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4546U - 汽车后包围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包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4546U
CN216994546U CN202220790790.8U CN202220790790U CN216994546U CN 216994546 U CN216994546 U CN 216994546U CN 202220790790 U CN202220790790 U CN 202220790790U CN 216994546 U CN216994546 U CN 216994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rear bar
installation
automobi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907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荣威
黎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ezhijiao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ezhijiao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ezhijiao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ezhijiao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907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4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4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4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包围,该汽车后包围包括:包围主体、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均安装于包围主体;包围主体包括后杠以及两侧板,侧板连接于后杠的两端,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均安装于后杠。后杠具有两第一安装部、两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后杠的两端分别朝向远离后杠一侧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两第一安装部;两第二安装部设置于两第一安装部之间;第三安装部设置于两第二安装部之间。本实用新型所的汽车后包围采用分体式结构将后杠以及两侧板设置为可拆卸的三个部件,当车辆后包围处发生碰撞或剐蹭时,能够针对损坏的部件进行单独更换,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汽车后包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包围。
背景技术
汽车尾部装有后包围,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车体尾部;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从外观上看,具有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后包围还有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作用。
然而,现有的汽车后包围一般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其整体性导致后包围受损时需要整体更换,这大大增加了车辆的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汽车后包围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包围。
一种汽车后包围,该汽车后包围包括包围主体、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均安装于包围主体;包围主体包括后杠以及两侧板,侧板连接于后杠的两端,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均安装于后杠。
后杠具有两第一安装部、两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后杠的两端分别朝向远离后杠一侧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两第一安装部,两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安装两侧板;两第二安装部设置于两第一安装部之间,并且,两第二安装部分别与两第一安装部对应相邻设置于后杠的底侧边缘,两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安装排气组件;第三安装部设置于两第二安装部之间,并且,第三安装部设置于后杠的一侧表面,并贯穿至后杠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表面,第三安装部连接安装指示灯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后杠具有连接面以及导流面,连接面设置于后杠朝向两第一安装部延伸方向的一侧表面,导流面相对连接面设置于后杠的另一侧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导流面具有若干导流槽、第一凹槽以及若干加强筋,若干导流槽两两相邻设置于导流面的底侧边缘,并且,若干导流槽设置于两第二安装部之间;第一凹槽设置于导流面的顶侧边缘,并且,第一凹槽由导流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若干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于若干导流槽两两相邻的连接处,并且,每一加强筋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其另一端延伸至导流面的底侧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凹槽具有规则的网状凸起结构,网状凸起结构均匀分布与第一凹槽的底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后杠还具有两凸起部以及两第二凹槽,两凸起部分别设置于后杠顶侧边缘的两端,并分别与两第一安装部平滑连接,两第二凹槽分别对应设置于两凸起部朝向导流面的一侧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侧板具有一扰流曲面,两扰流曲面为镜像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对应侧板与另一侧板相背的一侧表面,并且,每一扰流曲面由对应侧板远离后杠的一端向对应侧板连接后杠的一端延伸,并与导流面平滑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扰流曲面由收敛方向不同的第一双曲面以及第二双曲面拼接形成,其中,两第一双曲面分别朝向两侧板相背的一侧收敛;两第二双曲面分别朝向两侧板相向的一侧收敛;两第一双曲面分别设置于对应侧板远离后杠的一端;两第二双曲面分别设置于对应侧板靠近后杠的一端,并且,每一第二双曲面分别平滑连接对应的第一双曲面以及导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指示灯组包括第一灯罩、第二灯罩、灯体、安装底板以及固定板,灯体安装于安装底板的一侧表面,固定板设置于安装底板的另一侧表面并固定灯体;第二灯罩扣合于灯体背向安装底板的一侧表面并连接安装底板;第一灯罩罩设于第二灯罩背向安装底板的一侧表面并连接安装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指示灯组件具有第一灯罩的一侧由第三安装部的连接面一侧贯穿至第三安装部的导流面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板的侧边缘还具有若干固定件,若干固定件连接第三安装部的连接面一侧的边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汽车后包围采用分体式结构将后杠以及两侧板设置为可拆卸的三个部件,当车辆后包围处发生碰撞或剐蹭时,能够针对损坏的部件进行单独更换,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此外,导流面设置若干加强筋以及网状凸起能够有效改善后杠的结构强度,并且,网状凸起能够在进一步降低后包围重量、节省耗材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汽车后包围吸能效果以及减少车尾风噪。