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1783U -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51783U CN215751783U CN202122310261.1U CN202122310261U CN215751783U CN 215751783 U CN215751783 U CN 215751783U CN 202122310261 U CN202122310261 U CN 202122310261U CN 215751783 U CN215751783 U CN 2157517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arm
- shock absorber
- vehicle
- knuckle
- rear suspen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后悬架包括:转向节,所述转向节设有减振器连接部和控制臂连接部,所述减振器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控制臂连接部的后侧;控制臂组件,所述控制臂组件与所述转向节相连;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相连,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身,所述减振器设置在所述控制臂组件的后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悬架,通过将减振器设置在控制臂组件的后侧,可以防止座椅布置空间影响减振器在Z向的运动行程,保证后悬架的减振效果,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并提升后悬架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的后悬架中,减振器、转向节、上横臂、下横臂等结构布置方式紧凑,通常仅适用于前驱车型,不适用于四驱车型、后驱车型以及MPV车型,对于同时具备前驱和四驱功能的车辆需要配置两种不同的悬架结构。其中,MPV车型中的后悬架中减振器在竖向方向的运动行程受车辆第三排座椅布置空间限制,无法有效地保证减振器在竖向方向的运动行程,从而导致减振效果较差。
相关技术中,减振器布置在转向节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臂上,从而导致后传动轴容易与减振器产生干涉,同时影响连接臂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悬架,后悬架对冲击力吸收效果好且适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悬架,包括:转向节,所述转向节设有减振器连接部和控制臂连接部,所述减振器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控制臂连接部的后侧;控制臂组件,所述控制臂组件与所述转向节相连;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相连,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身,所述减振器设置在所述控制臂组件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悬架,通过将减振器设置在控制臂组件的后侧,可以防止座椅布置空间影响减振器在Z向的运动行程,保证后悬架的减振效果,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并提升后悬架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臂组件包括:第一控制臂,所述第一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前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所述车身之间;第二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在前后方向的中上部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第三控制臂,所述第三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在前后方向的中下部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第四控制臂,所述第四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后部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前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臂相连;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中上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二控制臂相连;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中下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三控制臂相连;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后部且位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的前侧,并用于与所述第四控制臂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组件还包括:减振部,所述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所述第三控制臂和所述第四控制臂至少一个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辆的正投影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向中间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辆的侧投影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位于下端的前侧以将所述减振器向前倾斜设置,且所述上端位于所述车辆的座椅的后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辆的侧投影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位于下端的后侧以将所述减振器向后倾斜设置,且所述上端位于所述车辆的座椅的后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器还包括:第一衬套,所述减振器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衬套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相连;第二衬套,所述减振器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车身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设置有传动轴连接部,所述传动轴连接部用于与对传动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后悬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悬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后悬架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后悬架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悬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后悬架100、座椅布置空间10a、
转向节10、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3、第四连接部14、减振器连接部15、
控制臂组件20、第一控制臂21、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第四控制臂24、减振器30、第一衬套31、第二衬套32、副车架40、稳定杆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悬架100,后悬架100与车辆的副车架40和车身相连。
如图1所示,后悬架100包括:转向节10、控制臂组件20和减振器30。
