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7864U -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7864U
CN211617864U CN201921472820.5U CN201921472820U CN211617864U CN 211617864 U CN211617864 U CN 211617864U CN 201921472820 U CN201921472820 U CN 201921472820U CN 211617864 U CN211617864 U CN 211617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plate
longitudinal beam
swing arm
reinforcing rib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28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黎明
翁盛锋
徐冬杰
吴琼勇
刘名英
谌童
钱渊波
陈�峰
严方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uopu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uopu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uopu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uopu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28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7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7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7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汽车部件设计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具有由梯形结构进行划分的多块独立的分力减重位置结构,并且将前述这些块独立的分力减重位置能进一步的进行重新构画分隔,包括前副车架主体,其中:所述前副车架主体塑形为中央的横梁体和横梁体一体塑形在其左、右两侧,所述横梁体的顶部上方塑形设置前悬挂安装盒,前悬挂安装盒的中心位置塑形设置前悬置安装管,前悬置安装管的左塑形副安装管和右塑形副安装管,前悬置安装管同一纵轴线的前悬挂安装盒的最下端设置底安装管,在底安装管的同一横轴线位置,在左塑形副安装管和右塑形副安装管最内侧位置分别设置左纵梁连接管和右纵梁连接管。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汽车部件设计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中一般包括前、中、后三者或前后两者等的组合,通常在左汽车的前方左右的前侧骨架构件的下方会设置副车架,同时再在副车架上支承发动机、各种头部组件(水箱、电池、通气系统)左右的前悬架,所以前副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头骨部分,他是整个汽车骨架的核心部分,它的技术存在决定了头部发动机的载放和发动机支架的设置,它的形成结构,会严重的影响发动机设置的各种参数;在该副车架中,公知有由铝合金成形的副车架,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这些铝合金制的副车架在副车架的内表面侧形成有多个加强肋,来确保强度、刚性;
进入20世纪新能源汽车开始崛起,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或混动汽车,和现有的汽车传统的燃油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组件较少,更注重轻质总重的发挥,在整体稳重度、质量保持的情况下要进行进一步的减重以求能节省电能,提升行使里程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设计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由金属一体铸形而成,具有由梯形结构进行划分的多块独立的分力减重位置结构,并且并且将前述这些块独立的分力减重位置能进一步的进行重新构画分隔,能使其拥有不同的受力区,通过受力区的划分能极度的提升质量的载重以及应力分化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整体一体铸形,包括前副车架主体,其中:所述前副车架主体塑形为中央的横梁体和横梁体一体塑形在其左、右两侧,且结构一致的左一体纵梁和右一体纵梁,所述横梁体的顶部上方塑形设置前悬挂安装盒,前悬挂安装盒的中心位置塑形设置前悬置安装管,前悬置安装管的左塑形副安装管和右塑形副安装管,前悬置安装管同一纵轴线的前悬挂安装盒的最下端设置底安装管,在底安装管的同一横轴线位置,在左塑形副安装管和右塑形副安装管最内侧位置分别设置左纵梁连接管和右纵梁连接管;
