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5590U -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5590U
CN216805590U CN202123205607.8U CN202123205607U CN216805590U CN 216805590 U CN216805590 U CN 216805590U CN 202123205607 U CN202123205607 U CN 202123205607U CN 216805590 U CN216805590 U CN 216805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groove
well
cross beam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56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黎明
翁盛锋
严长生
贺斌
张轰
曹琦
徐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p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 Electric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56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5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5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5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采用凵形状的空心梁体结构,空心梁体中布局采用蜂巢结构加强筋进行刚度补充,并集合仰角弹性的后横梁结构来增加柔性。包括低压一体铸造成型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其中:上述四者一体铸造塑形成为倒凹字形状结构,所述前横梁的底部设置前槽,所述前槽的左右两侧设置前梁加强处,前梁加强处设置至少一只支持加强柱,所述两处前梁加强处之间为横槽,所述横槽内设置有梯形或方形构成的蜂巢加强筋A组;所述左纵梁、右纵梁结构一致底部设置有纵梁槽,纵梁槽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B组,所述后横梁底部设置有后梁槽,后梁槽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C组。

Description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是将前悬挂或后悬挂系统单独整合在一起的骨架。副车架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集合,它将悬挂系统以及发动机单独结合到一起,然后再与车架相连。现有技术中的前副车架通常为一体化铸造成型,比如CN201921578737。6一种重载乘用车用铝合金副车架。由左纵梁A、右纵梁B、前横梁C、后横梁D四部分焊接组成;左纵梁A、右纵梁B均是空心铸造结构,左纵梁A、右纵梁B相对副车架中心面对称;前横梁C、后横梁D均为挤压成型梁状铝型材结构;左纵梁A上设置左前、后副车架衬套安装孔;右纵梁B上设置右前、后副车架衬套安装孔;左、右后副车架衬套安装孔处,左、右前副车架衬套安装孔处,内孔采用楔形加工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优点,同时零件整体均匀过度,材料等应力分布,提升材料利用率;在承载能力增加的同时,实现降重;同时副车架配合点采用整体机械加工,尺寸精度高。但是对比新能源汽车来说,重量还是比较大,但是如果需求减重比较多的情况下,前副车架的刚度会下降,此外前副车架中前梁会集中设置多个连接结构,比如电动机的承支主要担负结构位置,所以需要的结构刚度更大,如果减重则意味着能承重的大小降低,所以需要进行刚度结构补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质量轻、管壁薄,非管体,脱模简单,模具需求少,采用凵形状的空心梁体结构,其截面类似鞍形管,整体重量大幅度减轻,空心梁体中布局采用蜂巢结构加强筋进行刚度补充,并集合仰角弹性的后横梁结构来增加柔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包括低压一体铸造成型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其中:上述四者一体铸造塑形成为倒凹字形状结构,顶部密封底部敞开的梁体空心结构,其中:前横梁、后横梁两者平行上下设置,后横梁长于前横梁,作为匹配左纵梁和右纵梁为倾斜塑形设置;所述前横梁的底部设置前槽,所述前槽的左右两侧设置前梁加强处,前梁加强处设置至少一只支持加强柱,以支持加强柱为中心点设置若干散射加强筋,所述两处前梁加强处之间为横槽,所述横槽内设置有梯形或方形构成的蜂巢加强筋A组;所述左纵梁、右纵梁结构一致底部设置有纵梁槽,纵梁槽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B组,所述后横梁底部设置有后梁槽,后梁槽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C组。