其中,转向节10设置有减振器连接部15和控制臂连接部,减振器连接部15设置在控制臂连接部的后侧,控制臂组件20与转向节10相连,减振器30的一端与减振器连接部15相连,减振器30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身,减振器30设置在控制臂组件20的后侧,以防止减振器30与控制臂组件20之间产生干涉。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减振器30通过与减振器连接部15配合与转向节10固定相连,控制臂组件20通过控制臂连接部与转向节10相连。由于减振器连接部15设置在减振器连接部15的后侧,从而可以将减振器30布置在控制臂组件20的后侧,以防止减振器30与控制臂组件20干涉,降低控制臂组件20在后悬架100处的布置难度。同时,通过上述的布置方式还可以提升后悬架100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后悬架100的设置位置临近车辆的后排座椅,受座椅布置空间10a限制。当车辆为MPV车型时,车向内部的座椅通常采用“223”的布置形式。目前车辆的采用的后悬架100应用之MPV车型时,为保证座椅的布置空间,导致减振器30在竖向方向的运动形成小,无法对路面的冲击起到良好的缓冲吸收作用。参照图1,后悬架100上方标注处V形结构背离后悬架100的一侧为上述“座椅布置空间10a”。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3和图4,本申请中的后悬架100将减振器连接部15设置在控制臂连接部的后侧,可以有效地防止减振器30与控制臂组件20产生干涉,同时减振器30在车辆中的具体布置位置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车型进行调节。如:当车辆的MPV车型时,可以适当增加减振器连接部15与控制臂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以将减振器30布置在座椅布置空间10a的后侧,使得减振器30在前后及竖向方向上对座椅布置空间10a进行避让,从而可以保证减振器30在竖向方向的运动行程,保证减振器30对路面冲击力的缓冲吸收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悬架100,通过将减振器30设置在控制臂组件20的后侧,可以防止座椅布置空间10a影响减振器30在Z向的运动行程,保证后悬架100的减振效果,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并提升后悬架100的适用性。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臂组件20包括:第一控制臂21、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从而通过多个控制臂将转向节10与车身及副车架40相连,提升后悬架100的减振性能。
具体地,第一控制臂21设置在转向节10的前侧,并连接在转向节10和车身之间,第二控制臂22设置在转向节10在前后方向的中上部内侧,并连接在转向节10和副车架40之间,第三控制臂23设置在转向节10在前后方向的中下部内侧,并连接在转向节10和副车架40之间,第四控制臂24设置在转向节10的后部内侧,并连接在转向节10和副车架40之间。
其中,第一控制臂21连接在转向节10和车身之间,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分别与转向节10和副车架40相连。第一控制臂2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转向节10的前侧,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位于与其相连的转向节10的内侧,通过上述多个控制臂可以将转向节10与车身及副车架40固定。
参照图2,第一控制臂21位于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的前方,第二控制臂22设置在第三控制臂23的上方,第四控制臂24设置在第二控制臂22和第三控制臂23的后方。即第二控制臂22和第三控制臂23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控制臂21和第四控制臂24之间。上述布置方式可以提升转向节10与副车架40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控制臂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3和第四连接部14,上述多个连接部可以为控制臂组件20提供安装位置,从而控制臂组件20通过上述连接部与转向节10连接固定。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设置在转向节10的前部,并用于与第一控制臂21相连,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转向节10的中上部,并用于与第二控制臂22相连,第三连接部13设置在转向节10的中下部,并用于与第三控制臂23相连,第四连接部14设置在转向节10的后部且位于减振器连接部15的前侧,并用于与第四控制臂24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3及第四连接部14在转向节10中的的设置位置分别与第一控制臂21、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臂组件20还包括:减振部,减振部设置在第一控制臂21、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至少一个的端部,并用于与控制臂连接部连接配合,从而通过减振部对振动吸收,提升后悬架100的减振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减振部构造为衬套结构,衬套结构对振动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可以用于吸收转向节10和控制臂之间的振动。当控制臂的端部设置有减振部时,减振部对控制臂与转向节10之间的振动具有良好的衰减作用,提升后悬架100的减振性能。同时,衬套结构具有高强度性能,可以保证控制臂组件20与其他部件(车身、转向节10、副车架40)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臂21、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均设置有减振部,减振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控制臂21、第二控制臂22、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的两端,即控制臂与转向节10、控制臂与车身以及控制臂与副车架40之间均通过衬套结构相连,从而可以通过控制臂两端的减振部对振动进行吸收,减弱转向节10与车身、转向节10与副车架40之间的振动传递,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能。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器30大致沿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的正投影方向上,减振器30的上端向中间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对轮胎空间进行避让,并保证减振器30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减振器30对振动的吸收效果。由于减振器30设置在座椅布置空间10a的后侧,向中间倾斜布置的减振器30不会影响座椅在Y向的空间需求。
参照图5,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减振器30,减振器30的下端与转向节10相连,在正投影方向上,减振器30的自转向节10向上向中间一侧倾斜延伸,即两个减振器30的上端向彼此靠近,从而两个减振器30的四个端点之间围绕成等腰梯形,可以在对车轮避让的同时保证减振器30的减振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器30大致沿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的侧投影方向上,减振器30的上端相对下端向前侧倾斜设置,而且上端位于车辆的座椅的后侧。其中,减振器30的上端布置在座椅布置空间10a的后侧,从而座椅布置空间10a不影响减振器30在竖向方向的运动行程,保证减振器30吸收路面冲击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整车的舒适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器30大致沿竖向方向布置,在车辆的侧投影方向上,减振器30的上端相对下端向后侧倾斜设置,且上端位于车辆的座椅的后侧。其中,减振器30的上端布置在座椅布置空间10a的后侧,从而座椅布置空间10a不影响减振器30在竖向方向的运动行程,保证减振器30吸收路面冲击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整车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减振器30的下端通过减振器连接部15与转向节10相连,而且减振器连接部15设置在控制臂连接部的后侧。当减振器连接部15在转向节10上的高度位置低于第四连接部14时,为防止减振器30与转向节10干涉,可以将减振器30向后倾斜布置,从而提升减振器3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减振器30的上端布置在座椅布置空间10a的后侧,而且减振器30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连线与XZ平面内的夹角越小,减振器30对竖向方向的减振效率越高。由此,减振器30的上端相对后端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或向后布置的距离不宜过大,即减振器30前倾或后倾时与Z向方向的夹角不宜过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器30还包括:第一衬套31和第二衬套32,减振器30的下端通过第一衬套31与减振器连接部15相连,减振器30的上端通过第二衬套32与车身相连,从而提升减振器30与车身、减振器30与转向节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第一衬套31和第二衬套32对振动具有良好的衰减作用,可以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向节10设置有传动轴连接部,传动轴连接部用于与对传动轴相连。其中,转向轴连接部的设置位置适于对控制臂组件20进行避让,不影响传动轴的布置空间,可以满足四驱车型、后驱车型的空间布置需求。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减振器30布置在控制臂组件20的后侧,传动轴可以在第三控制臂23和第四控制臂24之间穿过并与转向节10相连,此种连接方式可以防止传动轴与减振器30之间产生干涉,保证传动轴的布置空间。
