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9323U -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9323U
CN205589323U CN201620416178.9U CN201620416178U CN205589323U CN 205589323 U CN205589323 U CN 205589323U CN 201620416178 U CN201620416178 U CN 201620416178U CN 205589323 U CN205589323 U CN 205589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rear shelf
assembly structure
window ledge
k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61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键
钱平
曾鑫
任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61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9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9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93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包括座椅靠背板、后窗台板及后风挡下横梁,后窗台板包括后窗台前板及后窗台后板,后窗台前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弯折部,后窗台后板包括第二连接部,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及弯折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均呈夹角设置,座椅靠背板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后风挡下横梁连接于第二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通过设后窗台前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弯折部,后窗台后板包括第二连接部,使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形成夹角,使后窗台板形成阶梯状结构,替代现有采用一整块平板后窗台板的设计,从而能改善局部模态振型,改善垂向模态振型,保证其刚度及低频振动特性,减少后窗台板上下振动导致的低频辐射噪声。

Description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后窗台板的安装方式通常采用平板式安装支撑结构,采用一整块平板与后风挡下横梁及座椅靠背板(梁)直接连接(如图1所示)。由于后窗台板主要的性能表现为刚度强度特性及低频振动特性,因此,提升后窗台板的刚度一般通过加筋与加梁结构形式来保证其刚度和低频振动特性。其中,图1中的200表示座椅靠背板,201表示后窗台板,202表示后风挡下横梁。
然而,采用加筋解决刚度性能效果不明显,而在后窗台板上加梁则容易导致后窗台板衣帽架空间狭小或后行李舱空间变小,不利于后续布置其他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后窗台板的刚度以及低频振动特性且无需再后窗台板上增加部件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包括座椅靠背板、后窗台板以及后风挡下横梁,所述后窗台板包括后窗台前板以及后窗台后板,所述后窗台前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后窗台后板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以及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均呈夹角设置,所述座椅靠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后风挡下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窗台前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弯折部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部分叠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或者
所述第三连接部部分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接形成空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窗台前板以及后窗台后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叠设于所述座椅靠背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风挡下横梁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风挡下横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对接形成空腔。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如上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所述后窗台板总成结构设于所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后窗台板包括后窗台前板以及后窗台后板,并使得后窗台前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弯折部,后窗台后板包括第二连接部,然后将弯折部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夹角,使得后窗台板形成阶梯状结构,替代了现有的采用一整块平板的后窗台板的设计,从而能够较好的改善局部模态振型,改善垂向模态振型,保证其刚度以及低频振动特性,减少后窗台板上下振动导致的低频辐射噪声。此外,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无需在后窗台板上增加加强筋或者加强梁的方式来增加后窗台板的刚度性能,因此整体结构简单,保证后窗台板衣帽架或后行李舱具有足够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的后窗台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II向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IV向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的示意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的仿真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1中,200、后座椅靠背梁;201、后窗台板;202、后风挡下横梁;
在图2至图7中,100、汽车;20、车身;10、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后窗台板;11、第一连接部;12、弯折部;13、第二连接部;131、第一凸起部;132、第二凹陷部;14、后窗台前板;141、第三连接部;141a、第一凹陷部;15、后窗台后板;2、座椅靠背板;3、后风挡下横梁;31、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在...之上”、“上”等空间相对性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
可以理解,这里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在这里使用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进一步地,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增加。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0,包括后窗台板1、座椅靠背板2以及后风挡下横梁3。所述后窗台板1包括后窗台前板14以及后窗台后板15,该后窗台前板14包括第一连接部11以及弯折部12,后窗台后板15包括第二连接部13,该弯折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之间、以及弯折部12与第二连接部13之间均呈夹角设置。座椅靠背板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后风挡下横梁3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3。通过将后窗台前板14的弯折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以及与后窗台后板15的第二连接部13之间呈夹角设置的方式,使得后窗台板具有一定的阶梯特性,从而替代采用一整块平板的设计,保证整体刚性以及低频振动特性的同时,也使得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0的整体结构简单并且紧凑。
本实施例中,由于该后窗台前板14包括该第一连接部11以及该弯折部12,因此,该后窗台前板14为阶梯型板状结构,从而能够改变该后窗台板1的结构局部模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后窗台前板14的整体重量,在后窗台前板14上可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并且该多个减重孔可均匀排列在该后窗台前板14上。优选地,该多个减重孔为圆形孔或者U形孔,以便于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该后窗台前板14还包括连接于该弯折部12的第三连接部141,该第三连接部141远离该弯折部1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部13连接。具体地,该第三连接部141与该第二连接部13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在一起,以实现后窗台前板14与后窗台后板15的连接紧密性。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141部分叠设于第二连接部13上,以使得该后窗台前板14与该后窗台后板15之间形成上下连接的方式,以进一步保证连接紧密性,同时,也能够对后窗台板后15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二连接部13部分叠设于第三连接部141上。
