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26850U - 后副车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副车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26850U
CN209426850U CN201822032390.7U CN201822032390U CN209426850U CN 209426850 U CN209426850 U CN 209426850U CN 201822032390 U CN201822032390 U CN 201822032390U CN 209426850 U CN209426850 U CN 209426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er
secondary frame
vehicle
cross beam
rear seco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23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23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26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26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26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及汽车,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置于第一平面,且所述前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空腔;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置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后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二空腔;纵梁,所述纵梁具有第三空腔,通过所述纵梁将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之间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后副车架及汽车,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结构平整度和使用强度,集成度较高,以提高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后副车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中,后副车架是家用车型中重要的底盘组成部分,是车桥、车轴、电机等悬架构件的支架,将各种零散的悬架元件连接起来,以提高悬挂的通用性,以实现向模块化发展,降低研发和装配成本,现有的后副车架而后副车架作为副车架的其中之一,主要是为了将悬置的电机、摆臂等整合,现有的后副车架结构异形,质量重,连接多连杆的钢结构后副车架布置空间有限,使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及汽车,以避免后副车架结构异形、质量重、连接多连杆的钢结构后副车架布置空间有限而造成的使用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副车架,包括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
所述前横梁置于第一平面,且所述前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空腔;
后横梁,
所述后横梁置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后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二空腔;
纵梁,所述纵梁具有第三空腔,通过所述纵梁将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纵梁之间相互近似平行且存在间距,从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看,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排布呈口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通过所述纵梁的光滑过渡连接,形成具有中空腔体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后横梁上设有电机悬置支架,
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包括两个悬置安装支架,所述悬置安装支架呈锥形,两个所述悬置安装支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倾斜面,所述悬置安装支架焊接在所述后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横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摆臂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摆臂安装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摆臂安装通孔;
所述纵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摆臂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摆臂安装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第二摆臂安装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对应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位置分别延伸出第一分支梁,所述第一分支梁置于远离所述纵梁的一端;
所述后横梁对应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位置分别延伸出第二分支梁,所述第二分支梁置于远离所述纵梁的一端;
所述第一摆臂安装支架置于所述第二分支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前悬置衬套;
所述第一分支梁和所述第二分支梁上分别开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有后悬置衬套,所述后悬置衬套为液压衬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两个所述纵梁的对称中心面平行,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近似平行,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相互近似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前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所述后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后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进一步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副车架及汽车,该后副车架包括后副车架本体,后副车架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后副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前横梁置于第一平面,且前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空腔;后横梁,后横梁置于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平行,且后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二空腔;纵梁,纵梁具有第三空腔,通过纵梁将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相互连通。后副车架选用铝合金,再配合以内部空腔的结构设计,不仅减轻了整体的重量,而且节约了成本,同时,前横梁和后横梁配合的空间设计,增大了连杆的布置空间,不仅提高了连接强度而且分散了连接部分的力,使后副车架受力均匀,这种结构设计,提高了后副车架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性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副车架的汽车。
