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7795U - 车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7795U
CN219927795U CN202321465038.7U CN202321465038U CN219927795U CN 219927795 U CN219927795 U CN 219927795U CN 202321465038 U CN202321465038 U CN 202321465038U CN 219927795 U CN219927795 U CN 219927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plate
frame assembly
longitudinal beam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50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怀清
王琼瑶
宋衍猛
马勇
辛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50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7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7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7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本申请提供的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一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纵梁上,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纵梁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纵梁的侧方,且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横向主体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连接部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连接。本申请的车架总成中,拖车钩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

Description

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总成以及应用该车架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拖车钩是一种车辆遇到故障时的辅助工具,在其他车辆或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拖车钩将故障车辆移走。
目前,电动拖车钩应用较为广泛,电动拖车钩一般包括牵引挂钩和与牵引挂钩连接的横向主体,横向主体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连接。
然而,在上述的车辆中,电动拖车钩横向主体的两端与车架纵梁连接处的强度较低,使得电动拖车钩与车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较低,会影响电动拖车钩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拖车钩与车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低,影响电动拖车钩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一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纵梁上,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纵梁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纵梁的侧方,且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横向主体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连接部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架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周侧的多个围板,多个围板与底板围合形成空腔,且底板的板面形成空腔的底壁;底板和连接部连接,多个围板的背离底板的一端和纵梁连接,第二支架连接于位于纵梁侧方的围板上。这样,在第一支架与纵梁之间会形成一较为封闭的空间,则会提升第一支架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围板中的一者为内围板,内围板连接于纵梁的内侧,第二支架连接于内围板;内围板上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连接缝,连接缝至少部分位于纵梁的内侧板面范围内。这样,通过连接缝的设置,在对内围板与纵梁进行连接时,则能够在连接缝处形成焊缝,提升内围板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纵梁至防撞梁的方向上;连接缝由上至下延伸。这样,当车架受到力的作用时,连接缝处的焊缝的强度较高,疲劳寿命较长,则使得安装支架与纵梁之间连接的更为可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防撞梁具有连接于纵梁内侧的延伸部,延伸部的背离纵梁的一侧形成过渡曲面;内围板上形成有沿过渡曲面延伸的延伸板,延伸板与过渡曲面固定连接。这样,则使得延伸板的形状与过渡曲面的形状一致,能够进一步提升安装支架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架还包括加强板和多个紧固件,加强板位于空腔内;加强板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隔,多个紧固件贯穿加强板和底板,将加强板和底板连接在一起;连接部与多个紧固件连接。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第一支架的结构强度,而且能够实现连接部与第一支架之间的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和安装板,连接板连接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板朝向远离纵梁的方向延伸,安装板用于安装储气罐。这样,则能够实现对储气罐的安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支架还包括加强部,加强部连接于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加强部与第一支架之间形成一腔体,且腔体的空间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这样,能够提升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上形成有朝向背离纵梁的方向凸出的凸起,凸起与第一支架之间形成一与腔体连通的导流通道,且导流通道位于腔体的上方。电泳时,车架需要反着放,也就是车架的底端朝上,顶端朝下,这时,腔体则位于导流通道的上方,累积在腔体内的电泳液则会顺着导流通道流出,以使得第二支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储气罐和上述的车架总成。
本申请提供的车架总成及车辆中,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一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纵梁上,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纵梁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纵梁的侧方,且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横向主体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连接部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连接,能够提升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拖车钩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第一支架上连接用于安装储气罐的第二支架,不仅使得第一支架能够正常设置,而且能够避免因为第一支架的设置对储气罐的安装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沿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沿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第一支架的爆炸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G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安装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沿H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沿I-I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2、拖车钩;3、安装支架;
11、防撞梁;12、纵梁;13、过渡曲面;21、牵引挂钩;22、横向主体;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
111、延伸部;221、连接部;311、底板;312、空腔;313、内围板;314、外围板;315、第一侧围板;316、第二侧围板;317、延伸板;318、加强板;319、紧固件;321、连接板;322、安装板;323、加强部;324、腔体;325、凸起;326、导流通道;