所述左一体纵梁和右一体纵梁结构一致,左一体纵梁包括顶部的左前摆臂上安装部、中间的左纵梁主干、下端的前摆臂左下安装盒,前摆臂左下安装盒的中央位置或中轴线头端位置塑形设置左前摆臂下安装管;右一体纵梁包括顶部的右前摆臂上安装部、中间的右纵梁主干、下端的前摆臂右下安装盒,前摆臂右下安装盒的中央位置或中轴线头端位置塑形设置右前摆臂下安装管;
从左塑形副安装管到左纵梁连接管再到左前摆臂下安装管设置有左梁加强筋板进行连接,从右塑形副安装管到右纵梁连接管再到右前摆臂下安装管设置有右梁加强筋板进行连接,或作为和左梁加强筋板匹配,所述右梁加强筋板的长度和左梁加强筋板长度为1:1,右梁加强筋板的头端会设置右斜筋顶加强柱,从右斜筋顶加强柱再引上横梁横向加强筋板连接到右塑形副安装管;
所述左前摆臂下安装管到右前摆臂下安装管之间塑形有下横梁加强筋板进行连接;所述左纵梁连接管到右纵梁连接管横向塑形设置有中央加强筋板;
所述左梁加强筋板和右梁加强筋板竖向设置有稳定安装座,左一体纵梁上的稳定安装座使得左梁加强筋板和下横梁加强筋板连接,右一体纵梁上的稳定安装座使右梁加强筋板和下横梁加强筋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安装座为实心结构或凸起的空心结构。可以更具需要安装的稳定杆或稳定组件来进行不同的组成,如果承重能力要求高可以将本处塑形为实心或部分实心进行细节调整,这种调整可以不破坏其他部分的参数,调整很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右塑形副安装管设置位置为横梁体或前副车架主体的中轴线部位,前悬置安装管设置在其左侧,且不设置在横梁体或前副车架主体的中轴线部位。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加强筋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央筋块板,中央筋块板向左下和右下正45度引伸塑形两根中央下斜筋板,连接到下横梁加强筋板,并和下横梁加强筋板分隔出排气座加强腔,又朝右上斜角延伸塑形出上横梁加强筋板;
排气座加强腔是1个三角形,所述排气座加强腔的底部的下横梁加强筋板外壁上设置排气吊钩支架,排气吊钩支架设置在排气座加强腔底部的两个锐角处下侧。排气吊钩支架的来力承载也是一定下横梁的一定负担,为了减缓要单独将此处的应力分隔开来,所以特别分化了排气座加强腔,可以看到很简单的利用两条加强筋板就划分了出来,还达到了中央的加强筋板能够向底部的加强筋板进行连接的结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前悬置安装管、底安装管、左侧设置的排气吊钩支架是设置在同一纵轴线上的。这种设置塑形能完美的将重要最大的承载力和应力部分划分到一条轴线上,并集中到前悬挂安装盒,这样整个结构比现有技术要强。
作为优选所述前摆臂左下安装盒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的下端还一体塑形延伸设置有车身连接座,前摆臂左下安装盒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朝横向朝外侧开口设置内安装腔,而车身连接座为实心结构或槽体结构。前摆臂左下安装盒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和车身连接座为一体设置的结构情况下,在前摆臂左下安装盒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接受车体来的震动力的化,可以迅速的传递到前端的摆臂消减震动力提升汽车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前摆臂左下安装盒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的内壁板和稳定安装座距离为0cm或小于3cm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在收到左右扭力的时候,摆臂会将力传递到稳定安装座上,稳定杆会保证其稳定度,并且因为稳定安装座如果是在实心设置状态,承受的力度会非常高,可以保证左右纵梁结构的高刚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横梁横向加强筋板的顶部在前悬挂安装盒的右侧设置有纵梁加强盒。纵梁加强盒可以使横梁体的上端形成类似现有技术的上横梁一样的结构,让顶部的力在上端能横向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左前摆臂上安装部的顶部或外壁朝上设置弧形的羊角安装管,朝前设置摆臂安装座,提供和车体安装连接的结构和摆臂安装连接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体绕前悬挂安装盒镂空设置减重孔。减重孔的配置由各种加强筋来进行分隔,这样在匹配的腔体内能进行减重,保持加强筋增加了重量而主梁板体进行减重。
作为优选前悬置安装管的顶部前悬挂安装盒还会设置开口槽,他的右侧会斜向设置一个左盒坡槽延伸到左一体纵梁,因为在前悬挂安装盒设置配重偏向左侧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防止应力偏向左侧,让左一体纵梁来的扭力出现一个延迟,所以他的传递不是直的,而是一个最长的斜向坡道,以解决因为右侧是一个完全直线,左侧如果直线就会比右侧短,应力传递不会均衡的情况。