该汽车与上述后副车架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副车架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副车架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副车架第三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电机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标:
1-后副车架本体;
101-口字型
11-前横梁;
111-第一分支梁;
12-后横梁;
121-第二分支梁;
13-纵梁;
14-电机悬置支架;
141-悬置安装支架;
142-倾斜面;
15-后悬置衬套;
16-前悬置衬套;
17-第一摆臂安装支架;
171-第一安装架;
172-第一摆臂安装通孔;
18-第二摆臂安装支架;
181-第二安装架;
182-第二摆臂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副车架,包括后副车架本体1,后副车架本体1的材质为铝合金;后副车架本体1包括前横梁11,前横梁11置于第一平面,且前横梁11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一空腔;后横梁12,后横梁12置于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平行,且后横梁12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二空腔;纵梁13,纵梁13具有第三空腔,通过两个纵梁13的平滑过渡将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连接,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相互连通,以使前横梁11、后横梁12和纵梁13形成具有中空腔体的整体结构。后副车架选用铝合金,再配合以内部空腔的结构设计,不仅减轻了整体的重量,而且节约了成本,并且,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通过纵梁13的光滑过渡连接,形成具有中空腔体的整体结构,横梁与纵梁13相对的位置设计和平滑的过渡配合的形式,结构平整度较好,具有较好的安装平面的平面度,便于加工,同时,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配合的空间设计,增大了连杆的布置空间,不仅提高了连接强度而且分散了连接部分的力,使后副车架受力均匀,这种结构设计,提高了后副车架的使用性能。
其中,纵梁至少为两个,且纵梁13之间相互近似平行且存在距离,从近似垂直于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看,前横梁11、后横梁12和纵梁13之间排布呈口字型101。通过此种结构的排布,使后副车架中间具有足够大的电机布置空间,以便于对悬置的电机进行支撑,稳定性较好,提高了电机支撑的强度。
继续如图2所示,具体的,后横梁12上设有电机悬置支架14(具体参照图4),电机悬置支架14包括两个悬置安装支架141,悬置安装支架141呈锥形,两个悬置安装支架14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倾斜面142,作为优选,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在倾斜面142处可以设有多条加强筋,悬置安装支架141焊接在所述后横梁12上,例如,电机悬置支架14设置于后横梁12延伸方向的中部,两个悬置安装支架141相对设置。在对悬置的电机进行安装时,电机悬置的布置方式为,一端压装在前横梁11上,另一端通过与锥形的电机悬置支架14配合的单个架连接,使电机置于口字型101的空间内,且连接的稳定性较好,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汽车的震动,后副车架与电机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后横梁1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7,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7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架171,第一安装架171上设有第一摆臂安装通孔172;纵梁1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摆臂安装支架18,第二摆臂安装支架18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架181,所述第二安装架181上设有第二摆臂安装通孔182。前横梁11对应两个纵梁13连接位置分别延伸出第一分支梁111,第一分支梁111置于远离纵梁13的一端;后横梁12对应两个纵梁13连接位置分别延伸出第二分支梁121,第二分支梁121置于远离纵梁13的一端;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7置于第二分支梁121上。例如,前横梁11上设有两个第一分支梁111,在第一平面内,前横梁11呈“U”字形,两个第一分支梁111分别位于前横梁11相对的两个梁臂上,且在第一平面内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后横梁12上设有两个第二分支梁121,在第二平面内,后横梁12呈“U”字形,两个第二分支梁121分别设于后横梁12的两个拐角处,且在第二平面内向“U”字形开口之外的方向上延伸。设计后副车架的其中的一个目的在于能够将分散的摆臂集中在一块,具有较好的集成效果,同时更好的通过摆臂将后副车架与汽车连接,另一方面,将摆臂与后副车架连接部分进行了调整,在纵梁13和后横梁12上分别设置了多个摆臂安装支架,其位置的确定均是通过不同车型号的实际位置需求而设计,即先将摆臂与汽车端配合连接的位置确定,然后根据摆臂的长度和与汽车连接的角度确定摆臂安装支架在后副车架的位置,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连接强度、精度,保证装配精度,与后副车架连接部分的摆臂及摆臂安装支架采用数控机加工,并且,摆臂两端分别与汽车和后副车架连接的角度为可调,作为优选,其可调节倾角的结构配合形式为,摆臂的连接端置于两个安装架之间,螺栓穿过对应的摆臂安装通孔,将摆臂和后副车架固定,在有调节倾角的需求时,只需旋松螺栓,手动调节相应的角度后,再拧紧螺栓即可,简单方便。
继续如图1、图3所示,前横梁11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前悬置衬套16;第一分支梁111和第二分支梁121上分别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设有后悬置衬套15,后悬置衬套15为液压衬套。第三通孔的轴线与两个纵梁13的对称中心面平行,且第三通孔的轴线与第一平面近似平行,第三通孔的轴线与第四通孔的轴线相互近似垂直。将前悬置衬套16为非液压衬套,后衬套设为液压衬套的目的在于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减震隔音,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作为优选,前悬置衬套16选用的非液压衬套,可以为金属材质。
继续如图3所示,纵梁13为一体成型结构;前横梁11为一体成型结构,前横梁11和纵梁13之间通过焊接成型;后横梁12为一体成型结构,后横梁12和纵梁13之间通过焊接成型。通过较少的组件组成后副车架,整体性较好,能够保证后副车架安装平面的平面度,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从外观来看,具有较好的光滑度。
作为优选,纵梁13为铸造成型,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均为挤压成型。成型方式稳定可靠,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摆臂和上述任一项的后副车架,其中,摆臂和后副车架之间连接的角度可调,通过摆臂将汽车的壳体与后副车架连接。
该汽车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后副车架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
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置于第一平面,且所述前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空腔;
