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4503A -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4503A
CN105984503A CN201510083407.XA CN201510083407A CN105984503A CN 105984503 A CN105984503 A CN 105984503A CN 201510083407 A CN201510083407 A CN 201510083407A CN 105984503 A CN105984503 A CN 10598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left wing
car body
right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34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纯福
戴太亮
耿富荣
褚安华
曾鑫
张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34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4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4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包括第一横梁和支撑梁,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上;支撑梁包括左翼、右翼和底座,左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左端和左侧围板上,右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右端和右侧围板上,左翼和右翼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底座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使得后地板、后地板纵梁、侧围和后窗台板形成连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梁、后地板等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模态,同时提高了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和抗冲击力。支撑梁为V形,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支撑梁结构被设置在行李厢隔板与后排座椅之间。在行李厢隔板与后排座椅之间的区域容易存在后地板局部模态不好、整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不佳的问题,现有的支撑梁结构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现有的支撑梁抗击行李厢储物的冲击能力不够好,从而降低对后排乘员的保护作用。
此外,由于后排座椅、后排座椅安全带以及儿童安全座椅挂钩等后排座椅安装件的安装需求,该处存在安装点支架众多、安装点强度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以提高车身后部的局部模态,进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上;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左翼、右翼和底座,所述左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左端和左侧围板上,所述右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后窗台板的右端和右侧围板上,所述左翼和右翼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左翼和右翼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支撑梁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翼和右翼连接。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行李厢饰板安装部。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梁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向上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腔体。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左翼和右翼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左端设有向所述左翼的方向突起的左连接部,所述底座本体的右端设有向所述右翼的方向突起的右连接部;
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翼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翼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左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左翼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右翼的下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座椅安装部和安全带安装部。
上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多个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设置了支撑梁和第一横梁的支撑结构,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和侧围板,支撑梁的底座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由此使得后地板、后地板纵梁、侧围和后窗台板形成连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梁、后地板等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模态,同时提高了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和抗冲击力。
此外,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V形的支撑梁结构较稳定,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
此外,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之间设计有第二横梁,可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对后排乘员的防护能力。
此外,后排座椅的相关安装件集成在第一横梁上,有效提高各个安装点的强度,同时可减少安装所需零件数量和生产线的工装夹具等,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在车身后部的装配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支撑梁的第二横梁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支撑梁的右翼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梁的右翼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梁的底座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支撑梁的底座的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的的第一横梁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横梁的轴测图。
其中,1、第一横梁;11、安全带安装部;12、后排座椅安装部;13、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部;14、加强筋;15、卡槽;2、支撑梁;21、左翼;22、右翼;23、底座;231、底座本体;232、左连接部;233、右连接部;234、第一横梁安装部;24、第二横梁;241、行李厢饰板安装部;3、后地板;4、后地板左纵梁;5、后地板右纵梁;6、后窗台板;7、右侧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横梁1和支撑梁2。其中,第一横梁1固定在后地板3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4和后地板右纵梁5上;支撑梁2包括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左翼21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6的左端和左侧围板(图中未示出)上,右翼22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6的右端和右侧围板7上,左翼21和右翼22的下端与底座23固定连接,且底座23与第一横梁1固定连接,本发明设置了支撑梁2和第一横梁1的支撑结构,使得后地板3、后地板纵梁、侧围和后窗台板6形成连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梁、后地板等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模态,同时提高了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和抗冲击力。
本实施例的支撑梁2采用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分体形成后固定在一起的结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其冲压成形性好,焊接工艺更加简单。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左翼21和右翼22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后窗台板6、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7固定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连接牢固。
支撑梁2的左翼21和右翼2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为呈一定夹角设置,优选地,为了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左翼和右翼的上端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使得左翼21和右翼22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由此,使得支撑梁2的整体结构上为V形,V形的支撑梁结构较稳定,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支撑梁2还包括第二横梁24,该第二横梁24位于底座23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左翼21和右翼22连接,使得支撑梁2整体呈倒“A”字型结构,如图3所示。在左翼21和右翼22之间设置第二横梁24,可以提高支撑梁2的刚度和强度,有效改善支撑梁的局部模态,可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优选地,第二横梁24位于支撑梁2的中部,由此使得支撑梁2的上、下部的刚度和强度均得以提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横梁24上设有行李厢饰板安装部241,行李厢饰板通过该行李厢饰板安装部241与第二横梁24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横梁24设计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可增加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
