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4751U - 车箱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箱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4751U
CN208484751U CN201821089806.2U CN201821089806U CN208484751U CN 208484751 U CN208484751 U CN 208484751U CN 201821089806 U CN201821089806 U CN 201821089806U CN 208484751 U CN208484751 U CN 208484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division
floor
railway carriage
cross beam
auxiliar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98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浩
杨维廷
马兆云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898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4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4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4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箱和车辆。车箱包括底横梁和地板,地板包括凹陷部、凸出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凹陷部设置在地板的第一端并向内凹陷,凸出部设置在地板的第二端并向外凸出,凸出部的形状与凹陷部的形状对应,第一插接部设置在第一端并从地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第二插接部设置在第二端并从下表面向下延伸,其中,凹陷部构造为用于接收另一块地板的凸出部,第一插接部与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插接部间隔开,底横梁分别与第一插接部和另一块地板的第二插接部插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的地板和底横梁通过插接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车箱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箱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的厢式车和半挂车的车箱的地板之间是插接拼装在一起的,插接拼装之后的两个地板之间再进行满焊连接,从而使得拼好后的两块地板形成整体。地板横梁和地板背面焊接在一起,以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但由于此操作的焊接工作量大,并且容易产生较多难以控制的焊接变形,从而导致生产难度加大,美观度也大大降低,焊接质量的不稳定也容易导致连接处相互脱开,密封性不高。
因此,需要一种车箱和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箱,包括:
底横梁;以及
地板,所述地板包括:
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地板的第一端并向内凹陷;
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地板的第二端并向外凸出,所述凸出部的形状与所述凹陷部的形状对应;
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并从所述地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以及
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并从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
其中,所述凹陷部构造为用于接收另一块所述地板的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另一块地板的所述第二插接部间隔开,所述底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另一块地板的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的地板和底横梁通过插接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提高了效率,减少或取消了车箱内部的焊接工作,还提高了车箱的底部的结构强度,以满足叉车的进出。
可选地,所述底横梁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底横梁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的截面形状均为钩形,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截面形状均为倒钩形。
可选地,所述地板的所述第一端的底角和所述第二端的底角分别设置有用于焊接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地板的下表面包括:
凸波部和位于所述凸波部的两端且与所述凸波部相连的凹波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凹波部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插接部不突出于所述凸波部的最底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横梁和地板不需要通过满焊而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提高了效率,减少或取消了车箱内部的焊接工作,还提高了车箱的底部的结构强度,以满足叉车的进出。
可选地,所述车辆为厢式车或半挂车。这样,能够应用于多种车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车箱的底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地板 111:第一插接部
112:凹陷部 113:第一凹槽
114:第一凹波部 115:凸波部
120:第二地板 121:第二插接部
122:凸出部 123:第二凹槽
124:第二凹波部 130:底横梁
131:第一配合部 132:第二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箱,如图1所示,车箱包括底横梁130和支撑在底横梁130上方的地板。地板包括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地板的第一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112,地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122,凸出部122的形状与凹陷部112的形状对应。以相邻的两块地板为例,两块地板(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相对布置,第一地板110的第一端与第二地板120的第二端相对,第一地板110的凹陷部112与第二地板120的凸出部122相对,第一地板110的凹陷部112构造为用于接收第二地板120的凸出部122,从而使得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拼接在一起。
为了使得地板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定,地板的第一端的底角和第二端的底角分别设置有用于焊接的凹槽。如图2所示,第一地板110的第一端的底角设置有第一凹槽113,第二地板12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23,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23可以相对布置,并且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优选地,为了减少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焊接变形,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23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地板的第一端还设置有从地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第一插接部111,地板的第二端还设置有从地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第二插接部12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地板110的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地板120的第二插接部121间隔开,底横梁130分别与第一地板110的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地板120的第二插接部121插接,从而使得底横梁130与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形成紧密配合,防止底横梁130和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分离。
为了使得底横梁130与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插接部121连接得更加牢固,底横梁130包括第一配合部131和第二配合部132,第一配合部131构造为能够与第一插接部111插接,第二配合部132构造为能够与第二插接部121插接。例如,在通过点焊的方式将第一地板110的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地板120的第二凹槽123连接在一起后,可以将底横梁130插入到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插接部121形成的空间中。
