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3360U -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 Google Patents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3360U
CN216943360U CN202121151457.4U CN202121151457U CN216943360U CN 216943360 U CN216943360 U CN 216943360U CN 202121151457 U CN202121151457 U CN 202121151457U CN 216943360 U CN216943360 U CN 216943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ody
linking
bracket
positioning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14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盛守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14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3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3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3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及加强体。其中,第一连接体设有用于与定位孔对应连通的连接通孔;第二连接体与第一连接体呈夹角设置并连接;加强体设置于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的侧边,且加强体与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均连接。利用设置在侧边的加强体将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进行连接,也保证整个连接支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能够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保证整车的产品质量,避免吊运过程中发生脱落,消除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总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总装工艺作为汽车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对汽车的整车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总装工艺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相应的吊具与车身的门槛延长件上的定位孔进行连接固定以将车身吊起,从而便于对车身进行装配、运输以及检测。由于总装工艺过程中车身最重可达整车的整备质量,使得定位孔周围的钣金易出现裂纹,不仅影响整车的产品质量,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整车的产品质量,并消除安全隐患,传统的做法为加厚定位孔所在的钣金件。其中,加厚钣金件时,会导致钣金件的质量上升,也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质量上升,成本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用于与定位孔对应连通的连接通孔;
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呈夹角设置并连接;
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侧边,且所述加强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均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支架,在总装工艺过程中进行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体与门槛延长件的一个侧面贴合,使得第一连接体上的连接通孔与门槛延长件上的定位孔对应连通,并将第一连接体与该侧面固定连接。将第二连接体与门槛延长件的另一个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从而将连接支架整体与车身的门槛延长件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再将总装吊具穿过连接通孔和定位孔,从而能够利用总装吊具将整个车身吊起而进行装配、运输以及检测。另外,利用设置在侧边的加强体将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进行连接,也保证整个连接支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能够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保证整车的产品质量,避免吊运过程中发生脱落,消除安全隐患。并且,相比传统的加厚钣金件的方式而言,不需对门槛延长件进行加厚处理,在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的基础上,减轻了门槛延长件的质量,降低了装配成本;而且也避免因加厚不达标而需重新进行设计的问题,缩短了装配周期,减少了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体包括沿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及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至少部分重叠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的轮廓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轮廓均呈三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且所述辅助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设有对应侧围门槛及门槛延长件设置的辅助连接体,所述辅助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体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支脚和第二连接支脚,所述第一连接支脚与所述第二连接支脚均沿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延长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支脚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门槛延长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支脚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总装工装,包括总装吊具及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总装吊具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通孔及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的定位部。
上述实施例的总装工装,在总装工艺过程中使用时,定位部穿过连接支架的连接通孔和门槛延长件的定位孔后,利用总装吊具能够将整个车身吊起而进行装配、运输以及检测。利用连接支架能够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能够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保证整车的产品质量,避免吊运过程中发生脱落,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支架与门槛延长件装配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连接支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支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支架,110、第一连接体,111、连接通孔,120、第二连接体,130、加强体,131、第一加强筋,132、第二加强筋,140、辅助连接体,141、第一连接支脚,142、第二连接支脚,150、圆弧过渡,200、门槛延长件,210、竖直侧面,220、水平侧面,230、水平顶面,231、第一定位槽,232、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接支架100,能够应用于总装工艺过程中。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中,连接支架100包括第一连接体110、第二连接体120及加强体130。具体地,第一连接体110设有用于与定位孔(未标注)对应连通的连接通孔111;第二连接体120与第一连接体110呈夹角设置并连接;加强体130设置于第一连接体110及第二连接体120的侧边,且加强体130与第一连接体110及第二连接体120均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支架100,在总装工艺过程中进行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一个侧面贴合,使得第一连接体110上的连接通孔111与门槛延长件200上的定位孔对应连通,并将第一连接体110与该侧面固定连接。将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另一个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从而将连接支架100整体与车身的门槛延长件200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再将总装吊具穿过连接通孔111和定位孔,从而能够利用总装吊具将整个车身吊起而进行装配、运输以及检测。另外,利用设置在侧边的加强体130将第一连接体110与第二连接体120进行连接,也保证整个连接支架10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能够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保证整车的产品质量,避免吊运过程中发生脱落,消除安全隐患。并且,相比传统的加厚钣金件的方式而言,不需对门槛延长件200进行加厚处理,在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的基础上,减轻了门槛延长件200的质量(质量减轻可达14.4%),降低了装配成本;而且也避免因加厚不达标而需重新进行设计的问题,缩短了装配周期,减少了成本。
