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2162U - 汽车后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2162U
CN210162162U CN201921002720.6U CN201921002720U CN210162162U CN 210162162 U CN210162162 U CN 210162162U CN 201921002720 U CN201921002720 U CN 201921002720U CN 210162162 U CN210162162 U CN 210162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beam
side wall
riser
beam assembly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27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佳俊
尹伟
何伟力
邬云峰
魏有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27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2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2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2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梁总成,包括设于两端的侧围后横梁和设于两个侧围后横梁之间的顶盖后横梁,侧围后横梁包括延伸板、弯板和立板,延伸板和弯板的前端通过一立板衔接,侧围后横梁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自弯板的内侧端延伸至延伸板的端部,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板和与横板上端连接的竖板,横板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槽,竖板与立板贴合,第一翻边与凹槽贴合,横板和延伸板上均设有预搭定位孔,一凸焊螺栓穿设预搭定位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有效的提升了侧围后横梁和顶盖后横梁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Description

汽车后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梁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现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的普及给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设计带来了发展。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白车身的总拼焊接精度,主要是依靠侧围后横梁上增加固定翻边对顶盖后横梁进行初定位,侧围后横梁增加固定翻边,造成模具结构复杂且焊接完成后,需对固定翻边进行敲击整形,生产效率低、过程质量控制难度大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梁总成,优化了侧围后横梁和顶盖后横梁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梁总成,包括设于两端的侧围后横梁和设于两个所述侧围后横梁之间的顶盖后横梁,所述侧围后横梁包括延伸板、弯板和立板,所述延伸板和所述弯板的前端通过一立板衔接,所述侧围后横梁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自所述弯板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延伸板的端部,所述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上端连接的竖板,所述横板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槽,所述竖板与所述立板贴合,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凹槽贴合,所述横板和所述延伸板上均设有预搭定位孔,一凸焊螺栓穿设所述预搭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板,所述竖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凸出于所述竖板。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和所述竖板上设有位置匹配对应的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于所述竖板的边缘,所述限位孔包括圆孔和腰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后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上均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侧边形成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设有多个电泳涂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中部形成两个凸槽,所述凸槽的端部设有一线束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后横梁的内侧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后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均采用层压式一体成型工艺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设置的第一翻边和凹槽相贴合,另外一段的竖板和立板相贴合,实现预搭装配,然后通过凸焊螺栓穿设设于横板和延伸板上的预搭定位孔实现精准定位,在进行焊接固定,该方式初定位无需敲击翻边固定,并且通过限位孔确保装配精度达标,有效的提升了侧围后横梁和顶盖后横梁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汽车后梁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侧围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顶盖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顶盖后横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12560120000021
Figure BDA00021125601200000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10,用于支撑汽车后段的结构支撑,该汽车后梁总成10包括设于两端的侧围后横梁20和设于两个侧围后横梁20之间的顶盖后横梁30,两个侧围后横梁20呈对称形状。
具体的,如图2所示,侧围后横梁20包括延伸板21、弯板22和立板23,延伸板21和弯板22的前端通过一立板23衔接,侧围后横梁20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24,第一翻边24自弯板22的内侧端延伸至延伸板21的端部。
请参阅图3和图4,顶盖后横梁30包括横板31和与横板31上端连接的竖板32,横板31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槽33,竖板32与上述立板23贴合,上述第一翻边24与凹槽33贴合,横板31和上述延伸板21上均设有预搭定位孔11,该预搭定位孔11对称设置在横板31的两侧,凸焊螺栓12穿设预搭定位孔11,使得侧围后横梁20与顶盖后横梁3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10,两侧的侧围后横梁20内侧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一翻边24,该第一翻边24和位于中部的顶盖后横梁30底端设置的凹槽33向贴合;侧围后横梁20上端的立板23和顶盖后横梁30上端的竖板32相贴合,实现了侧围后横梁20和顶盖后横梁30的初定位,再通过设置的预搭定位孔11穿设凸焊螺栓12进行焊接固定,该方式省去了敲击翻边进行固定,优化了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可以理解的,为了增加顶盖后横梁30的结构强度,在横板30的两侧边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板34,并且在竖板32还上设有多条加强筋321,加强筋321凸出于竖板32设置,通过设置的加强筋321增加了竖板的耐弯折性,设置的加强版34增加了横板31和竖板32的连接强度。