作为优选左纵梁连接管和右纵梁连接管设置位置左一体纵梁和右一体纵梁在以外侧设置下凹的纵梁中央弹性凹槽,这个槽体主要是解决下面紧邻的是一个凸起整个纵梁表面的前悬挂安装盒,让其结构互补为截面为S形状。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成本低,制作工艺少,生产速度快,完全有金属特别是铝金属一体主梁是扭转梁结构;
2.采用先三体整体分布,再蜂巢分隔的连接的结构将主梁、左纵梁、右纵梁进行连接,这些蜂巢结构形成的各种加强筋板会形成放射肋会分别由三角形状、菱形、梯形来进行分格,应对轻量承重目标位置采用对称梯形进行分化,并设置大幅度的减重孔,来进行极致的减重,对于载重要求高的部件位置,采用三角形状和零镂空或少镂空来进行分隔组织,这样的组成能使其应力承担重量提升,但是在其蜂窝组成的部分他们是采用不同的多块一起进行连接,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纯填充式的版型结构;
2.在自身结构具有三大块独立的分力减重位置结构,并且并且将前述三大块独立的分力减重位置能进一步的进行重新构画分隔,能使其拥有八个不同的受力区,通过受力区的划分能极度的提升质量的载重以及应力分化适应能力;
3.主支撑管设置套管口不会设置在到中央,而是偏右侧设置,使得较大的承重结构偏左适合中国的左舵形式结构,为了平衡该结构的设置,我们会让其直接在头端延伸进入中央分力盒,让其采用中央板的核心分化能力进行承重,但是呢我们又设置对其纠偏的结构,让其左右力平衡;
4.整体的弹性高、刚度也高,在两侧的纵梁部能承担起一阶模态164Hz的高模态数据形态,二阶能达到253Hz,同步非一体铸形的钢冲压结构、或铁、钢铸形的主梁等承重和应力分化能力也不逊色。
5.中心板采用非对称结构使得力的传递会成中央斜向左侧进行传递,能解决以往铝铸前副车架在进行扭转的时候对上体组件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前后竖向运动的,造成的运动轨迹过于笔直,所以采用的斜向分化,能多个组件的竖向力的干涉,而且还能使车架载放的组件在形式过程中相互形成避让面,右侧组件平均分布后,左侧动态过多的组件会被偏移更多朝向左侧,使得力的分布进行分隔。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系统划分图。
图2为主梁管体和梁柱位置结构分布图。
图3为纵梁划分图。
图4为加强筋板组合成的梯形腔体划分图。
图5为左右顶部横向中央腔体传力原理图。
图6下底腔体分化增强前悬挂安装盒向中央传递分化力原理图。
图7中央梁体减重结构图。
图8侧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作为优选具体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形状成型主要是采用金属塑形为主,特别是金属铝的塑形,其组件的塑形和组成指拉伸、弯折、压铸,其于组件或与其其他应用的位置比如和汽车连接等主要是现有技术中的焊接、卡扣和螺丝、螺栓的螺丝连接,以及铰接件的铰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是本技术领域内的固定生产制造和工艺方法,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没有直接阐述连接方法的结构部件,都可以采用上述连接方法的一种或多种,在现有本领域技术员已经知晓的情况下,实施例中不赘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方向词主要指说书附图中相匹配的方向,“前”、“后”、“左”、“右”、“上”以及“下”是指从说明书附图中观察到的方向;
首先图1所示的,整个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的正面,它是一个铝合金整体一体铸形的,也就是完全一个整体的前副车架主体(1),但是其中依赖其作用和功能的划分,我们将所述前副车架主体(1)的塑形划分(图中的方框所示划分区域)为中央的横梁体(2)和横梁体(2)一体塑形在其左、右两侧,且结构一致的左一体纵梁(3)和右一体纵梁(4),这样也就形成了现有技术中的工字副车架的类似结构;也就是说本副车架会拥有工字形状后副车架基本的功能和能力;
然后是满足后副车架的各种组件需求,如图2所示所述横梁体(2)的顶部上方偏左侧金属压铸或铸造塑形设置前悬挂安装盒(5),前悬挂安装盒(5)的开口是朝向顶部的,用于可以从开口位置安装入套管等其他组件,前悬挂安装盒(5)的中心位置塑形设置前悬置安装管(6),实际可以从图2中看到前悬置安装管(6)的左塑形副安装管(7)和右塑形副安装管(8),前悬置安装管(6)同一纵轴线的前悬挂安装盒(5)的最下端设置底安装管(9),这里也正好是1个三角形,所以在进行固定和安装的时候这个三角结构是最稳定的,进一步的,前悬置安装管(6)的顶部前悬挂安装盒(5)还会设置开口槽(38),他的右侧会斜向设置一个左盒坡槽(39)延伸到左一体纵梁(3),因为在前悬挂安装盒(5)设置配重偏向左侧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防止应力偏向左侧,让左一体纵梁(3)来的扭力出现一个延迟,所以他的传递不是直的,而是一个最长的斜向坡道,以解决因为右侧是一个完全直线,左侧如果直线就会比右侧短,弧线的长度会尽量的达到右侧直线距离长度,所以实心应力传递还是会均衡的技术效果;