本实施例的左翼21和右翼22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左翼21和右翼22为对称的结构。以右翼22为例,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看出,右翼22由多个沿车身上、下方向设置的凹、凸筋所构成,这些凹、凸筋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加支撑梁2的强度。需要指出的是,支撑梁的左翼21和右翼22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结构,如为不规则的曲面结构或者为平板结构。左翼和右翼的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可进一步提高抵抗行李厢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23包括底座本体231,该底座本体231的左端设有向左翼21的方向突起的左连接部232,底座本体231的右端设有向右翼22的方向突起的右连接部233,其中,左连接部232与左翼21的形状相匹配,右连接部233与右翼22的形状相匹配;底座本体231与第一横梁1固定连接,左连接部232的上端与左翼21的下端固定连接,右连接部233的上端与右翼22的下端固定连接。当支撑梁的左翼21和右翼22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时,那么相应地,底座的左连接部232和右连接部233的横截面也为凹凸相间的形状,由此可确保左翼21、右翼22和左连接部232、右连接部233的进行衔接。优选地,支撑梁2的左翼21和底座23的左连接部232焊接连接,支撑梁2的右翼22和底座23的右连接部233焊接连接,使得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在支撑梁2的底座本体231上设置了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该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呈三角形分布,通过该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与第一横梁1螺纹连接,可以进一步加强支撑梁2的强度和刚度。
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1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3固定连接,而第一横梁1的左、右两端则分别与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横梁1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3焊接连接,同时,第一横梁1的中部向上弯曲,如图10所示,使得第一横梁1的中部与后地板3之间形成腔体,该腔体能加强后地板3的强度和刚度,有效改善后地板的局部模态,提升车身后部的NVH性能,同时,还能起到支撑加强V形支撑梁的强度作用,以将支撑梁、后地板、后地板纵梁、后窗台板和侧围更加连贯的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1上设有座椅安装部和安全带安装部11,其中,座椅安装部包括后排座椅安装部12和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部13,这些安装部大部分分布在第一横梁1的中部与后地板3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内或者形成在第一横梁1与后地板3的焊边上,而第一横梁1与后地板3以及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从而起到加强各安装部的强度的作用。同时,后排座椅安装在该第一横梁1上,可以减少安装部支架的零件数量和生产线的工装夹具等,这大大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为了提高第一横梁1的强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1上设有多个加强筋14。优选地,该多个加强筋14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加强筋14分布在相关座椅安装附件的安装部,能够起到加强各安装部以及加强第一横梁1的强度的作用。
此外,为了给油箱预留安装空间,第一横梁1的前侧还设置开口向下的卡槽15。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焊接形成V形的支撑梁2,并在左翼21和右翼22之间焊接第二横梁24,由此形成一体结构后,再通过支撑梁2的底座23的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与第一横梁1螺纹连接形成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在该支撑结构中,第一横梁1焊接在后地板3上,且其两端与后地板左纵梁4和后地板右纵梁5固定连接,再将支撑梁2的左翼21和右翼2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后窗台板6、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7固定连接,从而形成连贯的框架结构,可有效改善支撑梁、后地板、后地板纵梁、后侧围、后窗台板等车身后部的局部模态,同时可提高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支撑梁的左翼21和右翼22中部设计有第二横梁24,可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对后排乘员的防护能力。后排座椅的相关安装件集成在第一横梁1上,有效提高各个安装点的强度,同时可减少安装所需零件数量和生产线的工装夹具等,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上;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左翼、右翼和底座,所述左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左端和左侧围板上,所述右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后窗台板的右端和右侧围板上,所述左翼和右翼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和右翼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翼和右翼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行李厢饰板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向上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和右翼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左端设有向所述左翼的方向突起的左连接部,所述底座本体的右端设有向所述右翼的方向突起的右连接部;
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翼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翼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左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左翼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右翼的下端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座椅安装部和安全带安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多个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CN201510083407.XA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Pending CN105984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407.XA CN105984503A (zh)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407.XA CN105984503A (zh)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4503A true CN105984503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4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407.XA Pending CN105984503A (zh)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45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327A (zh) * 2020-09-27 2021-01-0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搁板连接板总成、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52A (zh) * 2022-09-02 2022-11-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框架结构及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9265A (ja) * 2004-08-31 2006-03-16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2232709A (ja) * 2011-05-09 2012-11-2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後部構造
CN202657112U (zh) * 2012-07-02 2013-01-09 东风汽车公司 新型后隔板结构
CN202827777U (zh) * 2012-08-10 2013-03-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
JP2013233898A (ja) * 2012-05-10 2013-11-2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204488953U (zh) * 2015-02-13 2015-07-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9265A (ja) * 2004-08-31 2006-03-16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2232709A (ja) * 2011-05-09 2012-11-2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13233898A (ja) * 2012-05-10 2013-11-2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202657112U (zh) * 2012-07-02 2013-01-09 东风汽车公司 新型后隔板结构
CN202827777U (zh) * 2012-08-10 2013-03-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结构
CN204488953U (zh) * 2015-02-13 2015-07-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3327A (zh) * 2020-09-27 2021-01-0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搁板连接板总成、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52A (zh) * 2022-09-02 2022-11-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框架结构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9402B2 (en) Vehicle chassis
JP201707123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8725588B (zh) 车身底板构造
CN109178009A (zh) 一种100%低地板轨道车辆底架及100%低地板轨道车辆
CN116745197A (zh) 一种五连杆后副车架及车辆
CN108974125B (zh) 悬架臂支承构造
CN107303919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5416314A (zh) 一种有轨电车驾驶室
CN215904613U (zh) 汽车的后地板骨架
CN105984503A (zh)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CN106794878B (zh) 具有结构性插入件的踵板
CN201833975U (zh) 汽车蓄电池支架
CN204488953U (zh)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CN102476656A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602744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02046370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顶盖结构
CN104477240A (zh) 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
CN204506470U (zh) 发动机左右悬置总成
CN209617265U (zh) 一种高承载力的半挂车底架
CN109823396B (zh)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CN206107450U (zh) 踏板坐式三轮摩托车的四梁龙骨车架
CN205905822U (zh) 一种乘用车座椅框架
CN204871199U (zh) 一种改进型皮卡车架
CN208789779U (zh)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CN218662041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