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4704U -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94704U CN217294704U CN202221199786.0U CN202221199786U CN217294704U CN 217294704 U CN217294704 U CN 217294704U CN 202221199786 U CN202221199786 U CN 202221199786U CN 217294704 U CN217294704 U CN 2172947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nnecting plate
- column
- fixedly connected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整车的强度和刚度的问题。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包括C柱和货箱骨架,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货箱上边梁板,所述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包括C柱连接板、C柱加强板连接件、后围连接板和固定在C柱内侧的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与后围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C柱加强板和货箱上边梁板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连接,所述后围连接板和货箱上边梁板通过C柱连接板连接。本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和C柱连接板实现了货箱与驾驶舱连接,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皮卡是一种轻型载货轿车,既可以当出行的交通工具,又可以适当的运输货物,在生活中实用性较好,现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使用,现有的皮卡通常包括车架、驾驶舱与货箱,驾驶舱和货箱分别独立固定连接在车架上,驾驶舱和货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驾驶舱和货箱均是独立承受压力并作用在车架上的,该种结构导致现有皮卡的整车强度与刚度都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整车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包括C柱和货箱骨架,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货箱上边梁板,所述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包括C柱连接板、C柱加强板连接件、后围连接板和固定在C柱内侧的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与后围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C柱加强板和货箱上边梁板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连接,所述后围连接板和货箱上边梁板通过C柱连接板连接。
C柱加强板和货箱上边梁板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连接,同时C柱加强板与后围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及C柱连接板连接后围连接板和货箱上边梁板,在皮卡中C柱是驾驶舱的一部分,C柱加强板连接件和C柱连接板实现了货箱与驾驶舱的连接,保证了货箱与驾驶舱连接的强度,使货箱与驾驶舱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在整车受力作用时货箱与驾驶舱均能够分担承受的作用力,因此,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和C柱连接板连接货箱与驾驶舱就提高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
在上述的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所述C柱加强板连接件包括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与外连接板相固连且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之间形成加强腔,所述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均位于C柱与C柱加强板之间,所述内连接板与C柱加强板相固连,所述外连接板与货箱上边梁板相固连。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使整个C柱加强板强度更强,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之间形成加强腔进一步提高了C柱加强板的强度,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均位于C柱与C柱加强板之间,保证C柱加强板连接件连接牢靠,再通过内连接板与C柱加强板相固连,外连接板与货箱上边梁板相固连,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
在上述的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所述外连接板的边缘处与内连接板的边缘处相固连。使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连接牢靠,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所述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内连接板连接,另一侧与外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加强腔内。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从而就进一步提高了C柱加强板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
在上述的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所述支撑板一侧弯折形成第一翻板,另一侧弯折形成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与外连接板相固连,所述第二翻板与内连接板相固连。通过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保证了支撑板与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的连接面积,保证了支撑板、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三者连接牢靠,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在上述的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所述C柱连接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翻板且该翻板与后围连接板相固连,所述C柱连接板与后围连接板相垂直。增大了C柱连接板与后围连接板连接面积,使C柱连接板连接后围连接板和货箱上边梁板更加牢靠。
在上述的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所述货箱上边梁板包括内板和与内板相固连的外板,所述C柱连接板与内板相固连,所述外连接板与内板相固连且所述外连接板与外板相贴合。内板与外板焊接,提高了货箱上边梁板的强度和刚度,C柱连接板与内板相固连,外连接板与内板相固连,外连接板与外板相贴合,保证了整体连接紧凑,保证了整车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C柱加强板连接件和C柱连接板实现了货箱与驾驶舱的连接,保证了货箱与驾驶舱连接的强度,使货箱与驾驶舱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在整车受力作用时货箱与驾驶舱均能够分担承受的作用力,因此,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和C柱连接板连接货箱与驾驶舱就提高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中去除一部分C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货箱上边梁板、C柱连接板、后围连接板和C柱加强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C柱、C柱加强板、后围连接板和C柱加强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C柱加强板连接件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8是C柱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货箱上边梁板;11、内板;12、外板;2、后围连接板;3、C柱;4、C柱加强板;5、C柱加强板连接件;51、内连接板;52、外连接板;6、C柱连接板;61、翻板;7、加强腔;8、支撑板;81、第一翻板;82、第二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8所示,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货箱骨架包括货箱上边梁板1,本连接结构包括后围连接板2、C柱加强板连接件5、C柱连接板6和固定在C柱3内侧的C柱加强板4,C柱加强板4与后围连接板2焊接固连C柱加强板连接件5包括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均位于C柱3与C柱加强板4之间,内连接板51与外连接板52焊接固连且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之间形成加强腔7,内连接板51与C柱加强板4焊接固连,外连接板52与货箱上边梁板1焊接固连,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使整个C柱加强板4强度更强,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之间形成加强腔7进一步提高了C柱加强板4的强度,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均位于C柱3与C柱加强板4之间,保证C柱加强板连接件5连接牢靠。
