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1241U -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1241U
CN216301241U CN202123116159.4U CN202123116159U CN216301241U CN 216301241 U CN216301241 U CN 216301241U CN 202123116159 U CN202123116159 U CN 202123116159U CN 216301241 U CN216301241 U CN 21630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illar
column
roof side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61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林
朱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61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1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为解决车顶侧边梁内板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B柱外板、车顶侧边梁和B柱加强板,B柱外板与车顶侧边梁固定连接,B柱加强板固定设置在B柱外板上,并且B柱加强板延伸至车顶侧边梁,形成B柱外板、B柱加强板和车顶侧边梁的叠层区域,B柱外板、B柱加强板和车顶侧边梁在叠层区域共同固定连接。在侧围加强板总成的B柱腔体内部增加B柱与侧边梁的连接,提升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分散了侧碰及顶压时的B柱拐角处的应力,解决了车顶侧边梁内板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B柱是在驾驶舱的前座和后座之间,从车顶延伸到车底部的立柱,B柱上部接头是B柱上部的搭接结构,汽车侧面碰撞时,B柱本体直接承受撞击,外部对B柱的冲击力通过B柱上部接头结构传递到汽车顶部侧边梁,汽车受到顶压时,车顶侧边梁受到直接撞击,车顶侧边梁将力通过B柱上部接头结构传递到B柱,B柱与车顶侧边梁在车辆侧碰及顶压时非常容易出现因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B柱与车顶侧边梁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问题,所以B柱上部的搭接结构对汽车在侧碰及顶压时力的传递至关重要。现有的B柱上部接头结构一般是B柱直接与车顶侧边梁连接,B柱腔体内部设置有B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与B柱外板连接,通过B柱加强板与B柱外板的连接来增大B柱承压的能力,当B柱加强板与B柱外板连接成一体的结构承压能力不足而需要提高汽车抗撞击的能力时,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加强B柱加强板材质来应对B柱承压能力的不足的问题,上述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B柱承压的能力,但是汽车本身也相应增加了很高的重量,同时上述技术方案并不能解决B柱与车顶侧边梁在车辆侧碰及顶压时非常容易出现因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B柱与车顶侧边梁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还采用增加局部补强板或支撑板等部件的方式增加B柱强度或者采用增加支架的方式来提高B柱上部接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上述方式同样会使汽车结构的重量增加同时还会增加零件的使用数量,这使汽车的成本明显提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来解决侧围加强板总成结构中的B柱与车顶侧边梁的接头结构在受到侧碰及顶压时车顶侧边梁内板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技术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导致侧围加强板总成的车顶侧边梁内板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B柱外板和车顶侧边梁,所述B柱外板与所述车顶侧边梁固定连接,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还包括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B柱外板上,并且所述B柱加强板设置成延伸至所述车顶侧边梁,形成所述B柱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车顶侧边梁的叠层区域,所述B柱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车顶侧边梁在所述叠层区域共同固定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B柱加强板的横截面为U型,相应地所述车顶侧边梁上设置有避让槽。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B柱加强板的顶部还设置有上翻边,侧部还设置有侧翻边。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还包括B柱内板,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固定连接,并且形成B柱空腔,所述B柱加强板设置在所述B柱空腔内。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顶侧边梁对应于所述叠层区域的位置为所述车顶侧边梁的法兰边。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B柱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车顶侧边梁在所述叠层区域通过三层点焊固定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顶侧边梁上还设有补丁板。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B柱加强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白车身,所述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B柱外板和车顶侧边梁,B柱外板与车顶侧边梁固定连接,侧围加强板总成还包括B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固定设置在B柱外板上,并且B柱加强板设置成延伸至车顶侧边梁,形成B柱外板、B柱加强板和车顶侧边梁的叠层区域,B柱外板、B柱加强板和车顶侧边梁在叠层区域共同固定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B柱外板、B柱加强板和车顶侧边梁构成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在B柱腔体内部形成叠层区域并在叠层区域处固定连接,在承受侧碰及顶压时汽车将受到的压力通过车顶侧边梁直接传递给B柱外板,因为在叠层区域处B柱加强板也与车顶侧边梁直接连接,所以汽车也能将受到的一部分压力同时通过车顶侧边梁直接传递给B柱加强板,参照图6和图7中的叠层区域D处的连接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降低了侧围加强板总成在B柱拐角处的应力超过B柱拐角处能够承受的力的极限值时失稳的风险,提高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并增强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稳定性,同时分散了侧碰及顶压时的B柱拐角处的应力,由此解决了B柱与车顶侧边梁在车辆侧碰及顶压时因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B柱与车顶侧边梁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问题,即解决了侧围加强板总成受到侧碰及顶压时车顶侧边梁内板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并且在整体没有增加新的部件,也没有加厚各个零件或者替换更强的材质的基础上,也实现了车身整体结构的增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B柱与车顶侧边梁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B柱外板与B柱加强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B柱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车顶侧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B柱外板、B柱加强板和车顶侧边梁形成的叠层区域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C-C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B柱外板;2、B柱加强板;21、侧翻边;22、上翻边;3、B柱内板;4、车顶侧边梁;41、补丁板;42、避让槽;5、腔体内部焊点;D、叠层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8所示,为解决现有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而导致侧围加强板总成的车顶侧边梁开裂以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4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B柱内板3和车顶侧边梁4,B柱外板1与车顶侧边梁4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选择通过点焊连接,B柱外板1和B柱内板3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B柱外板1和B柱内板3连接后形成的整体可以在内部形成B柱空腔,B柱加强板2设置在B柱空腔内,并且B柱加强板2也可以通过点焊固定设置在B柱外板1上。