其中,第一连接体110、第二连接体120和加强体130可以采取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也可以采取分别成型后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装配而成,还可以采取部分一体成型而部分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装配的形式。优选为连接支架100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节省开模成本。
其中,第一连接体110、第二连接体120和加强体130均可以为片状、板状等结构,可以采取钢、合金等材质,只需满足相应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即可。
其中,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连接,可以采取焊接、螺接等方式实现,只需满足使得第一连接体11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即可。同理,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连接,可以采取焊接、螺接等方式实现,只需满足使得第二连接体12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竖直侧面210贴合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竖直侧面210焊接为一体;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侧面220贴合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侧面220焊接为一体。其中,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竖直侧面210可以采取四个焊点或更多的焊点进行焊接连接,具体的焊接部位和焊点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固定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或选择;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侧面220可以采取四个焊点或更多的焊点进行焊接连接,具体的焊接部位和焊点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固定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或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110及第二连接体120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一个加强体13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连接支架100的左右两侧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均得到加强,进而在吊运过程中能够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
其中,加强体130可以是加强筋的形式,也可以是加强肋板的形式,只需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从而增强整个连接支架100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即可。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体130包括沿第二连接体120的长度方向(如图2及图3的A方向所示)设置并与第一连接体110连接的第一加强筋131、及沿第一连接体110的长度方向(如图2及图3的B方向所示)设置并与第二连接体120连接的第二加强筋132。并且,第一加强筋131与第二加强筋132至少部分重叠并连接。如此,利用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32之间的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体110和第二连接体120进行连接,进而使得连接支架10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件出现裂纹。其中,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32可以通过焊接(具体的焊接部位和焊点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固定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或选择)、螺接或铆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131的轮廓和第二加强筋132的轮廓均呈三角形。如此,使得第一加强筋131和第二加强筋132连接形成的加强体130的整体轮廓也呈三角形,利用加强体130将第一连接体110和第二连接体120进行连接后,使得连接支架100整体的支撑刚度和垂向刚度更好,稳定性强,不易发生变形。
如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连接体110与第二连接体120采用圆弧过渡150连接。如此,圆弧过渡的方式能够避免第一连接体110和第二连接体120的连接部分应力集中,能够提升连接支架100整体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使得连接支架100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110与第二连接体120也可以通过直角过渡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连接体110垂直于第二连接体120设置。如此,使得第一连接体11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的竖直侧面210相互贴合,增大了第一连接体110与竖直侧面21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体110能够与竖向侧面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同时,也使得第二连接体12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侧面220相互贴合,增大了第二连接体120与水平侧面22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体120能够与水平侧面220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进而使得连接支架10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稳定、可靠的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支架10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稳定、可靠的固定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110远离第二连接体120的一端设有对应侧围门槛(图未示)及门槛延长件200设置的辅助连接体140,辅助连接体140与第一连接体110呈夹角设置。如此,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一个侧面贴合且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另一个侧面贴合时,使得辅助连接体140对应侧围门槛及门槛延长件200设置,采用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将辅助连接体140与侧围门槛及门槛延长件200进行连接固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连接支架100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避免定位孔的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也能使得整个连接支架100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更加稳定、可靠的连接固定。其中,门槛延长件200位于辅助连接体140与侧围门槛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辅助连接体140垂直于第一连接体110设置,且辅助连接体140与第二连接体120错位设置。如此,第一连接体11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竖直侧面210贴合且第二连接体120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侧面220贴合时,辅助连接体140能够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顶面230贴合,再采用焊接(具体的焊接部位和焊点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固定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或选择,例如可以为左右分布的两个焊点)、螺接等方式将辅助连接体140、门槛延长件200及侧围门槛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支架100能够更加稳定、可靠的与门槛延长件200及侧围门槛连为一体,利用连接支架100也能提高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产生裂纹。其中,辅助连接体140与第二连接体120错位设置,是指辅助连接体14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体1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错开而不重叠。