作为优选,所述支持加强柱的顶部同设置点位置设置羊角加强柱,以羊角加强柱为尾端座体设置若干加强筋连接前梁羊角支架,前梁羊角支架为上仰的弧形或斜体三角形。这样的设置结构能最大加强前梁羊角支架的底座稳定性,并且具有很高的柔性。
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或右纵梁分为前梁连接段和后梁连接段,后梁连接段在前梁连接段尾端呈仰角设置,为前梁连接段和后梁连接段分别连接前横梁和后横梁后,后横梁的平面高度高于前横梁所在平面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后横梁的最高点位置等于前梁羊角支架最高点位置。这样的结构在安装上能非常平衡,不会出现需要而且的连接座部件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前横梁的头端和尾端斜角30~45℃超外侧设置前梁安装座,前梁安装座与、左纵梁或右纵梁一体连接后组成<字形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前梁安装座设置有绕其头端的侧面加强板,中心设置有安装加强柱,以安装加强柱为中心朝向前横梁设置有若干道三角加强筋。保护作用强,能防水防尘,能将横梁的强度延展到前梁安装座的最头端位置上来。
作为优选,所述后横梁在与左纵梁或右纵梁的连接折角处设置有梁体加强块,梁体加强块在后横梁的顶部表面和后梁槽都设置有加强筋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横梁的上侧设置有半弧槽,前横梁的左下侧设置有前梁套座,前梁套座右侧设置下半弧槽。前梁的安装连接重心在左侧,如果要加强平衡点就会对应的进行应力的引导,让其向右侧移动,增加左右横向的强度,并且因为弧槽的存在会具有很高的抗左右扭力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前梁羊角支架的下侧紧邻设置侧梁安装座。连贯的设置位置,能提高强度,特别是侧梁安装座内的牵引杆等结构安装后能有刚性补充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梁体加强块顶部下凹,底部实心。顶部柔性较高,底部刚性坚固耐用。
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1。采用的新型的管体凵结构底部空心截面梁体,前后抗冲击能力有所提高,底部空心的梁体结构质量轻盈,管壁薄整体重量减幅大;2。一体化铸造凹凸结构都集中在顶部表面一侧,底部完全没有凸起结构,所以脱模简单,模具需求少;3。底部采用了槽体结构,而非完全空心,并且进一步的采用蜂巢结构加强筋,和仰角弹性后横梁结构来增加柔性;4。羊角加强柱、前梁套座、安装加强柱及其相关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的构造结构,在抵抗前后冲击力和左右扭力都拥有非常强的能力;5。整体一体塑形,制作工艺工序简单,尺寸容易设定,组成结构也容易调整,整体上材料利用率也高;4。抽模结构为底部断面结构,刚性大,脱模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前副车架俯视结构图;
图2为本前副车架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前副车架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前副车架侧面结构图;
图5梁体各加强筋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前横梁2、后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前槽6、前梁加强处7、支持加强柱8、干散射加强筋9、横槽10、蜂巢加强筋A组11、纵梁槽12蜂巢加强筋B组13、后梁槽14、蜂巢加强筋C组15、羊角加强柱16、前梁羊角支架17、前梁连接段18、后梁连接段19、前梁安装座20、侧面加强板21、三角加强筋22、梁体加强块23、半弧槽24、前梁套座25、下半弧槽26、侧梁安装座27、安装加强柱2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至图4示出了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包括一个整体的前副车架本体1,并在低压一体铸造成型的后分为前横梁2、后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成为图1中的整体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前副车架,其中:前横梁2、后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上述四者一体如同图2、3所示梁体截面铸造塑形成为凵结构,也就是顶部密封底部敞开的梁体鞍形空心管体结构,一体化铸造凹凸结构都集中在顶部表面一侧,底部完全没有凸起结构,所以脱模简单,模具需求少,采用的新型的管体凵结构底部空心截面梁体,前后抗冲击能力有所提高,底部空心的梁体结构质量轻盈,管壁薄整体重量减幅大;
继续如图1所示,其中:前横梁2、后横梁3两者平行上下设置,后横梁3长于前横梁2,如图1、3所示,所以为了匹配上下这两条横梁的长度差,左纵梁是底部朝上延伸时候向右侧斜向15°角设置的,右纵梁是底部朝上延伸时候向左侧斜向15°角设置的,也就左纵梁和右纵梁为倾斜塑形设置;车架整体是1个梯形,后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的构成是三角形,结构最稳定也结构强度最大;