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置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后横梁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二空腔;
纵梁,所述纵梁具有第三空腔,通过所述纵梁将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之间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至少为两个,所述纵梁之间相互近似平行且存在间距,从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看,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排布呈口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通过所述纵梁的光滑过渡连接,形成具有中空腔体的整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上设有电机悬置支架,
所述电机悬置支架包括两个悬置安装支架,所述悬置安装支架呈锥形,两个所述悬置安装支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倾斜面,所述悬置安装支架焊接在所述后横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摆臂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摆臂安装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摆臂安装通孔;
所述纵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摆臂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摆臂安装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有第二摆臂安装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对应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位置分别延伸出第一分支梁,所述第一分支梁置于远离所述纵梁的一端;
所述后横梁对应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位置分别延伸出第二分支梁,所述第二分支梁置于远离所述纵梁的一端;
所述第一摆臂安装支架置于所述第二分支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侧壁设有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前悬置衬套;
所述第一分支梁和所述第二分支梁上分别开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有后悬置衬套,所述后悬置衬套为液压衬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两个所述纵梁的对称中心面平行,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近似平行,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相互近似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前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所述后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后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通过焊接成型。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
CN201822032390.7U 2018-12-05 2018-12-05 后副车架及汽车 Active CN209426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2390.7U CN209426850U (zh) 2018-12-05 2018-12-05 后副车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2390.7U CN209426850U (zh) 2018-12-05 2018-12-05 后副车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26850U true CN209426850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2390.7U Active CN209426850U (zh) 2018-12-05 2018-12-05 后副车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268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224A (zh) * 2020-07-06 2020-11-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RU201776U1 (ru) * 2020-09-28 2021-01-1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МАЗ" Поперечина рам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224A (zh) * 2020-07-06 2020-11-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RU201776U1 (ru) * 2020-09-28 2021-01-1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МАЗ" Поперечина рам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26850U (zh) 后副车架及汽车
WO2022156506A1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09795601U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后副车架
CN1090807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悬置结构
CN205930234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16805590U (zh)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11809848U (zh) 一种增程式汽车后副车架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13057209U (zh) 一种车辆底盘纵臂安装结构
CN208682546U (zh) 一种平衡轴支架
CN207077967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托臂
CN206983653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CN211493576U (zh) 一种轻量化空气悬架
CN206953977U (zh) 一种发动机专用左悬置支架
CN219382721U (zh) 一种摩托车后支架锻件
CN201183535Y (zh) 商用车驾驶室后悬置下支架
CN210852765U (zh) 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
CN213007450U (zh) 控制臂总成
CN204936734U (zh) 一种适合于减震器下点安装的悬架上横臂
CN205930232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尾端安装机构
CN206125166U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轻量化结构
CN218949291U (zh) 一种采用三维弯曲混合成型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05736736U (zh) 商用车前悬架横梁与钢板弹簧支架连接装置
CN207045125U (zh) 一体成型右悬置支架
CN110103662A (zh) 一种封闭式扭力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