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9250U -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69250U CN216969250U CN202220735089.6U CN202220735089U CN216969250U CN 216969250 U CN216969250 U CN 216969250U CN 202220735089 U CN202220735089 U CN 202220735089U CN 216969250 U CN216969250 U CN 2169692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arm
- mounting assembly
- arc
- side plate
- arm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所述摆臂安装组件的两端设置有与下摆臂相对应的安装凹槽,所述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且所述弧形向上凸起。通过在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设置多个顺次连接的弧形段,弧形段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并且弧形向上凸起,使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呈“蜗牛壳”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增强副车架与下摆臂之间的连接刚度,有效衰减轮胎激励振动传递能量,达到降低车内振动噪声目的,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刚度及强度对整车的耐久性、舒适性、操控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后副车架主要承载轮胎载荷及运动激励,后副车架下摆臂安装点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轮胎激励传递至车身引起整车振动噪声问题,同时车辆操稳性能也需要安装点具有较强的刚度,以便在操作时有较好的强度基础。
相关技术中,后副车架上设置有多块钣金和多个支撑板以及在下摆臂安装点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通过钣金和支撑板与安装支架的配合以提升安装点的刚度,但是后副车架与下摆臂安装点的连接结构造型较弱,不能有效利用结构形状刚度提升整体安装位置及局部刚度,容易引起车内噪声振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摆臂安装组件,在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沿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顺次连接的弧形段,并且弧形段的横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使摆臂安装组件呈蜗牛壳状,提高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所述摆臂安装组件的两端设置有与下摆臂相对应的安装凹槽,所述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且所述弧形向上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其中,摆臂安装组件固定连接在副车架上,并将下摆臂安装在摆臂安装组件左右两端的安装凹槽,以实现下摆臂与副车架的连接。并且,在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设置多个顺次连接的弧形段,并且中间的弧形段低于两侧的弧形段,使得摆臂安装组件整体呈“马鞍”型结构,可以提升副车架与下摆臂之间的连接刚度,以及,多个弧形段从摆臂安装组件的中部向前后两侧的宽度方向上呈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结构,使得摆臂安装组件的横截面呈“蜗牛壳”结构,结合上述的“马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摆臂安装组件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降低重量,从而有效衰减轮胎激励振动传递能量,达到降低车内振动噪声目的,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提升下摆臂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及操稳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段的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的所述弧形段的最高点低于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弧形段的最高点,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弧形段关于位于中间的所述弧形段的中垂面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在下表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倒拱形且所述倒拱形的中部向后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包括:摆臂安装件和多个加强板,所述摆臂安装件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摆臂安装件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段且所述摆臂安装件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安装凹槽,多个所述加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臂安装件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上侧连接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段,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安装凹槽,多个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且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三加强板共同形成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所述安装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均呈拱形且所述拱形的中部均朝向所述空腔内部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包括:加强柱,所述加强柱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空腔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包括:缓冲件和质量块,所述加强柱内部中空,所述质量块设置于所述加强柱内,所述缓冲件连接于所述加强柱和所述质量块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副车架;下摆臂;以及上述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所述摆臂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副车架,所述下摆臂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后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左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右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摆臂安装组件;
10、安装凹槽;20、弧形段;30、摆臂安装件;31、顶板;32、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40、第一加强板;41、第二加强板;42、第三加强板;50、空腔;60、加强柱;61、缓冲件;62、质量块;
200、副车架;300、下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臂安装组件100。
如图1-图5所示,摆臂安装组件100和副车架200固定连接,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凹槽10,下摆臂300安装于安装凹槽10,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设置有多个顺次连接的弧形段20,并且位于中间的弧形段20低于位于两侧的弧形段20。
其中,摆臂安装组件100固定连接在副车架200上,并将下摆臂300分别安装在摆臂安装组件100两端的安装凹槽10,实现了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的连接,从而保证副车架200能够承载轮胎载荷和运动激励。