参照图2、图3和图4可知,减振器30吸收路面冲击的能力受减振器30在竖向方向的可运动行程影响。由于减振器30布置在控制臂组件20的后侧,减振器30在竖向方向(即Z向)受到空间限制小,减振器30的可运动大,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轮心跳动行程的设计需求,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其中,本申请中的控制臂组件20在竖向方向跳动时的运动轨迹为:以第一控制臂21与车身连接的一端为圆心,并以第一控制臂21的前端到轮心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悬架100还包括稳定杆50,稳定杆50通过垂直连杆与减振器30相连,从而可以起到抑制车身倾角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后悬架100,后悬架100中将减振器30布置在控制臂组件20的后侧,以便于将减振器30与座椅布置空间10a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从而保证减振器30的运动行程,进而保证吸收路面冲击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减振器30与车辆的后传动轴、控制臂组件20等部件产生干涉,降低后悬架100的设计难度,同时提升后悬架100适用的车型,如:MPV车型、后驱车型以及四驱车型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节,所述转向节设有减振器连接部和控制臂连接部,所述减振器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控制臂连接部的后侧;
控制臂组件,所述控制臂组件与所述转向节相连;
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相连,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连接于车身,所述减振器设置在所述控制臂组件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组件包括:
第一控制臂,所述第一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前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所述车身之间;
第二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在前后方向的中上部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
第三控制臂,所述第三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在前后方向的中下部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
第四控制臂,所述第四控制臂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后部内侧,并连接在所述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连接部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前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臂相连;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中上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二控制臂相连;
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中下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三控制臂相连;
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后部且位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的前侧,并用于与所述第四控制臂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组件还包括:减振部,所述减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臂、所述第二控制臂、所述第三控制臂和所述第四控制臂至少一个的端部,并用于与所述控制臂连接部连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在车辆的正投影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向中间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在车辆的侧投影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位于下端的前侧以将所述减振器向前倾斜设置,且所述上端位于所述车辆的座椅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在车辆的侧投影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位于下端的后侧以将所述减振器向后倾斜设置,且所述上端位于所述车辆的座椅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衬套,所述减振器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衬套与所述减振器连接部相连;
第二衬套,所述减振器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车身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设置有传动轴连接部,所述传动轴连接部用于与对传动轴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悬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10261.1U CN215751783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10261.1U CN215751783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51783U true CN215751783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9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10261.1U Active CN215751783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51783U (zh) |
-
2021
- 2021-09-23 CN CN202122310261.1U patent/CN2157517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07426B2 (en) | Multi-link suspen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 |
JP2924306B2 (ja) | 車輪独立懸架装置 | |
US7270341B2 (en) |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improved radius arm to axle attachment | |
US10556474B2 (en) | Front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 |
KR101201895B1 (ko) | 그린카용 섀시프레임 | |
JP2004099017A (ja) | 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フレームを利用した前輪懸架装置 | |
KR100320499B1 (ko) | 자동차의전륜현가장치 | |
JP2000025438A (ja) |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CN215751783U (zh) | 车辆的后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6890589A (zh) | 具有在车身车架分离式车辆上的半纵臂的绞牙避震阻尼器 | |
KR102319822B1 (ko) | 자동차 리어서스펜션의 트레일링암 마운팅 구조 | |
KR100656605B1 (ko) | 스트러트 인슐레이터 구조 | |
KR102238055B1 (ko) | 커플드 토션빔 액슬 타입 리어 서스펜션 | |
CN220332409U (zh) | 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 | |
CN214492430U (zh) |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 |
JP4647279B2 (ja) |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 |
CN218112271U (zh) |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US20220219502A1 (en) | Multi-link motor vehicle axle | |
CN213892085U (zh) | 一种多连杆式后悬架和车辆 | |
CN212737662U (zh) | 后悬架总成以及皮卡车辆 | |
KR20100054535A (ko) | 차량의 프론트 서스펜션용 서브 프레임 | |
JP4356442B2 (ja) | 車輪独立懸架装置 | |
KR20110139605A (ko) | 차량용 서스펜션의 스태빌라이저 바 마운팅유닛 | |
KR200187362Y1 (ko) | 자동차용 리어로어암의 고정구조 | |
KR19980024176U (ko) | 자동차의 멀티 링크 서스펜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