B柱加强板2的顶部还设置有上翻边22,侧部还设置有侧翻边21,B柱加强板2的横截面为U型,为了避让B柱加强板2的侧部,在车顶侧边梁4上的法兰面设置有避让槽42,B柱加强板2的上部延伸至车顶侧边梁4的避让槽42的位置处并插入避让槽42内。如图6和图7所示,B柱外板1、车顶侧边梁4和B柱加强板2在连接过程中形成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的叠层区域D,在叠层区域D处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依次排布,在车顶侧边梁4上对应于叠层区域D的位置为车顶侧边梁4的法兰边,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在叠层区域D即车顶侧边梁4的法兰面位置处共同固定连接,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的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在B柱腔体内部叠层区域D处设置两个腔体内部焊点5,在叠层区域D的两个腔体内部焊点5的位置上通过三层点焊的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B柱加强板2的截面设置成U形,上部设有上翻边22和两侧设有侧翻边21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B柱加强板2的抗压能力,从而可以增强B柱的顶部强度。由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构成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在B柱腔体内部形成叠层区域D并在叠层区域D处的两个腔体内部焊点5的位置上通过三层点焊固定连接,在承受侧碰及顶压时,汽车将受到的压力通过车顶侧边梁4直接传递给B柱外板1,因为在叠层区域D处B柱加强板2也与车顶侧边梁4直接连接,所以汽车也能将受到的一部分压力同时通过车顶侧边梁4直接传递给B柱加强板2,叠层区域D处的连接方式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降低了侧围加强板总成在B柱拐角处的应力超过B柱拐角处能够承受的力的极限值时失稳的风险,提高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并增强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稳定性,同时分散了侧碰及顶压时的B柱拐角处的应力,解决了侧围加强板总成受到侧碰及顶压时车顶侧边梁内板(图中未示出)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4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B柱加强板2的U形截面的内侧还设置有加强筋,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车顶侧边梁4的上部还设置有补丁板41。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B柱加强板2内侧的加强筋(图中未示出)可以进一步增强B柱的强度,提高了B柱在侧碰及顶压时承受压力的能力,车顶侧边梁4补丁板41的设置起到了提高车顶侧边梁4抗压能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B柱加强板2的截面设置成U形,上部设有上翻边22和两侧设有侧翻边21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B柱加强板2的抗压能力,从而可以增强B柱的顶部强度。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的补丁板41的设置都起到了提高车辆在侧碰及顶压时的抗压能力的作用。另外,由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和车顶侧边梁4构成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在B柱腔体内部形成叠层区域D并在叠层区域D处的两个腔体内部焊点5的位置上通过三层点焊固定连接,汽车在承受侧碰及顶压时可以将受到的压力通过车顶侧边梁4直接传递给B柱外板1,因为在叠层区域D处B柱加强板2也与车顶侧边梁4直接连接,所以汽车也能同时将受到的一部分压力通过车顶侧边梁4直接传递给B柱加强板2,叠层区域D处的连接方式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降低了侧围加强板总成在B柱拐角处的应力超过B柱拐角处能够承受的力的极限值时失稳的风险,提高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强度并增强了侧围加强板总成的稳定性,同时分散了侧碰及顶压时的B柱拐角处的应力,由此解决了B柱外板1与车顶侧边梁4在车辆侧碰及顶压时因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B柱外板1与车顶侧边梁4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问题,即解决了侧围加强板总成受到侧碰及顶压时车顶侧边梁内板(图中未示出)开裂及B柱与车顶侧边梁4拐角焊点撕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白车身,该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B柱外板和车顶侧边梁,所述B柱外板与所述车顶侧边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还包括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B柱外板上,并且所述B柱加强板设置成延伸至所述车顶侧边梁,形成所述B柱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车顶侧边梁的叠层区域,所述B柱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车顶侧边梁在所述叠层区域共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的横截面为U型,相应地所述车顶侧边梁上设置有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的顶部还设置有上翻边,侧部还设置有侧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板总成还包括B柱内板,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固定连接,并且形成B柱空腔,所述B柱加强板设置在所述B柱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侧边梁对应于所述叠层区域的位置为所述车顶侧边梁的法兰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外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车顶侧边梁在所述叠层区域通过三层点焊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侧边梁上还设有补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加强筋。
9.一种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
CN202123116159.4U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Active CN21630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6159.4U CN216301241U (zh)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6159.4U CN216301241U (zh)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1241U true CN216301241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6159.4U Active CN216301241U (zh) 2021-12-06 2021-12-06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1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5134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JP6122969B2 (ja) 車体上部構造
KR20060105030A (ko) 자동차용 서브 프레임
EP4011751B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12407056B (zh) 一种车顶抗压结构
KR20210075737A (ko) 차량의 사이드실 강성 보강 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2195650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2029898U (zh) 发舱总成与前地板总成的连接结构
CN216301241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板总成、用于车辆的白车身及车辆
CN102963435A (zh) 一种乘员舱前立柱加强结构
CN111891228A (zh) 用于车辆的门槛总成及具有该门槛总成的车辆
CN101704385A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
CN217554010U (zh) 一种后轮鼓包外板总成及其搭接结构
JP4174864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215706661U (zh)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CN216269537U (zh) 车辆的侧围加强结构和车辆
CN209956091U (zh) 一种踵板横梁加强结构
CN208774892U (zh) 一种重卡地板骨架
CN113335389B (zh) 一种后地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4435482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9728335U (zh) A柱下端加强结构及设有其的车辆
CN216332298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154582U (zh) 一种a柱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