此外,立板23和竖板32上设有位置匹配对应的多个限位孔13,限位孔13设于竖板32的边缘,且靠近加强板34。限位孔13包括圆孔和腰型孔。通过设置的限位孔13用于在凸焊螺栓12焊接前进行孔位对应。以保证顶盖后横梁30和侧围后横梁20的贴合度,避免贴合存在间隙的情况下焊接而导致装配不良。并且通过设置的腰型孔使得在对应孔位过程中,允许存在一定的工程精度偏差。优化了装配效率和良率。
进一步的,侧围后横梁20和顶盖后横梁30上均设有多个减重孔14,减重孔均匀分布在侧围后横梁20和顶盖后横梁30的多个位置,并且减重孔30的侧边形成凸起141。通过设置的凸起141使得汽车后梁总成10在减重的前提下确保了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该汽车后梁总成10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减重效果,达到轻量化目的。
可以理解的,上述顶盖后横梁30采用电泳涂装工艺进行表面处理,为了便于电泳液的充分渗透,在竖板32上设有三个电泳涂装孔15,横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与电泳涂装孔15配合可以确保电泳液对顶盖后横梁30的充分渗透。
进一步的,横板31的中部形成两个凸槽35,凸槽35的靠内侧端设有一线束过孔351,该凹槽35凸出与横板31,便于汽车线束的穿设。预留了穿线空间,降低了穿线难度。
进一步的,侧围后横梁20的内侧设有第二翻边25,第二翻边上设有缺口251,该缺口251的设置用于在侧围后横梁20固定于汽车支架框体时,对焊接的焊枪进行避让,以确保焊枪的焊接深度,达到深度焊接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10,采用层压式一体成型工艺,使得其结构强度高,不易发生形变,并且通过设置的凹槽33匹配第一翻边24、立板24贴合竖板32的预扣方式,以凸焊螺栓12穿设预搭定位孔11的方式凸焊固定。避免的传统的对翻边敲击整形方式实现固定。有效的提升了汽车后梁总成10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两端的侧围后横梁和设于两个所述侧围后横梁之间的顶盖后横梁,所述侧围后横梁包括延伸板、弯板和立板,所述延伸板和所述弯板的前端通过一立板衔接,所述侧围后横梁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自所述弯板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延伸板的端部,所述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上端连接的竖板,所述横板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槽,所述竖板与所述立板贴合,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凹槽贴合,所述横板和所述延伸板上均设有预搭定位孔,一凸焊螺栓穿设所述预搭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板,所述竖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凸出于所述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和所述竖板上设有位置匹配对应的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于所述竖板的边缘,所述限位孔包括圆孔和腰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上均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侧边形成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上设有多个电泳涂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中部形成两个凸槽,所述凸槽的端部设有一线束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横梁的内侧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均采用层压式一体成型工艺形成。
CN201921002720.6U 2019-06-28 2019-06-28 汽车后梁总成 Active CN210162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2720.6U CN210162162U (zh) 2019-06-28 2019-06-28 汽车后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2720.6U CN210162162U (zh) 2019-06-28 2019-06-28 汽车后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2162U true CN210162162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4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2720.6U Active CN210162162U (zh) 2019-06-28 2019-06-28 汽车后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2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8124A (zh) * 2022-03-15 2022-04-15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后顶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8124A (zh) * 2022-03-15 2022-04-15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后顶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936B (zh) 车辆的车顶结构
US10538275B2 (en) T-shaped joint structure
CN210162162U (zh) 汽车后梁总成
CN206031502U (zh) D柱接头结构及具有该d柱接头结构的汽车车体
CN210897345U (zh) 电池包下壳体和电池包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098311U (zh) 汽车后地板前横梁的外板及汽车
CN106515634B (zh) 汽车用后保险杠面板固定结构
CN103847794B (zh)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CN103192887A (zh) 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
CN109638201B (zh)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CN105923054A (zh) 一种天窗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8007104U (zh) 汽车三段式地板横梁总成
CN202624098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113428242A (zh) 门槛加强板安装结构
CN110091697B (zh) 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CN110682929B (zh) 车体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07444494B (zh) 顶盖支撑横梁及车身和汽车
CN107662646B (zh) 侧围a柱结构和车辆
CN111376977A (zh) 一种副车架
CN219506110U (zh) D柱上接头及d柱上接头总成
CN217170819U (zh) 一种门槛内板总成
CN220947856U (zh) 一种卡车a柱护板与顶衬连接结构
CN210653370U (zh) 汽车后地板及汽车
CN218702838U (zh) 前排座椅安装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