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791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791U
CN208789791U CN201821150241.4U CN201821150241U CN208789791U CN 208789791 U CN208789791 U CN 208789791U CN 201821150241 U CN201821150241 U CN 201821150241U CN 208789791 U CN208789791 U CN 208789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rib
node
tower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02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约瑟夫·西科恩
阿莫勒·仓根
瑞恩·德兰尼
萨姆森·吴
彼得·泰
贾马尔·汉迷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4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 B60G2204/143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5Mounting of sub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3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 B60G2204/4302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for fixing suspension arm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8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light alloys, e.g. extru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罩;支柱塔;以及支架,支架包括:连接至支柱塔的一对支柱‑塔附接件;在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后横向构件附接至罩;以及网格结构,网格结构将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互连且具有肋,肋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间隔开的节点处彼此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至少实现利用在支柱塔之间延伸的支柱‑塔支架来提高单体的侧向刚度。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结构支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支柱塔彼此连接且与车辆的罩连接的支柱-塔支架。
背景技术
具有单体结构的汽车包括支柱塔,支柱塔用作悬架支柱的上附接点。许多汽车利用在支柱塔之间延伸的支柱-塔支架来提高单体的侧向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至少实现利用在支柱塔之间延伸的支柱-塔支架来提高单体的侧向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罩;支柱塔;以及支架,支架包括:连接至支柱塔的一对支柱-塔附接件;在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后横向构件附接至罩;以及网格结构,网格结构将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互连且具有肋,肋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间隔开的节点处彼此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肋包括第一肋和第二肋,第一肋具有连接至前横向构件的第一端部以及连接至节点的第二端部,第二肋具有连接至后横向构件的第一端部和连接至节点的第二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肋包括全部在节点处互连的第一肋、第二肋、第三肋和第四肋,并且其中,第一肋和第二肋在前横向构件与节点之间延伸,第三肋和第四肋在后横向构件与节点之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肋还包括在第二节点处互连的第五肋、第六肋、第七肋和第八肋,其中,第五肋和第六肋在前横向构件和第二节点之间延伸,第七肋和第八肋在后横向构件和第二节点之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车辆还包括延伸穿过网格结构并与节点和第二节点相交的中间横向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间横向构件具有各自连接到后横向构件的相对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节点高于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且高于后横向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还包括在后横向构件之间延伸且与节点相交的中间横向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间隔开沿支架的纵向中心线变化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肋从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中的一个倾斜地延伸并且与肋中的另一个以及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中的一个协作以在支架内限定三角形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由铸造镁合金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辆车身,车辆车身包括罩和位于罩的前方的支柱塔;以及具有铸造镁主体的支柱-塔支架,支柱-塔支架包括:连接到支柱塔的一对支柱-塔附接件;在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在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并附接到罩的后横向构件;以及设置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且将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互连的网格结构,网格结构包括在节点处互连的肋,每个肋具有连接到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到节点的第二端部,其中,节点设置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且与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肋包括第一肋和第二肋,第一肋具有连接至前横向构件的第一端部以及连接至节点的第二端部,第二肋具有连接至后横向构件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到节点的第二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网格结构还包括第二节点和附加肋,每个附加肋具有连接到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以及连接到第二节点的第二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车辆还包括隔离板,每个隔离板设置在附接件和支柱塔之间,其中,隔离板由与支柱-塔支架和支柱塔不同的材料形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车辆包括罩、支柱塔以及用于加固支柱塔的支架。支架包括一对连接到支柱塔的支柱-塔附接件。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在附接件之间延伸,后横向构件附接到罩。网格结构将横向构件互连且具有肋,肋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间隔开的节点处彼此连接。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一种车辆包括车辆车身,车辆车身具有罩和定位在罩的前方的支柱塔。支柱-塔支架具有镁铸造主体。镁铸造主体包括连接到支柱塔的一对支柱-塔附接件和在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后横向构件在附接件之间延伸并附接至罩。网格结构设置在横向构件之间并将横向构件互连。网格结构包括在节点处互连的肋。每个肋具有连接到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一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节点的第二端。节点设置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并与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间隔开。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支柱-塔支架包括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以及在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后横向构件具有构造成与车辆罩连接的凸缘。网格结构将横向构件互连且具有肋,肋在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之间间隔开的节点处彼此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利用在支柱塔之间延伸的支柱-塔支架来提高单体的侧向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支柱-塔支架的发动机舱的俯视图。