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汽车后包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汽车后包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汽车后包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汽车后包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汽车后包围,该汽车后包围包括包围主体1、排气组件2以及指示灯组3。其中,排气组件2以及指示灯组3均安装于包围主体1。包围主体1作为安装主体将排气组件2以及指示灯组3集成并连接至车辆预设的安装位点,并且,包围主体1能够对车辆尾部进行装饰以及保护,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流向,从而降低风阻以及风噪的影响并增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抓地力,以此提升车辆操控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包围主体1包括后杠11以及两侧板12,其中,侧板12连接于后杠11的两端,排气组件2以及指示灯组3均安装于后杠11,在本实施例中,分体式的包围主体1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便于汽车后包围的安装以及更换,当车辆后包围受损时,维修人员能够对受损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以及更换,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具体的,后杠11具有两第一安装部111、两第二安装部112以及第三安装部113。其中,后杠11的两端分别朝向远离后杠11一侧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两第一安装部111,两第一安装部111对应连接安装两侧板12;两第二安装部112设置于两第一安装部111之间,并且,两第二安装部112分别与两第一安装部111对应相邻设置于后杠11的底侧边缘,两第二安装部112对应连接安装排气组件2;第三安装部113设置于两第二安装部112之间,并且,第三安装部113设置于后杠11的一侧表面,并贯穿至后杠11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表面,指示灯组3连接安装于第三安装部113。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后杠11具有连接面114以及导流面115,其中,连接面114设置于后杠11朝向两第一安装部111延伸方向的一侧表面,导流面115相对连接面114设置于后杠11的另一侧表面。在具体应用中,连接面114连接车辆对应的安装位点,导流面115与车辆外部环境接触,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车辆外表面气流进行引导,以此降低风阻。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导流面115具有若干导流槽1151、第一凹槽1152以及若干加强筋1153。其中,若干导流槽1151两两相邻设置于导流面115的底侧边缘,并且,若干导流槽1151设置于两第二安装部112之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尾部以及底部的气流通过若干导流槽1151进行导流,从而将车辆尾部气流收拢并定向引导,进而减少底部空气对车身的抬升力,增加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第一凹槽1152设置于导流面115的顶侧边缘,并且,第一凹槽1152由导流面115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若干加强筋1153分别对应设置于若干导流槽1151两两相邻的连接处,并且,每一加强筋1153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凹槽1152的底壁,其另一端延伸至导流面115的底侧边缘,从而有效提升若干导流槽1151之间以及后杠11整体的结构强度。具体的,第一凹槽1152具有规则的网状凸起结构11521,网状凸起结构11521均匀分布与第一凹槽1152的底壁,网纹凸起结构能够改善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护杠的缓冲结构,当汽车尾部发生碰撞时,网纹凸起结构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后杠11还具有两凸起部116以及两第二凹槽117,两凸起部116分别设置于后杠11顶侧边缘的两端,并分别与两第一安装部111平滑连接,两第二凹槽117分别对应设置于两凸起部116朝向导流面115的一侧表面。在实际应用中,两凸起部116能够配合车辆尾部安装,以此对车辆尾部外观进行改良,同时两凸起部116能够有效增加后杠11的吸能面积,从而有效提升后杠11的防护性能;而两第二凹槽117能够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尾的风噪。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每一侧板12具有一扰流曲面121,两扰流曲面121为镜像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对应侧板12与另一侧板12相背的一侧表面,并且,每一扰流曲面121由对应侧板12远离后杠11的一端向对应侧板12连接后杠11的一端延伸,并与导流面115平滑连接。具体的,每一扰流曲面121由收敛方向不同的第一双曲面1211以及第二双曲面1212拼接形成,其中,两第一双曲面1211分别朝向两侧板12相背的一侧收敛;两第二双曲面1212分别朝向两侧板12相向的一侧收敛;两第一双曲面1211分别设置于对应侧板12远离后杠11的一端;两第二双曲面1212分别设置于对应侧板12靠近后杠11的一端,并且,每一第二双曲面1212分别平滑连接对应的第一双曲面1211以及导流面115。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后包围两侧的扰流曲面121能够对车辆底部侧向的气流进行引动,而在本实施例中,两侧扰流曲面121能够将车辆侧向气流导向车辆外侧,从而有效避免车辆两侧气流在车尾聚拢形成乱流而产生抬升力,以此有效增加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指示灯组3包括第一灯罩31、第二灯罩32、灯体33、安装底板34以及固定板35。其中,灯体33安装于安装底板34的一侧表面,固定板35设置于安装底板34的另一侧表面并固定灯体33;第二灯罩32扣合于灯体33背向安装底板34的一侧表面并连接安装底板34;第一灯罩31罩设于第二灯罩32背向安装底板34的一侧表面并连接安装底板34。指示灯组3件具有第一灯罩31的一侧由第三安装部113的连接面114一侧贯穿至第三安装部113的导流面115一侧。具体的,固定板35的侧边缘还具有若干固定件,若干固定件连接第三安装部113连接面114一侧的边缘。在实际应用中,安装于汽车后包围的指示灯组3能够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警示后方车辆保持车距以及注意行驶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汽车后包围采用分体式结构将后杠以及两侧板设置为可拆卸的三个部件,当车辆后包围处发生碰撞或剐蹭时,能够针对损坏的部件进行单独更换,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此外,导流面设置若干加强筋以及网状凸起能够有效改善后杠的结构强度,并且,网状凸起能够在进一步降低后包围重量、节省耗材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汽车后包围吸能效果以及减少车尾风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围主体、排气组件以及指示灯组,所述排气组件以及所述指示灯组均安装于所述包围主体;所述包围主体包括后杠以及两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后杠的两端,所述排气组件以及所述指示灯组均安装于所述后杠;