3131、连接缝;3151、第一翻边部;3161、第二翻边部;32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拖车钩是一种车辆遇到故障时的辅助工具,在其他车辆或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拖车钩将故障车辆移走。目前,电动拖车钩应用较为广泛,电动拖车钩一般包括牵引挂钩和与牵引挂钩连接的横向主体,横向主体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连接。然而,在上述的车辆中,电动拖车钩横向主体的两端与车架纵梁连接处的强度较低,使得电动拖车钩与车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较低,会影响电动拖车钩的正常使用。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其中,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一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纵梁上,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纵梁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纵梁的侧方,且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横向主体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连接部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连接,能够提升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拖车钩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第一支架上连接用于安装储气罐的第二支架,不仅使得第一支架能够正常设置,而且能够避免因为第一支架的设置对储气罐的安装产生影响。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沿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1、拖车钩2和两个安装支架3,车架1包括防撞梁11和两个纵梁12,防撞梁11连接于两个纵梁12之间;一安装支架3对应安装于一纵梁12上,安装支架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与对应侧的纵梁12连接,第二支架32位于纵梁12的侧方,且第二支架32用于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用于向空气弹簧供气;拖车钩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21和横向主体22,横向主体22位于两个纵梁12之间,横向主体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221,一连接部221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31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拖车钩2的横向主体22与纵梁12之间通过第一支架31连接,能够提升拖车钩2的横向主体22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拖车钩2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第一支架31上连接用于安装储气罐的第二支架32,不仅使得第一支架31能够正常设置,而且能够避免因为第一支架31的设置对储气罐的安装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拖车钩2可以是电动拖车钩;而上述的连接部221可以是位于第一支架31下方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其中,上下方向可以理解为车辆的上下方向。在此,对拖车钩2的结构和形状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上述的横向主体22的延伸方向与车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其中,车架1的宽度方向与图1中的y-y轴方向一致。
请继续参见图5至图7,图5为图3沿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而为了提升第一支架31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架31包括底板311和围设在底板311周侧的多个围板,多个围板与底板311围合形成空腔312,且底板311的板面形成空腔312的底壁;底板311和连接部221连接,多个围板的背离底板311的一端和纵梁12连接,第二支架32连接于位于纵梁12侧方的围板上。这样,在第一支架31与纵梁12之间会形成一较为封闭的空间,则会提升第一支架31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围板包括内围板313、外围板314、第一侧围板315和第二侧围板316,内围板313连接于纵梁12的内侧,例如是内围板313焊接于纵梁12的内侧,即在车架1的宽度方向上,内围板313与纵梁12之间具有重叠区域,第二支架32连接于内围板313,例如是,第二支架32焊接于内围板313;外围板314与内围板313在车架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外围板314焊接于纵梁12的外侧或焊接于纵梁12的底端;第一侧围板315和第二侧围板316连接在内围板313与外围板314之间,且第一侧围板315和第二侧围板316在车架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侧围板315和第二侧围板316均连接于纵梁12的底端。其中,车架1的长度方向与图1、图3和图5中的x-x轴方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轴线,上述的内围板313位于外围板314的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外围板314位于内围板313的远离中轴线的一侧。
请继续参见图8和图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而为了提升第一侧围板315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第二侧围板316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围板315的顶部具有第一翻边部3151,第一翻边部3151朝向背离第二侧围板316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围板316的顶部具有第二翻边部3161,第二翻边部3161朝向背离第一侧围板315的方向延伸,第一翻边部3151和第二翻边部3161均连接于纵梁12的底端。这样,则使得第一侧围板315与纵梁1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侧围板316与纵梁12之间的接触面积均较大,则能够提升第一侧围板315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第二侧围板316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翻边部3151可以焊接于纵梁12的底端,第二翻边部3161可以焊接于纵梁12的底端。
请继续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第一支架的爆炸图。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对第一支架31进行冲压成型,可以采用两个结构件拼焊形成第一支架31,具体的,外围板314和第一侧围板315一体式成型形成第一支架31的一部分结构,底板311、内围板313和第二侧围板316一体式成型形成第一支架31的另一部分结构,这两部分拼焊形成第一支架3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第一支架31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内围板313上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连接缝3131,连接缝3131至少部分位于纵梁12的内侧板面范围内。这样,通过连接缝3131的设置,在对内围板313与纵梁12进行连接时,则能够在连接缝3131处形成焊缝,提升内围板313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纵梁12至防撞梁11的方向上;连接缝3131由上至下延伸。这样,当车架1受到力的作用时,连接缝3131处的焊缝的强度较高,疲劳寿命较长,则使得安装支架3与纵梁12之间连接的更为可靠。
请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G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防撞梁11具有连接于纵梁12内侧的延伸部111,延伸部111的背离纵梁12的一侧形成过渡曲面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支架31的前侧具有悬架系统,空间受限,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支架31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则内围板313的沿纵梁12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形成有沿过渡曲面13延伸的延伸板317,延伸板317与过渡曲面13固定连接。这样,则使得延伸板317的形状与过渡曲面13的形状一致,能够进一步提升安装支架3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请继续参见图13至图15,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安装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沿H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沿I-I方向的剖视图。为了加强第一支架31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31还包括加强板318和多个紧固件319,加强板318位于空腔312内;加强板318与底板311之间具有间隔,多个紧固件319贯穿加强板318和底板311将加强板318和底板311连接在一起;连接部221与多个紧固件319连接。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第一支架31的结构强度,而且能够实现连接部221与第一支架31之间的连接。
其中,多个紧固件319沿加强板318的板面方向间隔设置,且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19的个数至少为三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紧固件319可以是螺纹套管,螺纹套管的安装方向为由下至上,连接部221与紧固件319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且螺纹套管的下部与底板311之间采用满焊的焊接方式,螺纹套管的上部与加强板318之间采用满焊的焊接方式,以增强紧固件319在连接处的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的紧固件319也可以是螺栓等螺纹紧固件,而当紧固件319为螺栓等螺纹紧固件时,连接部221上则可以设置与紧固件319对应的螺纹孔。在此,对紧固件319的类型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见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使第二支架32对储气罐进行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3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321和安装板322,连接板321连接在内围板313的远离外围板314的一侧;安装板322朝向远离纵梁12的方向延伸,安装板322用于安装储气罐。这样,则能够实现对储气罐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322上可以开设至少两个安装孔3221,例如是螺纹孔,通过安装孔3221的设置,能够将储气罐安装在安装板322上。在此,对储气罐与安装板3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
而为了提升第二支架32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32还包括加强部323,加强部323连接于连接板321与安装板322之间;加强部323与第一支架31之间形成一腔体324,且腔体324的空间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加强部323相对于连接板321和安装板322倾斜设置。