在底安装管(9)的同一横轴线位置,在左塑形副安装管(7)和右塑形副安装管(8)最内侧位置分别设置左纵梁连接管(10)和右纵梁连接管(11),匹配左纵梁连接管(10)和右纵梁连接管(11)设置位置左一体纵梁(3)和右一体纵梁(4)在以外侧设置下凹的纵梁中央弹性凹槽(40),这个槽体主要是解决下面紧邻的是一个凸起整个纵梁表面的前悬挂安装盒(5),让其结构互补为截面为S形状,增强后端的弹性,进一步的提高和车体连接时候减震组件部件部分的传力能力,增强汽车的舒适度;
如图3所示,左侧和右侧都是三个框体进行划分,所述左一体纵梁(3)和右一体纵梁(4)结构一致,左一体纵梁(3)包括顶部的左前摆臂上安装部(12)、中间的左纵梁主干(13)、下端的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的中央位置或中轴线头端位置塑形设置左前摆臂下安装管(15);右一体纵梁(4)包括顶部的右前摆臂上安装部(16)、中间的右纵梁主干(17)、下端的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的中央位置或中轴线头端位置塑形设置右前摆臂下安装管(19);这样的塑形结构是如图中的情况是非常紧凑的,所以设计结构整体化比较强,没有其他多余组件,而且正好是一个蝶形,具有比较高的左右弹性能力;
本结构中央因为是片体结构,完全靠的是槽盒结构来实现,这些槽盒都是由各种加强筋板来进行划分的,如图4、5所示,首先从左塑形副安装管(7)到左纵梁连接管(10)再到左前摆臂下安装管(15)设置有左梁加强筋板(20)进行连接,从右塑形副安装管(8)到右纵梁连接管(11)再到右前摆臂下安装管(19)设置有右梁加强筋板(21)进行连接,这样就正好从中央引了两条分化扭力应力的线板结构来进行传递是一个最短的斜向结构,还具有传统技术结构中斜体梁合S梁的一部分功能;而且他构成了我们技术核心中提到几个梯形力强结构,这两个左梁加强筋板(20)、右梁加强筋板(21)正好是梯形的左斜线和右斜线;
或作为和左梁加强筋板(20)匹配,所述右梁加强筋板(21)的长度和左梁加强筋板(20)长度为1:1,继续如图5所示,右梁加强筋板(21)的头端会设置右斜筋顶加强柱(22),从右斜筋顶加强柱(22)再引上横梁横向加强筋板(23)连接到右塑形副安装管(8),这样就构成了梯形的顶部横边;
所述左前摆臂下安装管(15)到右前摆臂下安装管(19)之间塑形有下横梁加强筋板(24)进行连接,构成的梯形腔体结构的下横边,至此整个梯形腔体结构划分完成;所以进一步的我们将这个大腔体进行分化,增加整体强度和四方八面进行应力分化传递的途径,所述左纵梁连接管(10)到右纵梁连接管(11)横向塑形设置有中央加强筋板(25),这样就将大的梯形腔体分成了上下两个接近镜像结构的小梯形腔体;
如图4所示,所述左梁加强筋板(20)和右梁加强筋板(21)竖向设置有稳定安装座(26),左一体纵梁(3)上的稳定安装座(26)使得左梁加强筋板(20)和下横梁加强筋板(24)连接,右一体纵梁(4)上的稳定安装座(26)使右梁加强筋板(21)和下横梁加强筋板(24)连接。所述稳定安装座(26)为实心结构或凸起的空心结构。可以更具需要安装的稳定杆或稳定组件来进行不同的组成,如果承重能力要求高可以将本处塑形为实心或部分实心进行细节调整,这种调整可以不破坏其他部分的参数,调整很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右塑形副安装管(8)设置位置为横梁体(2)或前副车架主体(1)的中轴线部位,前悬置安装管(6)设置在其左侧,且不设置在横梁体(2)或前副车架主体(1)的中轴线部位。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加强筋板(25)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央筋块板(27),中央筋块板(27)向左下和右下正45度引伸塑形两根中央下斜筋板(28),连接到下横梁加强筋板(24),并和下横梁加强筋板(24)分隔出排气座加强腔(29),又朝右上斜角延伸塑形出上横梁加强筋板(41);这样会如7图所示的会在中央形成1个三角形状,而左右会因为前面所述的分成的一个大梯形和上下两个倒立的小梯形,在这个下方的梯形中央设置出1个三角形的就会如中形成一个从内安装腔(32)指向中央筋块板(27)的菱形腔体结构,因为中央的分力结构是最强的,我们要保证减震结构尽量减少偏移或最大发挥能力,所以需要其点对点绝对硬度,也传递能力分化最快,这样的结构最好可以进行斜向传递和支持。
排气座加强腔(29)是1个三角形,所述排气座加强腔(29)的底部的下横梁加强筋板(24)外壁上设置排气吊钩支架(30),排气吊钩支架设置在排气座加强腔(29)底部的两个锐角处下侧。排气吊钩支架的来力承载也是一定下横梁的一定负担,为了减缓要单独将此处的应力分隔开来,所以特别分化了排气座加强腔(29),可以看到很简单的利用两条加强筋板就划分了出来,还达到了中央的加强筋板能够向底部的加强筋板进行连接的结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前悬置安装管(6)、底安装管(9)、左侧设置的排气吊钩支架(30)是设置在同一纵轴线上的。这种设置塑形能完美的将重要最大的承载力和应力部分划分到一条轴线上,并集中到前悬挂安装盒,这样整个结构比现有技术要强。