所述后杠具有两第一安装部、两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所述后杠的两端分别朝向远离所述后杠一侧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两所述第一安装部,两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连接安装两所述侧板;两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两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并且,两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相邻设置于所述后杠的底侧边缘,两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连接安装所述排气组件;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于两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后杠的一侧表面,并贯穿至所述后杠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表面,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安装所述指示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杠具有连接面以及导流面,所述连接面设置于所述后杠朝向两所述第一安装部延伸方向的一侧表面,所述导流面相对连接面设置于所述后杠的另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具有若干导流槽、第一凹槽以及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导流槽两两相邻设置于所述导流面的底侧边缘,并且,若干所述导流槽设置于两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导流面的顶侧边缘,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导流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若干所述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导流槽两两相邻的连接处,并且,每一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导流面的底侧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规则的网状凸起结构,所述网状凸起结构均匀分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杠还具有两凸起部以及两第二凹槽,两所述凸起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后杠顶侧边缘的两端,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安装部平滑连接,两所述第二凹槽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导流面的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具有一扰流曲面,两所述扰流曲面为镜像结构,并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侧板与另一所述侧板相背的一侧表面,并且,每一所述扰流曲面由对应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后杠的一端向对应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后杠的一端延伸,并与所述导流面平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扰流曲面由收敛方向不同的第一双曲面以及第二双曲面拼接形成,其中,两所述第一双曲面分别朝向两所述侧板相背的一侧收敛;两所述第二双曲面分别朝向两所述侧板相向的一侧收敛;两所述第一双曲面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后杠的一端;两所述第二双曲面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后杠的一端,并且,每一所述第二双曲面分别平滑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双曲面以及所述导流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组包括第一灯罩、第二灯罩、灯体、安装底板以及固定板,所述灯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另一侧表面并固定所述灯体;所述第二灯罩扣合于所述灯体背向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表面并连接所述安装底板;所述第一灯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灯罩背向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表面并连接所述安装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灯罩的一侧由所述第三安装部的所述连接面一侧贯穿至所述第三安装部的所述导流面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侧边缘还具有若干固定件,若干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的所述连接面一侧边缘。
CN202220790790.8U 2022-04-07 2022-04-07 汽车后包围 Active CN216994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0790.8U CN216994546U (zh) 2022-04-07 2022-04-07 汽车后包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0790.8U CN216994546U (zh) 2022-04-07 2022-04-07 汽车后包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4546U true CN216994546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7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90790.8U Active CN216994546U (zh) 2022-04-07 2022-04-07 汽车后包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4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80001672A1 (en) Device for enhancing safety of pneumatic characteristic of vehicle
CN212921710U (zh) 一种利于行人保护的汽车发动机罩内板
CN216994546U (zh) 汽车后包围
CN103043018A (zh) 车辆碰撞减轻结构
CN217022691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20985244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全封闭底护板布置结构
CN209852066U (zh) 一种车辆底盘装置及车辆
CN210852656U (zh)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及发动机罩
CN207790593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CN113734293A (zh) 一种后裙板总成及车辆
CN220594852U (zh) 前下护板以及车辆
CN214985666U (zh) 一种前机舱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CN219565251U (zh) 车辆前舱加强梁及车辆
CN215042618U (zh) 一种前下防护总成
CN220281317U (zh) 连接杆组件及发动机舱
CN220314908U (zh)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CN112960038B (zh) 一种吸能型铝合金发动机罩的结构
CN217048798U (zh) 车辆及其前围上盖板总成
CN217672467U (zh) 通风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11442209U (zh) 前保险杠蒙皮及车辆
CN21472862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11568114U (zh) 一种电动车前轮罩外板加强组件
CN220374635U (zh)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6301272U (zh) 车辆
CN219668341U (zh) 一种前围外板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