图2是支柱-塔支架的仰视图。
图3是支柱-塔支架的正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切割线4-4截取的支柱-塔支架的侧视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公开了所示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旨在于可以各种替代形式实施的示例。附图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一些特性可能被夸大或最小化以示出具体组件的细节。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所公开的概念的代表性基础。
参照图1,车辆20包括车身结构22,车身结构22具有纵向延伸,即,沿车辆长度延伸的一对车架纵梁24、以及由车架纵梁24支撑并横向延伸,即,沿车辆20的宽度延伸的罩28。罩28将发动机舱与乘客舱分离。仪表板26(部分示出)连接至罩28并向后延伸到乘客舱中。托架34可将罩28的上部29与前围板26连接。一对枪形梁31连接至罩28并沿着发动机舱的相对上侧向前延伸。乘客侧支柱塔30和驾驶员侧支柱塔32位于发动机舱的相对侧,并且每个支柱塔均连接到纵梁24中的一个和枪形梁31中的一个。支柱塔30、32为右悬架支柱和左悬架支柱(未示出)提供附接点。
参照图1和图2,车辆20包括将支柱塔30、32彼此互连并且将支柱塔30、32与罩28互连的支柱-塔支架36。支柱-塔支架36减小支柱塔的偏转以增加支柱塔和车辆前端的横向刚度和扭转刚度。支架36包括一对支柱-塔附接件38、39,每个支柱-塔附接件38、39连接到对应的支柱塔30、32的顶部表面40。附接件38、39可限定用于接收紧固件54的孔52,紧固件54将附接件38、39固定至支柱塔30、32。前横向构件42在附接件38、39之间延伸。后横向构件46也在附接件38、39之间延伸并且大致限定支架36的后端48。后横向构件46可限定与罩28连接的凸缘50。凸缘50限定支架36的后端48。凸缘50限定多个孔56,每个孔56接收紧固件58以将凸缘50固定至罩28和托架34。尽管前横向构件42在支柱塔30、32之间大致笔直地延伸穿过发动机舱,但后横向构件46具有弯曲形状以便与罩28连接。这导致前横向构件42和后横向构件46间隔开沿支架的纵向中心线变化的距离。该距离垂直于车辆的横向方向测量。横向构件之间的距离在支架36的中部比靠近附接件38和39处更大。靠近附接件是指横向构件距附接件20厘米的任何部分。
网格结构60将前横向构件42和后横向构件46互连。网格结构60可包括由至少一个节点64互连的多个肋62。肋62可设置成在节点64与横向构件42、46之间对角地延伸以与支架36形成一个或多个三角形空间。中间横向构件66可延伸穿过网格结构60并且与节点64和后横向构件46互连。
在所示实施例中,网格结构60包括第一节点68和第二节点70。节点68可具有四个相关肋:第一肋72、第二肋74、第三肋76和第四肋78。第一肋72和第二肋74可在前横向构件42与节点68之间延伸,第三肋76和第四肋78可在后横向构件46与节点68之间延伸。节点70也可具有四个相关肋:第五肋84、第六肋86、第七肋88和第八肋90。第五肋84和第六肋86可在前横向构件42与节点70之间延伸,第七肋88和第八肋90可在后横向构件46与节点70之间延伸。每个肋可包括连接到前横向构件或后横向构件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以及连接到节点68、70中的一个的第二端部。例如,第一肋72包括连接到前横向构件42的第一端部80以及连接到节点68的第二端部82。中间横向构件66可与节点68、70互连。中间横向构件66可包括连接到后横向构件46的一部分的第一端部92以及连接到后横向构件46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94。
参照图1、图3和图4,压力感应,即,增压或涡轮,在现代跑车上变得越来越流行。压力感应,尤其是增压,可能增加发动机高于支柱塔的顶部40的高度。传统上使用的直线型支架由于发动机挡道而无法用于许多现代跑车中。支柱-塔支架36可以是圆顶的以容纳具有增加高度的发动机。附接件38、39可以是支架36的最低部分,并且节点68、70可以是支架36的最高部件。支架36的后半部可向下倾斜以将凸缘50定位在节点68、70下方。
支柱-塔支架36还可朝向罩28略微缩回以适应延伸通过发动机罩的增压器。上述缩回允许支架36位于增压器后面。前横向构件42可包括一对向后延伸区段100以及连接在向后延伸区段100之间的大致直线区段102。区段100的角度可以优化以为支架36提供期望的缩回,这将取决于发动机的具体尺寸、支柱塔的位置以及其他因素。
支架36可制成单个压铸零件,而不是由单独形成且随后附接的子部件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36由压铸镁合金制成。镁合金比铝合金轻33%并具有相似的成本,使其成为用于支柱-塔支架36的合适材料。然而,镁合金比铝合金弱33%。支柱-塔支架36通过采用上述网格结构60克服这种减小的材料强度,网格结构60经由肋62在横向构件42、46之间分配载荷。
除了优化载荷分布之外,网格结构60还提供限定在肋62与横向构件42、46、66之间的开口106,开口106允许空气流过支架36。开口106还提供对位于支架下方的发动机部件的手动接近。网格结构60可进一步提供用于诸如脱气瓶、流体储存器和油尺之类的车辆部件的附接区域。
如果镁直接连接到钢,则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必须采用隔离件防止镁钢界面处的腐蚀。参照图2,隔离板108可安装在钢支柱塔30、32与镁支柱-塔附接件38、39之间。隔离板108可以是由诸如铝的不与镁或钢反应的材料形成的薄金属冲压件。隔离板108可限定与附接件38、39中限定的孔52对准的紧固件孔110。虽然未示出,但如果罩28是钢,则另一个隔离板可以设置在罩28与凸缘50之间。
上述实施例是没有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的具体示例。所示的实施例的特性可加以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概念进一步的实施例。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为描述性而非限定性词语。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比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宽,并且还包含所示实施例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
支柱塔;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连接至所述支柱塔的一对支柱-塔附接件;
在所述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和后横向构件,所述后横向构件附接至所述罩;以及
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将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互连且具有肋,所述肋在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之间间隔开的节点处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包括第一肋和第二肋,所述第一肋具有连接至所述前横向构件的第一端部和连接至所述节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肋具有连接至所述后横向构件的第一端部和连接至所述节点的第二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包括全部在所述节点处互连的第一肋、第二肋、第三肋和第四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在所述前横向构件与所述节点之间延伸,所述第三肋和所述第四肋在所述后横向构件与所述节点之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肋还包括在第二节点处互连的第五肋、第六肋、第七肋和第八肋,其中,所述第五肋和所述第六肋在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延伸,所述第七肋和所述第八肋在所述后横向构件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网格结构并与所述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相交的中间横向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向构件具有各自连接到所述后横向构件的相对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高于所述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且高于所述后横向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在所述后横向构件之间延伸且与所述节点相交的中间横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间隔开沿所述支架的纵向中心线变化的距离。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车身,所述车辆车身包括罩和位于所述罩的前方的支柱塔;以及