如图3、5所示,如前文所述整个车架的梁体都是凵结构如同鞍马金属管体,底部都是槽体,里面分布设置了各种加强筋,这些加强筋将整个槽体进行了划分,又如图3顶部所示,所述前横梁2的翻面过来后底部因为塑形设置前槽6,前槽6的整体截面是一个V字形状结构,所述前槽6的左、右两侧设置前梁加强处7,前梁加强处7的中心位置设置一只支持加强柱8,以支持加强柱8为中心点向着梁体外壳延伸塑形设置6根散射加强筋9,散射加强筋9的间隔角度60°或者两根散射加强筋9设置角度组拼为90°即可;首先如图1所示支持加强柱8的顶部同设置点位置设置羊角加强柱16,以羊角加强柱16为尾端座体设置若干加强筋连接前梁羊角支架17,前梁羊角支架17为上仰的弧形或斜体三角形。这样的设置结构能最大加强前梁羊角支架17的底座稳定性,并且具有很高的柔性;
继续如图1、3所示所述前梁安装座20设置有绕其头端的侧面加强板21,中心设置有安装加强柱28,以安装加强柱28为中心朝向前横梁2设置有若干道三角加强筋22。保护作用强,能防水防尘,能将横梁的强度延展到前梁安装座20的最头端位置上来;所述前横梁2的上侧设置有半弧槽24,前横梁2的左下侧设置有前梁套座25,前梁套座25右侧设置下半弧槽26。前梁的安装连接重心在左侧,如果要加强平衡点就会对应的进行应力的引导,让其向右侧移动,增加左右横向的强度,并且因为弧槽的存在会具有很高的抗左右扭力能力。羊角加强柱、前梁套座、安装加强柱及其相关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的构造结构,在抵抗前后冲击力和左右扭力都拥有非常强的能力;
所述两处前梁加强处7之间为横槽10,所述横槽10内设置有梯形或方形构成的结构类似蜂巢结构体的蜂巢加强筋A11,如果图3所示情况,一个六边形结构被蜂巢加强筋A11分隔,中央是上下对称的两个梯形,两侧是等腰三角形上下对称组拼;所述左纵梁4、右纵梁5结构一致底部设置有纵梁槽12,纵梁槽12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B组13,所述后横梁3底部设置有后梁槽14,后梁槽14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C组15。蜂巢结构加强筋,和仰角弹性后横梁结构来增加柔性;
所述左纵梁4或右纵梁5分为前梁连接段18和后梁连接段19,后梁连接段19在前梁连接段18尾端呈仰角设置,为前梁连接段18和后梁连接段19分别连接前横梁2和后横梁3后,后横梁3的平面高度高于前横梁2所在平面位置。
所述后横梁3的最高点位置等于前梁羊角支架17最高点位置。这样的结构在安装上能非常平衡,不会出现需要而且的连接座部件的问题。
所述前横梁2的头端和尾端斜角30~45℃超外侧设置前梁安装座20,前梁安装座20与、左纵梁4或右纵梁5一体连接后组成<字形状结构。
所述后横梁3在与左纵梁4或右纵梁5的连接折角处设置有梁体加强块23,梁体加强块23在后横梁3的顶部表面和后梁槽14都设置有加强筋进行连接。
所述前梁羊角支架17的下侧紧邻设置侧梁安装座27。连贯的设置位置,能提高强度,特别是侧梁安装座内的牵引杆等结构安装后能有刚性补充能力。
所述梁体加强块23顶部下凹,底部实心。顶部柔性较高,底部刚性坚固耐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创造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创造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包括低压一体铸造成型的前横梁(2)、后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其中:上述四者一体铸造塑形成为倒凹字形状结构,顶部密封底部敞开的梁体空心结构,其特征是:前横梁(2)、后横梁(3)两者平行上下设置,后横梁(3)长于前横梁(2),作为匹配左纵梁和右纵梁为倾斜塑形设置;所述前横梁(2)的底部设置前槽(6),所述前槽(6)的左右两侧设置前梁加强处(7),前梁加强处(7)设置至少一只支持加强柱(8),以支持加强柱(8)为中心点设置若干散射加强筋(9),所述两处前梁加强处(7)之间为横槽(10),所述横槽(10)内设置有梯形或方形构成的蜂巢加强筋A组(11);所述左纵梁(4)、右纵梁(5)结构一致底部设置有纵梁槽(12),纵梁槽(12)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B组(13),所述后横梁(3)底部设置有后梁槽(14),后梁槽(14)内设置有方形的蜂巢加强筋C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持加强柱(8)的顶部同设置点位置设置羊角加强柱(16),以羊角加强柱(16)为尾端座体设置若干加强筋连接前梁羊角支架(17),前梁羊角支架(17)为上仰的弧形或斜体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左纵梁(4)或右纵梁(5)分为前梁连接段(18)和后梁连接段(19),后梁连接段(19)在前梁连接段(18)尾端呈仰角设置,为前梁连接段(18)和后梁连接段(19)分别连接前横梁(2)和后横梁(3)后,后横梁(3)的平面高度高于前横梁(2)所在平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横梁(3)的最高点位置等于前梁羊角支架(17)最高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横梁(2)的头端和尾端斜角30~45℃超外侧