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4299U -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4299U
CN217994299U CN202222569814.XU CN202222569814U CN217994299U CN 217994299 U CN217994299 U CN 217994299U CN 202222569814 U CN202222569814 U CN 202222569814U CN 217994299 U CN217994299 U CN 217994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tail
fin
assembly
suit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98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
黄丹
张衡
杨邦安
张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98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4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4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4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该行李箱总成包括:行李箱外板、行李箱内板和支撑架,行李箱外板开设有尾翼避让孔,且尾翼避让孔边沿的外圈形成有尾翼安装台,支撑架连接于行李箱外板与行李箱内板之间,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和支撑部,支撑部与支撑架本体相连,且支撑部用于支撑尾翼安装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其尾翼安装台可用于固定升降尾翼,行李箱总成的制造成本较低,支撑架连接于行李箱外板与行李箱内板之间,支撑架设有支撑尾翼安装台的支撑部,支撑架可对尾翼安装台进行支撑,并提升行李箱外板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升行李箱总成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选装配置的丰富度是影响车辆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相关技术中,升降尾翼选装的实现较为困难,若需要对无升降尾翼的基础款车辆增加升降尾翼,则需要对行李箱总成的钣金件单独设置对应的冲压模具和焊装夹具,以使行李箱总成适于固定升降尾翼,从而导致升降尾翼选装成本偏高,市场接受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李箱总成,其制造成本较低,并可保证李箱总成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行李箱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包括:行李箱外板,所述行李箱外板开设有尾翼避让孔,且所述尾翼避让孔边沿的外圈形成有尾翼安装台;行李箱内板,所述行李箱内板与所述行李箱外板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行李箱外板与所述行李箱内板之间,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撑架本体限定出与所述尾翼避让孔连通的尾翼容纳槽,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撑架本体相连,且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尾翼安装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其尾翼安装台可用于固定升降尾翼,行李箱总成的制造成本较低,支撑架连接于行李箱外板与行李箱内板之间,支撑架设有支撑尾翼安装台的支撑部,支撑架可对尾翼安装台进行支撑,并提升行李箱外板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升行李箱总成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尾翼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本体与所述行李箱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总成还包括尾灯盒,所述尾灯盒连接于所述行李箱外板的尾部,所述支撑架本体与所述尾灯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总成还设有至少一个尾翼安装孔,所述尾翼安装孔穿设于所述尾翼安装台和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行李箱总成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尾翼安装孔,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加强段和多个支撑段,每个所述支撑段与所述尾翼安装台贴合固定,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段通过所述加强段连接,所述尾翼安装孔穿设于所述尾翼安装台和所述支撑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段背离所述尾翼安装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尾翼安装孔对应的凸焊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本体设有加强筋和/或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尾翼安装台构造为向上凸起的凸台或向下凹陷的沉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升降尾翼和上述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所述升降尾翼与所述尾翼安装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尾翼安装台可用于固定升降尾翼,行李箱总成的制造成本较低,并可增加车辆选装配置的丰富度,提升车辆在不同价位段的市场竞争力。支撑架连接于行李箱外板与行李箱内板之间,支撑架设有支撑尾翼安装台的支撑部,支撑架可对尾翼安装台进行支撑,并提升行李箱外板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升行李箱总成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子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子支撑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行李箱外板1、尾翼避让孔11、尾翼安装台12、行李箱内板2、支撑架3、支撑架本体31、尾翼容纳槽311、加强筋312、减重孔313、第二加强槽314、第三加强槽315、第一本体316、第二本体317、支撑部32、加强段321、支撑段322、第一支撑部324、第二支撑部325、第一子支撑架33、第二子支撑架34、尾灯盒4、尾翼安装孔5、第一焊接点61、第二焊接点62、第三焊接点63、行李箱总成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10和具有它的车辆。