优选地,为了使得底横梁130能够稳定地支撑地板,底横梁130可以构造为工字梁,第一配合部131和第二配合部132均可以位于底横梁130的顶部,第一配合部131与第一地板110的第一插接部111插接,第二配合部132与第二地板120的第二插接部121插接,从而使得底横梁130的顶部能够支撑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的连接位置。
优选地,第一配合部131和第二配合部132可以沿底横梁130的中心轴线X对称布置,以便于加工,并且能够均匀分散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对底横梁130施加的压力。为了便于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与底横梁130的插接,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插接部121的截面形状均为钩形,第一配合部131和第二配合部132的截面形状均为倒钩形,以防止第一地板110和第二地板120与底横梁130在连接位置分离。
更进一步地,为了节约空间,结合图1所示,地板的下表面还包括凸波部115和凹波部,凹波部可以位于凸波部115的两端并且与凸波部115相连,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插接部121设置在凹波部处。第一地板110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凹波部114,第二地板120的下表面包括与第一凹波部114相对的第二凹波部124,第一凹波部114设置有第一插接部111,第二凹波部124设置有第二插接部121。
第一插接部111可以不凸出于凸波部115的最低端,以避免第一插接部111干涉其他零部件。第二插接部121可以不凸出于凸波部115的最低端,以避免第二插接部121干涉其他零部件。当然,第一插接部111和第二插接部121可以均不凸出于凸波部115的最低端,从而便于与底横梁130连接,避免干涉其他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箱的地板和底横梁相互插接形成整体,减少焊接量,提高生产效率,地板的凹陷部构造为用于接收另一块地板的凸出部,从而使得两个地板先连接在一起避免脱开,底横梁分别与两个地板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插接,从而使得底横梁与两个地板均形成紧密配合,防止底横梁和两个地板脱开。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的地板和底横梁通过插接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通过满焊而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提高了效率,减少或取消了车箱内部的焊接工作,还提高了车箱的底部的结构强度,以满足叉车的进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车箱的车辆,优选地,车辆可以为厢式车或半挂车。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横梁和地板不需要通过满焊而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作,提高了效率,减少或取消了车箱内部的焊接工作,还提高了车箱的底部的结构强度,以满足叉车的进出。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9)

1.一种车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横梁;以及
地板,所述地板包括:
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地板的第一端并向内凹陷;
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地板的第二端并向外凸出,所述凸出部的形状与所述凹陷部的形状对应;
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并从所述地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以及
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并从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
其中,所述凹陷部构造为用于接收另一块所述地板的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另一块地板的所述第二插接部间隔开,所述底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另一块地板的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底横梁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的截面形状均为钩形,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截面形状均为倒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所述第一端的底角和所述第二端的底角分别设置有用于焊接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下表面包括:
凸波部和位于所述凸波部的两端且与所述凸波部相连的凹波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凹波部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插接部不突出于所述凸波部的最底端。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厢式车或半挂车。
CN201821089806.2U 2018-07-10 2018-07-10 车箱和车辆 Active CN208484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806.2U CN208484751U (zh) 2018-07-10 2018-07-10 车箱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806.2U CN208484751U (zh) 2018-07-10 2018-07-10 车箱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4751U true CN208484751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9806.2U Active CN208484751U (zh) 2018-07-10 2018-07-10 车箱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47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673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箱体底架
CN112298368A (zh) * 2019-07-28 2021-02-02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厢式半挂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673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箱体底架
CN112298368A (zh) * 2019-07-28 2021-02-02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厢式半挂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2432B2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CN208484751U (zh) 车箱和车辆
CN214451331U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505995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033592Y (zh) 汽车用的具有加强纵梁的前地板
CN204527355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横梁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08233164U (zh) 一种b柱下部连接结构
CN202624098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7589334U (zh) 一种机柜底座
KR102699012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CN201472485U (zh) 一种断开式后地板中横梁连接结构
CN213734429U (zh) 一种高强度碳纤维轮圈
CN213168306U (zh) 一种可提供侧面柱碰支撑的前地板横梁结构
CN204871239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左纵梁总成
CN217294704U (zh)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CN213973722U (zh) 一种头枕装配板件和汽车座椅头枕装配结构
CN219236674U (zh)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后桥横梁
CN210653346U (zh) 汽车下车体d柱的连接结构、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CN216943360U (zh) 总装工装及连接支架
CN202193121U (zh) 卡车用轻量化后横梁
KR101553992B1 (ko) 차량용 중공 차축
CN211281196U (zh) 一种电动车底架前段结构
CN208036985U (zh) 后围内板冲压件转运箱
CN203601378U (zh) 一种横纵梁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9 Binjiang Avenue, taicangg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No.99 Binjiang Avenue, taicangg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CANG CIMC REEFER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