以及,在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弧形段20,弧形段20的横截面为弧形,并且弧形向上凸起。结合图10所示,也就是说,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如此设置,使得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造型大致呈蜗牛壳结构,利用蜗牛壳具有强度大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强下摆臂300和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这样轮胎将振动传递给副车架200,可以通过副车架200的缓冲再将振动传递到车身,这样会使振动传递能量大大降低,从而有效降低车内噪声并提高整车舒适性,并且在提高副车架200强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整车稳操性。此外,蜗牛壳结构可以提高摆臂安装组件100的表面光滑度,可以增强抗腐蚀性,避免人员划伤。
同时,下摆臂300和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的加强,可以使车辆在激烈驾驶工况下,避免出现局部撕裂的风险,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可靠耐久性和操纵稳定性。
此外,摆臂安装组件100与副车架200可以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以保证摆臂安装组件100牢靠地固定在副车架200上。以及,在摆臂安装组件100两端的安装凹槽10位置设置有安装孔,下摆臂300设置有圆筒状的连接部,将下摆臂300放置在安装凹槽10之后,利用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和连接部,从而实现了下摆臂300与摆臂安装组件100的连接,有效保证了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可靠连接。
由此,通过在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设置多个顺次连接的弧形段20,并且弧形段20的横截面形状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使得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的横截面呈“蜗牛壳”结构,可有效提高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提升副车架200与下摆臂300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有效衰减轮胎激励振动传递能量,达到降低车内振动噪声目的,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提升下摆臂300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及操稳性能。
如图1-图3所示,弧形段20可以为三个,位于中间的弧形段20的最高点低于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弧形段20的最高点,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弧形段20关于位于中间的弧形段20的中垂面对称设置。如此设置,在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可以设置三个弧形段20,并且位于中间的弧形段20低于位于两侧的弧形段20,使得摆臂安装组件100整体呈“马鞍”型结构,利用“马鞍”型结构具有多个弧形段20组合的结构,有效提升了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加强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有效降低振动传递灵敏度,有效衰减轮胎激励振动传递能量。此外,在中间的弧形段20低于两侧的弧形段20的条件下,使两侧的弧形段20关于中间的弧形段20对称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摆臂安装组件1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不会出现力的偏移问题,从而保证摆臂安装组件100的耐久性以及车辆的平衡性。
当然,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弧形段20,既能满足中间的弧形段20低于两侧的弧形段20,又能满足两侧的弧形段20关于中间的弧形段20对称设置的要求即可。例如,弧形段20可以为五个,在满足上述要求之外,位于中间的弧形段20和位于两侧的弧形段20可以为凸状的弧形段20,位于中间的弧形段20和位于两侧的弧形段20之间的弧形段20可以为凹状的弧形段20,使得摆臂安装件30的上侧形成波浪状的多个弧形段20结构,进一步增强了下摆臂300和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能够有效衰减轮胎激励振动传递能量,达到降低车内噪声目的。
如图4和图5所示,摆臂安装组件100在下表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倒拱形,并且倒拱形的中部向后凸起。如此设置,摆臂安装组件100在车辆的YZ平面上整体呈“马鞍”型结构之外,还在车辆的XY平面上整体呈拱形结构,这样进一步提升了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更好地增强了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既可以有效降低车身的振动激励,还能够提高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可靠耐久性。
结合图6-图8所示,摆臂安装组件100包括:摆臂安装件30和多个加强板,摆臂安装件30内形成有空腔50,摆臂安装件30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弧形段20,并且摆臂安装件30两端设置有安装凹槽10,多个加强板间隔设置在空腔50内。也就是说,摆臂安装件30的内部为空腔50,并且多个加强板间隔设置在空腔50内,如此设置,既能够起到支撑摆臂安装件30的作用,保证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还能够有效降低重量,有利于制作与节约成本。
其中,摆臂安装件30包括:顶板31、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相对设置,并且上侧连接有顶板31,顶板31设置有多个弧形段20,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凹槽10,多个加强板设置于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与顶板31连接,以形成具有空腔50的摆臂安装件30,并且多个加强板设置在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之间,如此设置,通过顶板31上的多个弧形段20与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共同形成的“马鞍”型结构以及多个加强板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摆臂安装组件100的整体强度,并降低下摆臂300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能量。
并且,多个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40、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第一加强板40设置在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的底部,并且与顶板31相对设置,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设置在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的两端,并且与第一加强板40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与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形成安装凹槽10。如此设置,第一加强板40、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在空腔50内构成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高、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有效地保证了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了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
进一步地,位于两侧的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的结构相同,这样可以减少加强板的生产成本,以及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撑摆臂安装件30的作用,保证摆臂安装组件100的结构强度。
以及,第一加强板40、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均呈拱形,并且拱形的中部均朝向空腔50内部凸起。如何设置,利用第一加强板40、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的拱形结构,并结合多个加强板的三角形结构,可以更好地提高摆臂安装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在下摆臂300相对副车架200运动时,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摆臂安装组件100包括:加强柱60,加强柱60设置于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之间,并且位于空腔50的中部。也就是说,加强柱60连接于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并且位于第一加强板40、第二加强板41和第三加强板42所形成的三角形结构的中心位置,如此设置,由于摆臂安装件30的空腔50中部为最薄弱区域,利用柱型结构具有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可以进一步提升中间的最薄弱区域强度,从而有效保证下摆臂300与副车架200之间的连接刚度,以及有效衰减轮胎振动能量。