参照图1-图5所示,行李箱总成10包括:行李箱外板1、行李箱内板2和支撑架3,行李箱外板1可以是行李箱总成10朝向车辆外部的钣金件,行李箱内板2可以是行李箱总成10朝向行李箱内部的钣金件,行李箱外板1开设有尾翼避让孔11,且尾翼避让孔11边沿的外圈形成有尾翼安装台12,尾翼避让孔11在行李箱外板1的厚度方向贯穿行李箱外板1,尾翼安装台12可以沿尾翼避让孔11的边沿延伸,并整圈环绕于尾翼避让孔11外圈的环状平台,尾翼安装台12的宽度可以为5mm~100mm,尾翼安装台12可用于支撑和固定升降尾翼。可选地,升降尾翼通过螺接、粘接、卡接、焊接等方式与尾翼安装台12固定。
行李箱内板2与行李箱外板1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也就是说,行李箱内板2与行李箱外板1之间形成有适于安装支撑架3的空腔,支撑架3连接于行李箱外板1与行李箱内板2之间,支撑架3可提升行李箱外板1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升降尾翼安装在行李箱外板1后导致行李箱外板1变形的问题,支撑架3包括支撑架本体31和支撑部32,支撑架本体31限定出与尾翼避让孔11连通的尾翼容纳槽311,尾翼容纳槽311可容纳升降尾翼的部分结构,以在升降尾翼降下收起时,使升降尾翼的部分接口可隐藏在尾翼容纳槽311内,以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保证车辆的美观性,可选厎,升降尾翼的升降机构设于尾翼容纳槽311内。支撑部32与支撑架本体31相连,且支撑部32用于支撑尾翼安装台12,以防止尾翼安装台12出现塌陷、变形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3为盆式结构,支撑架本体31构造为盆体结构,支撑部32构造为连接在尾翼容纳槽311开口处的外翻边,支撑架3的结构强度高,并在行李箱外板1与行李箱内板2之间形成可靠地支撑和传力结构,在尾翼安装台12承受载荷时,支撑部32可防止尾翼安装台12变形,同时支撑部32可将尾翼安装台12处的载荷通过支撑架本体31分散传递给行李箱内板2,以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行李箱总成10变形,还可以保证尾翼安装台12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10,通过在行李箱外板1上的尾翼安装台12来支撑和固定升降尾翼,可在不改变行现有李箱外板的外部轮廓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升降尾翼的安装,由此,对于没有升降尾翼的基础款车辆和选配有升降尾翼的升级款车辆,两者行李箱总成10的冲压模具和焊装夹具均可通用,升级款车辆仅相比于基础款车辆增加一序模具(形成尾翼避让孔的拉延工序的模具),从而有利于降低行李箱总成10和车辆的生产和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10,其尾翼安装台12可用于固定升降尾翼,行李箱总成10的制造成本较低,支撑架3连接于行李箱外板1与行李箱内板2之间,支撑架3设有支撑尾翼安装台12的支撑部32,支撑架3可对尾翼安装台12进行支撑,并提升行李箱外板1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升行李箱总成10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支撑部32与尾翼安装台12固定连接,支撑架本体31与行李箱内板2固定连接,以保证支撑架3与行李箱内板2和尾翼安装台12连接的可靠性,提升支撑部32对尾翼安装台12的支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行李箱总成10还包括尾灯盒4,尾灯盒4连接于行李箱外板1的尾部,即行李箱外板1的后下侧位置,支撑架本体31与尾灯盒4固定连接,以提升支撑架3的稳定性,提升支撑部32对尾翼安装台12的支撑效果。可选地,尾灯盒4适于固定一体贯穿尾灯,支撑架本体31与尾灯盒4通过多个焊接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3所示,支撑部32与尾翼安装台12焊接固定,支撑部32与尾翼安装台12可通过点焊的方式形成多个第一焊接点61进行固定,多个第一焊接点61沿尾翼安装台1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参照图1-图3所示,支撑架本体31在尾翼容纳槽311的前侧壁处与行李箱内板2焊接固定,尾翼容纳槽311的前侧壁与行李箱内板2可通过点焊的方式形成多个第二焊接点62进行固定,支撑架本体31可在第二焊接点6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加强槽314,第二加强槽314可向行李箱内板2方向凸起,以提升支撑架3的结构强度,并便于焊接定位。
参照图1-图3所示,支撑架本体31在尾翼容纳槽311的下侧壁处与尾灯盒4焊接固定,尾翼容纳槽311的下侧壁与尾灯盒4可通过点焊的方式形成多个第三焊接点63进行固定,支撑架本体31可在第三焊接点6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加强槽315,第三加强槽315可向尾灯盒4方向凸起,以提升支撑架3的结构强度,并便于焊接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3还可通过结构胶与尾翼安装台12、行李箱内板2和尾灯盒4以粘接的方式固定,以避免焊接导致行李箱总成10变形,减少焊点对行李箱总成10外观面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行李箱总成10还设有至少一个尾翼安装孔5,尾翼安装孔5穿设于尾翼安装台12和支撑部32,支撑部32可保证尾翼安装孔5的结构强度,可通过紧固件穿设尾翼安装孔5和升降尾翼上对应的安装孔,以实现升降尾翼与行李箱总成10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示,行李箱总成1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尾翼安装孔5,支撑部32包括多个加强段321和多个支撑段322,每个支撑段322与尾翼安装台12贴合固定,相邻两个支撑段322通过加强段321连接,尾翼安装孔5穿设于尾翼安装台12和支撑段322,加强段321与支撑段322可位于不同的平面,加强段321可提升支撑段322的强度,以保证支撑段322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段322背离尾翼安装台12的一侧设有与尾翼安装孔5对应的凸焊螺母,以便于紧固件的安装和固定,紧固件可穿设升降尾翼、尾翼安装孔5后与凸焊螺母固定,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所示,支撑架本体31设有加强筋312和/或减重孔313,也就是说,支撑架本体31设有加强筋312或减重孔313,或支撑架本体31设有加强筋312和减重孔313,其中,加强筋312可提升支撑架本体31的强度,以避免支撑架本体31变形,减重孔313可降低支撑架本体31的重量,以提升行李箱总成10的轻量化,同时,通过减重孔313的设置,在行李箱总成10电泳时可使得电泳液漏液充分。
参照图3-图5所示,支撑架本体31设有多个加强筋312和多个减重孔313,任意相邻两个减重孔313之间均可设有加强筋312,加强筋312的两端可延伸至尾翼容纳槽311的槽口,支撑架本体31可形成高强度的笼式结构,以保证支撑架3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所示,支撑架本体31包括第一本体316和第二本体317,第一本体316和第二本体317固定连接,支撑部32包括第一支撑部324和第二支撑部325,第一支撑部324和第二支撑部325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本体316和第一支撑部324一体成型,第二本体317和第二支撑部325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支撑架3的结构深度在100mm左右,且结构较为复杂,难以通过一次冲压一体成型,因此,可将支撑架3分为第一子支撑架33和第二子支撑架34,第一子支撑架33为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316和第一支撑部324,第二子支撑架34为一体成型的第二本体317和第二支撑部325,以使每个子支撑架冲压深度较小,以便于第一子支撑架33和第二子支撑架34冲压成型,提升支撑架3的良品率。