而为了避免在电泳的过程中,电泳液累积在腔体324中,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板321上形成有朝向背离纵梁12的方向凸出的凸起325,凸起325与第一支架31之间形成一与腔体324连通的导流通道326,且导流通道326位于腔体324的上方。在电泳时,车架1需要反着放,也就是车架1的底端朝上,顶端朝下,这时,腔体324则位于导流通道326的上方,累积在腔体324内的电泳液则会顺着导流通道326流出,以使得第二支架32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一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纵梁上,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纵梁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纵梁的侧方,且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横向主体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连接部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架总成中,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连接,能够提升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拖车钩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第一支架上连接用于安装储气罐的第二支架,不仅使得第一支架能够正常设置,而且能够避免因为第一支架的设置对储气罐的安装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储气罐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车架总成。其中,车架总成的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介绍过,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还应该包括其他能够使车辆进行正常运行的模块或组件,在此,对其他的模块或组件不作一一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储气罐和车架总成,其中,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一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纵梁上,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纵梁连接,第二支架位于纵梁的侧方,且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横向主体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连接部与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连接。本实施例中,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通过第一支架连接,能够提升拖车钩的横向主体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拖车钩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第一支架上连接用于安装储气罐的第二支架,不仅使得第一支架能够正常设置,而且能够避免因为第一支架的设置对储气罐的安装产生影响。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拖车钩和两个安装支架,所述车架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所述防撞梁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
一所述安装支架对应安装于一所述纵梁上,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对应侧的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纵梁的侧方,且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储气罐连接;
所述拖车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牵引挂钩和横向主体,所述横向主体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横向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底板和围设在所述底板周侧的多个围板,多个所述围板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空腔,且所述底板的板面形成所述空腔的底壁;
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部连接,多个所述围板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和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位于所述纵梁侧方的围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围板中的一者为内围板,所述内围板连接于所述纵梁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内围板;
所述内围板上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连接缝,所述连接缝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纵梁的内侧板面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至所述防撞梁的方向上;
所述连接缝由上至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具有连接于所述纵梁内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背离所述纵梁的一侧形成过渡曲面;
所述内围板上形成有沿所述过渡曲面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过渡曲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加强板和多个紧固件,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隔,多个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底板,将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部与多个所述紧固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安装板朝向远离所述纵梁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
所述加强部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形成一腔体,且所述腔体的空间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朝向背离所述纵梁的方向凸出的凸起;
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形成一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导流通道,且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腔体的上方。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
CN202321465038.7U 2023-06-09 2023-06-09 车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9927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5038.7U CN219927795U (zh) 2023-06-09 2023-06-09 车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5038.7U CN219927795U (zh) 2023-06-09 2023-06-09 车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7795U true CN219927795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5038.7U Active CN219927795U (zh) 2023-06-09 2023-06-09 车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7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8193B2 (en) Vehicle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WO2022068791A1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19927795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6301227U (zh) 用于车辆的纵梁及车辆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1252286U (zh) 一种三排座椅横梁总成
CN110854332B (zh) 电动汽车电池托架
JP2018154210A (ja) 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
CN213768733U (zh) 机舱上层支架总成的安装架、车辆机舱前围和车辆
CN201140730Y (zh) 汽车车身后地板前板
CN213008411U (zh) 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904289U (zh) 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11281197U (zh) 一种副车架发动机悬置安装装置、相交角焊结构及汽车
CN219584288U (zh) 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332788U (zh) 悬置安装支架、悬置总成及汽车
CN219467835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929532U (zh) 一种重卡前下防护总成
CN220391349U (zh) 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487576U (zh) 前轮罩总成及车辆
CN219728315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701203U (zh) 车辆及其下弯梁总成
CN217455805U (zh) 一种复合板车厢用系固装置及连接结构
CN219948369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上接头和车辆
CN220349790U (zh) 摆臂安装支架、副车架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