸面230的一侧以及第四延伸面240的一侧分别与延伸端面250形成倒角。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将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以及第四延伸面240分别设置为与外板本体10垂直的面,第一延伸面210、第二延伸面220、第三延伸面230以及第四延伸面240分别从延伸部20靠近外板本体10的一侧起到远离外板本体10的一侧逐渐朝充电座安装孔251的中心线方向倾斜能够将延伸端面250上受到的力沿其斜面分散到不同的方向,使得延伸端面250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故此种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20位置处的刚度。第一延伸面210的一侧、第二延伸面220的一侧、第三延伸面230的一侧以及第四延伸面240的一侧分别与延伸端面250形成倒角能够在乘车人员触碰到连接角位置时,避免乘车人员受到尖角的伤害。同时,第一延伸面210的一侧、第二延伸面220的一侧、第三延伸面230的一侧以及第四延伸面240的一侧分别与延伸端面250形成倒角能够避免连接角位置处因产生应力集中而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产生损伤。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如图2所示,延伸端面250上设置有一个充电座安装孔251和两个线束孔252,并且,两个线束孔252分别设置于充电座安装孔251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长度方向B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延伸端面250上设置一个充电座安装孔251和两个线束孔252使得安装人员从充电座安装孔251的两侧均能够装配充电线束,进而提高装配充电座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如图2所示,延伸端面250上在充电座安装孔251的周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53,充电座穿过充电座安装孔251并通过连接孔253固定连接于延伸端面250上。
具体地,连接孔25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2个、3个、4个等,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地,连接孔253可以设置为螺接孔、卡接孔或者其他连接方式的孔部,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充电座上与连接孔25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连接孔253适配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其他连接结构,充电座通过连接孔253固定连接于延伸端面250上能够使得机舱上边梁外板的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如图1所示,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40,用于安装机舱上边梁外板周边的零件。
具体地,安装部4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个、2个、3个、4个等,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部40可以用于安装机盖铰链加强板、机盖拉锁、洗涤水管、机盖铰链等结构,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用于安装不同的构件时,安装部40设置为与安装构件相适配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安装部40的设置能够便于机舱上边梁外板周边的零件的固定,从而增加了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如图2所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20位置处具有一定的刚度,进而在机舱上边梁外板使用延展性较高,刚度较低的材质一体成型时,能够保证机舱上边梁外板在延伸部20位置处的刚度。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舱上边梁总成,如图2和图3所示,机舱上边梁总成还包括机舱上边梁内板30,机舱上边梁内板30设置于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远离延伸端面250的一侧,且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机舱上边梁内板30之间形成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机舱上边梁内板30之间需要满足充电线束安装通过性要求,故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机舱上边梁内板30之间的间隙用于布置充电线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具有能够兼顾刚度和易于成型的优势。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还包括翼子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图中未示出),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一侧安装于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远离延伸端面250的一侧,另一侧安装有翼子板,翼子板上设置有充电孔(图中未示出),并且,在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充电孔的中心线与充电座安装孔25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汽车充电时是将充电线通过翼子板上设置的充电孔插到充电座上的,故充电孔的中心线与充电座安装孔251的中心线需要位于同一直线上。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本体,所述外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朝远离所述外板本体的方向突出的延伸部,使得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板本体之间形成台阶;
所述延伸部具有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延伸面、第二延伸面、第三延伸面、第四延伸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二延伸面、所述第三延伸面、所述第四延伸面在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相接的延伸端面;所述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二延伸面以及所述第三延伸面在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外板本体相接,所述第四延伸面在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朝远离所述延伸端面的方向延伸;
所述延伸端面上设置有充电座安装孔和线束孔,所述充电座安装孔与所述线束孔连通,并且,所述充电座安装孔用于安装充电座,所述线束孔用于装配充电线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二延伸面、所述第三延伸面、所述第四延伸面以及所述延伸端面一体成型;所述外板本体与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外板本体与所述延伸部均由可冲压冷轧的材质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二延伸面、所述第三延伸面以及所述第四延伸面分别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外板本体的一侧起到远离所述外板本体的一侧逐渐朝所述充电座安装孔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一延伸面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延伸面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三延伸面的所述一侧以及所述第四延伸面的所述一侧分别与所述延伸端面形成倒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充电座安装孔和两个所述线束孔,并且,两个所述线束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座安装孔在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面上在所述充电座安装孔的周侧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充电座穿过所述充电座安装孔并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周边的零件。
7.一种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舱上边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还包括机舱上边梁内板,所述机舱上边梁内板设置于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远离所述延伸端面的一侧,且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与所述机舱上边梁内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的机舱上边梁总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翼子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上远离所述延伸端面的一侧,另一侧安装有所述翼子板,所述翼子板上设置有充电孔,并且,在所述机舱上边梁外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充电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充电座安装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CN202220274630.8U 2022-02-10 2022-02-10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7048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74630.8U CN217048795U (zh) 2022-02-10 2022-02-10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74630.8U CN217048795U (zh) 2022-02-10 2022-02-10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8795U true CN217048795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74630.8U Active CN217048795U (zh) 2022-02-10 2022-02-10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8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48795U (zh) 汽车的机舱上边梁外板、机舱上边梁总成及汽车
JP4967649B2 (ja) シーリングスクリーン、ドア及びシーリングスクリーンの取付方法
CN116039438A (zh) 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
CN214396309U (zh) 板簧支座安装支架、车架及全承载式客车
CN219948302U (zh) 一种连接支架
CN219910986U (zh) 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进气系统及车辆
CN214355856U (zh) 后保险杠下装饰板
CN212447136U (zh) 一种带有线束支架的车载电源模块
CN220430067U (zh) 一种汽车左下a柱线束连接器固定支架
CN216805217U (zh) 一种汽车部件连接件
CN216994556U (zh) 一种车用仪表板横梁
CN215793593U (zh) 线束固定支架、线束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621694U (zh) 一种sos报警装置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431125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对接支架
CN220180716U (zh) 车载控制器的安装保护支架及车载控制器总成
CN220262895U (zh) 一种挡泥板支架
CN218839342U (zh) 设备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8352294U (zh) 一种电机支架结构
CN219487231U (zh) 汽车座椅横梁结构
CN214648075U (zh) 车辆电器件安装支架及机动车辆
CN219948106U (zh)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CN216055039U (zh) 线束支架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219635100U (zh) Ecu支架以及车辆
CN21019113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210390745U (zh) 倒挂式悬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