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8787U -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8787U
CN217048787U CN202220674541.2U CN202220674541U CN217048787U CN 217048787 U CN217048787 U CN 217048787U CN 202220674541 U CN202220674541 U CN 202220674541U CN 217048787 U CN217048787 U CN 217048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rail
roof side
reinforcing plate
plate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45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健
王洪利
王娟
程海东
李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45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8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8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8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包括:上边梁内板、上边梁加强板和B柱内板,上边梁内板的底部具有第一平面接合部,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B柱内板的顶部具有第二平面接合部,第一翻边结构与第一平面接合部和第二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将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延伸到上边梁内板与B柱内板的结合处并与之固定连接,相当于是在上边梁与B柱围成的空腔内添加了一个横向支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B柱与上边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此外,通过第一翻边结构与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能够提高上边梁加强板与上边梁内板及B柱内板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固性。

Description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标准及法规日趋严苛,对车身结构强度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车身设计上就要考虑更加安全的结构。
现有汽车的上边梁与B柱连接处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弱,在车辆遭受到侧面撞击或是顶部重压时很难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汽车的B柱与上边梁的连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车身,包括上边梁内板、上边梁加强板和B柱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下部具有第一平面接合部,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所述B柱内板的上部具有第二平面接合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之间。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顶端具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上边梁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三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贴合固定。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焊接固定。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身还包括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贴合固定。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长度为15至25mm。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长度为20mm。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车身包括上边梁内板、上边梁加强板和B柱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下部具有第一平面接合部,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所述B柱内板的上部具有第二平面接合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延伸到所述上边梁内板与B柱内板的结合处并与之固定连接,相当于是在上边梁与B柱围成的空腔内添加了一个横向支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B柱与上边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此外,通过在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设置的第一翻边结构与上边梁内板及B柱内板上的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能够提高上边梁加强板与上边梁内板及B柱内板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固性,进而使所述上边梁与所述B柱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将所述B柱内板设置于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之间,首先,当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按照外力由外向内的传递顺序,先受到冲击的一定是上边梁加强板,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设置在车身最外侧,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度高、支撑性好的特点,使其先将大部分外力冲击吸收转化,然后再将残余的小部分外力向车身内侧传递给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B柱内板,有效地保护了车身内部免受侵害;其次,因车身的装配过程一般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所以,此种布置形式有利于车身的快速装配。
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上边梁加强板、上边梁内板以及B柱内板间的连接强度。
又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受力点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应力聚集,从而使车身在受到撞击时更不容易发生变形。
又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顶端具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上边梁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三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贴合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使上边梁加强板与上边梁内板间形成两个结合点,多点连接有助于分散侧碰时上边梁内板产生的应力和顶压时B柱加强板在门洞顶端拐角处的应力,进而解决了上边梁内板开裂和B柱与上边梁连接点被撕裂的问题,有助于上边梁加强板将其受到的外力均匀地沿着结合点向车身传递;此外,通过设置在上边梁加强板顶端以及上边梁内板顶端的翻边结构将二者固定连接,能够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固性。
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焊接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与上边梁内板在此接合部的连接强度,有助于提升车身整体结构强度。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车身还包括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贴合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首先,可以与上边梁加强板一起抵御外力对车身侧面由外向内的横向冲击,其次,提升了上边梁与B柱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了车身纵向的结构强度。此外,对于车身整体的抗扭强度也有大幅的提升。
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长度为15至25mm。通过这样设置,既能保证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又能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节约制造成本,减轻结构重量。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长度为20mm。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同时兼顾车身强度和材料成本的最优方案。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进而具备了上述车身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将上边梁内部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实现了车身整体强度的大幅提升,因此,在车身侧面遭遇碰撞或者翻滚时,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安全性更强、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车身的上边梁与B柱连接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车身的上边梁与B柱连接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上边梁;11、上边梁内板;111、第一平面接合部;112、第三翻边结构;12、上边梁加强板;121、第一翻边结构;122、第二翻边结构;2、B柱;21、B柱内板;211、第二平面接合部;22、B柱加强板;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车身包括上边梁1和B柱2,其中,上边梁1位于B柱2的上方,上边梁1的底端与B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
继续参阅图1至图3,车身的上边梁1包括上边梁内板11和上边梁加强板12,车身的B柱2包括B柱内板21,所述上边梁内板11的下部具有第一平面接合部111,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的底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121,所述B柱内板21的上部具有第二平面接合部211,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111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211贴合固定。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上边梁1与B柱2之间围成一个空腔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上边梁加强板12的底端与上边梁内板11、B柱内板21之间具有2-3mm左右的间隙,并没有与上边梁内板11、B柱内板相连21。
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的底端延伸到所述上边梁内板11与所述B柱内板21的结合处并与之固定连接,相当于是在上边梁1与B柱2围成的空腔内添加了一个横向支撑,弥补了传统结构设计中此处结构空腔未连接的缺陷,通过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有效地支撑起了所述腔体结构相对的两个面,极大地提升了上边梁1与B柱2接合部的结构强度。