其中,摆臂安装组件100包括:缓冲件61和质量块62,加强柱60内部中空,质量块62设置于加强柱60内,缓冲件61连接于加强柱60和质量块62之间。如此设置,将加强柱60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在加强柱60内设置缓冲件61和质量块62,通过缓冲件61和质量块62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摆臂安装组件100形成吸振器结构,从而可以很好地衰减特定频率振动能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考图9所示,加强柱60可以为圆柱型的加强管梁,在圆柱内硫化片体橡胶,作为吸振器阻尼和刚度,橡胶中间位置硫化质量块62,作为吸振器质量,从而形成吸振器结构,对下摆臂300传递至该位置的特定频率能量进行衰减。并且,可以在加强管梁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片体橡胶以及质量块62,如此设置,使得摆臂安装组件100形成模态频率涵盖范围较宽的吸振器结构,从而可以有效衰减车辆不同加速段的振动频率,有效降低车内振动噪声,从而有效提升车辆质量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副车架200;下摆臂300;以及上述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100,摆臂安装组件100设置于副车架200,下摆臂300设置于安装凹槽10。
因此,通过在摆臂安装组件100的上侧设置多个顺次连接的弧形段20,并且中间的弧形段20低于两侧的弧形段20,使得摆臂安装组件100整体呈“马鞍”型结构,这样可以提升副车架200与下摆臂300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有效衰减轮胎激励振动传递能量,达到降低车内振动噪声目的,改善车内乘员乘坐舒适性,提升下摆臂300安装位置的可靠耐久性及操稳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组件的两端设置有与下摆臂相对应的安装凹槽,所述摆臂安装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沿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且所述弧形向上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的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的所述弧形段的最高点低于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弧形段的最高点,位于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弧形段关于位于中间的所述弧形段的中垂面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在下表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倒拱形且所述倒拱形的中部向后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包括:摆臂安装件和多个加强板,所述摆臂安装件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摆臂安装件的上侧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段且所述摆臂安装件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安装凹槽,多个所述加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件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上侧连接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段,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安装凹槽,多个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且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三加强板共同形成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形成所述安装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均呈拱形且所述拱形的中部均朝向所述空腔内部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包括:加强柱,所述加强柱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空腔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组件包括:缓冲件和质量块,所述加强柱内部中空,所述质量块设置于所述加强柱内,所述缓冲件连接于所述加强柱和所述质量块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
下摆臂;以及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摆臂安装组件,所述摆臂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副车架,所述下摆臂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35089.6U CN216969250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35089.6U CN216969250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69250U true CN216969250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3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35089.6U Active CN216969250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69250U (zh)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35089.6U patent/CN2169692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05541B2 (en) |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216969250U (zh) |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 |
CN110588798A (zh) | 后缓震座及汽车 | |
CN216994496U (zh) |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4001840U (zh) |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4492517U (zh) | 减振动力总成的悬置支架和车辆 | |
CN216508587U (zh) | 摆臂安装组件、副车架组件和车辆 | |
CN217945342U (zh) | 汽车后地板总成、车辆 | |
CN220430284U (zh) |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
CN220615950U (zh) | 副车架横梁和车辆 | |
CN217598692U (zh) | 门柱外板、门柱总成和车辆 | |
CN217945317U (zh) | 前副车架和车辆 | |
CN218489750U (zh) |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卡车 | |
CN218662040U (zh) |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 |
CN216611360U (zh) | 副车架及车辆 | |
CN115284806A (zh) |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 |
CN110329353B (zh) | 桁架式车身框架及车辆 | |
CN220430285U (zh) | 副车架和车辆 | |
CN217835755U (zh) | 副车架以及车辆 | |
CN220842684U (zh) | 支撑架、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 |
CN217893003U (zh) | 前副车架的加强板及车辆 | |
CN216102385U (zh) |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
CN217198359U (zh) | 车架结构及车辆 | |
CN218616136U (zh) | 减震塔结构总成及车辆 | |
CN215751783U (zh) |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