其中,辅助连接体140可以为片状、板状等结构,可以采用钢、合金等材质。辅助连接体140可以与第一连接体110一体成型或单独成型后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组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连接体14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支脚141和第二连接支脚142。第一连接支脚141与第二连接支脚142均沿第二连接体12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第二连接体120错位设置。如此,第一连接支脚141与第二连接支脚142沿第二连接体120的长度方向呈左右分布,第一连接体110和第二连接体120均与门槛延长件200连接固定后,将第一连接支脚141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顶面230贴合并与门槛延长件200及侧围门槛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体,将第二连接支脚142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水平顶面230贴合并与门槛延长件200及侧围门槛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体,使得连接支架100与门槛延长件200及侧围门槛连接的更加稳定、可靠。
其中,第一连接支脚141和第二支脚均可以通过圆弧过渡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体110连接,也可以通过直角过渡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体110进行连接。
如图1所示,可选地,门槛延长件200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支脚141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231。如此,利用第一连接支脚141与第一定位槽231的定位配合,增大了第一连接支脚141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接触面积,也使得整个连接支架100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准确的装配定位。
如图1所示,可选地,门槛延长件200设有用于与第二连接支脚142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232。如此,利用第二连接支脚142与第二定位槽232的定位配合,增大了第二连接支脚142与门槛延长件200的接触面积,也使得整个连接支架100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准确的装配定位。
其中,利用第一连接支脚141与第一定位槽231的定位配合,以及利用第二连接支脚142与第二定位槽232的定位配合,还能为连接通孔111与定位孔的对应连通进行导向与定位,保证连接支架100与门槛延长件200实现准确的装配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总装工装,包括总装吊具(未图示)及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连接支架100,总装吊具设有用于与连接通孔111及定位孔定位配合的定位部(未图示)。
上述实施例的总装工装,在总装工艺过程中使用时,定位部穿过连接支架100的连接通孔111和门槛延长件200的定位孔后,利用总装吊具能够将整个车身吊起而进行装配、运输以及检测。利用连接支架100能够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垂向刚度,能够避免定位孔周围的钣金出现裂纹,保证整车的产品质量,避免吊运过程中发生脱落,消除安全隐患。
其中,定位部可以是定位销、定位柱的形式。
其中,利用连接支架100能够将支撑强度提升21%,垂向刚度也有很大提升,还能将应力降低145MPa。
总装工装具体使用时,总装吊具具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定位部,每个定位孔分别与门槛延长上的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定位孔处均对应设有一个连接支架100。
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用于与定位孔对应连通的连接通孔;
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呈夹角设置并连接;
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侧边,且所述加强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包括沿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及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至少部分重叠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轮廓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轮廓均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设有对应侧围门槛及门槛延长件设置的辅助连接体,所述辅助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呈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体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且所述辅助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支脚和第二连接支脚,所述第一连接支脚与所述第二连接支脚均沿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延长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支脚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和/或所述门槛延长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支脚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10.一种总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总装吊具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总装吊具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通孔及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的定位部。
CN202121151457.4U 2021-05-26 2021-05-26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Active CN216943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457.4U CN216943360U (zh) 2021-05-26 2021-05-26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457.4U CN216943360U (zh) 2021-05-26 2021-05-26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3360U true CN21694336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1457.4U Active CN216943360U (zh) 2021-05-26 2021-05-26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3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8011A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43360U (zh)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CN111267957A (zh) 车架
CN2106346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地板横梁弯曲刚度加强结构
CN205098311U (zh) 汽车后地板前横梁的外板及汽车
CN208484751U (zh) 车箱和车辆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301227U (zh) 用于车辆的纵梁及车辆
CN113601048B (zh) 车身后端焊接工艺
CN210162162U (zh) 汽车后梁总成
CN210653346U (zh) 汽车下车体d柱的连接结构、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CN104002873B (zh) 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
CN109109884B (zh) 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及轨道车辆
CN217994299U (zh)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7455805U (zh) 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
CN214243513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吊装结构的驾驶室
CN215826819U (zh) 汽车顶盖总成及汽车
CN214930147U (zh) 一种应用于车厢的顶板
CN205113212U (zh) 汽车bcm安装用组合支架
CN218511616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检具
CN108263474B (zh) 车辆副车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9927795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0653370U (zh) 汽车后地板及汽车
CN219101129U (zh) 一种一体式箱柜门
CN21741545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6

Address after: 518000 Baoneng Center, No. 3008 Baoneng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Baoneng Cultural Plaza, 59 lichui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