此外,通过在上边梁加强板12的底端设置的第一翻边结构121与上边梁内板11及B柱内板21上的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能够提高上边梁加强板12与上边梁内板11及B柱内板21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固性,进而使所述上边梁1与所述B柱2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211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111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之间。从图上的方位看为,第一翻边结构121位于左侧,第一平面接合部111位于右侧,第二平面接合部211位于中间。
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即将所述B柱内板21设置于所述上边梁内板11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之间,首先,当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按照外力由外向内的传递顺序,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上边梁加强板12;因此,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设置在车身最外侧,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度高、支撑性好的特点,使其先将大部分外力冲击吸收转化,然后再将残余的小部分外力向车身内侧传递给所述上边梁内板11和所述B柱内板21,有效地保护了车身内部免受侵害。其次,因车身的装配过程一般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所以,此种布置形式有利于车身的快速装配。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通过螺栓3将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111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211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利用螺栓3的紧固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上边梁加强板12、上边梁内板11以及B柱内板21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其同时抵御横向和纵向力的能力,进而增强了上边梁1的整体强度,使车身的抗扭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上边梁内板11以及B柱内板21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胶接等方式,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优选通过螺栓3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上边梁内板11以及B柱内板21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通过两个螺栓3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上边梁内板11以及B柱内板21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车身受到撞击时,使受力点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应力聚集,从而使车身更不容易发生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螺栓3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的两个,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螺栓3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或者四个等等,这种对螺栓3的具体设置数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然,螺栓3的数量不能少于两个,也就是说,至少通过两个螺栓3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上边梁内板11以及B柱内板21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在上边梁加强板1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翻边结构122,在所述上边梁内板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三翻边结构112,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22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112贴合固定。
通过这样的设置,使上边梁加强板12与上边梁内板11间形成两个结合点,多点连接有助于分散侧碰时上边梁内板11产生的应力和顶压时B柱加强板22在门洞顶端拐角处的应力,有助于上边梁加强板12将其受到的外力均匀地沿着结合点向车身传递,进而解决了上边梁内板11开裂和B柱2与上边梁1连接点被撕裂的问题,有助于上边梁加强板12将其收到的外力均匀地沿着结合点向车身传递。
此外,通过设置在上边梁加强板12顶端以及上边梁内板11顶端的翻边结构将二者固定连接,能够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22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112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焊接方式将第二翻边结构122与第三翻边结构112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与上边梁内板11在此接合部的连接强度,有助于提升车身整体结构强度。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的B柱2还包括B柱加强板22,所述B柱加强板22的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12贴合固定。
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B柱加强板22可以与上边梁加强板12一起抵御车身侧面由外向内的横向冲击,另一方面,还提升了上边梁1与B柱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了车身纵向的结构强度。此外,对于车身整体的抗扭强度也有大幅的提升。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将第一翻边结构121的长度设置为15至25mm。
经过科研人员反复大量的实验论证后得出结论,即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的长度应设置为15至25mm的范围,这样设置既能保证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又能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节约制造成本,减轻结构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的长度设置成15至25mm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例如,可以将其设置为15mm、18mm或者23mm,等等,这种对具体尺寸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1的长度设置为20mm。
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同时兼顾车身强度和材料成本的最优方案。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上边梁内板、上边梁加强板和B柱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下部具有第一平面接合部,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底端具有第一翻边结构,所述B柱内板的上部具有第二平面接合部,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贴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一平面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平面接合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顶端具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上边梁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三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贴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还包括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贴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长度为15至2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长度为20mm。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CN202220674541.2U 2022-03-25 2022-03-25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Active CN217048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4541.2U CN217048787U (zh) 2022-03-25 2022-03-25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4541.2U CN217048787U (zh) 2022-03-25 2022-03-25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8787U true CN217048787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4541.2U Active CN217048787U (zh) 2022-03-25 2022-03-25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8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7774B (zh) 一种偏置碰高安全性的a柱结构
CN213735195U (zh) 用于车辆的b柱总成和车辆
EP3936414B1 (en) Vehicle frame member
CN111017034B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11107729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CN216184402U (zh) 天窗顶盖总成及车辆
CN110040177A (zh) 车辆骨架及其加强结构件、车辆
CN217048787U (zh) 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CN113942584A (zh) 一种梁搭接加强结构和后围白车身梁
CN206926725U (zh) 一种车身传力结构及汽车
CN212685731U (zh) 一种侧围加强内框组件
CN201506388U (zh) 一种中级轿车中立柱总成
CN217435840U (zh) 汽车的上边梁结构及车身、汽车
CN105644628A (zh) 汽车前立柱上段加强结构
CN212220384U (zh) 副车架与车身底板的总成及汽车
CN213594387U (zh)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CN212950859U (zh) 一种前大梁加强组件
CN207860280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边梁结构总成
CN208774892U (zh) 一种重卡地板骨架
CN216269537U (zh) 车辆的侧围加强结构和车辆
CN220163996U (zh) 车身端部结构及车辆
CN216301241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CN210063134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侧围的b柱
CN206125168U (zh) 一种汽车纵梁连接件
CN213057224U (zh) 一种汽车b柱下接头结构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