具体地,以该第三连接部141部分叠设于该第二连接部13上为例。为了保证后窗台前板14与后窗台后板15的连接紧密性,第三连接部141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于第二连接部13上。第三连接部141包括一朝向该第二连接部13的表面,该表面贴合于第二连接部13的表面上,并将两个表面焊接在一起,以实现后窗台前板14与后窗台后板15的连接。采用将后窗台前板14与后窗台后板15部分叠合的方式,能够使得二者的刚度以及低频振动特性均得到满足。
为了进一步提高后窗台前板14与后窗台后板15的结构刚度,在第三连接部141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41a,第二连接部13相对应第一凹陷部141a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31,该第一凹陷部141a与第一凸起部131对接形成空腔,以提升后窗台后板15的局部刚度和局部模态。
后窗台前板14的第一连接部11部分叠设于座椅靠背板2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后窗台前板14与座椅靠背板2的连接紧密性,该第一连接部11焊接于座椅靠背板2上。具体地,该第一连接部11包括一朝向座椅靠背板2的表面,该表面贴合于座椅靠背板2的表面上,并通过焊接材料将该两个表面焊接,以使该第一连接部11部分叠加在座椅靠背板2上,并且防止该第一连接部11与该座椅靠背板2分离。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减重效果,后窗台后板15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以减轻后窗台后板15的整体重量。优选地,该多个减重孔可均匀设置在后窗台后板15上,并且该多个减重孔可与后窗台前板14上的减重孔的形状一致,以便于成型。
后风挡下横梁3叠设于第二连接部13上,并且该后风挡下横梁3远离该第三连接部141设置。本实施例中,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后风挡下横梁3焊接在第二连接部13上,以保证其二者的连接紧密性。
进一步地,后风挡下横梁3上设有第二凸起部31,在第二连接部13相对应该第二凸起部31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凹陷部132,该第二凸起部31与该第二凹陷部132对应形成空腔,以便于连接其他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0的方式,将现有技术采用的一整块的后窗台板分隔成后窗台前板14和后窗台后板15,并使得该后窗台前板14为阶梯型板状结构,从而能够较好的改善局部模态振型,改善垂向模态振型,减少后窗台板上下振动导致的低频辐射噪声。例如,当采用一整块的后窗台板的方式,其低频主要模态依然是垂向模态;而将后窗台板采用阶梯型结构形式,垂向模态导致的振动将降低至周边模态处,振动总值降低。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100Hz以内的低频阶段阶梯状的后窗台板振动加速度要明显小于平板式后窗台板。其中,深色的线表示阶梯状的后窗台板的振动加速度曲线;浅色的线表示平板式后窗台板的振动加速度曲线。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100,包括车身20以及上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0,该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0设于车身2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10及汽车10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后窗台前板14包括第一连接部11以及弯折部12,将后窗台后板15包括第二连接部13,并使得弯折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13之间形成夹角,使得后窗台板1形成阶梯状结构,替代了现有的采用一整块平板的后窗台板的设计,从而能够较好的改善局部模态振型,改善垂向模态振型,减少后窗台板1上下振动导致的低频辐射噪声,保证其刚度以及低频振动特性。此外,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无需在后窗台板1上增加加强筋或者加强梁的方式来增加后窗台板的刚度性能,因此整体结构简单,保证后窗台板的衣帽架或后行李舱具有足够的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些示例”或类似“第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座椅靠背板、后窗台板以及后风挡下横梁,所述后窗台板包括后窗台前板以及后窗台后板,所述后窗台前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后窗台后板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以及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均呈夹角设置,所述座椅靠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后风挡下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台前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弯折部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部分叠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上;或者
所述第三连接部部分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接形成空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台前板以及后窗台后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叠设于所述座椅靠背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风挡下横梁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风挡下横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对接形成空腔。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窗台板总成结构,所述后窗台板总成结构设于所述车身上。
CN201620416178.9U 2016-05-09 2016-05-09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9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6178.9U CN205589323U (zh) 2016-05-09 2016-05-09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6178.9U CN205589323U (zh) 2016-05-09 2016-05-09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9323U true CN205589323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617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89323U (zh) 2016-05-09 2016-05-09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9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1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1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7657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8328272B2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JP2016032961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078656B1 (ja) 車体の補強構造
CN208559520U (zh) 车辆前部结构
MX2008005073A (es) Estructura de armazon para un area de plataforma de camioneta o furgoneta de plataforma descubierta.
JP5234120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2018184051A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9701347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205853845U (zh) 后视镜的安装结构、车门和车辆
CN205589323U (zh) 后窗台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02987294U (zh) 前地板加强板及具有该加强板的汽车
CN105564519B (zh) 用于在货车中安装前方驾驶室的结构
CN205220587U (zh) 车门加强结构、车门结构和车辆
CN209290528U (zh) 座椅横梁总成
CN106184425B (zh) 前风窗前倾式超宽体半骨架车身
CN20720822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835422A (zh) 一种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及汽车
CN110816229B (zh) 后视镜安装组件
JP2014097748A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CN209208868U (zh) 一种车辆顶盖后横梁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车辆
KR101982863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루프레일과 프런트필러인너의 연결구조 및 방법
CN202624387U (zh) 一种汽车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CN106314568A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地板
CN110316252A (zh)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