作为优选所述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的下端还一体塑形延伸设置有车身连接座(31),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朝横向朝外侧开口设置内安装腔(32),而车身连接座(31)为实心结构或槽体结构。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和车身连接座(31)为一体设置的结构情况下,在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接受车体来的震动力的化,可以迅速的传递到前端的摆臂消减震动力提升汽车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的内壁板(33)和稳定安装座(26)距离为0cm或小于3cm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在收到左右扭力的时候,摆臂会将力传递到稳定安装座(26)上,稳定杆会保证其稳定度,并且因为稳定安装座(26)如果是在实心设置状态,承受的力度会非常高,可以保证左右纵梁结构的高刚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横梁横向加强筋板(23)的顶部在前悬挂安装盒(5)的右侧设置有纵梁加强盒(34)。纵梁加强盒可以使横梁体(2)的上端形成类似现有技术的上横梁一样的结构,让顶部的力在上端能横向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左前摆臂上安装部(12)的顶部或外壁朝上设置弧形的羊角安装管(35),朝前设置摆臂安装座(36),提供和车体安装连接的结构和摆臂安装连接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体(2)绕前悬挂安装盒(5)镂空设置减重孔(37)。减重孔(37)的配置由各种加强筋来进行分隔,这样在匹配的腔体内能进行减重,保持加强筋增加了重量而主梁板体进行减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整体一体铸形,包括前副车架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前副车架主体(1)塑形为中央的横梁体(2)和横梁体(2)一体塑形在其左、右两侧,且结构一致的左一体纵梁(3)和右一体纵梁(4),所述横梁体(2)的顶部上方塑形设置前悬挂安装盒(5),前悬挂安装盒(5)的中心位置塑形设置前悬置安装管(6),前悬置安装管(6)的左塑形副安装管(7)和右塑形副安装管(8),前悬置安装管(6)同一纵轴线的前悬挂安装盒(5)的最下端设置底安装管(9),在底安装管(9)的同一横轴线位置,在左塑形副安装管(7)和右塑形副安装管(8)最内侧位置分别设置左纵梁连接管(10)和右纵梁连接管(11);
所述左一体纵梁(3)和右一体纵梁(4)结构一致,左一体纵梁(3)包括顶部的左前摆臂上安装部(12)、中间的左纵梁主干(13)、下端的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的中央位置或中轴线头端位置塑形设置左前摆臂下安装管(15);右一体纵梁(4)包括顶部的右前摆臂上安装部(16)、中间的右纵梁主干(17)、下端的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的中央位置或中轴线头端位置塑形设置右前摆臂下安装管(19);
从左塑形副安装管(7)到左纵梁连接管(10)再到左前摆臂下安装管(15)设置有左梁加强筋板(20)进行连接,从右塑形副安装管(8)到右纵梁连接管(11)再到右前摆臂下安装管(19)设置有右梁加强筋板(21)进行连接,或作为和左梁加强筋板(20)匹配,所述右梁加强筋板(21)的长度和左梁加强筋板(20)长度为1:1,右梁加强筋板(21)的头端会设置右斜筋顶加强柱(22),从右斜筋顶加强柱(22)再引上横梁横向加强筋板(23)连接到右塑形副安装管(8);
所述左前摆臂下安装管(15)到右前摆臂下安装管(19)之间塑形有下横梁加强筋板(24)进行连接;所述左纵梁连接管(10)到右纵梁连接管(11)横向塑形设置有中央加强筋板(25);
所述左梁加强筋板(20)和右梁加强筋板(21)竖向设置有稳定安装座(26),左一体纵梁(3)上的稳定安装座(26)使得左梁加强筋板(20)和下横梁加强筋板(24)连接,右一体纵梁(4)上的稳定安装座(26)使右梁加强筋板(21)和下横梁加强筋板(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稳定安装座(26)为实心结构或凸起的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右塑形副安装管(8)设置位置为横梁体(2)或前副车架主体(1)的中轴线部位,前悬置安装管(6)设置在其左侧,且不设置在横梁体(2)或前副车架主体(1)的中轴线部位,所述横梁体(2)绕前悬挂安装盒(5)镂空设置减重孔(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中央加强筋板(25)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中央筋块板(27),中央筋块板(27)向左下和右下正45度引伸塑形两根中央下斜筋板(28),连接到下横梁加强筋板(24),并和下横梁加强筋板(24)分隔出排气座加强腔(29),又朝右上斜角延伸塑形出上横梁加强筋板(41);