可选地,第一子支撑架33和第二子支撑架34的料厚为1mm,材料选用DC04,第一子支撑架33和第二子支撑架34可在连接处搭接后通过点焊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尾翼安装台12构造为向上凸起的凸台或向下凹陷的沉台,也就是说,在行李箱外板1上,尾翼安装台12相比于其邻近的型面凸起或凹陷以形成台阶式安装面,尾翼安装台12可在行李箱外板1拉延时形成,尾翼安装台12与支撑部32焊接时,其台阶式安装面可吸收焊接产生的外观变形,避免焊接时影响行李箱外板1的其他外观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升降尾翼和上述实施例的行李箱总成10,升降尾翼与尾翼安装台1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尾翼安装台12可用于固定升降尾翼,行李箱总成10的制造成本较低,并可增加车辆选装配置的丰富度,提升车辆在不同价位段的市场竞争力。支撑架3连接于行李箱外板1与行李箱内板2之间,支撑架3设有支撑尾翼安装台12的支撑部32,支撑架3可对尾翼安装台12进行支撑,并提升行李箱外板1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升行李箱总成10与升降尾翼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李箱外板,所述行李箱外板开设有尾翼避让孔,且所述尾翼避让孔边沿的外圈形成有尾翼安装台;
行李箱内板,所述行李箱内板与所述行李箱外板至少部分间隔设置;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行李箱外板与所述行李箱内板之间,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撑架本体限定出与所述尾翼避让孔连通的尾翼容纳槽,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撑架本体相连,且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尾翼安装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尾翼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本体与所述行李箱内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总成还包括尾灯盒,所述尾灯盒连接于所述行李箱外板的尾部,所述支撑架本体与所述尾灯盒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总成还设有至少一个尾翼安装孔,所述尾翼安装孔穿设于所述尾翼安装台和所述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总成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尾翼安装孔,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加强段和多个支撑段,每个所述支撑段与所述尾翼安装台贴合固定,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段通过所述加强段连接,所述尾翼安装孔穿设于所述尾翼安装台和所述支撑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背离所述尾翼安装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尾翼安装孔对应的凸焊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设有加强筋和/或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安装台构造为向上凸起的凸台或向下凹陷的沉台。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尾翼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总成,所述升降尾翼与所述尾翼安装台连接。
CN202222569814.XU 2022-09-26 2022-09-26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Active CN217994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814.XU CN217994299U (zh) 2022-09-26 2022-09-26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814.XU CN217994299U (zh) 2022-09-26 2022-09-26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4299U true CN217994299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9814.XU Active CN217994299U (zh) 2022-09-26 2022-09-26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4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94299U (zh) 行李箱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06114650A (zh) 具有固定电池包功能的门槛梁总成
CN210554461U (zh) 前保险杠和前组合灯的装配结构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847794B (zh)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CN210162162U (zh) 汽车后梁总成
CN213594373U (zh) 一种整体式b柱内板结构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CN210101837U (zh) 一种车身三角窗的定位结构
CN208698452U (zh) 一种汽车天窗的安装结构
CN210706834U (zh) 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支架
CN214397023U (zh) 门把手总成、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05498853U (zh) 用于前保险杠的侧安装支架
CN206012744U (zh) 一种电动汽车门槛梁
CN210653370U (zh) 汽车后地板及汽车
CN219382281U (zh) 拉手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2059478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尾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042240U (zh) 座椅挂钩组件安装结构
CN220465356U (zh) 车灯组件和车辆
CN219312873U (zh) 一种门槛梁结构以及纯电动皮卡车
CN218141018U (zh) 轻量化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14930100U (zh) 用于车辆c柱的连接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515234U (zh) 汽车a柱的结构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0502178U (zh) 冷凝器安装架及汽车
CN217804601U (zh) 三角饰板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