设置前梁安装座(20),前梁安装座(20)与、左纵梁(4)或右纵梁(5)一体连接后组成<字形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梁安装座(20)设置有绕其头端的侧面加强板(21),中心设置有安装加强柱(28),以安装加强柱(28)为中心朝向前横梁(2)设置有若干道三角加强筋(2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横梁(3)在与左纵梁(4)或右纵梁(5)的连接折角处设置有梁体加强块(23),梁体加强块(23)在后横梁(3)的顶部表面和后梁槽(14)都设置有加强筋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横梁(2)的上侧设置有半弧槽(24),前横梁(2)的下左侧设置有前梁套座(25),前梁套座(25)右侧设置下半弧槽(2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梁羊角支架(17)的下侧紧邻设置侧梁安装座(2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梁体加强块(23)顶部下凹,底部实心。
CN202123205607.8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Active CN216805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5607.8U CN216805590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5607.8U CN216805590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5590U true CN216805590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5607.8U Active CN216805590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55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528A (zh) * 2022-09-16 2022-11-1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副车架及其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2528A (zh) * 2022-09-16 2022-11-1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副车架及其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8266B2 (ja) 乗用車ボディの支持構造
CN103303117A (zh) 车辆的轻合金制悬架构件
CN216805590U (zh)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WO2022156506A1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US20150076805A1 (en) Sub-frame for vehicle
CN208789791U (zh) 车辆
CN209795601U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后副车架
CN211391458U (zh) 车身前舱框架结构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110562324A (zh)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CN209426850U (zh) 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08453092U (zh) 一种新型atv车架
CN107600190A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213057209U (zh) 一种车辆底盘纵臂安装结构
CN211617864U (zh)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CN219277615U (zh) 一种后副车架的双层结构侧梁
CN214565612U (zh)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结构
CN219467838U (zh) 一种轻质侧夹腔结构的新能源车前副车架
CN110901763A (zh) 一体轻量化塑形三阶段约束后副车架
CN214493109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铝合金车身后轮罩总成结构
CN117985116A (zh) 一种轻质高强度双层侧梁结构的新能源车后副车架
CN1091045C (zh) 机动二轮车喇叭的安装结构
CN217022660U (zh) 一种具有坡状避让孔的管体电动车后副车架
CN113002623B (zh) 一种车架及应用该车架的车辆
CN216300691U (zh) 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