具有铸造镁主体的支柱-塔支架,所述支柱-塔支架包括:
连接到所述支柱塔的一对支柱-塔附接件;
在所述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的前横向构件;
在所述一对支柱-塔附接件之间延伸并附接到所述罩的后横向构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之间且将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互连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在节点处互连的肋,每个所述肋具有连接到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到所述节点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节点设置在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之间且与所述前横向构件和所述后横向构件间隔开。
CN201821150241.4U 2017-07-20 2018-07-19 车辆 Active CN2087897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55,058 US10144456B1 (en) 2017-07-20 2017-07-20 Strut-tower brace
US15/655,058 2017-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791U true CN208789791U (zh) 2019-04-26

Family

ID=63372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0241.4U Active CN208789791U (zh) 2017-07-20 2018-07-19 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4456B1 (zh)
CN (1) CN208789791U (zh)
DE (1) DE202018104149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428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前车厢结构集成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3418B2 (en) * 2017-09-11 2020-07-07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Automobile front upper body stablizer
JP7056302B2 (ja) * 2018-03-27 2022-04-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FR3115521B1 (fr) * 2020-10-28 2022-10-21 Renault Sas Travers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s’étendant entre deux coupelles d’amortisseu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8074B2 (ja) * 1998-05-11 2008-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4751620B2 (ja) 2005-02-04 2011-08-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の前部構造
DE102006008667B4 (de) 2006-02-24 2014-10-30 Audi Ag Domstrebe zur Aussteifung einer selbsttragenden Karosserie eines Kraftwagens
JP4121529B2 (ja) * 2006-04-20 2008-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07006031A1 (de) * 2007-02-07 2008-08-1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orderwagenstruktur eines Kraftfahrzeuges
EP2033879B1 (en) * 2007-09-10 2009-10-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EP2070807B1 (en) 2007-12-10 2011-08-03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ructural member
US8128160B2 (en) * 2009-06-17 2012-03-06 Honda Motor Co., Ltd. Tower bar construc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9273713B2 (en) * 2012-11-09 2016-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sulated stud for attaching applique to metal body vehicl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5725005B2 (ja) * 2012-12-27 2015-05-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488326B1 (ko) * 2013-08-30 2015-01-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룸의 구조
DE102013110207A1 (de) * 2013-09-17 2015-03-1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Querstrebe
DE102015005206B4 (de) 2015-04-23 2019-03-07 Audi Ag Versteifungs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KR101855766B1 (ko) * 2016-04-28 2018-05-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엔진룸 보강유닛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428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前车厢结构集成支架
CN113734287B (zh) * 2020-05-29 2024-03-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前车厢结构集成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8104149U1 (de) 2018-08-13
US10144456B1 (en)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89791U (zh) 车辆
CN100436231C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4121461B2 (ja) 自動車両
CN101239627B (zh) 汽车的前厢结构
US20170096169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4583062A (zh) 汽车的frp制舱室
RU25504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EP2143619A1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1965277B (zh) 保险杠梁
CN105984509A (zh) 汽车车身
CN105799777A (zh)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CN105292265A (zh) 车身结构
US20060066090A1 (en) Vehicle chassis
CN110861715B (zh)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后侧围加强结构
CN109866833A (zh) 用于客车的车顶架结构
CN102476656B (zh) 车身后部构造
US7938446B2 (en) Vehicle body of a convertible vehicle
CN110481641A (zh) 车辆车架
CN2059714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前横梁结构
CN210083126U (zh) 一种牵引车用轻量化组合挂车辅助支架
CN208682944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总成的左端结构
EP1433663A1 (en) Integrator front element
CN214420554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铝合金车身后纵梁铸件结构
CN205589323U (zh)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N105984503A (zh)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