排气座加强腔(29)是1个三角形,所述排气座加强腔(29)的底部的下横梁加强筋板(24)外壁上设置排气吊钩支架(30),排气吊钩支架设置在排气座加强腔(29)底部的两个锐角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悬置安装管(6)、底安装管(9)、左侧设置的排气吊钩支架(30)是设置在同一纵轴线上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前悬置安装管(6)的顶部前悬挂安装盒(5)还会设置开口槽(38),他的右侧会斜向设置一个左盒坡槽(39)延伸到左一体纵梁(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的下端还一体塑形延伸设置有车身连接座(31),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朝横向朝外侧开口设置内安装腔(32),而车身连接座(31)为实心结构或槽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摆臂左下安装盒(14)和前摆臂右下安装盒(18)的内壁板(33)和稳定安装座(26)距离小于3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梁横向加强筋板(23)的顶部在前悬挂安装盒(5)的右侧设置有纵梁加强盒(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其特征是:左纵梁连接管(10)和右纵梁连接管(11)设置位置左一体纵梁(3)和右一体纵梁(4)在以外侧设置下凹的纵梁中央弹性凹槽(40),这个槽体主要是解决下面紧邻的是一个凸起整个纵梁表面的前悬挂安装盒(5),让其结构互补为截面为S形状。
CN201921472820.5U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Active CN211617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820.5U CN211617864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820.5U CN211617864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7864U true CN211617864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6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2820.5U Active CN211617864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7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5595B (zh) 特别用于汽车的前桥支架
CN108382470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688727B (zh) 副车架和车辆
WO2023016113A1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101117087B (zh) 装有空气弹簧的载货车的组合横梁
CN110562324A (zh)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CN112810697A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14564778U (zh) 一种前排座椅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1617864U (zh) 一种中央主体轻质化前副车架
CN201665248U (zh) 底盘构件
CN216805590U (zh) 一种井字一体铸造的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16805593U (zh) 一种电动汽车阶梯刚度提升的后副车架
CN216886892U (zh) 一种乘用车轻量化铝合金前转向节
CN208698874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214875127U (zh) 一种副车架
EP4023533A1 (en) Rear subframe assembly
CN114013507A (zh) 一种非框式型材铸造的铝前副车架
CN110901763A (zh) 一体轻量化塑形三阶段约束后副车架
CN209814099U (zh) 一种前副车架
CN219728346U (zh) 前机舱纵梁及车辆
CN211642346U (zh) 一体轻量化塑形三阶段约束后副车架
CN220430285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07089208U (zh) 用于汽车蓄电池的安装装置及汽车
CN20153456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