外连接板52的边缘处与内连接板51的边缘处焊接固连,使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连接牢靠,保证了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之间形成加强腔7,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强度。
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8,支撑板8位于加强腔7内,支撑板8一侧弯折形成第一翻板81,另一侧弯折形成第二翻板82,第一翻板81与外连接板52焊接固连,第二翻板82与内连接板51焊接固连,通过第一翻板81和第二翻板82保证了支撑板8与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的连接面积,保证了支撑板8、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三者连接牢靠,提高了整体的强度。
C柱连接板6的一侧弯折形成翻板61且该翻板61与后围连接板2焊接固连,C柱连接板6与后围连接板2相垂直,增大了C柱连接板6与后围连接板2连接面积,使C柱连接板6连接后围连接板2和货箱上边梁板1更加牢靠。
货箱上边梁板1包括内板11和与内板11焊接固连的外板12,C柱连接板6与内板11焊接固连,外连接板52与内板11焊接固连且外连接板52与外板12相贴合,内板11与外板12焊接固连,提高了货箱上边梁板1的强度和刚度,C柱连接板6与内板11焊接固连,外连接板52与内板11焊接固连,外连接板52与外板12相贴合,保证了整体连接紧凑,保证了整车连接强度。
C柱加强板4和货箱上边梁板1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5连接,同时C柱加强板4与后围连接板2焊接固连,以及C柱连接板6连接后围连接板2和货箱上边梁板1,在皮卡中C柱3是驾驶舱的一部分,C柱加强板连接件5和C柱连接板6实现了货箱与驾驶舱的连接,保证了货箱与驾驶舱连接的强度,使货箱与驾驶舱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在整车受力作用时货箱与驾驶舱均能够分担承受的作用力,因此,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5和C柱连接板6连接货箱与驾驶舱就提高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柱和货箱骨架,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货箱上边梁板(1),所述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包括C柱连接板(6)、C柱加强板连接件(5)、后围连接板(2)和固定在C柱(3)内侧的C柱加强板(4),所述C柱加强板(4)与后围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C柱加强板(4)和货箱上边梁板(1)通过C柱加强板连接件(5)连接,所述后围连接板(2)和货箱上边梁板(1)通过C柱连接板(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连接件(5)包括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所述内连接板(51)与外连接板(52)相固连且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之间形成加强腔(7),所述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均位于C柱(3)与C柱加强板(4)之间,所述内连接板(51)与C柱加强板(4)相固连,所述外连接板(52)与货箱上边梁板(1)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板(52)的边缘处与内连接板(51)的边缘处相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51)和外连接板(5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一侧与内连接板(51)连接,另一侧与外连接板(52)连接,所述支撑板(8)位于加强腔(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一侧弯折形成第一翻板(81),另一侧弯折形成第二翻板(82),所述第一翻板(81)与外连接板(52)相固连,所述第二翻板(82)与内连接板(51)相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连接板(6)的一侧弯折形成翻板(61)且该翻板(61)与后围连接板(2)相固连,所述C柱连接板(6)与后围连接板(2)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上边梁板(1)包括内板(11)和与内板(11)相固连的外板(12),所述C柱连接板(6)与内板(11)相固连,所述外连接板(52)与内板(11)相固连且所述外连接板(52)与外板(12)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9786.0U CN217294704U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9786.0U CN217294704U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94704U true CN217294704U (zh) | 2022-08-26 |
Family
ID=8291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99786.0U Active CN217294704U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94704U (zh) |
-
2022
- 2022-05-17 CN CN202221199786.0U patent/CN2172947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16671A (zh) | B柱上部接头 | |
CN201432723Y (zh) | 复合式全承载客车车身 | |
CN217294704U (zh) | 一种c柱与货箱骨架连接结构 | |
KR100828388B1 (ko) | 테일 게이트부 환형 보강 구조 | |
CN111422255A (zh) | 一种新能源轻卡 | |
CN216994523U (zh) | 机舱边梁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05916199U (zh) | 顶盖横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1223612U (zh) |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 |
CN210416746U (zh) |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 |
CN211731585U (zh) |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 |
CN212605428U (zh) | 一种新能源轻卡 | |
CN210063132U (zh) |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0191615U (zh) | 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及具有该顶盖后横梁组件的汽车 | |
CN112590940A (zh) | 一种白车身总成及车辆 | |
CN215622319U (zh) | 车箱悬置安装组件和车辆 | |
CN218558985U (zh) | 车箱立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5513866U (zh) | 一种方便固定的高强度汽车纵梁 | |
CN215245105U (zh) | 用于车辆横梁的加强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594334U (zh) | 一种新型铝合金前端骨架前立柱与车体底架连接结构 | |
CN219406595U (zh) | 货厢后部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7496252U (zh) | 汽车纵梁加强板总成 | |
CN210852639U (zh) | 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 | |
CN213109515U (zh) | 侧围内板总成、白车身和车辆 | |
CN209814124U (zh) | 车辆驾驶室的顶盖骨架以及车辆运输车 | |
CN215244512U (zh) | 带压型的自卸车底板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